“上好的一處覺羅府,整成了個大雜院。真格兒嘛人都有,還親戚嘞!有這麽訛人的嘛!”


    雖說,今時不同往日。


    作為一個在四九城裏,排的上號的聞人。


    金舌頭依然心氣不減。


    至今,還能挺起腰杆子,在自個兒師弟麵前吐露出幾句牢騷話。


    賈成章也真是倒黴催的,攤上賈張氏這麽個親戚。


    他憋屈的吃不下,睡不著,連著幾天都沒有休息好。


    在劇團登台時,差點兒就鬧出了演出事故。


    演出時,賈成章扮演的嶽武穆,好險在戲台子上,就把扮演小梁王的同台,給真格兒挑了。


    誠然,戲台子上使用的花槍,隻能算是種表演武器,基礎上沒啥子殺傷。


    賈成章身為大武生,怎麽滴也有幾把刷子。


    花槍的殺傷力與否。


    大概率,取決於使用者的技巧和力度。


    賈成章若一下子,真格兒將人挑了。


    飯碗丟了不說,保不齊還得被抓去吃牢飯。


    即便如此,又有什麽法子?


    賈張氏是他的長輩,打又打不得,罵又罵不得。


    鬧成了這樣兒。


    唯有“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這一條路可行。


    就算惹不起,總還躲得起。


    三師嫂錢大姐的工作單位,那可是兩萬多人的國營大廠——四九城棉紡二廠。


    棉紡廠嘛!


    自然是女人紮堆的地兒,一水的娘子軍。


    錢大姐高中肄業。


    在這年頭,初中生都能夠當老師,混進學校教書育人。


    三師嫂大小也算個知識分子。


    前些年招工進廠,她被棉紡廠廠領導提拔到了管理崗位上,成為了坐上辦公室的廠婦女主任。


    錢大姐雖說姓錢,工資卻不及廠裏頭的一線工人拿的多。


    世間事——


    凡有一得必有一失,凡有一失必有一得。


    甭說官官相護吧!


    三師嫂作為廠幹部。


    她打報告,向廠子裏頭要房子這事兒,那是一路綠燈。


    經廠委管理層決議通過,將四九城棉紡二廠新建成的筒子樓,二棟一單元101室分給了三師兄一家。


    他們家新房入住開火那一天。


    金舌頭帶媳婦兒也去道賀了。


    據他說:三師兄家分的房子,特麽賊拉小!


    麵積隻有兩室一廳,小四十個平方。


    廚房公用、廁所公用……


    筒子樓整一層9戶人家。


    每一天,在樓道裏都會響起,從鍋碗瓢盆協奏曲到五穀輪迴大合唱的生活旋律。


    甭說——


    有資格住進筒子樓的,不是個幹部,至少也得是個勞模。


    現而今,筒子樓儼然成為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


    冒昧的來了一趟二師兄家。


    吃也吃了,喝也喝了,該嘮的也嘮了。


    午間休息的時間有限。


    楊朝升在記下三師兄的新住址後,知趣的選擇了告辭。


    待到楊朝升父子倆離開。


    金舌頭的小女兒,悄摸摸拎了一大袋子點心,獻到老父親眼巴前。


    “爸,我將將兒瞧見,小師叔把這一袋子點心,留在了咱們家院子裏頭的石墩子上。”


    謔——


    在油皮紙袋子裏頭的東西可不少。


    有“稻香村”的京八件,有“禦食園”的茯苓夾餅,有“大順齋”糖火燒和“吳裕泰”的茉莉花茶葉。


    這些個點心零嘴,無一不是老少鹹宜,真材實料的老字號特產,價格可不便宜。


    出手真格兒局氣,小師弟有心了。


    金舌頭當著自個兒閨女的麵,笑罵出聲:“你小師叔啊!就是一個手寬的主。身上有幾個子兒就能都給攮了,也不知道摟著點。”


    -------------------------------------


    興許是,做過幾年車把式。


    楊朝升走路很快。


    眨巴眼工夫,就到了“雪茹綢緞莊”的街對麵。


    楊朝升背靠在一堵灰磚牆上,默默地瞅著對麵熟悉的那處門臉兒。


    康康今個兒特別乖。


    即便,自個兒粑粑在一根接著一根的吞雲吐霧。


    奶娃子也仍然安安靜靜,沒有一絲地鬧騰。


    時間一點兒一點兒過去,太陽的笑臉也在漸漸消失。


    楊朝升腳下的煙屁股,眼瞅著已然頗具規模。


    楊朝升暗忖:綢緞莊的生意咋會如此差強人意。


    他擱街對麵待了一個多時辰,硬是沒見著,有一個客人進入店鋪光顧生意。


    連個逛一逛、問一問的客人都沒有。


    ……


    有人出來了。


    “雪茹綢緞莊”的門簾,被人從裏往外撩開。


    沒跑——


    這迴,從店鋪裏出來的正是陳雪茹。


    女人的五官還是那麽的精致無垢,好像那些精心打扮過的都市麗人。


    女人的皮膚還是那麽的白皙細膩,如同“定窯”白瓷一般,堪稱絕世名器。


    陳雪茹在笑。


    她的笑,溫暖而又明媚照人。


    陳雪茹牽著兒子陳魁的手。


    她臉上的笑容,全因為自個兒的兒子綻放。


    仿佛兒子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就是她的情感的一切。


    兒子將將兒兩歲的年齡,已經能夠完整地背誦《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這些個國學啟蒙的教育經典。


    敢情自個兒生了一個絕世天才。


    打有了這麽個乖巧懂事、聰明伶俐的兒子。


    陳雪茹嘴巴笑的就沒有合攏過。


    她擔心自個兒如果有了笑紋咋辦啊?


    陳雪茹的眼睛猶如一汪湖水,眸子裏倒映著兒子的小小身影。


    哼——


    瞅著兒子,陳雪茹輕哼一聲。


    陳魁長得越發跟那個冤家掛相兒了。


    那個冤家一去幾年,都了無音訊,生死不知。


    如果,他還活著。


    咋不見迴來找她們娘倆?


    外頭都傳遍了。


    部落去北朝作戰的參戰人員,已然全部凱旋迴國。


    如果,他是犧牲了。


    陳雪茹猶豫著……


    要不要給陳魁改迴“楊”姓,畢竟這是那個冤家的遺腹子,是他唯一的血脈。


    想想,先想想……


    陳雪茹決定等天氣暖和點兒,就帶上兒子去南鑼鼓巷走一遭,看能不能夠得到個準信兒。


    與此同時……


    楊朝升也注意到陳雪茹身邊的小孩。


    老話說:人親骨頭香。


    驟然,楊朝升就有一股血脈相連的感覺湧現心頭。


    這孩子——


    應該是吃虧是福係統血脈欄上顯示的陳魁。


    恁個也是他楊朝升的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吃虧是福,導致兒孫滿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捉筆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捉筆人並收藏四合院:吃虧是福,導致兒孫滿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