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真真假假
清穿:不一樣的雍親王側福晉 作者:桃花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番話說的德妃頓時啞口無言。
念安在一旁看得那叫一個津津有味,就差抓把瓜子,一邊嗑著一邊點評了。
這個該死的郭洛羅氏!
就單單和自己過不去,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
“好!”
迫於無奈,德妃隻能點頭認栽,心不甘情不願地改變了主意,“既然如此,那就送富察氏出宮吧。那我也就不強留了。”
“免得到最後出力還不討好。”
但是嘴上卻不願意輕易認輸,至少描補的好看一些。
宜妃聽了還沒來得及高興,念安就突然開口,說出來的話可把她給氣壞了。
鬆鶴齋裏。
這裏環境優美,景色宜人,一踏進來就感覺到整個人身心都順暢了。
最重要的是,這裏離康熙的住所是最近的,也就代表了無上的地位。
太子三人前後腳進來坐下,奴才悄無聲息地奉了茶又退下。
整個廳堂裏,就隻剩下他們兄弟三人。
半晌寂靜無言。
好似剛剛在眾兄弟麵前表現出來的有事相商,如過眼雲煙一般,不過幾息就消散殆盡。
胤祺最先坐不住。
他當時突然開口說跟上來,也就是腦子一抽,沒往深處想而已。
現在坐在這裏了,人卻麻了。
左瞅瞅,右看看的,整個就完全是坐立不安的狀態。
早知道就管住這張不會說話的嘴了!
胤祺心下暗自懊惱。
最後隻小心翼翼地開口,試探道:“那不然……我走?”
因為他覺得,是自己在這裏的緣故,兩位兄長不好說話。
所以幹脆就有點眼力見兒,自己主動提出來先行離開。
總好過被人隱晦的提出來送客趕走要強的多吧?
孰料這話不知怎麽迴事,竟惹得太子陡然發笑。
他笑到前仰後合的,一張椅子都快坐不下了。
好一會兒才停下來,聲音裏還帶著幾分未曾散去的笑意,說:“老五啊老五,孤還是頭一次發現,你怎麽……怎麽這麽好玩呢?”
絞盡腦汁,才想出來這樣一個詞,好不傷害老五那小小的自尊。
胤禛也頗覺無語。
這都叫個什麽事啊?!
“喝茶!”
瞪了老五一眼,讓他趕緊把自己的嘴給堵上,免得淨說一些不合時宜的話,鬧出笑話來。
胤祺還覺得委屈呢!
他不就是看氣氛太過於僵硬,所以想緩和一下嘛?
結果倒好。
不僅沒人領情,還白白被人嘲笑不說,就連四哥也不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
胤祺隻覺得萬般委屈湧上心頭,卻無人訴說,也隻能可憐巴巴地抱著杯子喝起茶來。
終於笑夠了,太子爺這才收斂起笑意,漫不經心地說道:“老四,你覺得皇阿瑪突然來這麽一出,用意何在?”
這般毫不避諱的直言問話,倒是打了個人措手不及。
正端起茶盞準備往嘴邊送的胤禛,聞言動作不由得一頓,而後抿了一口,這才慢吞吞地開口:
“不管皇阿瑪的想法如何,咱們既是兒子,又是臣子,就隻有聽從的份兒。”
皇阿瑪是真病了也罷,裝病也罷,總之這趟渾水,不是誰都能淌的。
聞言,太子的眉眼低沉了一瞬,不過很快又活絡起來。
低下頭摩挲著瑩潤的茶盞,半晌才道:“話雖如此,做起來卻難啊!”
“人,總會有身不由己的時候,不是嗎?”
用肯定的語氣說著反問的話,明顯就是不需要有人迴答。
胤禛隻低垂著眼眸,並不吭聲。
而胤祺卻是被嚇了一跳。
當即就狠狠埋下頭,像個鴕鳥似的裝作什麽都沒有聽見。
“二哥又何必在意這些呢?”
到底還有幾分幼時的情誼,胤禛不忍心看著太子走錯路,於是規勸道:“皇阿瑪究竟想做些什麽,不是我們能夠揣測出來的。”
總歸,他們又做不了什麽。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說不定都是故布疑陣弄出來的陷阱。
就等著有心人往裏跳呢。
太子爺應該不至於心急到這種地步吧?
連真實情況都沒有摸清楚,就開始想著做些小動作了。
這實在是不符合二哥為人處事的風格。
秋彌之行,果然不如想象中那般輕鬆。
胤禛難得有幾分憂心忡忡。
那日水榭亭台裏的談心,雖然結束的虎頭蛇尾,但到底還是起了一點作用的。
至少,在胤禩臨出發之前,胤禟仍舊不計前嫌,將他所知道的情況,全都一五一十倒豆子般交代了清楚。
隻不過,最後還是沒忍住內心的擔憂,多說了一句:“八哥,我承認,此人在醫術上確實有點本事,可他的性情古怪,難以捉摸,屆時你……”
胤禩此時正值意氣風發之際,自然聽不得這些潑冷水的話。
當即打斷道:“九弟不必過於憂心。”
他自信一笑,帶著些無可睥睨的姿態,高高在上道:“不過區區一鄉野村夫而已,能有幸為皇阿瑪效勞,難道不該感恩戴德的領旨謝恩嗎?”
“又怎會如九弟你所說的那樣,抗旨不尊可是重罪!”
話音剛落,他就覺得自己這番話有些不合時宜。
最起碼,和自己以往表現出來的性子,大為不符。
於是連忙找補道:“我也知道九弟你是關心則亂。”
又換上那副溫和麵孔,笑著說:“放心好了,你八哥我這麽多年的辦事經驗,可不是白白得來的。”
看著八哥臉上那自信到極致的表情,胤禟所有勸說的話,全都咽迴了肚子裏。
就連原本絞盡腦汁想出來的主意,也一並煙消雲散了。
隻淡淡一笑,撿些好聽的話說:“那就先預祝八哥你馬到功成,弟弟就在這裏等候佳音了。”
“好!”
胤禩中氣十足地喊了一聲,緊接著動作利落地翻身跨上馬背,高聲喊了一句:“我這就出發了,九弟不必相送!”
說完,就一揮馬鞭,“駕”字出口,策馬奔騰,揚長而去。
而跟在他身後的,也僅僅隻有兩名普通侍衛而已。
胤禟目光遠眺著,神色複雜地看向胤禩離開的背影。
久久不能迴神。
這副場景,落在旁人眼裏,就變成了依依不舍。
念安在一旁看得那叫一個津津有味,就差抓把瓜子,一邊嗑著一邊點評了。
這個該死的郭洛羅氏!
就單單和自己過不去,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
“好!”
迫於無奈,德妃隻能點頭認栽,心不甘情不願地改變了主意,“既然如此,那就送富察氏出宮吧。那我也就不強留了。”
“免得到最後出力還不討好。”
但是嘴上卻不願意輕易認輸,至少描補的好看一些。
宜妃聽了還沒來得及高興,念安就突然開口,說出來的話可把她給氣壞了。
鬆鶴齋裏。
這裏環境優美,景色宜人,一踏進來就感覺到整個人身心都順暢了。
最重要的是,這裏離康熙的住所是最近的,也就代表了無上的地位。
太子三人前後腳進來坐下,奴才悄無聲息地奉了茶又退下。
整個廳堂裏,就隻剩下他們兄弟三人。
半晌寂靜無言。
好似剛剛在眾兄弟麵前表現出來的有事相商,如過眼雲煙一般,不過幾息就消散殆盡。
胤祺最先坐不住。
他當時突然開口說跟上來,也就是腦子一抽,沒往深處想而已。
現在坐在這裏了,人卻麻了。
左瞅瞅,右看看的,整個就完全是坐立不安的狀態。
早知道就管住這張不會說話的嘴了!
胤祺心下暗自懊惱。
最後隻小心翼翼地開口,試探道:“那不然……我走?”
因為他覺得,是自己在這裏的緣故,兩位兄長不好說話。
所以幹脆就有點眼力見兒,自己主動提出來先行離開。
總好過被人隱晦的提出來送客趕走要強的多吧?
孰料這話不知怎麽迴事,竟惹得太子陡然發笑。
他笑到前仰後合的,一張椅子都快坐不下了。
好一會兒才停下來,聲音裏還帶著幾分未曾散去的笑意,說:“老五啊老五,孤還是頭一次發現,你怎麽……怎麽這麽好玩呢?”
絞盡腦汁,才想出來這樣一個詞,好不傷害老五那小小的自尊。
胤禛也頗覺無語。
這都叫個什麽事啊?!
“喝茶!”
瞪了老五一眼,讓他趕緊把自己的嘴給堵上,免得淨說一些不合時宜的話,鬧出笑話來。
胤祺還覺得委屈呢!
他不就是看氣氛太過於僵硬,所以想緩和一下嘛?
結果倒好。
不僅沒人領情,還白白被人嘲笑不說,就連四哥也不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
胤祺隻覺得萬般委屈湧上心頭,卻無人訴說,也隻能可憐巴巴地抱著杯子喝起茶來。
終於笑夠了,太子爺這才收斂起笑意,漫不經心地說道:“老四,你覺得皇阿瑪突然來這麽一出,用意何在?”
這般毫不避諱的直言問話,倒是打了個人措手不及。
正端起茶盞準備往嘴邊送的胤禛,聞言動作不由得一頓,而後抿了一口,這才慢吞吞地開口:
“不管皇阿瑪的想法如何,咱們既是兒子,又是臣子,就隻有聽從的份兒。”
皇阿瑪是真病了也罷,裝病也罷,總之這趟渾水,不是誰都能淌的。
聞言,太子的眉眼低沉了一瞬,不過很快又活絡起來。
低下頭摩挲著瑩潤的茶盞,半晌才道:“話雖如此,做起來卻難啊!”
“人,總會有身不由己的時候,不是嗎?”
用肯定的語氣說著反問的話,明顯就是不需要有人迴答。
胤禛隻低垂著眼眸,並不吭聲。
而胤祺卻是被嚇了一跳。
當即就狠狠埋下頭,像個鴕鳥似的裝作什麽都沒有聽見。
“二哥又何必在意這些呢?”
到底還有幾分幼時的情誼,胤禛不忍心看著太子走錯路,於是規勸道:“皇阿瑪究竟想做些什麽,不是我們能夠揣測出來的。”
總歸,他們又做不了什麽。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說不定都是故布疑陣弄出來的陷阱。
就等著有心人往裏跳呢。
太子爺應該不至於心急到這種地步吧?
連真實情況都沒有摸清楚,就開始想著做些小動作了。
這實在是不符合二哥為人處事的風格。
秋彌之行,果然不如想象中那般輕鬆。
胤禛難得有幾分憂心忡忡。
那日水榭亭台裏的談心,雖然結束的虎頭蛇尾,但到底還是起了一點作用的。
至少,在胤禩臨出發之前,胤禟仍舊不計前嫌,將他所知道的情況,全都一五一十倒豆子般交代了清楚。
隻不過,最後還是沒忍住內心的擔憂,多說了一句:“八哥,我承認,此人在醫術上確實有點本事,可他的性情古怪,難以捉摸,屆時你……”
胤禩此時正值意氣風發之際,自然聽不得這些潑冷水的話。
當即打斷道:“九弟不必過於憂心。”
他自信一笑,帶著些無可睥睨的姿態,高高在上道:“不過區區一鄉野村夫而已,能有幸為皇阿瑪效勞,難道不該感恩戴德的領旨謝恩嗎?”
“又怎會如九弟你所說的那樣,抗旨不尊可是重罪!”
話音剛落,他就覺得自己這番話有些不合時宜。
最起碼,和自己以往表現出來的性子,大為不符。
於是連忙找補道:“我也知道九弟你是關心則亂。”
又換上那副溫和麵孔,笑著說:“放心好了,你八哥我這麽多年的辦事經驗,可不是白白得來的。”
看著八哥臉上那自信到極致的表情,胤禟所有勸說的話,全都咽迴了肚子裏。
就連原本絞盡腦汁想出來的主意,也一並煙消雲散了。
隻淡淡一笑,撿些好聽的話說:“那就先預祝八哥你馬到功成,弟弟就在這裏等候佳音了。”
“好!”
胤禩中氣十足地喊了一聲,緊接著動作利落地翻身跨上馬背,高聲喊了一句:“我這就出發了,九弟不必相送!”
說完,就一揮馬鞭,“駕”字出口,策馬奔騰,揚長而去。
而跟在他身後的,也僅僅隻有兩名普通侍衛而已。
胤禟目光遠眺著,神色複雜地看向胤禩離開的背影。
久久不能迴神。
這副場景,落在旁人眼裏,就變成了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