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話中帶刺
清穿:不一樣的雍親王側福晉 作者:桃花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醫,”時間越長,德妃心裏就越沒底,她忍不住主動開口詢問:“本宮這是患了什麽病?”
老太醫摸著胡子沉吟不語。
德妃一下子慌了。
忙不迭地追問:“太醫,我不會是中毒了吧?”
老太醫也被嚇了一大跳,本來眯成一條縫的眼睛,頓時睜開到兩條縫寬了。
“並未並未。”
他連忙否認:“娘娘請放心,依您的脈象看,您隻是近日來有些陰虛火旺,以致口舌幹燥,心悸多夢……”
“夠了!”
德妃聽得雲裏霧裏的,一頭霧水。
這些個老太醫掉起書袋子來,就沒完沒了了。
“你就說怎麽治就行了。”
德妃沒好氣地說道。
她也不想態度這麽差的。
隻是不知道為什麽,總是覺得心口處藏著一團火,無處發泄。
是以最近動不動就想發火。
等老太醫又開了相同的藥方之後,德妃氣到差點沒把那張紙給撕了。
葉嬤嬤好聲好氣的把太醫給送走,又吩咐一個小宮女去煎藥。
等一迴去,就看見地麵上碎了一地的瓷片渣。
葉嬤嬤心裏一咯噔,衝著身後擺了擺手。
就有懂事的小宮女,悄無聲息地蹲了下去,把那些碎渣子收拾幹淨。
“娘娘,您喝口菊花茶,潤潤嗓子吧。”
葉嬤嬤把溫度適宜的茶水遞到德妃麵前,又關切地說:“您可千萬不能再動怒了。”
“太醫都交代了,您這是心火,”邊說還邊替德妃按摩著肩頸,“得心緒平緩才行。”
德妃在
“都怪富察氏那個小賤人!”
德妃一提到富察氏,就忍不住想起宮宴那天的事情來。
當時念安十分誠懇的想要德妃給一個答案。
偏偏對方反應過來之後,知道自己說錯了話,死活不肯開口。
以為這樣就能當作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
可惜遇上了不按常理出牌的念安。
她定定地看著德妃,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明明看上去柔弱,卻沒想到如此固執。
德妃坐在上首不吭聲,她很想開口痛罵這個富察氏一頓。
好叫她知道,什麽是地位尊卑!
可是,又不想被對方拿捏住自己,於是隻好這般僵持著。
“富察妹妹,且聽姐姐一句話可好?”
清和眸光一閃,主動出言緩和,像極了正在打圓場的老好人。
“不知道福晉,”念安似笑非笑,眼底帶著淡淡的嘲諷:“有何高見啊?”
“妹妹何必如此咄咄逼人呢?”
清和搖頭歎息:“德妃娘娘也不過是有口無心的一句玩笑話罷了。”
這番做派,倒成了念安的不是了。
“嗯?”
她裝出一副疑惑懵懂的樣子,不解地問道:“福晉這話是什麽意思?”
“素聞德妃娘娘藹然可親,妾身見了就覺得孺慕不已,如今隻是想和娘娘說說話而已。”
念安故意露出委屈的表情來,“難不成,德妃娘娘是不喜歡我嗎?”
德妃被這話惡心得夠嗆。
就連清和也忍不住詫異的目光,看了過來。
富察氏,究竟是怎麽頂著如此純良的一張臉,說出這樣的話來的?
她……她就不嫌,不好意思嗎?
“富察妹妹,你誤會了,”清和努力扯出來一個笑,盡量不讓自己的聲音顯得太僵硬:“娘娘一向平易近人,怎麽會不,不喜歡你呢?”
清和實在沒忍住,打了個磕巴。
天呐,實在是那兩個字太燙嘴了。
她活了這麽多年,還是第一次從旁人嘴裏聽見。
而且還是,一位慣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家閨秀。
“不過,姐姐有兩句話想說,”清和擺出一副說教的姿態,“有些話啊,還是不要輕易說出口。”
“咱們女兒家,還是含蓄一些比較好。”
語畢,清和又露出一個略顯不好意思的笑容,十分好脾氣地表示:“當然了,妹妹要是不愛聽,就當姐姐沒說過吧。”
念安卻一臉讚同地點點頭。
沒等清和詫異起來,念安就又開口了。
“咱們都是自家人,說一些私密話,不是很正常嗎?”
說著,她就抬起頭,擺出乖巧的姿態,故意惡心人道:“姐姐沒看見娘娘也很喜歡嗎?”
清和下意識地就往德妃的方向看去。
看著那張妝容精致的臉上,是掩飾不住的厭惡。
這就是富察氏嘴裏說的“喜歡”?
難不成是自己眼瞎了不成?
德妃平白無故被汙蔑,心情自然不爽利。
介於剛剛念安說的話,她像是抓住了什麽把柄似的。
口中訓斥道:“別動不動就把那些上不了台麵的話宣之於口。”
邊說邊露出嫌惡的表情,撇嘴嗬斥了一句:“簡直不成體統!”
念安一臉不以為意,口中敷衍道:“是是是,您說的都對。”
“要不然怎麽被稱為是大名鼎鼎的德妃娘娘呢?”
這話明著聽像是在誇讚,其實卻隱隱有嘲諷的嫌疑。
清和欲言又止。
本想開口緩和幾句。
可是忽然又什麽都不想說了。
這些年,自己夾在王爺和德妃娘娘中間,兩頭的夾板氣倒是沒少受。
可是,到頭來,又有誰念著她的好了?
不還是把自己當成一個伺候人的奴才似的,唿來喝去的。
清和以往,礙於孝道,或是王爺的情麵上,統統都忍了下來。
隻是這次,她不知道為何突然不想忍了。
也許,是看見德妃難得被噎到說不出話來,一直以來壓抑著的心情,頓時有種說不出來的爽快。
是啊。
德妃又不是什麽手眼通天的大人物。
她為什麽能夠做到現在這個位置,不還是因為生了兩個好兒子?
但是王爺和他生母之間,幾乎毫無感情可言。
那自己,又何必總是做低伏小,去討好於她呢?
人又不是天生犯賤,喜歡被人冷臉相對。
這一刻,清和整個人都升華了。
念安還不知道,自己的一場即興發揮,竟然讓福晉開了眼的同時,也得到了啟發。
如果知道,恐怕會忍不住拍手叫好。
她就看不慣德妃總是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還喜歡對著別人指手畫腳。
真以為這世界上就自己最厲害了不成?
德妃鐵青著一張臉,胸膛劇烈起伏著。
一看就知道,是氣得不輕。
“我說錯話了嗎?”
念安一臉惶恐,嘴上卻不肯饒人:“我是在誇娘娘您啊。”
德妃隻覺得氣到眼前一黑。
她又想拿出陷害宮裏後妃那一招,來對付念安。
偏偏從前無往而不利的手段,在念安這裏就失了效。
她趕在德妃開口之前,滿臉關切地說道:“娘娘莫不是哪裏不舒服?快,還不趕快去請太醫!”
葉嬤嬤也被嚇了一跳。
下意識順著念安的話就要往外跑去。
“站住!”
德妃一看,頓時連裝頭痛也裝不下去了,立馬喝止住葉嬤嬤。
而後在念安滿是了然的目光裏,木著臉,幹巴巴道:“不必去了,本宮並無大礙。”
葉嬤嬤抬起的腳又落迴了原處。
她訕笑著:“是,奴婢太心急了。”
沒辦法,誰讓以往的配合,都已經磨出條件反射來了。
“娘娘,”念安一臉正義,關切道:“您可不能諱疾忌醫啊,有病就得早點治,免得拖來拖去,小病也變成大病了。”
德妃這下子是真的開始頭疼了。
這個富察氏,究竟會不會說話?!
字字句句都像是在咒自己!
“你剛剛說的手串,”德妃隻能生硬地轉移話題:“是本宮手上這珠嗎?”
她故意撩起衣袖,把手腕上那珠手串給露了出來。
念安細看了幾眼,臉上的憐憫一閃而過。
“查出來了嗎?”
前院,書房,胤禛正在詢問自己的門人:“那個折子,是誰上奏給皇上的?”
鄔思道因為腿腳不便,特地賜了座。
他聽完主子問話,臉上露出遲疑的神情來。
顯然不是不知道答案,而是不知道該怎麽迴話。
胤禛眯了眯眼,放在桌麵上的手指敲擊了幾下。
“鄔先生有話不妨直言,”他其實心裏已經隱隱約約有所猜測了:“皇家子弟之間,哪裏有真正的情誼?”
就算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也不例外。
“是,”有了這句話托底,鄔思道直言不諱地迴道:“王爺想必心裏已經有答案了。”
又伸出手比了個“十四”。
胤禛猛地閉上了眼睛,複又睜開。
剛剛眼神裏的複雜,已經變成了淩厲。
老十四,我已經給過你很多次機會了。
是你任性,別怪做哥哥的無情了。
“先生可有什麽辦法?”
胤禛還是不忍趕盡殺絕:“好叫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長個記性。”
鄔思道聞言也不覺得意外。
他們這些個鬱鬱不得誌的家夥,一心一意追隨雍親王,除了想得到富貴權利之外,更重要的是,雍親王是一個絕對重情重義之人。
這一點,從被囚禁在宗人府的十三阿哥身上,已經體現得淋漓盡致。
而十四貝子呢?
天生好命,卻不懂得珍惜。
王爺以前沒少因為這個弟弟而讓步。
今日倒是難得殺伐果斷起來。
隻是給個教訓,已經是難得的進步了。
“王爺,奴才以為,”鄔思道不緩不急地笑道:“要給……一個終生難忘的教訓,還是得從他最在意的事情上入手。”
老太醫摸著胡子沉吟不語。
德妃一下子慌了。
忙不迭地追問:“太醫,我不會是中毒了吧?”
老太醫也被嚇了一大跳,本來眯成一條縫的眼睛,頓時睜開到兩條縫寬了。
“並未並未。”
他連忙否認:“娘娘請放心,依您的脈象看,您隻是近日來有些陰虛火旺,以致口舌幹燥,心悸多夢……”
“夠了!”
德妃聽得雲裏霧裏的,一頭霧水。
這些個老太醫掉起書袋子來,就沒完沒了了。
“你就說怎麽治就行了。”
德妃沒好氣地說道。
她也不想態度這麽差的。
隻是不知道為什麽,總是覺得心口處藏著一團火,無處發泄。
是以最近動不動就想發火。
等老太醫又開了相同的藥方之後,德妃氣到差點沒把那張紙給撕了。
葉嬤嬤好聲好氣的把太醫給送走,又吩咐一個小宮女去煎藥。
等一迴去,就看見地麵上碎了一地的瓷片渣。
葉嬤嬤心裏一咯噔,衝著身後擺了擺手。
就有懂事的小宮女,悄無聲息地蹲了下去,把那些碎渣子收拾幹淨。
“娘娘,您喝口菊花茶,潤潤嗓子吧。”
葉嬤嬤把溫度適宜的茶水遞到德妃麵前,又關切地說:“您可千萬不能再動怒了。”
“太醫都交代了,您這是心火,”邊說還邊替德妃按摩著肩頸,“得心緒平緩才行。”
德妃在
“都怪富察氏那個小賤人!”
德妃一提到富察氏,就忍不住想起宮宴那天的事情來。
當時念安十分誠懇的想要德妃給一個答案。
偏偏對方反應過來之後,知道自己說錯了話,死活不肯開口。
以為這樣就能當作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
可惜遇上了不按常理出牌的念安。
她定定地看著德妃,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明明看上去柔弱,卻沒想到如此固執。
德妃坐在上首不吭聲,她很想開口痛罵這個富察氏一頓。
好叫她知道,什麽是地位尊卑!
可是,又不想被對方拿捏住自己,於是隻好這般僵持著。
“富察妹妹,且聽姐姐一句話可好?”
清和眸光一閃,主動出言緩和,像極了正在打圓場的老好人。
“不知道福晉,”念安似笑非笑,眼底帶著淡淡的嘲諷:“有何高見啊?”
“妹妹何必如此咄咄逼人呢?”
清和搖頭歎息:“德妃娘娘也不過是有口無心的一句玩笑話罷了。”
這番做派,倒成了念安的不是了。
“嗯?”
她裝出一副疑惑懵懂的樣子,不解地問道:“福晉這話是什麽意思?”
“素聞德妃娘娘藹然可親,妾身見了就覺得孺慕不已,如今隻是想和娘娘說說話而已。”
念安故意露出委屈的表情來,“難不成,德妃娘娘是不喜歡我嗎?”
德妃被這話惡心得夠嗆。
就連清和也忍不住詫異的目光,看了過來。
富察氏,究竟是怎麽頂著如此純良的一張臉,說出這樣的話來的?
她……她就不嫌,不好意思嗎?
“富察妹妹,你誤會了,”清和努力扯出來一個笑,盡量不讓自己的聲音顯得太僵硬:“娘娘一向平易近人,怎麽會不,不喜歡你呢?”
清和實在沒忍住,打了個磕巴。
天呐,實在是那兩個字太燙嘴了。
她活了這麽多年,還是第一次從旁人嘴裏聽見。
而且還是,一位慣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家閨秀。
“不過,姐姐有兩句話想說,”清和擺出一副說教的姿態,“有些話啊,還是不要輕易說出口。”
“咱們女兒家,還是含蓄一些比較好。”
語畢,清和又露出一個略顯不好意思的笑容,十分好脾氣地表示:“當然了,妹妹要是不愛聽,就當姐姐沒說過吧。”
念安卻一臉讚同地點點頭。
沒等清和詫異起來,念安就又開口了。
“咱們都是自家人,說一些私密話,不是很正常嗎?”
說著,她就抬起頭,擺出乖巧的姿態,故意惡心人道:“姐姐沒看見娘娘也很喜歡嗎?”
清和下意識地就往德妃的方向看去。
看著那張妝容精致的臉上,是掩飾不住的厭惡。
這就是富察氏嘴裏說的“喜歡”?
難不成是自己眼瞎了不成?
德妃平白無故被汙蔑,心情自然不爽利。
介於剛剛念安說的話,她像是抓住了什麽把柄似的。
口中訓斥道:“別動不動就把那些上不了台麵的話宣之於口。”
邊說邊露出嫌惡的表情,撇嘴嗬斥了一句:“簡直不成體統!”
念安一臉不以為意,口中敷衍道:“是是是,您說的都對。”
“要不然怎麽被稱為是大名鼎鼎的德妃娘娘呢?”
這話明著聽像是在誇讚,其實卻隱隱有嘲諷的嫌疑。
清和欲言又止。
本想開口緩和幾句。
可是忽然又什麽都不想說了。
這些年,自己夾在王爺和德妃娘娘中間,兩頭的夾板氣倒是沒少受。
可是,到頭來,又有誰念著她的好了?
不還是把自己當成一個伺候人的奴才似的,唿來喝去的。
清和以往,礙於孝道,或是王爺的情麵上,統統都忍了下來。
隻是這次,她不知道為何突然不想忍了。
也許,是看見德妃難得被噎到說不出話來,一直以來壓抑著的心情,頓時有種說不出來的爽快。
是啊。
德妃又不是什麽手眼通天的大人物。
她為什麽能夠做到現在這個位置,不還是因為生了兩個好兒子?
但是王爺和他生母之間,幾乎毫無感情可言。
那自己,又何必總是做低伏小,去討好於她呢?
人又不是天生犯賤,喜歡被人冷臉相對。
這一刻,清和整個人都升華了。
念安還不知道,自己的一場即興發揮,竟然讓福晉開了眼的同時,也得到了啟發。
如果知道,恐怕會忍不住拍手叫好。
她就看不慣德妃總是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還喜歡對著別人指手畫腳。
真以為這世界上就自己最厲害了不成?
德妃鐵青著一張臉,胸膛劇烈起伏著。
一看就知道,是氣得不輕。
“我說錯話了嗎?”
念安一臉惶恐,嘴上卻不肯饒人:“我是在誇娘娘您啊。”
德妃隻覺得氣到眼前一黑。
她又想拿出陷害宮裏後妃那一招,來對付念安。
偏偏從前無往而不利的手段,在念安這裏就失了效。
她趕在德妃開口之前,滿臉關切地說道:“娘娘莫不是哪裏不舒服?快,還不趕快去請太醫!”
葉嬤嬤也被嚇了一跳。
下意識順著念安的話就要往外跑去。
“站住!”
德妃一看,頓時連裝頭痛也裝不下去了,立馬喝止住葉嬤嬤。
而後在念安滿是了然的目光裏,木著臉,幹巴巴道:“不必去了,本宮並無大礙。”
葉嬤嬤抬起的腳又落迴了原處。
她訕笑著:“是,奴婢太心急了。”
沒辦法,誰讓以往的配合,都已經磨出條件反射來了。
“娘娘,”念安一臉正義,關切道:“您可不能諱疾忌醫啊,有病就得早點治,免得拖來拖去,小病也變成大病了。”
德妃這下子是真的開始頭疼了。
這個富察氏,究竟會不會說話?!
字字句句都像是在咒自己!
“你剛剛說的手串,”德妃隻能生硬地轉移話題:“是本宮手上這珠嗎?”
她故意撩起衣袖,把手腕上那珠手串給露了出來。
念安細看了幾眼,臉上的憐憫一閃而過。
“查出來了嗎?”
前院,書房,胤禛正在詢問自己的門人:“那個折子,是誰上奏給皇上的?”
鄔思道因為腿腳不便,特地賜了座。
他聽完主子問話,臉上露出遲疑的神情來。
顯然不是不知道答案,而是不知道該怎麽迴話。
胤禛眯了眯眼,放在桌麵上的手指敲擊了幾下。
“鄔先生有話不妨直言,”他其實心裏已經隱隱約約有所猜測了:“皇家子弟之間,哪裏有真正的情誼?”
就算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也不例外。
“是,”有了這句話托底,鄔思道直言不諱地迴道:“王爺想必心裏已經有答案了。”
又伸出手比了個“十四”。
胤禛猛地閉上了眼睛,複又睜開。
剛剛眼神裏的複雜,已經變成了淩厲。
老十四,我已經給過你很多次機會了。
是你任性,別怪做哥哥的無情了。
“先生可有什麽辦法?”
胤禛還是不忍趕盡殺絕:“好叫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長個記性。”
鄔思道聞言也不覺得意外。
他們這些個鬱鬱不得誌的家夥,一心一意追隨雍親王,除了想得到富貴權利之外,更重要的是,雍親王是一個絕對重情重義之人。
這一點,從被囚禁在宗人府的十三阿哥身上,已經體現得淋漓盡致。
而十四貝子呢?
天生好命,卻不懂得珍惜。
王爺以前沒少因為這個弟弟而讓步。
今日倒是難得殺伐果斷起來。
隻是給個教訓,已經是難得的進步了。
“王爺,奴才以為,”鄔思道不緩不急地笑道:“要給……一個終生難忘的教訓,還是得從他最在意的事情上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