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我是一棵許願樹[快穿] 作者:黃柏山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按說以陳大學士的身份地位,縱然對明景帝的這個決定有意見,也不至於如此著急的表明態度,實因小皇子的母妃正是他的親侄女,利益關係極大,才讓他迫不及待的想要打消皇上的想法。
「朕自去歲生過那場大病以來,自覺精力大不如前,方才決定禪位,三皇子年幼,難擔此重任,昭王年富力強,從政經驗豐富,乃是最佳繼位人選,朕意已決,你們不必再勸!」
「啟稟聖上,昭王乃是柱國上將何大人的女婿,昭王一旦繼位,外戚過於勢大,恐生禍患,還請聖上三思啊!」
「請聖上三思啊!」
明景帝淡淡迴道,「昭王不過是何大人的侄女婿罷了,何大人本身無兒無女,一心為國,忠心可鑑日月,爾等慎言!」
此言一出,眾臣頓時有些懵圈,不知道是自己聽錯了,還是皇上一時糊塗,說錯了。
柱國上將何大人的家庭情況,又不是什麽秘密,朝中眾臣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他班師迴朝以前,他的老母親與妻兒一直住在昭王府上的事,也是人盡皆知。
欣賞夠眾臣欲言又止的複雜反應後,明景帝才對旁邊的內侍道。
「去請柱國上將何艾何大人進殿!」
直到這時,眾臣才意識到,自打迴京以後,大小朝議從不缺席的何艾這次竟然沒有出席,皇上所提到的名字似乎也不大對。
然而現實沒有給他們太多考慮時間,隨著內侍高聲傳召,何艾身著一身深紫間紅色的女式華服,在殿中跪倒一地的眾臣目瞪口呆,不敢置信的注視下,大步流星的行至殿前跪拜道。
「臣何艾拜見聖上,躬請聖上萬福金安!」
眾臣錯愕不已的震驚反應,取悅了明景帝,心裏這才感到平衡的他笑容滿麵的點頭道。
「何卿家平身!」
「多謝聖上恩典!」
「怎麽樣?你們還認為是朕老糊塗了嗎?大家重新認識一下,這位就是我們的柱國上將何艾何大人,她的同胞哥哥何莨,已於景明四年因病去逝,何家現在隻有她,與她的母親、嫂嫂、侄子,區區這麽幾個人,如何去當能禍國的外戚啊?」
第45章 第二集 23
「啟稟聖上,柱國上將之位,乃是領天下兵馬的大將軍之位,關係著江山社稷的安穩,竟落到一名女子手上,貽笑天下,何艾女扮男裝,欺世盜名,蒙蔽聖上,犯有大不敬的欺君之罪,恭請聖上嚴查!」
明景帝麵帶嘲諷的冷笑著迴道。
「十五年前,是何艾親自考取的狀元,十三年前,是何艾平定的成王叛亂,六年來,是何艾為我大周將的疆域擴增近倍,也是何艾將所有對我們大周心懷不軌者,驅逐至萬裏之外,她忠勇雙全,一心為國為群,對朕從無欺瞞,何來欺君一說?」
陳大人伏地道,「聖上,這何艾她是女子哪!」
「前朝還曾有女帝!」
明景帝以理所當然的語氣直接迴道,接著又抬手指向的殿中眾臣道。
「你們倒是男子,不管是論文治還是武功,你們有一個算一個,捫心自問,有誰堪與朕的柱國上將相提並論!」
「行了,我知道,你們中,有些人是不希望朕退位,有的是真的忌憚何家,才會都跟著湊熱鬧,對朕禪位給昭王沒有意見的,現在都給朕起來!」
跪在殿中的大臣們隨之便站起大半,十多年過去,金蘭書院出來的學生,大多都被外放,但也有不少留在朝堂之上。
昭王也曾在金蘭書院求學,甚至還曾跟在何艾這金蘭書院創始人身邊實習五年的事,官場中人已經是無人不知。
在過去十多年裏,拋開他的王爺身份,他在外任職期間的所作所為,無不表明他就是個真正的金蘭書院人,何艾所頒布新政的堅定執行者,思想開明,敢想敢做,一心為國為民。
因此,金蘭書院出來的官員,雖然不希望自家院長退位,但對明景帝想要禪位給昭王的這件事本身,並沒有異議。
最受明景帝信任的那批官員,為何艾是女子一事感到震驚過後,迅速反應過來,那兩位既然連這等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都公開,自是決心已定,他們現在所能做的唯有支持,因此他們也都跟著起身。
可也正因如此,那些對昭王的出身與政治風格十分忌憚的官員們,越是不願放棄最後的掙紮。
對他們來說,僅僅一個推崇與信任金蘭書院的皇帝,僅花十來年的功夫,就已經將他們這些傳統勢力分化打壓得節節敗退,再來一個由金蘭書院與何艾親自教出來的皇帝,他們就更沒有東山再起之機。
可惜,不等他們開口,何艾就先轉身冷冷的看向殿中餘下的這群人,冷笑道。
「你們可能不知道,本將軍迴朝之前,本打算去沿海轉轉,想試試我們大周新組建的水師戰力如何,現在沒去成,心中還是頗為遺憾的。」
「我看這殿中諸位都是飽讀詩書,滿腹經綸之輩,要不,就請諸位先帶著一家老少,或者再加上各位的親族們,一起去海外島國探探路?順便幫本將軍實現一下教化天下的心願?」
「劉總管,麻煩幫忙給統計一下,不能總讓我們這些在前線征戰的將士們,將活都給幹了,留下這群能夠坐享其成卻不知足,還整天指手劃腳不幹正事,浪費大周錢糧俸祿的傢夥在這礙眼礙事!」
</br>
「朕自去歲生過那場大病以來,自覺精力大不如前,方才決定禪位,三皇子年幼,難擔此重任,昭王年富力強,從政經驗豐富,乃是最佳繼位人選,朕意已決,你們不必再勸!」
「啟稟聖上,昭王乃是柱國上將何大人的女婿,昭王一旦繼位,外戚過於勢大,恐生禍患,還請聖上三思啊!」
「請聖上三思啊!」
明景帝淡淡迴道,「昭王不過是何大人的侄女婿罷了,何大人本身無兒無女,一心為國,忠心可鑑日月,爾等慎言!」
此言一出,眾臣頓時有些懵圈,不知道是自己聽錯了,還是皇上一時糊塗,說錯了。
柱國上將何大人的家庭情況,又不是什麽秘密,朝中眾臣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他班師迴朝以前,他的老母親與妻兒一直住在昭王府上的事,也是人盡皆知。
欣賞夠眾臣欲言又止的複雜反應後,明景帝才對旁邊的內侍道。
「去請柱國上將何艾何大人進殿!」
直到這時,眾臣才意識到,自打迴京以後,大小朝議從不缺席的何艾這次竟然沒有出席,皇上所提到的名字似乎也不大對。
然而現實沒有給他們太多考慮時間,隨著內侍高聲傳召,何艾身著一身深紫間紅色的女式華服,在殿中跪倒一地的眾臣目瞪口呆,不敢置信的注視下,大步流星的行至殿前跪拜道。
「臣何艾拜見聖上,躬請聖上萬福金安!」
眾臣錯愕不已的震驚反應,取悅了明景帝,心裏這才感到平衡的他笑容滿麵的點頭道。
「何卿家平身!」
「多謝聖上恩典!」
「怎麽樣?你們還認為是朕老糊塗了嗎?大家重新認識一下,這位就是我們的柱國上將何艾何大人,她的同胞哥哥何莨,已於景明四年因病去逝,何家現在隻有她,與她的母親、嫂嫂、侄子,區區這麽幾個人,如何去當能禍國的外戚啊?」
第45章 第二集 23
「啟稟聖上,柱國上將之位,乃是領天下兵馬的大將軍之位,關係著江山社稷的安穩,竟落到一名女子手上,貽笑天下,何艾女扮男裝,欺世盜名,蒙蔽聖上,犯有大不敬的欺君之罪,恭請聖上嚴查!」
明景帝麵帶嘲諷的冷笑著迴道。
「十五年前,是何艾親自考取的狀元,十三年前,是何艾平定的成王叛亂,六年來,是何艾為我大周將的疆域擴增近倍,也是何艾將所有對我們大周心懷不軌者,驅逐至萬裏之外,她忠勇雙全,一心為國為群,對朕從無欺瞞,何來欺君一說?」
陳大人伏地道,「聖上,這何艾她是女子哪!」
「前朝還曾有女帝!」
明景帝以理所當然的語氣直接迴道,接著又抬手指向的殿中眾臣道。
「你們倒是男子,不管是論文治還是武功,你們有一個算一個,捫心自問,有誰堪與朕的柱國上將相提並論!」
「行了,我知道,你們中,有些人是不希望朕退位,有的是真的忌憚何家,才會都跟著湊熱鬧,對朕禪位給昭王沒有意見的,現在都給朕起來!」
跪在殿中的大臣們隨之便站起大半,十多年過去,金蘭書院出來的學生,大多都被外放,但也有不少留在朝堂之上。
昭王也曾在金蘭書院求學,甚至還曾跟在何艾這金蘭書院創始人身邊實習五年的事,官場中人已經是無人不知。
在過去十多年裏,拋開他的王爺身份,他在外任職期間的所作所為,無不表明他就是個真正的金蘭書院人,何艾所頒布新政的堅定執行者,思想開明,敢想敢做,一心為國為民。
因此,金蘭書院出來的官員,雖然不希望自家院長退位,但對明景帝想要禪位給昭王的這件事本身,並沒有異議。
最受明景帝信任的那批官員,為何艾是女子一事感到震驚過後,迅速反應過來,那兩位既然連這等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都公開,自是決心已定,他們現在所能做的唯有支持,因此他們也都跟著起身。
可也正因如此,那些對昭王的出身與政治風格十分忌憚的官員們,越是不願放棄最後的掙紮。
對他們來說,僅僅一個推崇與信任金蘭書院的皇帝,僅花十來年的功夫,就已經將他們這些傳統勢力分化打壓得節節敗退,再來一個由金蘭書院與何艾親自教出來的皇帝,他們就更沒有東山再起之機。
可惜,不等他們開口,何艾就先轉身冷冷的看向殿中餘下的這群人,冷笑道。
「你們可能不知道,本將軍迴朝之前,本打算去沿海轉轉,想試試我們大周新組建的水師戰力如何,現在沒去成,心中還是頗為遺憾的。」
「我看這殿中諸位都是飽讀詩書,滿腹經綸之輩,要不,就請諸位先帶著一家老少,或者再加上各位的親族們,一起去海外島國探探路?順便幫本將軍實現一下教化天下的心願?」
「劉總管,麻煩幫忙給統計一下,不能總讓我們這些在前線征戰的將士們,將活都給幹了,留下這群能夠坐享其成卻不知足,還整天指手劃腳不幹正事,浪費大周錢糧俸祿的傢夥在這礙眼礙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