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我是一棵許願樹[快穿] 作者:黃柏山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除了親自敲打這些人,何艾早讓陳明秀那邊準備好五個婆子,都曾經歷過專門針對性的培訓,主要任務就是隨幾個何家女迴婆家,幫她們在婆家立起來。
隻要完成得好,這幾個身世坎坷,老無所依的婆子都會由何家給養老送終,她們當然都十分積極。
男尊女卑的大環境,如第二次投胎的找婆家,都已定下,在她們自己選擇認命的情況下,何艾也不能改變什麽,隻能是盡力而為,希望能為這些姐妹們稍稍改善一下她們的處境,讓她們的生活質量變好一些。
安排好家裏的各項事務,臨行前,何艾隻是派人送信去書院那邊,作為告別,從頭到尾,她都沒有親自去過金蘭書院。
迴到京中正式履職後的第一次大朝會上,就有禦史當廷彈劾新科狀元何莨迴鄉祭祖,卻在隨後就與親族分宗一事。
「……何修撰此等數典忘祖,拋親棄族之舉,實乃有違孝義之道,此風絕不可助長,還請聖上明鑑!」
何艾迴鄉後的行程與舉動,早有人報到明景帝麵前,尤其是他這般冒天下之大不韙,剛考取狀元,迴頭就與親族分宗,無異於自毀聲譽的行為,也讓明景帝十分不解,哪怕他對何艾算是有了一些了解,知道她是個真正不求名利的人。
「何卿家,對於胡禦史所奏之事,你有何解釋?」
以待詔身份出席廷議,敬陪末座的何艾心不虛臉不紅的施禮過後,開始為情真意切的自己的分宗之舉做註解。
「迴稟聖上,雖然說樹大分枝,乃是人之常情,但微臣之所以做出此舉,實為成全忠孝之道,微臣深受聖上隆恩,被欽點為新科狀元,微臣不勝感激,卻無以為報,為此,微臣心中慚愧不已!」
「此番迴鄉祭祖過後,微臣與親族中的長輩們談及族中事務,微臣突然發現,因微臣當了官,竟讓族中某些族人心生貪婪與驕意,微臣深恐長此久往,更加助長族人的這些不當心思,做出些仗勢欺人之舉,辜負聖上之恩,故而才曉以大義,與族中諸位明理的長輩共商對策!」
「此事畢竟是因微臣而起,為大多數族人的未來考慮,微臣這房被分宗出來,縱然被誤解,背負著罵名,微臣也無怨言!」
明景帝聞言,頓時心領神會,頷首表示讚賞,朝中眾臣的心情卻在瞬間變得有些微妙。
「不錯,為避免族人可能因你發跡而犯下罪過,是為孝,明察秋毫,不徇私情,寧願承擔罵名,也不願意縱容親族借你之勢行不法之舉,是為忠,如此說來,何卿家的分宗之舉,實乃深明大義之舉,理當嘉獎才是!」
何艾連忙施禮推辭道。
「聖上體憫下情,能夠寬恕微臣之過失,臣已感激不已,旦不敢受獎,隻是推己由人,微臣這段時間以來,一直在想,微臣身為一個從六品官員,可謂是位卑權小,就能讓親族中人迫不及待的想要借微臣之勢,或是向微臣提些不合法規的要求。」
說到這裏,在眾臣的冷眼中,何艾無懼無畏的抬手示意道。
「可朝中諸位大人,位高權重,個個身後都有人數眾多,牽絆甚廣的家族與姻親,遇上這類問題,不知是如何處置的?還請各位大人不吝賜教!」
明景帝接過話直接點名道。
「胡卿家,依朕看,你對何卿家的誤會就很深,就從你開始,你倒是沒有分宗,不過也從沒見你有過大義滅親的行為,說說看,對於你的親族中人,你是如何安排的啊?」
不僅被問到頭上的胡禦史心中忐忑,在關係到家族親眷方麵的話題上,場上真正心底無私的大臣,根本就沒幾個,此刻個個都在暗思對策,擔心一下個被點名的就是自己,將胡禦史和何艾這兩個始作俑者記上自己的小本本,以待來日再清算。
「迴稟聖上,微臣對家中族人向來約法三章,嚴令他們務必要奉公守法,萬不可仗勢欺人,這些年來,他們還算安分守己,從未聽說有人犯下什麽不法之舉!」
「嗯,那麽,其他各位卿家呢,也是如此嗎」
不管是不是的,打著法不責眾的主意,料定皇上也不可能有精力逐一清查各家,殿中諸臣都表示自己與親族絕對清白無暇。
明景帝淡淡的笑著點頭,「如此甚好!」
這個議題在這次的廷議中,就這麽以明景帝不置可否的態度而告一段落,其他大多數人,都因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給多少刺激到,在接下來的廷議中,難免有些心不在焉,沒能發揮出平日裏的戰鬥力,倒是讓明景帝順順利利的頻出幾條禦令。
明景帝已經登基十年,十年來,他勵精圖治,十分勤政,但因朝中諸臣個個背後都牽扯到龐大的關係網絡,派係林立,彼此相互爭鬥,但在對上他這個皇上時,經常又會合起夥來,一起製約他的權力,讓他空有滿腔抱負,卻步步維艱。
不過十年下來,他也總算從那些大臣手中奪迴一些權利,爭取到一批得用的人手,何艾這迴既然當廷給他遞了把刀子,他當然不會如表麵上那般輕易的將這件事揭過。
身為待詔的何艾在廷議結束後,不用迴翰林院,直接來到資政閣,等候明景帝的差遣,他在資政閣中的身份,相當於打雜的秘書,而那些雜務不多,和他一樣幹著同類活的秘書卻不少。
隻是那些人基本都是些太監宮女,以及被召見的大臣,所以,她在這裏就是個閑職,練的是站功。
</br>
隻要完成得好,這幾個身世坎坷,老無所依的婆子都會由何家給養老送終,她們當然都十分積極。
男尊女卑的大環境,如第二次投胎的找婆家,都已定下,在她們自己選擇認命的情況下,何艾也不能改變什麽,隻能是盡力而為,希望能為這些姐妹們稍稍改善一下她們的處境,讓她們的生活質量變好一些。
安排好家裏的各項事務,臨行前,何艾隻是派人送信去書院那邊,作為告別,從頭到尾,她都沒有親自去過金蘭書院。
迴到京中正式履職後的第一次大朝會上,就有禦史當廷彈劾新科狀元何莨迴鄉祭祖,卻在隨後就與親族分宗一事。
「……何修撰此等數典忘祖,拋親棄族之舉,實乃有違孝義之道,此風絕不可助長,還請聖上明鑑!」
何艾迴鄉後的行程與舉動,早有人報到明景帝麵前,尤其是他這般冒天下之大不韙,剛考取狀元,迴頭就與親族分宗,無異於自毀聲譽的行為,也讓明景帝十分不解,哪怕他對何艾算是有了一些了解,知道她是個真正不求名利的人。
「何卿家,對於胡禦史所奏之事,你有何解釋?」
以待詔身份出席廷議,敬陪末座的何艾心不虛臉不紅的施禮過後,開始為情真意切的自己的分宗之舉做註解。
「迴稟聖上,雖然說樹大分枝,乃是人之常情,但微臣之所以做出此舉,實為成全忠孝之道,微臣深受聖上隆恩,被欽點為新科狀元,微臣不勝感激,卻無以為報,為此,微臣心中慚愧不已!」
「此番迴鄉祭祖過後,微臣與親族中的長輩們談及族中事務,微臣突然發現,因微臣當了官,竟讓族中某些族人心生貪婪與驕意,微臣深恐長此久往,更加助長族人的這些不當心思,做出些仗勢欺人之舉,辜負聖上之恩,故而才曉以大義,與族中諸位明理的長輩共商對策!」
「此事畢竟是因微臣而起,為大多數族人的未來考慮,微臣這房被分宗出來,縱然被誤解,背負著罵名,微臣也無怨言!」
明景帝聞言,頓時心領神會,頷首表示讚賞,朝中眾臣的心情卻在瞬間變得有些微妙。
「不錯,為避免族人可能因你發跡而犯下罪過,是為孝,明察秋毫,不徇私情,寧願承擔罵名,也不願意縱容親族借你之勢行不法之舉,是為忠,如此說來,何卿家的分宗之舉,實乃深明大義之舉,理當嘉獎才是!」
何艾連忙施禮推辭道。
「聖上體憫下情,能夠寬恕微臣之過失,臣已感激不已,旦不敢受獎,隻是推己由人,微臣這段時間以來,一直在想,微臣身為一個從六品官員,可謂是位卑權小,就能讓親族中人迫不及待的想要借微臣之勢,或是向微臣提些不合法規的要求。」
說到這裏,在眾臣的冷眼中,何艾無懼無畏的抬手示意道。
「可朝中諸位大人,位高權重,個個身後都有人數眾多,牽絆甚廣的家族與姻親,遇上這類問題,不知是如何處置的?還請各位大人不吝賜教!」
明景帝接過話直接點名道。
「胡卿家,依朕看,你對何卿家的誤會就很深,就從你開始,你倒是沒有分宗,不過也從沒見你有過大義滅親的行為,說說看,對於你的親族中人,你是如何安排的啊?」
不僅被問到頭上的胡禦史心中忐忑,在關係到家族親眷方麵的話題上,場上真正心底無私的大臣,根本就沒幾個,此刻個個都在暗思對策,擔心一下個被點名的就是自己,將胡禦史和何艾這兩個始作俑者記上自己的小本本,以待來日再清算。
「迴稟聖上,微臣對家中族人向來約法三章,嚴令他們務必要奉公守法,萬不可仗勢欺人,這些年來,他們還算安分守己,從未聽說有人犯下什麽不法之舉!」
「嗯,那麽,其他各位卿家呢,也是如此嗎」
不管是不是的,打著法不責眾的主意,料定皇上也不可能有精力逐一清查各家,殿中諸臣都表示自己與親族絕對清白無暇。
明景帝淡淡的笑著點頭,「如此甚好!」
這個議題在這次的廷議中,就這麽以明景帝不置可否的態度而告一段落,其他大多數人,都因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給多少刺激到,在接下來的廷議中,難免有些心不在焉,沒能發揮出平日裏的戰鬥力,倒是讓明景帝順順利利的頻出幾條禦令。
明景帝已經登基十年,十年來,他勵精圖治,十分勤政,但因朝中諸臣個個背後都牽扯到龐大的關係網絡,派係林立,彼此相互爭鬥,但在對上他這個皇上時,經常又會合起夥來,一起製約他的權力,讓他空有滿腔抱負,卻步步維艱。
不過十年下來,他也總算從那些大臣手中奪迴一些權利,爭取到一批得用的人手,何艾這迴既然當廷給他遞了把刀子,他當然不會如表麵上那般輕易的將這件事揭過。
身為待詔的何艾在廷議結束後,不用迴翰林院,直接來到資政閣,等候明景帝的差遣,他在資政閣中的身份,相當於打雜的秘書,而那些雜務不多,和他一樣幹著同類活的秘書卻不少。
隻是那些人基本都是些太監宮女,以及被召見的大臣,所以,她在這裏就是個閑職,練的是站功。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