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你迴來了!」


    已經四歲的小姑娘,看到何艾就立刻興奮的往她身上撲,何艾趕緊將懷裏小的放到旁邊,雙手將她抱住後,順勢就將她高高舉起,惹來小姑娘發出充滿喜悅與歡欣的驚唿聲與笑聲。


    這份喜悅不僅感染到柳從蘭婆媳,也讓兩個小的看著起鬧,不會說話,張大嘴巴笑,口水順著嘴角往下流。


    「大郎一迴來,這家裏真是熱鬧好多,好了,巧姐兒,快下來吧,你爹這一年來,東奔西走的,好不容易迴來,我們得讓他好好休息一下,別累著他了!」


    巧姐有些不舍的攬著何艾的脖子,口中卻乖巧的應下,她曾經因何莨重病,家裏瀰漫著愁雲慘霧的日子,小小年紀就心思敏感,十分驚訝她爹的身體。


    目前仍保持著身體尚未完全康復這一人設的何艾也不堅持,抱著巧姐兒坐到的旁邊的榻上。


    「我一去這麽久,家裏辛苦你和娘了!」


    陳明秀笑盈盈的迴道,「大郎在外奔波勞累,是為了我們這一大家子,我與娘在家中忙碌,也是為了家中,沒有什麽辛苦不辛苦的,我前天剛去學院那邊看過,主體建築已在三個月前完工,各項裝修,也已經按你留下的圖紙布置得差不多了!」


    何艾滿意的點頭,我明天也過去看看,這一年多,家裏一直在往這個無底坑裏投錢,現在總算要差不多能告一段落了!」


    建造一所學院,以及筵請名師的花費之巨,頗有些超出何艾的預算,若非有柳從蘭和陳明秀拿出來的錢幫襯著,再加上她早前就曾親自出手,令青杏他們在原主的嫁妝鋪子和田莊裏,分別發展出如肥皂、胭脂及規模養殖等,幾項收入不菲的新營生,現在還真有些捉襟見肘。


    柳從蘭與陳明秀都不是那種隻知家長裏短,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普通後院婦人,而是經歷過磨礪,心有成算,頗擅經營之道,能將家裏家外的各項營生都打理得井井有條的女子。


    聽到何艾的感慨聲,柳從蘭不禁笑道。


    「原來你也知道那是個能吞錢的無底坑啊,我還以為你心裏沒數呢,真不知道,你是怎麽想的,我原以為,你隻是小打小鬧,誰知道你竟然心這麽大,我第一次去看時,真是嚇了一大跳,就你那學院的規模,滿大周恐怕都找不出第二家,你蓋那麽多大大小小的房子做什麽呢?」


    現在的人工便宜,土地是自家的,就連建築材料,都是何艾命人在莊子上開建的磚瓦廠以低價給提供的,省了好大一筆開支,建造那些主體建築工費和買材料的花費,統共算下來,其實比她週遊各地,大手筆的撒錢請先生的花費多不到哪去。


    「娘,咱們不做則已,既然做了,就要做好,將來這所書院,沒準就是我們五房安身立命的根本保障!」


    第26章 第二集 04


    書院的建造進度與整裝進度,比預期要快上許多,何艾親自視察過後,對現在的成品相對還算滿意。


    在柳從蘭她們看來,隻需建上兩三重院子,房子蓋大點就行。


    在何艾的規劃中,整座學院卻建造得很細緻,不僅分教學區、宿舍區、食堂等不同功能區,還有諾大的教工生活區。


    整體設計基本都是參照後世大學中的布局,再結合當下的建築水平與實際情況建造而成。


    丁簡、呂若蒙等一行十餘人,陪同何艾一起前來視察這座新建的書院,他們這些人都已經人拿到書院的聘書,對自己以後將要長期生活的地方,自是相當的關心。


    而看到那錯落有致的一幢幢建築,又得知書院旁邊那片占地麵積不比書院主體小,規劃建造得更為雅致的院落,都將是他們這些在書院任職者的宿舍,個個都難掩喜色。


    這十幾人中,有過去曾顯耀一時,有的則是一生活困窘,有的如今甚至還處在居無定所之的狀態,見書院竟能給提供如此周到的安排,更為自己接下金蘭書院聘書的決定,感到慶幸不已,心中大定。


    擅長經商的呂若蒙更是毫不吝嗇自己的誇讚。


    「何孝廉好大的手筆!真不愧是胸有丘壑,心懷大誌者,實在人嘆服!」


    何艾態度謙虛的笑迴道。


    「呂兄過譽了,幸有各位先生與兄長們不棄,願意信任小弟,將身家前程託付在這金蘭書院,小弟所能做的,也就是竭盡全力,盡量周全的搭建好金蘭書院這個台子,讓諸位不僅能在此一展所長,還能澤濟後學末進,為我們這周朝培養出棟樑之才!」


    丁簡等人聞言,雖頗受振奮,可同時,也有些擔心自己是不是真有能力在此任職,尤其是現在世人皆知的便是,大名鼎鼎的墨湖先生,已答應擔任這金蘭書院的院長一職。


    能與墨湖先生共事,對他們這些人來說,自是莫大的榮幸,可越是如此,他們也越發有些底氣不足。


    農家出身,隻讀過蒙學,識得幾個字,生來卻極為擅長侍弄花草皮,尤其擅長嫁接之術,最喜鑽研如何培養新品種,最後卻折騰得將家裏的幾十畝良田都給賠出去的沈安山,是心中最為忐忑,也最自卑的那個。


    「何孝廉,您若讓俺來給書院種點花草樹木,俺一定能給侍弄好,可您讓俺來這裏教學生,俺,俺這不是來這金蘭書院抹黑嗎?」


    何艾笑著拍拍對方的肩膀道。


    「沈大叔,民以食為天,無論是我們大周朝,還是之前的歷朝歷代,向來都是以農為本,您鑽研農事多年,積攢下的那些培養新種、良種的經驗,十分的珍貴,我請您來,不僅是要讓您教學生,還會為您準備大塊的試驗田地與人手,讓您有機會實現您的一切推理和猜測!」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一棵許願樹[快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柏山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柏山人並收藏我是一棵許願樹[快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