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箕港的局勢
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 作者:阿斯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國王的特派稅務官,幹正事可能水平不行,攪局的本事絕對不少。來了不過半年多的時間,攪騰一堆的的事情。
北港還算是好的,有著許三爺坐鎮,很多事情的思考方式,還是東方式的,再加上作為總督的決策權,大體上還能壓製的住。
但是箕港那裏就比較麻煩了。
箕港的總督何塞,之前不過是裏斯本衛戍部隊的一員小隊長,靠著留守箕港的老資曆,被張小白提拔到了箕港總督的位置上。
論見識和決斷能力,自然不是三爺這種老人能比的了的。
在稅務官和神甫的聯合攻勢下,自然早早地就淪陷了。
說起來,那些神甫對於箕港的重視程度尤在北港之上。畢竟相比於北港孤懸海外,箕港與日本本土相連,背後有著上千萬的迷途羔羊等著他們去解救,更何況,他們住的還是個盛產金銀的好地方。
箕港的傳教比北港激進多了,勇敢的傳教士甚至主動出擊,深入到箕港之外,其它大名或者國主的地盤上。
日本多亂啊,別說是他們一介外來的蠻夷了,就連本地的幕府管領畠山家,現在說話都不好使了,敢來我的地盤上搗亂,還想征稅。
抄刀子!
何塞守著港口和城堡沒什麽感覺,但是負責整個箕港周邊防務的有田城城主,有田才四郎扛不住了。
半年來已經送了四封信了,全是控告何塞總督幫著那些傳教士征稅。
本來有田城已經成了周邊有數的大城了,城下町和周邊的村子加起來,也有數萬人口,端的是安居樂業,生活和美。
但是這近一年來,無端多了一成多的稅不說,就連許多祭祀活動都被攪亂了,人口不斷流逝。
最近更是由於那些傳教士惹禍,引來周邊的敵對,平白打了許多冤枉仗,雖然打贏了,可也沒什麽收獲,徒增一肚子火氣。
當然,按照才四郎的說法,如果能讓那些被打服的國主向他繳稅,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但是吧,這些需要北港提供些支援,鎧甲、彈藥之類的。
說白了,才四郎一方麵是看不慣那些傳教士在他領地裏搗亂,另一方麵是發現自己的實力,居然已經超越周邊國人眾許多,按捺不中心中的衝動,想要拓展一下家業。
他發過來的這些信件,自然是由許三爺和盧師爺處理的,畢竟送到裏斯本,那真是黃花菜都涼了還沒送到。
恰好又遇到了濟州島的事情,一個多月前,許三爺他們便商量著,由阿爾弗雷斯作為特使,前往緩和何塞和才四郎之間的關係,送上一部分軍備的同時,讓才四郎整軍待命,隨時準備前往支援濟州島戰事。
這也是為什麽,張小白在北港沒有見到小阿爾的主要原因。
之所以說是主要原因,就是小阿爾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前往一條家。
作為張小白的老朋友,兼爺爺輩,同時也是日本最頂級家族之一的一條家前前任家督,一條兼良老爺子去世了。
當然,這是一年前的消息了,隻是張小白剛知道沒兩天而已。
在與朝鮮官軍作戰的關鍵時候,許三爺他們絕對不想再加上一條戰線,所以,目前還算土佐一霸的一條家,就很值得認真對待。
最起碼四國和九州東部的大名,就不敢明目張膽的過來摻和了,否則,他們就要擔心自家的後路了。
這些都是張小白迴來之前,許三爺他們商量著做的安排。
現在主力船隊迴來了,壓力也就沒那麽大了。
“讓船廠盡快把戰船先做好維護,然後去濟州島看看情況,這個就麻煩費爾南你了”,張小白看向了一旁的費爾南。
“我沒問題,但是船員們我估計夠嗆,需要補充些人手,打仗人少了不行”,費爾南點點頭,不管是論資曆還是論實力,他都是當仁不讓的司令官首要之選。
“那些活蹦亂跳的水手們優先補充戰船隊,至於遠洋商隊,看那些水手們的恢複情況,再補充一些新手”
“屯田兵裏麵抽出一部分,補充到戰船上”
“那就沒問題了”,有船有人,費爾南自然沒問題。
“兵甲、火器軍營倉庫裏就有現成的,隨時可以補充,咱們的皮甲現在很受歡迎,求購的不少,我們沒怎麽舍得賣,就幾家相熟的賣了一部分”,許三爺笑著說道。
張小白點了點頭,兵甲火器既是軍備物資,又是交易貨物。
隻不過這年頭的武器基本上不存在代差的說法,除了火器具有相當的優勢之外,普通兵甲的差距並不明顯,自然是可以對外出售的。
火器的大宗銷售就要謹慎多了,總不能有一天,海盜們都火槍、火炮編隊,跑北港來打劫了吧。
一個下午的時間,張小白他們將援軍的大致章程定了下來。
至於起航的日期,暫定在一周以後,畢竟眼下還有近半水手在病床上,上吐下瀉的連站都站不穩。
至於船廠那邊,所有的工匠現在都在加班加點的給戰艦做維護,清除寄生物,更換殘破的船板,然後再刷上一層新漆。
船帆、索具都要一一檢查更換,確保船隻恢複到最佳狀態,說起來,就這些船隊,每年的維護費用都是一大筆支出。
而且是一點都不敢節省,畢竟一個不慎,那就是船毀人亡的結局。
隨著太陽一點點落下山去,碼頭上的燈塔開始點亮,沿岸的商家也把一盞盞燈籠掛了出來,從城堡上望下去,就像是一條長龍逐漸顯露出身形。
雖然不如後世的霓虹燈那般五彩斑斕,但這整個城市都是在自己的主持下發展起來的,張小白的心中不由得感到十分自豪。
“有沒有興趣到街上轉轉?”,張小白轉身,看向剛剛用晚餐的一家子。
“好啊!好啊!”
隻要有好玩的,艾麗絲絕對是第一個響應的,這幾天都被關在屋裏,還真沒有去逛過街呢。
“我也想去”,大兒子巴裏特,小心地舉起了手。
北港還算是好的,有著許三爺坐鎮,很多事情的思考方式,還是東方式的,再加上作為總督的決策權,大體上還能壓製的住。
但是箕港那裏就比較麻煩了。
箕港的總督何塞,之前不過是裏斯本衛戍部隊的一員小隊長,靠著留守箕港的老資曆,被張小白提拔到了箕港總督的位置上。
論見識和決斷能力,自然不是三爺這種老人能比的了的。
在稅務官和神甫的聯合攻勢下,自然早早地就淪陷了。
說起來,那些神甫對於箕港的重視程度尤在北港之上。畢竟相比於北港孤懸海外,箕港與日本本土相連,背後有著上千萬的迷途羔羊等著他們去解救,更何況,他們住的還是個盛產金銀的好地方。
箕港的傳教比北港激進多了,勇敢的傳教士甚至主動出擊,深入到箕港之外,其它大名或者國主的地盤上。
日本多亂啊,別說是他們一介外來的蠻夷了,就連本地的幕府管領畠山家,現在說話都不好使了,敢來我的地盤上搗亂,還想征稅。
抄刀子!
何塞守著港口和城堡沒什麽感覺,但是負責整個箕港周邊防務的有田城城主,有田才四郎扛不住了。
半年來已經送了四封信了,全是控告何塞總督幫著那些傳教士征稅。
本來有田城已經成了周邊有數的大城了,城下町和周邊的村子加起來,也有數萬人口,端的是安居樂業,生活和美。
但是這近一年來,無端多了一成多的稅不說,就連許多祭祀活動都被攪亂了,人口不斷流逝。
最近更是由於那些傳教士惹禍,引來周邊的敵對,平白打了許多冤枉仗,雖然打贏了,可也沒什麽收獲,徒增一肚子火氣。
當然,按照才四郎的說法,如果能讓那些被打服的國主向他繳稅,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但是吧,這些需要北港提供些支援,鎧甲、彈藥之類的。
說白了,才四郎一方麵是看不慣那些傳教士在他領地裏搗亂,另一方麵是發現自己的實力,居然已經超越周邊國人眾許多,按捺不中心中的衝動,想要拓展一下家業。
他發過來的這些信件,自然是由許三爺和盧師爺處理的,畢竟送到裏斯本,那真是黃花菜都涼了還沒送到。
恰好又遇到了濟州島的事情,一個多月前,許三爺他們便商量著,由阿爾弗雷斯作為特使,前往緩和何塞和才四郎之間的關係,送上一部分軍備的同時,讓才四郎整軍待命,隨時準備前往支援濟州島戰事。
這也是為什麽,張小白在北港沒有見到小阿爾的主要原因。
之所以說是主要原因,就是小阿爾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前往一條家。
作為張小白的老朋友,兼爺爺輩,同時也是日本最頂級家族之一的一條家前前任家督,一條兼良老爺子去世了。
當然,這是一年前的消息了,隻是張小白剛知道沒兩天而已。
在與朝鮮官軍作戰的關鍵時候,許三爺他們絕對不想再加上一條戰線,所以,目前還算土佐一霸的一條家,就很值得認真對待。
最起碼四國和九州東部的大名,就不敢明目張膽的過來摻和了,否則,他們就要擔心自家的後路了。
這些都是張小白迴來之前,許三爺他們商量著做的安排。
現在主力船隊迴來了,壓力也就沒那麽大了。
“讓船廠盡快把戰船先做好維護,然後去濟州島看看情況,這個就麻煩費爾南你了”,張小白看向了一旁的費爾南。
“我沒問題,但是船員們我估計夠嗆,需要補充些人手,打仗人少了不行”,費爾南點點頭,不管是論資曆還是論實力,他都是當仁不讓的司令官首要之選。
“那些活蹦亂跳的水手們優先補充戰船隊,至於遠洋商隊,看那些水手們的恢複情況,再補充一些新手”
“屯田兵裏麵抽出一部分,補充到戰船上”
“那就沒問題了”,有船有人,費爾南自然沒問題。
“兵甲、火器軍營倉庫裏就有現成的,隨時可以補充,咱們的皮甲現在很受歡迎,求購的不少,我們沒怎麽舍得賣,就幾家相熟的賣了一部分”,許三爺笑著說道。
張小白點了點頭,兵甲火器既是軍備物資,又是交易貨物。
隻不過這年頭的武器基本上不存在代差的說法,除了火器具有相當的優勢之外,普通兵甲的差距並不明顯,自然是可以對外出售的。
火器的大宗銷售就要謹慎多了,總不能有一天,海盜們都火槍、火炮編隊,跑北港來打劫了吧。
一個下午的時間,張小白他們將援軍的大致章程定了下來。
至於起航的日期,暫定在一周以後,畢竟眼下還有近半水手在病床上,上吐下瀉的連站都站不穩。
至於船廠那邊,所有的工匠現在都在加班加點的給戰艦做維護,清除寄生物,更換殘破的船板,然後再刷上一層新漆。
船帆、索具都要一一檢查更換,確保船隻恢複到最佳狀態,說起來,就這些船隊,每年的維護費用都是一大筆支出。
而且是一點都不敢節省,畢竟一個不慎,那就是船毀人亡的結局。
隨著太陽一點點落下山去,碼頭上的燈塔開始點亮,沿岸的商家也把一盞盞燈籠掛了出來,從城堡上望下去,就像是一條長龍逐漸顯露出身形。
雖然不如後世的霓虹燈那般五彩斑斕,但這整個城市都是在自己的主持下發展起來的,張小白的心中不由得感到十分自豪。
“有沒有興趣到街上轉轉?”,張小白轉身,看向剛剛用晚餐的一家子。
“好啊!好啊!”
隻要有好玩的,艾麗絲絕對是第一個響應的,這幾天都被關在屋裏,還真沒有去逛過街呢。
“我也想去”,大兒子巴裏特,小心地舉起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