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我的意見……”他放緩了語速,“我覺得春秋書記說的大方向是對的!不過,咱們不能隻把握大方向,還要有具體的措施。比如說,既然緩而不抓,那麽咱們也得想辦法應對才行?”


    “哈哈!”王亦選大笑起來,“還是你小子考慮得實際!確實是,看來路老爺提醒得很對,這個西陵笑笑生已經成了仙。或者說,他身後還是藏有高人的。我們把他們的三隻大馬蜂抓了,雖說現在把他們派迴去當反間,但是想得到和做得到是兩迴事兒。現在看來,林季張萬很有可能已經嗅到了不對勁兒,所以主動示弱,讓這個笑笑生走在正統衛道的路上,這樣咱們就不能對他動手了。如果咱們沒有任何反應,那這一場仗可就算他們勝了,而且是一舉多得,既可以把這幾隻大馬蜂棄之不顧,成為死間,又探知咱們已經掌握了先進技術,從此加倍提防。所以,咱們還真是得想好怎麽應對才行啊?”


    他重重點頭:“還真是!本來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可被他們玩出這麽一出無賴,咱們還真是落了下風了!”


    “是啊!此一時彼一時,如果沒有笑到最後,都不是最終的結果,一點勁兒都不能鬆啊!”王亦選歎了一口氣,但很快又抬起了頭,“你小子,既然已然說了要有效應對,那肯定是想好了辦法吧?”


    他哭笑不得:“書記,我還真不是得了便宜就賣乖的那種人!我是覺得,說一堆大道理,固然沒錯。但是如何與這個西陵笑笑生打擂台,還是要有些實招才行。現在,正如您所說,這家夥已經成了仙,那咱們就得像孫悟空那樣,找到這個怪物的痛處一通狠打,非把它打迴原形不可,您說呢?”


    “嗯!”王亦選的眼中放出了光芒,“你小子,每次研究問題的時候,總有那麽一種離經叛道的想法,但是經過最後的驗證,往往都是正確的!說說看,你是怎麽打算的?”


    他長出一口氣,提高了聲音說道:“書記!這小子說的什麽端午節不能互道快樂隻能說說安康,看上去非常新鮮,實際上,早就被網上各個大咖說得有些泛濫了。所以,歸根結底,也隻能算是拾人牙慧而已。我的意思,就針對他的這個取巧帖子,來一個徹頭徹尾的批判!”


    “哦?”王亦選瞪大了眼睛,顯然是對他的提議很感興趣,“對他的帖子開始批判,你就不怕引火燒身?”


    “嗯!”他重重點頭,“書記,我已經細細看到他的帖子了,一點兒自己的觀點都沒有,完全是照搬目前網上熱炒的正麵內容。按照我的理解,這個西陵笑笑生,他的骨子裏肯定是不樂意發布這種帖子的,但是現在形勢緊迫,被逼無奈,他隻能順而從之,從網上找一些熱點,一點不動地移植過來,就當作自己的觀點,以此來吸引眾多擁躉的目光。殊不知,他的第一篇帖子,之所以被稱為神帖,就是反其道而行之,直接針砭咱們西京的權力場和商場,不管說得對不對吧,至少引起了一撥又一撥人的關注。可是,他現在轉向了衛道傳統,風向已轉,老百姓們都是越罵越笑,越笑越罵的,見他這麽正經,可就不一定買賬了!”


    “是啊!”王亦選拍了拍手,“你的分析,可謂鞭辟入裏!但是,說了這麽多,咱們還是應該有所動作不是?你看看,這家夥反其道而行之,可是一貫的取巧手法。這個小小的帖子,雖然說絕大部分內容都是抄襲別人的看法,但倚仗之前“第一神帖”的赫赫威名,這次的點擊量肯定少不了。搞不好,網上的好事者們,還會主動向你發出邀請,讓你對笑笑生的這番看法發表一些評論呢!”


    “我?對他的文章發表評論?”他瞪大了眼睛,“大老板,您這是不是又故意考我呀?”


    “不不不!”王亦選急忙擺手,“自古以來,師道重於泰山。老爺子既然讓我照看你,也是讓我逼著你進步。再說了,我現在歲數不大,還真想多活幾年呢!麻煩你,如果真的有什麽不一樣的異動,我可不會讓你閑著,肯定第一個找你!但是,話又說迴來,一碼歸一碼!怎麽樣,說說吧,如何對笑笑的這番看法發一個評論?這活兒,我想了半天,誰都不太適合,還得你動手才行。給你一個小時的時間,怎麽樣?”


    “又是我啊?又隻有一個小時啊?”他不禁苦笑:“好吧!書記,其實,在主動應命之前,我曾經許了一個願望!”


    “哦?許了願望,說來聽聽,是什麽?”王亦選平時就喜歡和各個手下打成一片,這會兒想到馬上就能實現激發他鬥誌的心願,何樂而不為呢,所以臉上堆著笑容,耐心地問道。


    他雙手握拳,振奮起來:“書記,我的願望很簡單,那就是和這個笑笑生全方位的過一過招。我也知道,眼前的形勢,根本就是躲無可躲,不過,對於這個笑笑生的轉道從良,我還真有一些不同看法。別的也不用多說,隻是就事論事,您看行麽?”


    “好啊!”王亦選大笑起來,“小子,你現在的境界挺高啊!說吧,怎麽個就事論事法?要不這樣,我給你充分的自主權,一個小時之內,不讓任何人去打擾你,看你能寫出一個什麽樣的就事論事帖子來,咋樣?”


    “是!”他也不再推脫,直接應了這個差事,點頭說道,“那我找個地方爬格子去了?”


    “去吧!”王亦選大手一揮,算是下了應允令。


    他找了一個小屋,借了一台筆記本,把自己關了一會兒,很快寫出了一篇對攻帖子。寫完之後,看了看時間,竟然隻用了半個小時。而這時,再去看自己的文章,還真是有一些不一樣的味道。


    《有感於端午快樂的糾偏》。


    端午節假期,各個群裏互道問候,說端午快樂,其樂融融。這時聽到不同的聲音,說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最多祝"安康"。因為端午節是個祭祀節日,楚大夫屈原投江汨羅。這天是個祭祀的悲壯日子,因而不適宜快樂,類似的還有清明。


    有感於此,聊說幾句。


    其實中國人大概是世界上最具浪漫主義色彩的民族,因為楚大夫屈原,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而作為“五經之首,文學之源”的《詩經》,第一句就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想想看,其他的傳統節日,比如過年,是為了驅走怪獸。重陽,是為了尊敬老人。這與其他民族差不多,是人之常情。而端午,往江裏投放粽子,賽龍舟,驚走魚蝦,護衛屈大夫的身體。這一切,都是為了紀念一個浪漫主義的詩人。幾千年傳統,竟然為此專門設立一個節日。所以,這樣的民族,一定是浪漫的。


    至於說到還有類似的,那就是清明,同樣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晉文公重耳,一直顛沛流離,全靠介子推等人的忠心輔佐,才得以立國為君。在重耳快要餓死的時候,介子推甚至割肉奉食。可是到了後來,重耳封賞眾人,獨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默然不語,隱居綿山。重耳聽說後,羞愧不已,親自帶人去請,然而綿山太大,難以找尋。這時有人獻計,從三麵火燒綿山,介子推肯定會從另一麵出來。重耳應允,可大火燒遍,介子推仍然不出。火熄後,才發現他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去。樹洞裏有一血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重耳大痛而哭,為紀念介子推,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不舉煙火。將老柳樹枯木取了兩段,做成木屐,日日相伴,稱為“足下”。第二年重耳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複活,於是賜老柳樹為“清明柳”,當場折下幾枝柳條戴在頭上,以示懷念之情,並將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到了後來,寒食與清明逐漸合並,人們除了紀念介子推,祭奠祖先之外,還會折柳、踏青,也以此作為傷感到歡快氛圍的轉換。


    那麽,是不是端午和清明就不能說快樂了呢?


    不盡然。


    快樂,與祭祀、紀念的莊嚴、肅穆並不衝突。


    在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中,祭祀與紀念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核心的,是敬畏天地、自然、神明與祖先。之所以敬畏,是時刻告誡自己不要忘記,從哪兒來,到哪兒去。


    那麽,祭祀與紀念就必須苦哈哈的?


    當然不是!


    敬畏是一種心態,做什麽事情,都不能無所顧忌,無法無天。但是,並不代表祭祀與紀念就一定要苦大仇深,悲痛欲絕。


    敬畏的本質,是為了更好地活著。而活著的最高境界,是快樂。


    人們現在團坐在一起,快樂地吃粽子,響天動地般的賽龍舟,並不是非得淒淒慘慘切切不可,此時道一聲問候,希望彼此快樂,不是挺好?包括清明,在莊重掃墓之後,也可以歡快折柳、踏青,盡享冬去春來之美麗,為什麽不可以快樂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道同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廣渠門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廣渠門內並收藏權道同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