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眾人點頭不止,覺得他最後的這番點評很具深意,可以說是以小見大,觸及到了當今社會中一些非常深層次的東西(權道同謀969章)。


    是啊!這幫人雖然是遊手好閑的“無賴”,卻是不折不扣的客觀存在。他們不能代表所有需要關注的農民,卻屬於廣大農民群眾的一份子。所以,要讓農村逐步城鎮化、農民逐步市民化,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促進農民從純粹的一產向二三產業轉移。用二三產業的就業,解決農民的根本保障問題。


    隻見他微微點頭,說出了第二條:“第二點,如何與最基層的老百姓,特別是農民溝通,需要講究方式方法。為什麽這樣說?很簡單,我們平時聽到那句‘和知識分子講道理,和農民兄弟談感情’看上去很飄渺,卻是真實的,話雖然樸實了些,卻是不折不扣的真理。”


    “要想讓知識分子服氣,那就得坐而論道,真正‘以理服人’。而要想讓農民兄弟聽你的,隻講道理是沒用的。這並不是說農民不講道理,而是說‘坐而論道’就不是農民喜歡的交流方式。”


    “那什麽是農民喜歡的方式呢?很簡單,改一個字就成,‘坐而論酒’,和農民坐下來喝兩杯,交流交流感情,嘮嘮嗑,就好!農民其實很簡單,兩杯小酒一喝上,麵紅耳赤之間,見你真心把他當朋友,也就把你當朋友了。”


    “所以,這是絕對的話糙理不糙!和知識分子交流,要做好理論準備。和農民交流,要將心比心,多嘮嘮家長裏短的事情。什麽時候,農民群眾把你當成自己人,你就可以出師了!”


    “說得好啊!”聽到他說完這一點,王亦選開始不停地拍手,大聲感歎,“都說唐卡去到縣裏,是韜光養晦去了。我看,不光是韜光養晦,而是潛龍在淵,修煉本事去了。和老百姓打交道,這可是最厲害的內功,具備了這個,以後去再大的衙門也不怕!”


    唐卡見王亦選對自己如此肯定,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他很明白王亦選說的是什麽,換句話說,他之所以在這個當口兒選擇敘述這樣一段“臥虎經曆”,也是有所準備的。


    為什麽這麽說?


    並不複雜!


    說實在的,自從他被貶高淩縣臥虎鎮再殺迴來,一直沒和王亦選好好說說這當中的曲曲折折。真的,一次也沒說過。


    對於個中蹊蹺,他是這麽認為的,有些事情不需要說得太多,領導如果真的關注你,早就關注了。自說自話,反而有討巧之嫌。


    說來也是湊巧,對於這段經曆,王亦選也沒主動問過他,好象對他的這段是是非非“完全封存”似的。


    其實,他心裏明白,這當中非常微妙,有些東西不用明說,但王亦選對他與吳瓊花“亂雲飛渡”之事是耿耿於懷的,至少是一個很難彌補的“硬傷”。雖說後來利用“偷梁換柱”之計將張一冰交待給宗欣承的視頻掉了包,但畢竟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再怎麽說,也是在市紀委備了案的。


    因此,對於一貫潔身自好的王亦選來說,他的這個“汙點”簡直不可原諒。


    這一點,從當時在市委小會議室召開市委常委會的前奏就能看出來。王亦選已經對他失望透頂,甚至已然將其當作了“丟卒保帥”的棄子!要不是因為他孤注一擲請來路老爺子“拚死相助”,就差點兒成為了板上釘釘的事實。


    當然了,改變一切的轉機,就在於他賭博似的給路老爺子打了那個電話,不光把所有事情“和盤托出”,還爭取來了最高級別的“刀下留人”。也正是從那時起,王亦選親自和市紀委通了電話,達成了將自己流放臥虎的協議,換來了與“林季張萬聯盟”暫時的和平。


    不過,即便是如此,王亦選作為整個西京的扛把子,與“林季張萬聯盟”生死對抗的領頭人,當時也是冒著極大風險,不得不“妥協為之”。


    也正因為如此,這位大老板心裏憋著一肚子火,在市委常委會確立將其“流放臥虎”之後,幾乎對其不聞不問。這裏麵,既有當時“恨鐵不成鋼”的憤恨,也有“順其自然、愛咋咋的”的觀望念頭。


    說得再直白一些,就算是王亦選本身,當時將他外派到高淩縣臥虎鎮,也是不得以而為之,走一步看一步,根本就沒指望著他日後能“鹹魚翻身”,甚至“殺迴本部”。


    再說了,這些都是後話。曆史不存在假設,在“流放”之前,本來就是“走一步看一步”,哪兒會想到還能走出這麽遠?


    也正因如此,他才會變不可能為可能,在臥虎鎮強勢反彈,逆勢而上。這其中的輾轉曆程,王亦選也隻是大致了解,並不十分清楚,而且由於“內心抵觸”,也並非“樂意了解”。


    所以,一直等到今天這樣的場合,經由他自己之口,說出“其中之事”,才算是“盡知其事”、“摒棄前嫌”。


    對於這其中的心路曆程,他也是最近才看出來的。


    雖說自己憑借在高淩縣的“紮實政績”重新殺迴市委辦,但這隻是“表麵現象”而已,隱藏於其後的“真實背景”,不言而喻。最為揪心的是,要不是因為路老爺子的直接幹預,王亦選的內心仍是“抵觸如舊”。對於他的“重新啟用”、“棄而再使”、“悲而再信”,也就是最近一段時間,通過一件件紮紮實實的“事務重建”,才一步步“返迴而來”的。


    或許,也正是考慮到這些因素,他才有意無意地在這樣的場合,選擇了“臥虎故事”再現。換句話說,這既是應對此情此景的“信手之作”,也是重拾舊情的“謀略之舉”。


    所以,在他說完之後,王亦選能夠有感而發,甚至鼓掌叫好,就是最好的效果。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能臣述職,三載何妨?


    不動聲色之間,他雖然淡然而笑,但心裏已經起了很大的波瀾,那種源自王亦選“重塑信任”而產生的自信心爆棚,也愈發顯現出不一樣的效果來。


    隻見他神采流動,格外飛揚,繼續說道:“第三點,不論是引入企業也好,促進就業也好,加快村鎮基礎設施建設和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也好,最需要做的,不是一下子把陣勢搞得多大,而是把認準了的東西堅持下去!所謂的久久為功,就是這個意思。我想,這一點,與我們今天在這兒慶賀做了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是一樣的。為什麽說是有意義的事情?道理很簡單,我們出正義之師,行正義之事。為的,就是要把黑暗實力鬥倒,清除流毒,還西京一個朗朗乾坤,讓咱們西京八百萬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


    說到這兒,他頓了頓,見大家聽得入神,尤其是仲葳、章卿和史莘,眼睛裏冒出無限膜拜的光芒,一副花癡模樣。不禁笑了笑,說出一句:“好啦,我的啟示也說完了!請哪位領導幫我點評吧!”


    眾人還來不及鼓掌,聽他這麽一說,都不約而同地望向了王亦選。


    要說能給唐卡這位“二號首長點評的,也就隻有市委書記這位“一號首長”了。更何況,唐卡今天無論是故事講述還是事後啟示,都是立意高遠、深入淺出,絕對居於所有表演者之上,。能夠對這種狀態進行點評的,也就隻有王亦選了!


    卻沒想到,王亦選似乎早有準備,直接衝眾人擺起了手,微笑而道:“大夥兒別看我,這小子雖然說是我秘書,但今天是以聯合戰隊總指揮的角色來的!不過呢,因為我和他接觸很多,他坐外屋,我坐裏屋,同一個大屋。所以,我還是避避嫌。加上這小子今天還是監酒官,由他自己點評顯然不合適。這樣吧,我來提一個人選,青純,你來點評,怎麽樣?你看啊,你是咱們參加今天慶功宴排名第二位的市領導,正兒八經的二號首長。唐卡呢,民間傳說他這個第一大秘也是二號首長。就由你這位正牌的二號首長來給他這個民選的二號首長點評,好不好?”


    “好!”還沒等簡青純迴答,眾人已經紛紛叫好。


    要說王亦選不愧是大老板,這會兒點名讓簡青純來點評,還是很有深意的。


    為什麽這麽說?


    很簡單,剛剛唐卡用自己在臥虎鎮的親身經曆做了詮釋,一下子把時間帶到了兩年之前,相當於把他兩年前的“流放之旅”大白於天下。或許其他人都隻是聽聽,但坐在這個屋裏一起吃飯的人,包括自己這位大老板在內,至少有四個人會有所感悟。


    哪四個人?


    不難選擇,就是他們四位市領導。王亦選、簡青純、董清明和李光耐,這四個人都是市委常委,都參加了當時決定唐卡是否就任市委辦公室副主任的常委會。


    在那天,唐卡的就任,本來已是板上釘釘的“鐵事兒”,在市委常委會的前半段,已經達成一致共識,包括這四人在內的大部分常委,都選擇唐卡是市委辦公室副主任的不二人選。一切的一切,就差最後的“一錘定音”了。


    卻沒想到,這定音之錘,始終沒敲下來,反而敲偏了!


    本書來自品&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道同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廣渠門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廣渠門內並收藏權道同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