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第2章第2卷]
第379節第三百七十九章顛覆式的革命
何功達很是摸不著頭腦:“您說的不會是依法治國吧,這和民主黨派們參政議政有關係麽?”
他一下子笑出了聲:“老何,你可別忘了,照說你這個老宣傳也參加了這麽多年的西京市兩會了。你是不是有這樣的體會,不光政協,包括人大在內,提得最多的代表議案和委員提案,他們反應的都是什麽問題,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加強法治建設、提升政府依法行政能力的問題,我說的沒錯吧?”
何功達恍然大悟:“還真是,領導,還是您把握得準!經您這麽一提醒,就豁然開朗了,原來不光咱們,政協和人大工作的核心工作都是依法治國。”
“對呀!”他適時收尾:“你最後這句話算是說到點子上了,以前我們提及法治建設,總認為就是政府的事兒,可是這次的四中全會的召開把這個疙瘩給我們徹底揭開了。依法治國可不光隻是政府的事兒,政府隻是其中的一部分,咱們黨委,還有人大、政協,都得遵從法製,依法辦事,這是我們開展和推動工作的基礎。我相信,如果明天的會上能夠明確這一點,肯定是民主黨派的這些主委和委員們最希望看到和聽到的!”
何功達發出由衷的感歎:“哎呀!領導!要說王書記讓您來當咱們科的大科長呢,這立意和站位就是不一樣,我應該把您剛才說的話統統錄下來,好好地讓科裏的同誌們當作教材來學習!”
他笑了笑:“你就別給我戴高帽啦,這些都沒什麽,咱們最應該學習的是亦選書記!正如我剛才所說,從日常的培訓看出法治內核的,正是亦選書記。所以,他才決定利用明後兩天培訓這樣一個好機會,去和咱們的民主黨派人士好好講一講,既是對四中全會精神的宣講,更是結合咱們西京實際的貫徹落實。你說是不是?”
“對對對!”何功達的聲音有一些顫抖:“領導啊!幸好您這會兒打來了電話,把這麽重要的信息傳達給了我們!要不然,我們明天即使派人去了,對主要精神也把握不準,還以為這是一次非常普通的會議呢!”
“嗯!”他停頓了一下:“老何啊!不是我說,咱們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重要會議,不要老是想現在會議還沒結束呢,就不能有所動作。必須得等會議結束了,全部精神都釋放出來了,再去宣傳和貫徹。實際上,事前、事中、事後,都是我們應該關注的重點。尤其是咱們搞新聞的,更加需要有這樣的意識,都等事情出了,才去跟蹤報道,采挖內涵,這叫事後諸葛亮,往往把我們自身置於非常被動的場麵!應該把眼光放在事前,從最早做起,通過事中、事後的跟蹤報道,一步步推向深入。你說呢,老何,是不是這樣?”
何功達震撼不已:“領導!是這樣!我服了!徹底服了!別看您幾乎沒在咱們科裏待過一天,給您留的那個科長寶座一天都沒坐過。可是,您這位大科長就象天天在這兒一樣,對整個新聞行業的理解,可是比我這個老宣傳深刻得太多了!您放心吧,明後兩天的培訓會,我馬上就讓他們安排到位,包括市電話台、市電台、市日報和晚報,統一采寫,統一報道。至於新聞統稿,我現在就草擬一個大概,然後向高部長、程部長報告,您看這樣行麽?”
“嗯!”他不動聲色地下達了最後指令:“挺好!就這麽辦!明天的活動由你來親自安排,別忘了要和政協的薑主任對接,出了問題我可拿你是問!當然,我也會為你在亦選書記那兒請功。你那個新聞通稿讓程部長審完之後,發給我一份,我讓亦選書記看看,好好給你表表功!”
這就叫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
巴掌打得夠狠,相當於把所有宣傳責任都加到了何功達身上。可是何功達不但不會推辭,反而會唯唯諾諾地接受,因為這本來就是他老何的職責,更重要的是,唐卡最後給出的這個棗子,足夠的甜!
要知道,何功達上次是跟著他參加了《求是》雜誌與王亦選書記訪談會的,對他與王亦選的緊密關係深有體會。如果他真能在大老板麵前為自己表上一功,那可比自己平時埋頭苦幹十年都管用。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當中最厲害的還是周瑜,既不用挨打,還可以打人,更能贏取人心、不受人嫉恨。而這一切,都是由周瑜的大都督地位決定的。
像何功達,雖然主持新聞科工作,但畢竟是副職。副職再牛,也必須服從正職的領導。更何況這位正職還是整個西京的二號首長,除了王亦選這位一號首長,還有誰敢跟他叫板?
見何功達痛快領命,他笑了笑,自己也對剛才向何功達說的這番話得意不已。
其實,在一開始撥通何功達電話的時候,他並沒有想到這麽多,就是想讓把增派媒體記者的事情落實了而已。而這一通淋漓盡致的發揮,都源於何功達說科裏加班在做貫徹四中全會的宣傳方案。
領導,之所以成為領導,並不在於真的懂得比別人多,而在於比別人會聯想,會利用現有資源把握相互關係。
這就是他跟了王亦選這麽多年,一個非常真切的體會。
同樣是麵對正在召開的四中全會,每個人都能通過電視、網絡、電台等各個媒體了解到全會的大致內容。特別是何功達,最近幾乎天天在琢磨這個事情,恨不得把整個腦袋都鑽研到這個方案裏去。可是,即便如此,為什麽這位何大腦袋就想不出唐卡提到的,四中全會的“依法治國”和王亦選提出的“法治建設”是相互共通,一脈相承呢?
一方麵是因為這位新聞科的主持人每天就忙乎於科裏那些事兒,眼界沒有這麽開闊。更重要的一方麵,是他壓根兒沒有這種廣泛聯想和整合已有資源的意識。
這就是被領導者與領導者的差距!
唐卡想到這兒,除了很是自得以外,隱隱油生了一些想法。如果把剛才對何功達說的這些話,豐富到王亦選明天在培訓會上的講稿去,那該有多好。
不過,王亦選可是明確有過交待,今天晚上不用他幫助準備稿子,明天自己上台即興講些政協工作和民主黨派重要性就好。
可是,講這兩項工作的重要性,都是老生常談,哪有講“法治城市建設”和“依法治國”的相關性好?而且,這些民主黨派人士肯定也更愛聽新鮮的啊!
要想讓他們聽得新鮮,就得動手給王亦選寫稿子,把這些思想都放到裏麵去。但是,本來已經說好了不用寫稿子了,這時動了心思要寫,是否算是擅作主張,會招來王亦選的反感?
他猶豫了一會兒,又一想,應該不會!王亦選不讓自己幫著寫稿子,並不是對他不信任,也不是認為他能力不足。恰恰相反,正是對他足夠信任,足夠認可,才想讓他省些力氣,在緊張考試後好好放鬆一下,這也算是主動展示關懷親近的表現吧。
投桃報李,受領導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既然大老板都這麽替自己考慮,那自己更應該有所表示才是。遠的不說,今晚要是主動把這個講話稿準備出來,一定會給這位大老板一個特別的驚喜,說明自己並不像他們說的那樣拈輕怕重,而是主動擔當,盡心盡力。僅此一舉,就能徹底奠定在王亦選心中的踏實作風,一改以往重協調而輕寫作的跛腿形象。
想到這兒,他長出了一口氣,開始為自己確定了這樣的方向感歎不已!
幹活兒,最關鍵的就是幹到點子上,這可比一味蠻幹強多了,眼下的這個主動寫稿子就是一個絕佳機會,即便寫砸了,因為態度好也會得到一個高分,而如果寫好了,那就是一飛衝天!無論如何,這都是一本萬利的好事,絕對值得一試!
可是,這個稿子應該怎麽寫呢?自己已經出了辦公室,不可能再返迴去查找資料,撰寫提綱,最後再逐字逐句碼字、修改、定稿。要是按照這麽一個正常程序下來,非忙乎到半夜不可,還想出去放鬆,純屬癡心妄想!
如果不這樣,那又怎麽辦呢?放手不寫?那樣的話,可就浪費了自己剛才即興講的這麽好的思路和素材,太可惜了!
舍或不舍?累或悠哉?
難於取舍之間,他突然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王亦選已經通過考試答題的疏堵並用和拜望政協的大小方案合一,向他展現了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
世間萬物,並非都是非黑即白,非白即黑。有的時候,突破這種舊有的衝突觀念,考慮一種合作與共有的方式,來一個既黑又白,既白又黑,或許就能產生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
這,是一種顛覆式的革命!
驀然的,他一下子豁然開朗,想到了一個既討巧又不費力的辦法!
他所想到的核心辦法,就是在對“講話稿”這幾個字的顛覆上!
我為什麽非要給王亦選提供講話稿呢?他已經說了不讓我寫講話稿,那我也沒有必要非去寫這個“講話稿”。大老板絕頂聰明,而且底蘊深厚,其實隻要給他提供一個思路性的“提綱”就好!
[第2章第2卷]
第379節第三百七十九章顛覆式的革命
何功達很是摸不著頭腦:“您說的不會是依法治國吧,這和民主黨派們參政議政有關係麽?”
他一下子笑出了聲:“老何,你可別忘了,照說你這個老宣傳也參加了這麽多年的西京市兩會了。你是不是有這樣的體會,不光政協,包括人大在內,提得最多的代表議案和委員提案,他們反應的都是什麽問題,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加強法治建設、提升政府依法行政能力的問題,我說的沒錯吧?”
何功達恍然大悟:“還真是,領導,還是您把握得準!經您這麽一提醒,就豁然開朗了,原來不光咱們,政協和人大工作的核心工作都是依法治國。”
“對呀!”他適時收尾:“你最後這句話算是說到點子上了,以前我們提及法治建設,總認為就是政府的事兒,可是這次的四中全會的召開把這個疙瘩給我們徹底揭開了。依法治國可不光隻是政府的事兒,政府隻是其中的一部分,咱們黨委,還有人大、政協,都得遵從法製,依法辦事,這是我們開展和推動工作的基礎。我相信,如果明天的會上能夠明確這一點,肯定是民主黨派的這些主委和委員們最希望看到和聽到的!”
何功達發出由衷的感歎:“哎呀!領導!要說王書記讓您來當咱們科的大科長呢,這立意和站位就是不一樣,我應該把您剛才說的話統統錄下來,好好地讓科裏的同誌們當作教材來學習!”
他笑了笑:“你就別給我戴高帽啦,這些都沒什麽,咱們最應該學習的是亦選書記!正如我剛才所說,從日常的培訓看出法治內核的,正是亦選書記。所以,他才決定利用明後兩天培訓這樣一個好機會,去和咱們的民主黨派人士好好講一講,既是對四中全會精神的宣講,更是結合咱們西京實際的貫徹落實。你說是不是?”
“對對對!”何功達的聲音有一些顫抖:“領導啊!幸好您這會兒打來了電話,把這麽重要的信息傳達給了我們!要不然,我們明天即使派人去了,對主要精神也把握不準,還以為這是一次非常普通的會議呢!”
“嗯!”他停頓了一下:“老何啊!不是我說,咱們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重要會議,不要老是想現在會議還沒結束呢,就不能有所動作。必須得等會議結束了,全部精神都釋放出來了,再去宣傳和貫徹。實際上,事前、事中、事後,都是我們應該關注的重點。尤其是咱們搞新聞的,更加需要有這樣的意識,都等事情出了,才去跟蹤報道,采挖內涵,這叫事後諸葛亮,往往把我們自身置於非常被動的場麵!應該把眼光放在事前,從最早做起,通過事中、事後的跟蹤報道,一步步推向深入。你說呢,老何,是不是這樣?”
何功達震撼不已:“領導!是這樣!我服了!徹底服了!別看您幾乎沒在咱們科裏待過一天,給您留的那個科長寶座一天都沒坐過。可是,您這位大科長就象天天在這兒一樣,對整個新聞行業的理解,可是比我這個老宣傳深刻得太多了!您放心吧,明後兩天的培訓會,我馬上就讓他們安排到位,包括市電話台、市電台、市日報和晚報,統一采寫,統一報道。至於新聞統稿,我現在就草擬一個大概,然後向高部長、程部長報告,您看這樣行麽?”
“嗯!”他不動聲色地下達了最後指令:“挺好!就這麽辦!明天的活動由你來親自安排,別忘了要和政協的薑主任對接,出了問題我可拿你是問!當然,我也會為你在亦選書記那兒請功。你那個新聞通稿讓程部長審完之後,發給我一份,我讓亦選書記看看,好好給你表表功!”
這就叫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
巴掌打得夠狠,相當於把所有宣傳責任都加到了何功達身上。可是何功達不但不會推辭,反而會唯唯諾諾地接受,因為這本來就是他老何的職責,更重要的是,唐卡最後給出的這個棗子,足夠的甜!
要知道,何功達上次是跟著他參加了《求是》雜誌與王亦選書記訪談會的,對他與王亦選的緊密關係深有體會。如果他真能在大老板麵前為自己表上一功,那可比自己平時埋頭苦幹十年都管用。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當中最厲害的還是周瑜,既不用挨打,還可以打人,更能贏取人心、不受人嫉恨。而這一切,都是由周瑜的大都督地位決定的。
像何功達,雖然主持新聞科工作,但畢竟是副職。副職再牛,也必須服從正職的領導。更何況這位正職還是整個西京的二號首長,除了王亦選這位一號首長,還有誰敢跟他叫板?
見何功達痛快領命,他笑了笑,自己也對剛才向何功達說的這番話得意不已。
其實,在一開始撥通何功達電話的時候,他並沒有想到這麽多,就是想讓把增派媒體記者的事情落實了而已。而這一通淋漓盡致的發揮,都源於何功達說科裏加班在做貫徹四中全會的宣傳方案。
領導,之所以成為領導,並不在於真的懂得比別人多,而在於比別人會聯想,會利用現有資源把握相互關係。
這就是他跟了王亦選這麽多年,一個非常真切的體會。
同樣是麵對正在召開的四中全會,每個人都能通過電視、網絡、電台等各個媒體了解到全會的大致內容。特別是何功達,最近幾乎天天在琢磨這個事情,恨不得把整個腦袋都鑽研到這個方案裏去。可是,即便如此,為什麽這位何大腦袋就想不出唐卡提到的,四中全會的“依法治國”和王亦選提出的“法治建設”是相互共通,一脈相承呢?
一方麵是因為這位新聞科的主持人每天就忙乎於科裏那些事兒,眼界沒有這麽開闊。更重要的一方麵,是他壓根兒沒有這種廣泛聯想和整合已有資源的意識。
這就是被領導者與領導者的差距!
唐卡想到這兒,除了很是自得以外,隱隱油生了一些想法。如果把剛才對何功達說的這些話,豐富到王亦選明天在培訓會上的講稿去,那該有多好。
不過,王亦選可是明確有過交待,今天晚上不用他幫助準備稿子,明天自己上台即興講些政協工作和民主黨派重要性就好。
可是,講這兩項工作的重要性,都是老生常談,哪有講“法治城市建設”和“依法治國”的相關性好?而且,這些民主黨派人士肯定也更愛聽新鮮的啊!
要想讓他們聽得新鮮,就得動手給王亦選寫稿子,把這些思想都放到裏麵去。但是,本來已經說好了不用寫稿子了,這時動了心思要寫,是否算是擅作主張,會招來王亦選的反感?
他猶豫了一會兒,又一想,應該不會!王亦選不讓自己幫著寫稿子,並不是對他不信任,也不是認為他能力不足。恰恰相反,正是對他足夠信任,足夠認可,才想讓他省些力氣,在緊張考試後好好放鬆一下,這也算是主動展示關懷親近的表現吧。
投桃報李,受領導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既然大老板都這麽替自己考慮,那自己更應該有所表示才是。遠的不說,今晚要是主動把這個講話稿準備出來,一定會給這位大老板一個特別的驚喜,說明自己並不像他們說的那樣拈輕怕重,而是主動擔當,盡心盡力。僅此一舉,就能徹底奠定在王亦選心中的踏實作風,一改以往重協調而輕寫作的跛腿形象。
想到這兒,他長出了一口氣,開始為自己確定了這樣的方向感歎不已!
幹活兒,最關鍵的就是幹到點子上,這可比一味蠻幹強多了,眼下的這個主動寫稿子就是一個絕佳機會,即便寫砸了,因為態度好也會得到一個高分,而如果寫好了,那就是一飛衝天!無論如何,這都是一本萬利的好事,絕對值得一試!
可是,這個稿子應該怎麽寫呢?自己已經出了辦公室,不可能再返迴去查找資料,撰寫提綱,最後再逐字逐句碼字、修改、定稿。要是按照這麽一個正常程序下來,非忙乎到半夜不可,還想出去放鬆,純屬癡心妄想!
如果不這樣,那又怎麽辦呢?放手不寫?那樣的話,可就浪費了自己剛才即興講的這麽好的思路和素材,太可惜了!
舍或不舍?累或悠哉?
難於取舍之間,他突然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王亦選已經通過考試答題的疏堵並用和拜望政協的大小方案合一,向他展現了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
世間萬物,並非都是非黑即白,非白即黑。有的時候,突破這種舊有的衝突觀念,考慮一種合作與共有的方式,來一個既黑又白,既白又黑,或許就能產生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
這,是一種顛覆式的革命!
驀然的,他一下子豁然開朗,想到了一個既討巧又不費力的辦法!
他所想到的核心辦法,就是在對“講話稿”這幾個字的顛覆上!
我為什麽非要給王亦選提供講話稿呢?他已經說了不讓我寫講話稿,那我也沒有必要非去寫這個“講話稿”。大老板絕頂聰明,而且底蘊深厚,其實隻要給他提供一個思路性的“提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