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第2章第2卷]


    第367節第三百六十七章一發不可收拾


    說來還真是有意思,對於上一個難啃的“硬骨頭”,他想了很多的問題去問,幾乎把每個要點怎麽答都問了個明明白白,這才動筆。可現在到了這個更難啃的“鑽石級骨頭”,他竟然隻是問了這個大的方向,然後竟然沒再細問,而是提筆就寫了起來。


    或許是因為知道時間已經不多了,又或許是經曆剛才那道簡答題的“煉獄”之後,他已經得到了飛升,不再拘泥於事事問於獨特能力,而逐漸將這種擺布能力融入到了血液中。


    隻見他下筆如有神,龍飛鳳舞。


    他是這麽迴答的。


    第一步,直接迴答所問。


    對於這種越來越多的“史上之最”,我個人認為是好事,因為這種“史上之最”多是網民所封。我們國家的網民現在至少有七八億之多,雖然說他們有“端起碗吃飯,放下筷子罵娘”等弊端,也有時會出現被人利用和誤導的現象,但是從正常的情況來看,他們的意願表達還是事出有因的,而且很大程度上代表著普遍民意。


    他們之所以評出這些“史上之最”,不管是通過“人肉搜索”,還是各種深挖花邊材料,究其根本,主要還是想反映他們的“知情權”和“參與權”,而事實也證明,他們這些“知情”和“參與”也並非空穴來風,不能說事事準確,可絕對是言之有物。


    要知道,30%經查實後存在問題被免職,這個數據就已經能夠說明很多問題。很多人以為這35%比例非常低,因為至少有65%的人是被冤枉的。殊不知,就算是不具名或實名向紀委舉報,也不可能達到100%的比例,因為舉報並不意味著舉證,就算是舉證,能達到50%的立案率就已經算是很高了。


    所以,這種高比例成功的網民“訴求”,恰恰證明這種基於現代網絡技術建立起來社會監督,已然成為一種新的主流方式,作為我們黨的領導幹部來說,不是對此進行抑製和管壓,而恰恰相反,應該正視、直麵這種新興的網絡監督方式,使之成為我們工作生活的一種常態。


    ……


    寫到這兒,他才算是把這個針對問題的第一步迴答寫完。講得有些多,卻深入淺出,鞭辟入裏,接轉起承之間,一下子就把對這種“史上之最”的監督方式應該直麵、正視,而不是害怕、逃避甚至扼殺說得非常清楚。


    ……


    揮灑之間,他的思緒已經刹不住閘,如滔滔江水般湧出,下筆更是如飛,根本停不下來。


    他很快由立論轉入到了論證階段,很快就羅列出來幾條關鍵要點。


    隻見他寫道,要想真正做到直麵而不是躲避,有以下幾點非常關鍵:


    第一,培養領導幹部正確應對現代媒體特別是新興網絡傳播方式的能力。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端正觀念,既不能不當迴事,更不能躲之避之。


    就象現在發生重大事故時,人們已經習慣了詰問責任部門的新聞發言人一樣。領導幹部也應該在日常工作中學習、接納甚至掌握、運用新興網絡傳播方式的技巧和方法。新興事物日新月異、不進則退,如果連這點直麵和承擔的勇氣都沒有,那隻能被社會所淘汰。


    第二,加強現有幹部任用製度的落實。可能很多人會說,新的監督方式來了,幹部任用製度也要跟著改變,加快創新。這句話固然沒有錯,可是我們往往在高唿創新之時,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35%被查實處置的幹部,並不是幹部任用製度創新不夠,而是對現有幹部任用製度的落實不夠。


    這些“史上最牛”之人,一些是因為裙帶關係,不是哪個領導的小姨子就是小舅子,甚至是自己的親生兒子、閨女。照理說舉賢不避親,這本無可非議,可是這些兒子、閨女、小舅子、小姨子們沒有經過任何合法的組織程序,就堂而皇之地提幹、升職,導致一個個成為史上最年輕的縣委副書記、鎮長等等,明目張膽至此,這本身就是對幹部任用製度的踐踏。


    還有的不是明顯的裙帶關係,卻暗地裏跑官要官,一次次破格提拔,最後也成為了史上之最係列,最後在查處中轟然落馬。


    這一個個令人痛心的例子,組成了這35%比例的群體,而究其根本,就是對現有幹部製度的漠視甚至是無視。要想從根子上杜絕這種“史上之最”帶來的危險,必須從加強落實上下功夫。如果真正落實了,那麽心中坦蕩蕩,即便被曝光成了“史上最年輕的市長”,也不怕人來查,經組織核查無誤,再頒一個“史上最經得起考驗的市長”稱號,那該有多好。


    第三,強化對新聞媒體的引導。在此強調這個,不是說不允許新聞媒體對此類“史上之最”的報道,而是說作為喉舌,新聞媒體要把握好一個“度”。這個“度”很重要,既不要把新興網絡傳播方式拒之門外,但也不要抓住一點過於放大,導致“渲染暴力”的發生。


    就舉前段時間的“史上最講究的科委負責人”為例,網上曝光了一位科委負責人衣著光鮮、穿著鞋套在一家農業科技基地視察的圖片,引來輿論大嘩,網上一片聲討,甚至風傳該單位迫於媒體壓力,不得不將該負責人雪藏甚至除名,以度過“媒體危機”。


    而據後來的網絡探密顯示,該農業科技基地屬於對菌群進入要求非常嚴格的單位,穿鞋套參觀,是工作要求而並非擺闊氣、窮講究,這個科委負責人是被冤枉的!隻是,這個探密出得晚了些,離該負責人遭受“渲染暴力”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而且這番“澄清”式的探密與爆炸式的原新聞相比,關注程度就差得遠了,大有惡果已經鑄成、再言其它已是多說無益的態勢。


    所以,強化對新聞媒體的引導,使之保持強好的“度”,是對社會公眾負責,更是對領導幹部自身負責的關鍵所在。


    第四,完善社會監督體製的實現和表達方式。作為領導幹部來說,要直麵這種新興網絡傳播方式。而對於整個社會大環境來說,如何規範這種方式,將其作為社會監督的一種新形式予以明確,並逐漸形成長效的體製機製,非常重要。


    換句話說,網絡監督作為新興事物,方興未艾,不光對於領導幹部很重要,對於整個社會大環境也很重要,需要逐步提升和規範網民的有效發言發式,避免“惡意攻擊”、“蓄意報複”、“過度暴力”等現象產生,使這個新興事物步入健康發展的良性渠道。


    ……


    答題答到了這兒,又結合了一些實際情況,他算是基本答完了。要說這番作答,還真是挺見功力的。對於這類從未見過的時政熱點題目,迴答的關鍵,就在於推陳出新、自圓其說。他剛才迴答的這幾個要點,還真是充分體現了這兩點。


    要說推陳出新,這四點立意都比較新,尤其是前兩點。


    一是提升領導幹部應對新興網絡傳播方式的能力,這一點徑直接著立論闡述而來,讓人讀著非常解渴,也能夠給評判官造成一種該考生邏輯思維能力非常強的印象,從而產生較強的共鳴感。一有共鳴,這分就肯定給得高了。


    二是立足於加強現有幹部任用製度的落實,而不是一味唿籲製度創新。這一點是非常符合評判官口味的!因為評判官在現實中往往是領導,領導最希望看到和聽到的,不是總覺得製度不好,需要加強製度創新,而是把現有製度紮紮實實地貫徹好、落實好。再加上他在這其中舉了一些例子,證明事實也是如此,就更加有說服力了。


    這兩個非常具有創新精神的關鍵要點一經答出,就至少能夠得到一半以上的分數。


    而第三、第四條要點,有可能其他考生也會想到,隻不過他們是把這兩條作為最重要的寫在前麵,所以讓人感覺難有新意。可他的作答卻不是這樣,把最具新意的兩個要點放在前麵,這兩個相對平一些的要點放在後麵,其目的是為了使自己的論證相對完善,做到“自圓其說”。所以,評判官一看到這兒,就會頻頻點頭,說道:“嗯!這個考生還真是答得不錯,思路非常清楚,既能夠新事新辦,還能夠考慮周全,這題肯定能得高分!”


    何為新事新辦,考慮周全,這不就是“推陳出新”、“自圓其說”的口語化解釋麽?


    他最後又寫了一句綜上所述,說了說總結的話,再次表明自己的觀點。之後,他停下了筆,整篇試卷全部迴答完畢!


    看了看時間,這麽一道大題,竟然隻用了不到二十分鍾。也就是說,剛才還在擔心時間不夠用,這會兒竟然節省出來近五十分鍾的時間來。


    這就叫會者不難,難者不會。真正找到了訣竅,“哢哢哢”寫出來,那種思緒如飛的感覺,就象竹筒倒豆子一樣,想攔都攔不住。


    此時此刻,他的心情有些小澎湃,就在迴答最後這道大題的時候,他找到了以前路晴和他提到那種“一發不可收拾”的感覺。而寫完最後一個字,收筆的那一刹那,真是很有打太極拳抱拳收勢的感覺。


    言而未盡,一切盡在不言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道同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廣渠門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廣渠門內並收藏權道同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