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錄製開始
與糙漢老公的婚後二三事 作者:紈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新綜藝拍攝的第一天,好像整個醫院的氣氛都被炒熱了,十分熱鬧。
一開始還有其他科室的病人慕名而來,就跟之前夏眠差一點被誤會那一次一樣。
不過跟那次不同的是,當時那些病人大多數都是來看熱鬧,或者是被輿論蠱惑,或者是被一些人煽風點火、戴著有色眼鏡過來的,而現在他們看著這邊的眼神,就完全是充滿了羨慕和好奇的。
“今天這是去哪個科室啊?”
“不知道,看這樣子好像是心外科?”
“好羨慕!!”
“上電視唉!!”
“上電視有什麽好羨慕的?”
“哎呀,你們不懂,反正這種……”
“關鍵是我好像聽說,雖然隻是聽說……好像這個節目最後會拿一筆錢來撥給病人用作治療費?”
“能不能來我們科啊?”
“好像說這隻是第一個科室,後麵還會去其他幾個科室的!”
“那就好,那就好……”
“那我覺得現在還可以收拾收拾,我覺得我們家這個病例非常有上電視的價值!”
“別說笑了,這還不是別人來選的?”
“會不會可能有劇本啊,就是比如說那些病人是演員什麽的?”
“怎麽可能?你看這個樣子一看就是實拍,而且病人有什麽好演的,生病還要演嗎?”
“就是說,本來醫生就已經夠辛苦了。還要接這種綜藝陪演員演戲,是不是太離譜了一點。”
“真想去看一下……他們不會清場吧,還是說我們可以去圍觀?”
不過跟那些圍觀的人想的沒錯,雖然不會刻意清場,但是在門口還是貼了一些禮貌的告示,希望如果隻是來圍觀的,還是不要影響他們的拍攝,和醫生護士的正常工作秩序。
因此在這樣的告示貼出來之後,除了一些特別好奇的會暫時被攔在門外,除此以外,基本還是按照正常的拍攝秩序繼續進行。
攝影師一開始先錄了幾個空鏡,然後又從門診部到急診樓都拍了一圈,可能以後會當做片頭用,然後長鏡頭就開始移過來,開始對準今天的主角們。
因為一開始是用實習生的視角來拍的,也不知道是誰建議的,好像想讓人更能身臨其境的代入一點,於是就從實習生他們開始在宿舍準備的時候拍起。
而白小帆就是其中之一。
她本來就住在學校宿舍,因此節目組在白小帆的寢室門外安裝了一個攝像頭,告訴她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拍或者不拍,不過因為對方的室友這個時候基本上都在備考或者實習,迴來的時間也並不多。
而從實習生視角拍的第一個鏡頭就是白小帆淩晨6點起床,開始背單詞的卷王舉動。
她做什麽效率都很高,然後才剛剛到7點就已經學習完了一輪,還收拾好了自己,然後開始看今天準備遇到的病例。
20分鍾之後準時出門,開始往醫院走。
因為白小帆的實習醫院就是拍攝地點的附屬醫院,一般為了教學方便以及實習不用太遠,所以附屬醫院一般都在醫學院的不遠處,有一些甚至還是挨著學校旁邊建的,就是為了溝通方便,而且能讓教學任務也順利完成。
所以這邊也是一樣,白小帆隻需要過一個斑馬線就能到達實習的醫院。
今天除了白小帆,還有兩個一起來這個科室輪轉的人。
這倒不是劇本,正好是因為又到了每年新的規培生輪換的時候,所以這一次過來的是完全嶄新的兩個新人規培。
其中一個是在下級醫院已經有過工作經驗的醫生,隻是當時畢業的時候直接去了下麵的醫院,而沒有進行輪轉,現在因為考慮到職稱的問題,如果不進行規培的話就隻能在中級職稱停留很久,所以一般想要往上走的醫生,不管是在哪個醫院都還是要經過這一關的。
而另一個醫生則是名牌大學研究生畢業的學碩。
眾所周知,在臨床醫學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規培是最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不管你是剛畢業的學生,本科生還是研究生,或者甚至是非常優秀的8年製博士生,都一定要經曆過這三年的洗禮。
通常規培雖然不是醫院裏的最底層,但至少是整個醫院裏最累的一批。
而有一些學碩的研究生畢業之後,因為遠離臨床太久,常常在實驗室泡著,有時候一些認知都會有些模糊,基本上等於重新開始。
因為有些東西書本上是沒有的,或者說一般這種東西可能書基本上都不會提,可是在臨床上基本上都已經是人盡皆知的基本常識。
不過學碩也並不是完全就沒有好處。
畢竟比現在的醫生有多三年的科研經曆,在今後晉升或者是需要發論文的時候、做實驗什麽的,也會得心應手一點,而且不需要別人幫忙,自己會有自己的科研頭腦,這也是他們能力的一部分。
隻能說術業有專攻,所以一般想考進臨床當醫生的碩士都會選擇專碩,因為那樣就可以在碩士期間也一同進行規培,不過那樣的話,辛苦程度也是直線翻倍,因為需要在三年的時間內拿到三個證書,分別是規培結業證,研究生學位證,以及最重要的醫師資格證。
所以一般專碩的人在醫院的這三年是他們學習生涯中最痛苦的三年,因為在這三年裏幾乎沒有任何休息的時間,就算醫院工作沒有那麽忙,那也還要迴學校進行科研工作,更何況還需要跟著導師一起做實驗發畢業論文,每一項都勞心勞力,關鍵是還沒什麽收入。
一般雖然在研究生交完學費之後每個月會有補貼,但是補貼也基本上隻夠生活基本支出,或者說跟著老師比較好,實驗室的今天發的比較多,那還能稍微好過一點,要是偏向內科之類的科室,科研課題並沒有那麽熱門,加上國家撥款的不太多的話,那可能三年都要過得緊巴巴的。
這種時候學校那邊的經費就會稍微寬裕一點。
不過好一點的是,在第一年或者第二年過後,基本上大多數人都能考到醫師資格證書,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多領醫院一筆小小的補貼,雖然也不多,但是至少能緩解一些壓力。
所以之前有人調侃過就是學醫是一門既辛苦投入又高,而且迴本很慢很慢的工作,因為一般想要好好走下去這條路的,都是一些有著自己理想的高材生,這樣的分數其實讀一些其他專業說不定投入和產出迴報更快一點。
但臨床不一樣。
先不說本科讀五年是最基礎的,關鍵是這五年裏基本上隻能學個皮毛,進入任何一個科室都隻能當做打雜的那種。
因此大部分人都會選擇考研究生,因為這樣的話至少能定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然後更深入的去了解,一般要在比較好的大學碩士畢業才是一個人進入三甲醫院的標準和門檻。
當然這並不是說本科生就沒有出路,有些並不致力於為此奮鬥鑽研到深處的人來說,畢業之後就先去當地的一些專科醫院或者其他地方工作,也不失為一種選擇之一。
畢竟職業這類事情沒有貴賤,主要還是源於一顆熱愛的心。
隻是比不得那些經濟學或者金融之類的門路,也做不得像他們那樣每天光鮮亮麗的出現在華爾街裏麵喝咖啡、看大盤,本科畢業的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基本上必須要從零做起。而且如果後續沒有論文和職稱,薪資也就隻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稍微增長一點,並不能有質的飛躍。
所以這件事其實是一件,周期非常漫長的、迴報也比較緩慢的,需要一直走下去的培養過程。
關鍵是前期基本上沒有什麽迴報,有的時候研究生階段,如果實驗室津貼不太夠的話,還得找家裏麵資助,就算後麵,中途到了博士情況能好一點,但也隻是稍稍好轉而已。
畢竟其他學科的博士往往已經能馳騁沙場,但如果是八年製的博士,可能甚至還在規培。
而白小帆今天一到科室,發現今天又到了兩個掛著胸牌的新人,一時間有點好奇。
還好,查房的時候這幾個人就已經做了自我介紹,第一個人叫沈雨墨,之前在老家的醫院工作過很久,所以看上去不管是說話談吐還是給人介紹的樣子,都已經有了一些靠譜醫生的模樣。
而另一個名牌學校的研究生名叫劉悅晗,之前是學碩,因此科研經曆十分豐富,對書本的掌握也是滾瓜爛熟,屬於那種上課的時候老師最喜歡的學生,因為隻要抽查到這個人,基本上就沒有答不上來的問題。
當然這樣的弊端也很明顯,那就是所有的掌握基本上都來源於書本,而對於實際操作來說,基本上可以說是一片空白。
不過劉悅晗本人也知道這個情況,因此剛進科室的時候,就已經把自己的優缺點都說出來了。
雖然現在的拍攝主體是白小帆,但因為第一期拍攝的緣故,肯定是要拍一下大環境的,而其他幾個人雖然不屬於拍攝主體,但是也知道這迴事,不過今天查房之前節目組還是很禮貌地問過了,在得到了對方的許可之後,才開始繼續進行拍攝。
大概是今天有拍攝的緣故,至少今天查房的時候,病人看上去都精神抖擻,好像在等著攝像機對準自己一樣。
而且今天正好是周一大查房,顧名思義就是整個科室所有的醫生——包括正式的有編製的和臨時的進修的,以及剛過來的實習生或者規培生都要跟著一起,在科室主任後麵查遍每一個病人。
一般這種大查房半個月一次,基本上一查就要查一整個上午,因為費時費力,也不像之前的分組查房一樣,會按照各個治療組的組別來看病人,而是從第一間房間開始,一直查到最後一個房間的病人結束,絕不放過每一個。
因此這對醫生來說,尤其是那些剛剛接手病人的管床醫師來說,算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
眾所周知,每個科室的主任都很喜歡提問,而提問基本上都會累積在大查房的這個時候。
要是有一些脾氣好的主任還好,脾氣不好的主任會一直問到你答不上來為止。
關鍵是一般這樣的提問和查房都是當著病人的麵的,如果有什麽查不好的地方,還會損失醫生對於病人的可信度。
在醫生交班跟護士交班都結束之後,隨著跟著白小帆的攝像頭一轉,科主任一身筆挺的三件套西裝,外麵套著白大褂站在最前麵,隻是簡簡單單的說了“查房”兩個字,所有醫生都跟在後麵按照分組排成兩排,浩浩蕩蕩的往病房走去。
……不得不說,這樣的場麵還挺有畫麵感,而在鏡頭的記錄下,又頗有一種電視劇裏的瀟灑風範。
當然了,進到病房之後就要迴歸正題了。
之前夏眠為了鍛煉白小帆,特地把自己的其中一個病人分給對方,試著管一管,大概的任務就是從病人入院開始就,仔細記錄,從入院記錄到首次病程再到後麵的各種各樣的病例,每一天都要自己看完病人之後親自來寫,然後考慮要怎麽繼續用藥,要怎麽開醫囑,然後每天根據病人病情的變化再隨機應變換什麽藥或者更換什麽治療……
當然現在這一些對於一個實習生來說還是太難了,因此夏眠也隻是讓白小帆試著做一做,每天對方寫的病例,自己還是會親自改一遍,而醫囑也要自己親自確認過之後才會提交,因此隻是起到一個教學的作用,不會有什麽其他的不好的影響,而且還能讓被教學的學生印象更深刻一些,因為那是對方自己管的病人。
白小帆跟在那個規培生和研究生後麵,站的筆直,手裏還抱著記錄板上麵插著幾支墨藍色的筆。
一看就很有精神。
好像科室裏的病人也是知道今天會有攝像機來拍一樣,每一個病人都帶著自己的家屬站在旁邊,好一副嚴陣以待的樣子。
關鍵是每次查到自己的病人,家屬都會迴答得非常響亮,仿佛是在軍訓時候的教官提問,有問必答就算了,有時候還要多附贈幾句。
比如主任剛走到一個普通的心髒支架植入術後病人的病床前,還沒開口那個病人的家屬就已經先開始替醫生匯報起病情來:
“吳主任!”
那個病人家屬看起來比醫生還要專業似的,直接把醫生的話都搶了:“我們家老頭子是上一周周五植入的心髒支架,手術過程中好像還比較順利,時間也不是很久,現在的話已經能稍微進行一些清淡飲食了,引流管正常,暫時還未見大便不過導尿管也是正常的!”
……仿佛在背誦醫生寫過的病曆。
關鍵是這人說完這句話,好像還意猶未盡似的想了想又繼續道:“哦,對了吳主任,我們家老頭子這兩天精神飲食睡眠都很好!”
這一句話一說出來倒是讓其他一些旁聽的醫師,差點忍不住笑了。
雖然不是非常標準,但也是按了模板進行匯報的,最後還引入了非常經典的病例寫法:精神飲食睡眠可,餘無異常。
吳主任雖然對待醫生的時候會喜歡提問,但是在麵對病人的時候還是非常和藹的,因此看到對方也笑了出來:“你這樣說,那你的主治醫師是不是就不用匯報啦?”
說是這麽說,不過吳主任也是笑著的,更是沒有責怪,然後轉頭看著旁邊真正的管床醫師一眼。
對方當然立刻心領神會,更何況這種事情患者主訴是一迴事,但是自己也要總結也是非常必不可少的。
於是對方主動走到前麵,還是用更加專業的方式給吳主任介紹起病情來。
畢竟是真正的管床醫生,介紹起自己的病人來,也更加得心應手,但是很明顯,猜一些簡單的提問之後,吳主任還是習慣性的進入了正題……那就是經典的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模式。
從最基礎的心髒瓣膜問題一直問到各種類別的鑒別診斷都算是基礎的,關鍵是主任在提問的時候還會因人而異,所以對方看了一眼環境的官方醫師,發現是自己帶過的學生,還順便問起了對方最近現在的論文問題。
眾所周知,在大查房的時候被主任問得汗流浹背是常態,就算現在這個醫生已經足夠優秀,但是偶爾還是會突然卡殼,一時間答不上來。
不過科室氛圍比較好的原因之一就是雖然主任喜歡提問,但也不會刻意刁難,一般在對麵答不上來之後,還會笑著自己開始解釋,然後再拓展一兩個知識點,這樣既然能讓跟著一起的新來的學生受益匪淺,也不會讓真的被提問的醫生感到難堪。
不過這樣的場麵還是讓兩個新來的輪轉生,嚇得一驚一乍。
就算知道現在會有攝像頭效應,但是人在受驚的時候反應還是真實的。
就比如那兩個人現在正在眼神交流,並且用目光飛快的比劃著。
那兩個學生因為是今天剛來的,而作為住院總醫師,就要管這類的教學工作,夏眠看了一眼兩邊治療組,發現這邊治療組已經比較人滿為患,而隔壁組正好有個醫生休了長假,就幹脆把這兩個人一起安排到了對麵組。
畢竟因為是第一天來主任也不會太難為兩個人,因此隻是在大概了解他們的情況之後,點了點頭開始繼續查房。
而正當白小帆也以為,自己就能跟著這樣一路聽著知識和提問過去的時候,突然發現主任走進了夏眠管床的那個病房。
其實雖然是夏眠給自己管的,但是主管醫生肯定是夏眠本人,因此夏眠當然直接站到了前麵,開始準備匯報情況。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白小帆最近一直在夏眠身邊的原因,好像連科室主任都注意到了,因此頭一偏,忽然開口問道:“這個病人是夏醫生的吧?夏醫生的同學有沒有管過?”
白小帆雖然還是有點緊張,不過依然站了出來點點頭:“是的,吳主任,我跟夏醫生一起管這個病人,我學一學,不過就隻了解一點基本情況。”
這種又主動又聽話的學生人人都喜歡,因此主任也笑眯眯的看著對方:“那好,你來介紹一下基本情況。”
雖然說是這麽說,站出來的時候很勇敢,不過真到了這個時候就還是有點緊張。
白小帆在心裏吞了一萬句自我疏解的話,也努力讓自己不去看鏡頭,然後才開始介紹。
“患者是在十天前入院的,當時是在平靜運動後突發心梗不適,伴嘴唇紫紺,自服藥後未緩解。患者曾經與我院行心髒起搏器植入術……”
雖然還有一些磕磕絆絆,但是對於一個隻是本科實習生來說,已經做的還算不錯了。
因此主任掃了一眼白小帆的胸牌,隻是提了幾個他們考試時可能會作為題目提綱出現的鑒別診斷的問題,並沒有過多為難。
夏眠作為白小帆的帶教老師,看到這樣一幕,自然也是開心的,而那幾個剛來的規培生此刻也對白小帆投以吃驚的眼光。
不過還沒等他們繼續用眼神交接完,主任提問的光輝就已經落在了他們身上。
“這兩位是新同學吧,哪個科室的?”
沈雨墨跟劉悅晗對規培生立刻抖擻了精神,齊刷刷站直了,開始迴答問題。
“老師,普外過來規培的。”
“老師我是學碩,沒法並軌。這是今天第一次來醫院。”
“普外來的?”主任聽到這個倒是來了興趣,順口問了一句,“之前在臨床幹過?”
“對,之前在下麵的二級醫院工作過三年。”
這麽一說就倒是知道了,估計也是為了職稱和晉升什麽來的。
“那看來經驗豐富。”主任隨口讚許,“正好我們這邊七七八八的操作也很多,到時候你還可以教一教你的同伴們。”
“好!”沈雨墨也笑,這人名字很有書卷氣,不過長得倒是憨厚敦實,看著很實誠的樣子,“我在我們醫院也經常做這些,而且我們醫院很多器材儀器都沒這邊先進,有時候還得半手動呢。”
“那敢情好,年輕醫生本來就要多動手,又是外科的,多培養肌肉記憶是好事。”
吳主任說著,就順便看向了旁邊的另一個人。
劉悅晗倒也沒有怯場,很幹脆地說了:“吳主任,我除了大學時候實習,就沒什麽臨床經驗,現在也過去三四年了,您就把我當一張白紙就行。”
吳主任湊近些看到了她的履曆:“魯教授的高徒,還是學碩,我記得魯教授能看得上的學生都是數一數二的優秀,你的科室績點絕對沒有問題,而且魯教授的科研向來有名,怎麽不直接直個博,以後還能去研究院?”
畢竟如果真的能在臨床研究上做出一些事業,那時候科研經費自然不用愁,國家和學校都會撥款給你,十分富裕,關鍵是這些做科研的跟臨床的比起來,最好的一點就是不用值班。
如果做研究員的話,每天穿個白大褂在實驗室裏操心自己的研究成果就好了,不用麵對繁雜的醫患溝通和各種各樣可能會發生的紛爭,而且隻要有了真的成果,發了文章,到時候收入一定會比真正的臨床醫師要高得多。
不過劉悅晗好像已經想好了似的,搖了搖頭:“我最開始也是這麽想的,可是後麵我發現……我還是很喜歡臨床。”
“倒不是說做科研沒有意思,我其實也蠻喜歡做實驗的,隻不過有一次我老板外地出差,帶著我去當地的醫院看了一圈,好像就是在那個時候做的決定吧。”
“我發現觀察實驗結果,看自己養的動物,自己的培養基發生變化,固然開心,可是等我走入了臨床,我才發現,原來我更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我的雙手去觸碰去了解,原來研究的意義在於這裏,原來每一種疾病都在不同的人身上,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樣會讓我有足夠的探知欲和探索欲,所以我其實是在那個時候就決定了的。”
劉悅晗繼續說道:“當然這並沒有影響我的碩士生涯,我後麵在臨近畢業的後半段,一邊在忙碌,一邊跟我的老板說了這件事。”
“他也並不吃驚,反而還表示支持。”
說到這裏的時候,劉悅晗還是微笑了一下:“我老板跟我說,人生本來就是要在不停的探索自己到底喜歡什麽,想要什麽,他跟我說,他原本也隻是想做一個臨床醫生,反而是在不停的探究中,發現自己更想研究更深層的,更原始的關於疾病為什麽會侵害人類的原理,然後才放棄了臨床的工作,開始投身科研。”
“所以他告訴我,想追求就去追求,不僅沒有阻攔我,反而還給我推薦考哪個地方的規培會比較好,所以我就過來了。”
在說到這裏時,對方的眼睛也依然閃閃發亮的。
白小帆也很好奇的看過來,於是跟隨著她的 follow pd,也趕緊扛著攝像機往這邊測了一下。
“行,反正現在我們這也是你第一個科室,機會難得,你就跟著多學習學習就好了。”
“好的,吳主任!”劉悅晗立刻點頭。
大概是因為她的確是第一天上臨床,也的確還不太清楚自己接手的病人,所以這一次吳主任倒是沒有再對著他們兩人繼續提問,這也讓整個大查房的時間稍微縮短了一點。
不過說是稍微,確實也隻是節省了十幾分鍾而已,畢竟最後整個大查房結束的時候已經到了中午。
早晨一群人精神抖擻的穿著白大褂,瀟瀟灑灑的樣子,到了中午,跟著大主任站了一整個早上的醫生們,還是丟失了一些元氣,各個組的醫生們紛紛癱倒在椅子上,該補醫囑的補醫囑,剛才查房沒有答上來的趕緊翻書,查漏補缺,聽老師講的形式,稍微有一點空閑的,就開始思考今天中午吃什麽了。
很明顯夏眠並不屬於空閑的那一類,不過還是在忙裏偷閑之間問了一下白小帆想要吃什麽。
雖然實習手冊上沒有寫帶教老師需要幫實習生解決午飯或者晚飯的問題,但一般像白小帆這麽聽話又懂事的學生,基本上每一個科室的帶教老師都會考慮到。
而且自己又是現在科室的住院總,加上今天又來了兩個新的規培生,夏眠便順便讓白小帆幫忙去統計一下另外兩個人想要吃什麽。
其實在查房結束後,基本上科室的醫生都習慣了有人拍攝的電視也對辦公室裏多出的幾個機位慢慢適應。
更何況第一天拍攝需要拍一些科室的情況,因此,雖然主要的follow pd是跟著白小帆的,但時不時也會有一些鏡頭跟著科室裏的其他醫生或者一些病人和不起眼的小角落。
不過這就是一些細節了,暫時沒人在意。
林雪今天當然也來了,不過隻在查房之前出現過一次,後麵好像是要去跟節目組的編導核對一些其他的細節和補充一些之後的方案,於是在中午之前都沒有再出現過。
白小帆在領了任務之後也不怯場,一邊在心裏整理著早上看到的新東西,一邊去隔壁休息室找另外的兩個人。
因為科室的辦公室不大,不同職位的醫生會有自己不同的辦公室,加上夏眠所在的治療組跟他們不同,因此他們暫時被安排在隔壁,跟其他的一些住院醫生一起休息。
說是休息,其實也就隻是一個跟這邊差不多的辦公室,有幾台電腦,養了一些綠植,中午的時候可以把座椅放倒,或者是找個地方支起自己的折疊床躺著休息一會兒。
值班室倒是也有床,隻是周一人最多的時候,基本上隻有值班醫生或者一些職稱稍微高一點的會去裏麵躺一會兒當做午休,不然床實在不夠。
白小帆推門進去的時候,正好看到兩人正在聊著什麽。
隻見劉悅晗跟在沈雨墨的後麵,好像很認真的在聽著對方的指導。
而沈雨墨好像也很耐心似的,又說又比劃的跟對方講著一些臨床上第一天應該知道的一些基本知識。
劉悅晗一邊聽一邊點頭,有時候還拿著筆在自己的本子上記錄著什麽。
見白小帆進來,兩人都停下了動作抬頭看過來。
“夏醫生托我來問一下,你們兩個人想吃什麽?”白小帆開門見山的問道。
“你們科室還管飯呢?”
沈雨墨有些吃驚的說。
“你們科室連實習生們規培生的飯都管,那到時候誰算賬啊?”好像他對這個問題很好奇似的,又繼續問,“或者說難道是什麽值班的人要點當天所有學生的飯?”
白小帆哪裏知道這些,都被對方說懵了,看得出來,對方果然是一個醫院老油子了,搖了搖頭:“我也不清楚,隻是夏醫生過來讓我問問你們吃什麽。”
“謝謝夏醫生了,不過我今天自己帶了便當,我到時候自己隨便解決一下就好了,我到時候請你們喝奶茶。”
劉悅晗笑眯眯的說。
“那……”
沈雨墨好像是猶豫了一下,但是畢竟他也是第一次來這邊,隨即繼續說道:“那我就跟你們一樣好了,謝謝。”
“好的好的!那我現在就跟夏醫生說!”
白小帆收集到信息之後,一溜煙跑了迴去。
沒過多久,午飯就送到了,因為休息室太擠,值班室的位置也不太夠,所以其實中午的時候大家也都隨便把自己帶的飯或者是買的午飯,將就著在辦公室刨兩口,也就算是解決了。
不過一般午飯的時候倒是都會關上辦公室的門,稍微能讓午休的醫生們有一點喘息的空間,所以在中午一般也是比較休閑的時候,當然。這是對比其他時候來說。
白小帆充分發揮了自己作為一名實習生的用途:畢竟雖然很多時候有人說實習生隻是用來拿外賣或者拿快遞的,但白小帆依然樂此不疲,還鼓動著另外兩名同學也一起去跟自己拿了過來。
因為今天醫生人多,所以三個實習生浩浩蕩蕩的拿了一堆午飯一起迴到辦公室。
白小帆想起來那兩個貴妃山好像還在隔壁組,又自告奮勇的說:“那我去把他們兩個叫過來一起吃。”
說罷就十分高效地去了隔壁組辦公室敲門。
不過沒想到等白小帆站在門口,門還沒推開,就聽見裏麵傳來兩人說話的聲音。
大概是因為隔壁組的正規醫生都已經過來了,現在辦公室裏麵隻剩下沈雨墨跟劉悅晗,白小帆先是聽見劉悅晗開口,緊接著的就是沈雨墨的聲音。
“那個身後帶著follow pd實習生是夏醫生組的吧,感覺好有活力,好厲害的樣子。”
“是吧,但是我覺得是不是因為攝像頭在的原因才更有活力啊?”
沈雨墨的聲音依然十分清晰的透著門傳了出來。
“說不定就是有什麽目的才這麽積極,畢竟在醫院多累啊,整天這麽有活力,誰撐得住呢?”
一開始還有其他科室的病人慕名而來,就跟之前夏眠差一點被誤會那一次一樣。
不過跟那次不同的是,當時那些病人大多數都是來看熱鬧,或者是被輿論蠱惑,或者是被一些人煽風點火、戴著有色眼鏡過來的,而現在他們看著這邊的眼神,就完全是充滿了羨慕和好奇的。
“今天這是去哪個科室啊?”
“不知道,看這樣子好像是心外科?”
“好羨慕!!”
“上電視唉!!”
“上電視有什麽好羨慕的?”
“哎呀,你們不懂,反正這種……”
“關鍵是我好像聽說,雖然隻是聽說……好像這個節目最後會拿一筆錢來撥給病人用作治療費?”
“能不能來我們科啊?”
“好像說這隻是第一個科室,後麵還會去其他幾個科室的!”
“那就好,那就好……”
“那我覺得現在還可以收拾收拾,我覺得我們家這個病例非常有上電視的價值!”
“別說笑了,這還不是別人來選的?”
“會不會可能有劇本啊,就是比如說那些病人是演員什麽的?”
“怎麽可能?你看這個樣子一看就是實拍,而且病人有什麽好演的,生病還要演嗎?”
“就是說,本來醫生就已經夠辛苦了。還要接這種綜藝陪演員演戲,是不是太離譜了一點。”
“真想去看一下……他們不會清場吧,還是說我們可以去圍觀?”
不過跟那些圍觀的人想的沒錯,雖然不會刻意清場,但是在門口還是貼了一些禮貌的告示,希望如果隻是來圍觀的,還是不要影響他們的拍攝,和醫生護士的正常工作秩序。
因此在這樣的告示貼出來之後,除了一些特別好奇的會暫時被攔在門外,除此以外,基本還是按照正常的拍攝秩序繼續進行。
攝影師一開始先錄了幾個空鏡,然後又從門診部到急診樓都拍了一圈,可能以後會當做片頭用,然後長鏡頭就開始移過來,開始對準今天的主角們。
因為一開始是用實習生的視角來拍的,也不知道是誰建議的,好像想讓人更能身臨其境的代入一點,於是就從實習生他們開始在宿舍準備的時候拍起。
而白小帆就是其中之一。
她本來就住在學校宿舍,因此節目組在白小帆的寢室門外安裝了一個攝像頭,告訴她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拍或者不拍,不過因為對方的室友這個時候基本上都在備考或者實習,迴來的時間也並不多。
而從實習生視角拍的第一個鏡頭就是白小帆淩晨6點起床,開始背單詞的卷王舉動。
她做什麽效率都很高,然後才剛剛到7點就已經學習完了一輪,還收拾好了自己,然後開始看今天準備遇到的病例。
20分鍾之後準時出門,開始往醫院走。
因為白小帆的實習醫院就是拍攝地點的附屬醫院,一般為了教學方便以及實習不用太遠,所以附屬醫院一般都在醫學院的不遠處,有一些甚至還是挨著學校旁邊建的,就是為了溝通方便,而且能讓教學任務也順利完成。
所以這邊也是一樣,白小帆隻需要過一個斑馬線就能到達實習的醫院。
今天除了白小帆,還有兩個一起來這個科室輪轉的人。
這倒不是劇本,正好是因為又到了每年新的規培生輪換的時候,所以這一次過來的是完全嶄新的兩個新人規培。
其中一個是在下級醫院已經有過工作經驗的醫生,隻是當時畢業的時候直接去了下麵的醫院,而沒有進行輪轉,現在因為考慮到職稱的問題,如果不進行規培的話就隻能在中級職稱停留很久,所以一般想要往上走的醫生,不管是在哪個醫院都還是要經過這一關的。
而另一個醫生則是名牌大學研究生畢業的學碩。
眾所周知,在臨床醫學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規培是最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不管你是剛畢業的學生,本科生還是研究生,或者甚至是非常優秀的8年製博士生,都一定要經曆過這三年的洗禮。
通常規培雖然不是醫院裏的最底層,但至少是整個醫院裏最累的一批。
而有一些學碩的研究生畢業之後,因為遠離臨床太久,常常在實驗室泡著,有時候一些認知都會有些模糊,基本上等於重新開始。
因為有些東西書本上是沒有的,或者說一般這種東西可能書基本上都不會提,可是在臨床上基本上都已經是人盡皆知的基本常識。
不過學碩也並不是完全就沒有好處。
畢竟比現在的醫生有多三年的科研經曆,在今後晉升或者是需要發論文的時候、做實驗什麽的,也會得心應手一點,而且不需要別人幫忙,自己會有自己的科研頭腦,這也是他們能力的一部分。
隻能說術業有專攻,所以一般想考進臨床當醫生的碩士都會選擇專碩,因為那樣就可以在碩士期間也一同進行規培,不過那樣的話,辛苦程度也是直線翻倍,因為需要在三年的時間內拿到三個證書,分別是規培結業證,研究生學位證,以及最重要的醫師資格證。
所以一般專碩的人在醫院的這三年是他們學習生涯中最痛苦的三年,因為在這三年裏幾乎沒有任何休息的時間,就算醫院工作沒有那麽忙,那也還要迴學校進行科研工作,更何況還需要跟著導師一起做實驗發畢業論文,每一項都勞心勞力,關鍵是還沒什麽收入。
一般雖然在研究生交完學費之後每個月會有補貼,但是補貼也基本上隻夠生活基本支出,或者說跟著老師比較好,實驗室的今天發的比較多,那還能稍微好過一點,要是偏向內科之類的科室,科研課題並沒有那麽熱門,加上國家撥款的不太多的話,那可能三年都要過得緊巴巴的。
這種時候學校那邊的經費就會稍微寬裕一點。
不過好一點的是,在第一年或者第二年過後,基本上大多數人都能考到醫師資格證書,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多領醫院一筆小小的補貼,雖然也不多,但是至少能緩解一些壓力。
所以之前有人調侃過就是學醫是一門既辛苦投入又高,而且迴本很慢很慢的工作,因為一般想要好好走下去這條路的,都是一些有著自己理想的高材生,這樣的分數其實讀一些其他專業說不定投入和產出迴報更快一點。
但臨床不一樣。
先不說本科讀五年是最基礎的,關鍵是這五年裏基本上隻能學個皮毛,進入任何一個科室都隻能當做打雜的那種。
因此大部分人都會選擇考研究生,因為這樣的話至少能定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然後更深入的去了解,一般要在比較好的大學碩士畢業才是一個人進入三甲醫院的標準和門檻。
當然這並不是說本科生就沒有出路,有些並不致力於為此奮鬥鑽研到深處的人來說,畢業之後就先去當地的一些專科醫院或者其他地方工作,也不失為一種選擇之一。
畢竟職業這類事情沒有貴賤,主要還是源於一顆熱愛的心。
隻是比不得那些經濟學或者金融之類的門路,也做不得像他們那樣每天光鮮亮麗的出現在華爾街裏麵喝咖啡、看大盤,本科畢業的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基本上必須要從零做起。而且如果後續沒有論文和職稱,薪資也就隻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稍微增長一點,並不能有質的飛躍。
所以這件事其實是一件,周期非常漫長的、迴報也比較緩慢的,需要一直走下去的培養過程。
關鍵是前期基本上沒有什麽迴報,有的時候研究生階段,如果實驗室津貼不太夠的話,還得找家裏麵資助,就算後麵,中途到了博士情況能好一點,但也隻是稍稍好轉而已。
畢竟其他學科的博士往往已經能馳騁沙場,但如果是八年製的博士,可能甚至還在規培。
而白小帆今天一到科室,發現今天又到了兩個掛著胸牌的新人,一時間有點好奇。
還好,查房的時候這幾個人就已經做了自我介紹,第一個人叫沈雨墨,之前在老家的醫院工作過很久,所以看上去不管是說話談吐還是給人介紹的樣子,都已經有了一些靠譜醫生的模樣。
而另一個名牌學校的研究生名叫劉悅晗,之前是學碩,因此科研經曆十分豐富,對書本的掌握也是滾瓜爛熟,屬於那種上課的時候老師最喜歡的學生,因為隻要抽查到這個人,基本上就沒有答不上來的問題。
當然這樣的弊端也很明顯,那就是所有的掌握基本上都來源於書本,而對於實際操作來說,基本上可以說是一片空白。
不過劉悅晗本人也知道這個情況,因此剛進科室的時候,就已經把自己的優缺點都說出來了。
雖然現在的拍攝主體是白小帆,但因為第一期拍攝的緣故,肯定是要拍一下大環境的,而其他幾個人雖然不屬於拍攝主體,但是也知道這迴事,不過今天查房之前節目組還是很禮貌地問過了,在得到了對方的許可之後,才開始繼續進行拍攝。
大概是今天有拍攝的緣故,至少今天查房的時候,病人看上去都精神抖擻,好像在等著攝像機對準自己一樣。
而且今天正好是周一大查房,顧名思義就是整個科室所有的醫生——包括正式的有編製的和臨時的進修的,以及剛過來的實習生或者規培生都要跟著一起,在科室主任後麵查遍每一個病人。
一般這種大查房半個月一次,基本上一查就要查一整個上午,因為費時費力,也不像之前的分組查房一樣,會按照各個治療組的組別來看病人,而是從第一間房間開始,一直查到最後一個房間的病人結束,絕不放過每一個。
因此這對醫生來說,尤其是那些剛剛接手病人的管床醫師來說,算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
眾所周知,每個科室的主任都很喜歡提問,而提問基本上都會累積在大查房的這個時候。
要是有一些脾氣好的主任還好,脾氣不好的主任會一直問到你答不上來為止。
關鍵是一般這樣的提問和查房都是當著病人的麵的,如果有什麽查不好的地方,還會損失醫生對於病人的可信度。
在醫生交班跟護士交班都結束之後,隨著跟著白小帆的攝像頭一轉,科主任一身筆挺的三件套西裝,外麵套著白大褂站在最前麵,隻是簡簡單單的說了“查房”兩個字,所有醫生都跟在後麵按照分組排成兩排,浩浩蕩蕩的往病房走去。
……不得不說,這樣的場麵還挺有畫麵感,而在鏡頭的記錄下,又頗有一種電視劇裏的瀟灑風範。
當然了,進到病房之後就要迴歸正題了。
之前夏眠為了鍛煉白小帆,特地把自己的其中一個病人分給對方,試著管一管,大概的任務就是從病人入院開始就,仔細記錄,從入院記錄到首次病程再到後麵的各種各樣的病例,每一天都要自己看完病人之後親自來寫,然後考慮要怎麽繼續用藥,要怎麽開醫囑,然後每天根據病人病情的變化再隨機應變換什麽藥或者更換什麽治療……
當然現在這一些對於一個實習生來說還是太難了,因此夏眠也隻是讓白小帆試著做一做,每天對方寫的病例,自己還是會親自改一遍,而醫囑也要自己親自確認過之後才會提交,因此隻是起到一個教學的作用,不會有什麽其他的不好的影響,而且還能讓被教學的學生印象更深刻一些,因為那是對方自己管的病人。
白小帆跟在那個規培生和研究生後麵,站的筆直,手裏還抱著記錄板上麵插著幾支墨藍色的筆。
一看就很有精神。
好像科室裏的病人也是知道今天會有攝像機來拍一樣,每一個病人都帶著自己的家屬站在旁邊,好一副嚴陣以待的樣子。
關鍵是每次查到自己的病人,家屬都會迴答得非常響亮,仿佛是在軍訓時候的教官提問,有問必答就算了,有時候還要多附贈幾句。
比如主任剛走到一個普通的心髒支架植入術後病人的病床前,還沒開口那個病人的家屬就已經先開始替醫生匯報起病情來:
“吳主任!”
那個病人家屬看起來比醫生還要專業似的,直接把醫生的話都搶了:“我們家老頭子是上一周周五植入的心髒支架,手術過程中好像還比較順利,時間也不是很久,現在的話已經能稍微進行一些清淡飲食了,引流管正常,暫時還未見大便不過導尿管也是正常的!”
……仿佛在背誦醫生寫過的病曆。
關鍵是這人說完這句話,好像還意猶未盡似的想了想又繼續道:“哦,對了吳主任,我們家老頭子這兩天精神飲食睡眠都很好!”
這一句話一說出來倒是讓其他一些旁聽的醫師,差點忍不住笑了。
雖然不是非常標準,但也是按了模板進行匯報的,最後還引入了非常經典的病例寫法:精神飲食睡眠可,餘無異常。
吳主任雖然對待醫生的時候會喜歡提問,但是在麵對病人的時候還是非常和藹的,因此看到對方也笑了出來:“你這樣說,那你的主治醫師是不是就不用匯報啦?”
說是這麽說,不過吳主任也是笑著的,更是沒有責怪,然後轉頭看著旁邊真正的管床醫師一眼。
對方當然立刻心領神會,更何況這種事情患者主訴是一迴事,但是自己也要總結也是非常必不可少的。
於是對方主動走到前麵,還是用更加專業的方式給吳主任介紹起病情來。
畢竟是真正的管床醫生,介紹起自己的病人來,也更加得心應手,但是很明顯,猜一些簡單的提問之後,吳主任還是習慣性的進入了正題……那就是經典的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模式。
從最基礎的心髒瓣膜問題一直問到各種類別的鑒別診斷都算是基礎的,關鍵是主任在提問的時候還會因人而異,所以對方看了一眼環境的官方醫師,發現是自己帶過的學生,還順便問起了對方最近現在的論文問題。
眾所周知,在大查房的時候被主任問得汗流浹背是常態,就算現在這個醫生已經足夠優秀,但是偶爾還是會突然卡殼,一時間答不上來。
不過科室氛圍比較好的原因之一就是雖然主任喜歡提問,但也不會刻意刁難,一般在對麵答不上來之後,還會笑著自己開始解釋,然後再拓展一兩個知識點,這樣既然能讓跟著一起的新來的學生受益匪淺,也不會讓真的被提問的醫生感到難堪。
不過這樣的場麵還是讓兩個新來的輪轉生,嚇得一驚一乍。
就算知道現在會有攝像頭效應,但是人在受驚的時候反應還是真實的。
就比如那兩個人現在正在眼神交流,並且用目光飛快的比劃著。
那兩個學生因為是今天剛來的,而作為住院總醫師,就要管這類的教學工作,夏眠看了一眼兩邊治療組,發現這邊治療組已經比較人滿為患,而隔壁組正好有個醫生休了長假,就幹脆把這兩個人一起安排到了對麵組。
畢竟因為是第一天來主任也不會太難為兩個人,因此隻是在大概了解他們的情況之後,點了點頭開始繼續查房。
而正當白小帆也以為,自己就能跟著這樣一路聽著知識和提問過去的時候,突然發現主任走進了夏眠管床的那個病房。
其實雖然是夏眠給自己管的,但是主管醫生肯定是夏眠本人,因此夏眠當然直接站到了前麵,開始準備匯報情況。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白小帆最近一直在夏眠身邊的原因,好像連科室主任都注意到了,因此頭一偏,忽然開口問道:“這個病人是夏醫生的吧?夏醫生的同學有沒有管過?”
白小帆雖然還是有點緊張,不過依然站了出來點點頭:“是的,吳主任,我跟夏醫生一起管這個病人,我學一學,不過就隻了解一點基本情況。”
這種又主動又聽話的學生人人都喜歡,因此主任也笑眯眯的看著對方:“那好,你來介紹一下基本情況。”
雖然說是這麽說,站出來的時候很勇敢,不過真到了這個時候就還是有點緊張。
白小帆在心裏吞了一萬句自我疏解的話,也努力讓自己不去看鏡頭,然後才開始介紹。
“患者是在十天前入院的,當時是在平靜運動後突發心梗不適,伴嘴唇紫紺,自服藥後未緩解。患者曾經與我院行心髒起搏器植入術……”
雖然還有一些磕磕絆絆,但是對於一個隻是本科實習生來說,已經做的還算不錯了。
因此主任掃了一眼白小帆的胸牌,隻是提了幾個他們考試時可能會作為題目提綱出現的鑒別診斷的問題,並沒有過多為難。
夏眠作為白小帆的帶教老師,看到這樣一幕,自然也是開心的,而那幾個剛來的規培生此刻也對白小帆投以吃驚的眼光。
不過還沒等他們繼續用眼神交接完,主任提問的光輝就已經落在了他們身上。
“這兩位是新同學吧,哪個科室的?”
沈雨墨跟劉悅晗對規培生立刻抖擻了精神,齊刷刷站直了,開始迴答問題。
“老師,普外過來規培的。”
“老師我是學碩,沒法並軌。這是今天第一次來醫院。”
“普外來的?”主任聽到這個倒是來了興趣,順口問了一句,“之前在臨床幹過?”
“對,之前在下麵的二級醫院工作過三年。”
這麽一說就倒是知道了,估計也是為了職稱和晉升什麽來的。
“那看來經驗豐富。”主任隨口讚許,“正好我們這邊七七八八的操作也很多,到時候你還可以教一教你的同伴們。”
“好!”沈雨墨也笑,這人名字很有書卷氣,不過長得倒是憨厚敦實,看著很實誠的樣子,“我在我們醫院也經常做這些,而且我們醫院很多器材儀器都沒這邊先進,有時候還得半手動呢。”
“那敢情好,年輕醫生本來就要多動手,又是外科的,多培養肌肉記憶是好事。”
吳主任說著,就順便看向了旁邊的另一個人。
劉悅晗倒也沒有怯場,很幹脆地說了:“吳主任,我除了大學時候實習,就沒什麽臨床經驗,現在也過去三四年了,您就把我當一張白紙就行。”
吳主任湊近些看到了她的履曆:“魯教授的高徒,還是學碩,我記得魯教授能看得上的學生都是數一數二的優秀,你的科室績點絕對沒有問題,而且魯教授的科研向來有名,怎麽不直接直個博,以後還能去研究院?”
畢竟如果真的能在臨床研究上做出一些事業,那時候科研經費自然不用愁,國家和學校都會撥款給你,十分富裕,關鍵是這些做科研的跟臨床的比起來,最好的一點就是不用值班。
如果做研究員的話,每天穿個白大褂在實驗室裏操心自己的研究成果就好了,不用麵對繁雜的醫患溝通和各種各樣可能會發生的紛爭,而且隻要有了真的成果,發了文章,到時候收入一定會比真正的臨床醫師要高得多。
不過劉悅晗好像已經想好了似的,搖了搖頭:“我最開始也是這麽想的,可是後麵我發現……我還是很喜歡臨床。”
“倒不是說做科研沒有意思,我其實也蠻喜歡做實驗的,隻不過有一次我老板外地出差,帶著我去當地的醫院看了一圈,好像就是在那個時候做的決定吧。”
“我發現觀察實驗結果,看自己養的動物,自己的培養基發生變化,固然開心,可是等我走入了臨床,我才發現,原來我更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我的雙手去觸碰去了解,原來研究的意義在於這裏,原來每一種疾病都在不同的人身上,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樣會讓我有足夠的探知欲和探索欲,所以我其實是在那個時候就決定了的。”
劉悅晗繼續說道:“當然這並沒有影響我的碩士生涯,我後麵在臨近畢業的後半段,一邊在忙碌,一邊跟我的老板說了這件事。”
“他也並不吃驚,反而還表示支持。”
說到這裏的時候,劉悅晗還是微笑了一下:“我老板跟我說,人生本來就是要在不停的探索自己到底喜歡什麽,想要什麽,他跟我說,他原本也隻是想做一個臨床醫生,反而是在不停的探究中,發現自己更想研究更深層的,更原始的關於疾病為什麽會侵害人類的原理,然後才放棄了臨床的工作,開始投身科研。”
“所以他告訴我,想追求就去追求,不僅沒有阻攔我,反而還給我推薦考哪個地方的規培會比較好,所以我就過來了。”
在說到這裏時,對方的眼睛也依然閃閃發亮的。
白小帆也很好奇的看過來,於是跟隨著她的 follow pd,也趕緊扛著攝像機往這邊測了一下。
“行,反正現在我們這也是你第一個科室,機會難得,你就跟著多學習學習就好了。”
“好的,吳主任!”劉悅晗立刻點頭。
大概是因為她的確是第一天上臨床,也的確還不太清楚自己接手的病人,所以這一次吳主任倒是沒有再對著他們兩人繼續提問,這也讓整個大查房的時間稍微縮短了一點。
不過說是稍微,確實也隻是節省了十幾分鍾而已,畢竟最後整個大查房結束的時候已經到了中午。
早晨一群人精神抖擻的穿著白大褂,瀟瀟灑灑的樣子,到了中午,跟著大主任站了一整個早上的醫生們,還是丟失了一些元氣,各個組的醫生們紛紛癱倒在椅子上,該補醫囑的補醫囑,剛才查房沒有答上來的趕緊翻書,查漏補缺,聽老師講的形式,稍微有一點空閑的,就開始思考今天中午吃什麽了。
很明顯夏眠並不屬於空閑的那一類,不過還是在忙裏偷閑之間問了一下白小帆想要吃什麽。
雖然實習手冊上沒有寫帶教老師需要幫實習生解決午飯或者晚飯的問題,但一般像白小帆這麽聽話又懂事的學生,基本上每一個科室的帶教老師都會考慮到。
而且自己又是現在科室的住院總,加上今天又來了兩個新的規培生,夏眠便順便讓白小帆幫忙去統計一下另外兩個人想要吃什麽。
其實在查房結束後,基本上科室的醫生都習慣了有人拍攝的電視也對辦公室裏多出的幾個機位慢慢適應。
更何況第一天拍攝需要拍一些科室的情況,因此,雖然主要的follow pd是跟著白小帆的,但時不時也會有一些鏡頭跟著科室裏的其他醫生或者一些病人和不起眼的小角落。
不過這就是一些細節了,暫時沒人在意。
林雪今天當然也來了,不過隻在查房之前出現過一次,後麵好像是要去跟節目組的編導核對一些其他的細節和補充一些之後的方案,於是在中午之前都沒有再出現過。
白小帆在領了任務之後也不怯場,一邊在心裏整理著早上看到的新東西,一邊去隔壁休息室找另外的兩個人。
因為科室的辦公室不大,不同職位的醫生會有自己不同的辦公室,加上夏眠所在的治療組跟他們不同,因此他們暫時被安排在隔壁,跟其他的一些住院醫生一起休息。
說是休息,其實也就隻是一個跟這邊差不多的辦公室,有幾台電腦,養了一些綠植,中午的時候可以把座椅放倒,或者是找個地方支起自己的折疊床躺著休息一會兒。
值班室倒是也有床,隻是周一人最多的時候,基本上隻有值班醫生或者一些職稱稍微高一點的會去裏麵躺一會兒當做午休,不然床實在不夠。
白小帆推門進去的時候,正好看到兩人正在聊著什麽。
隻見劉悅晗跟在沈雨墨的後麵,好像很認真的在聽著對方的指導。
而沈雨墨好像也很耐心似的,又說又比劃的跟對方講著一些臨床上第一天應該知道的一些基本知識。
劉悅晗一邊聽一邊點頭,有時候還拿著筆在自己的本子上記錄著什麽。
見白小帆進來,兩人都停下了動作抬頭看過來。
“夏醫生托我來問一下,你們兩個人想吃什麽?”白小帆開門見山的問道。
“你們科室還管飯呢?”
沈雨墨有些吃驚的說。
“你們科室連實習生們規培生的飯都管,那到時候誰算賬啊?”好像他對這個問題很好奇似的,又繼續問,“或者說難道是什麽值班的人要點當天所有學生的飯?”
白小帆哪裏知道這些,都被對方說懵了,看得出來,對方果然是一個醫院老油子了,搖了搖頭:“我也不清楚,隻是夏醫生過來讓我問問你們吃什麽。”
“謝謝夏醫生了,不過我今天自己帶了便當,我到時候自己隨便解決一下就好了,我到時候請你們喝奶茶。”
劉悅晗笑眯眯的說。
“那……”
沈雨墨好像是猶豫了一下,但是畢竟他也是第一次來這邊,隨即繼續說道:“那我就跟你們一樣好了,謝謝。”
“好的好的!那我現在就跟夏醫生說!”
白小帆收集到信息之後,一溜煙跑了迴去。
沒過多久,午飯就送到了,因為休息室太擠,值班室的位置也不太夠,所以其實中午的時候大家也都隨便把自己帶的飯或者是買的午飯,將就著在辦公室刨兩口,也就算是解決了。
不過一般午飯的時候倒是都會關上辦公室的門,稍微能讓午休的醫生們有一點喘息的空間,所以在中午一般也是比較休閑的時候,當然。這是對比其他時候來說。
白小帆充分發揮了自己作為一名實習生的用途:畢竟雖然很多時候有人說實習生隻是用來拿外賣或者拿快遞的,但白小帆依然樂此不疲,還鼓動著另外兩名同學也一起去跟自己拿了過來。
因為今天醫生人多,所以三個實習生浩浩蕩蕩的拿了一堆午飯一起迴到辦公室。
白小帆想起來那兩個貴妃山好像還在隔壁組,又自告奮勇的說:“那我去把他們兩個叫過來一起吃。”
說罷就十分高效地去了隔壁組辦公室敲門。
不過沒想到等白小帆站在門口,門還沒推開,就聽見裏麵傳來兩人說話的聲音。
大概是因為隔壁組的正規醫生都已經過來了,現在辦公室裏麵隻剩下沈雨墨跟劉悅晗,白小帆先是聽見劉悅晗開口,緊接著的就是沈雨墨的聲音。
“那個身後帶著follow pd實習生是夏醫生組的吧,感覺好有活力,好厲害的樣子。”
“是吧,但是我覺得是不是因為攝像頭在的原因才更有活力啊?”
沈雨墨的聲音依然十分清晰的透著門傳了出來。
“說不定就是有什麽目的才這麽積極,畢竟在醫院多累啊,整天這麽有活力,誰撐得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