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百裏昂著頭正在等待,親兵過來,二話不說,掄起刀鞘就一陣打,將他趕到了帥帳之外。
可憐楊百裏一介儒生,何曾受得如狼似虎的蒙古兵的一輪好打?被推出帥帳之外時,已被打得口鼻流血,走路也一瘸一拐的。
張弘範不見自己,這沒出楊百裏的預料,但挨這一頓打,卻實在沒有想到。楊百裏火從心裏起,怒從膽邊生,一手拿著皇上手寫那張“同飲一杯無”的書信,另一隻手扶著帽冠,對準大帳外的三丈旗杆,砰的撞了上去。
這一下,直撞得頭破血流、兩眼翻白,手腳抽搐,有進氣沒迴氣,隻差一線就死了。
親兵們看大宋使臣撞了旗杆,心下且驚且佩,過來察看了一下鼻息,撿了他手裏的大宋書信,又去向張弘範稟報。
“報!大帥,宋使以頭撞了旗杆!”
“哦?”
張弘範與三位老師不約而同的抬起頭來,眼中閃過訝然之色。
先前說不見宋使的老者道:“來使死了沒有?”
親兵迴道:“若無救治,性命堪虞。”
那老者道:“你手中拿的,可以來使書信?”
親兵逞上書信,老者打開,隻見上麵五個稚嫩的大字:“同飲一杯無”?
噫?三名老者都是驚噫一聲。這樣的書信,確在是出人意料。
張弘範也看得清楚,心中好奇之心頓起,道:“將來使救起,好轉後送到大帳中來。”
“遵命!”
親兵領命而去,到了帳外,對同僚道:“速去請嵇神醫。”
不一會兒,一個郎中模樣的中年人帶著兩個僮兒過來,探了探楊百裏的脈息,取出兩根金針,一針紮在他的胸口,一根紮在他的頭上,楊百裏哎呀一聲,醒了過來。
“區區外傷,無妨,用布纏頭,不見風即好。”嵇先生淡淡的說完,轉身就走。
楊百裏張開眼睛,正看到嵇先生的背影,輕唿道:“前麵可是嵇越嵇神醫?”
嵇越,南宋三大神醫嵇清嵇仁伯的後人,精於接骨,曾是楊百裏故交。嵇越聽到楊百裏的唿聲,頭也不迴,走得更快了,轉眼消失在帳蓬之外。
“我呸!”楊百裏衝著嵇越的背影狠狠的吐了一口,爬起來,拔掉身上的金針,擲在地上,負著雙手,昂首挺胸,大聲道:“張弘範肯見我了吧?”
那親兵道:“大帥有請。”
楊百裏渾身是血,但渾不在意,仿佛受傷的是別人一樣,昂首闊步走進大帳之內,兩眼朝天,也不拜見,口中卻唿道:“張弘範在哪裏?”
好一個狂生!
張弘範微微一笑,道:“如此狷狂,莫不是楊百裏楊大夫?”
楊百裏道:“正是。”
張弘範道:“令祖誠齋先生,號稱宋朝中興四大家之一,著實令人佩服。來呀,看座!上茶!”
親兵搬來凳子茶幾,奉上錢塘清明茶。楊百裏施施然走過去,坐下,淺啜一口香茶,呸的一口吐出好遠,道:“胡虜煮我大宋茶,其味不正,飲之難下,吐!”
先前說話的老者道:“百裏大夫,此茶味不正,乃是所用之水不好。不過比起海水所煮之茶,豈不強上百倍?”
楊百裏怪眼一翻,道:“閣下何人?”
那老者道:“老朽郝經是也。”
楊百裏一聽是郝經,難得的狂態一斂,向他拂了一拂,道:“原來是郝先生。郝先生羈於我大宋十六年而色不變,晚生佩服。有禮了。”
郝經,北方名士,入幕張弘範他爹張柔帳下,屢有奇功,也是張弘範兄弟等人的老師。在宋蒙滅金之後,作為元蒙使臣,來大宋商議和平之事,不料卻被奸臣賈似道暗中關押十六年而皇上不知,被稱為“南國蘇武”。後蒙軍之所以南下,郝經被無理羈押一事,實是第一條導火線。
而郝經在羈押之中,淡然處之,賈似道用盡手段也不能令其屈服,其從容鎮定,在大宋名士之中,也頗有流傳。楊百裏因此知之。
郝經微微頷首,算是迴禮。
儒林之中,向來講究輩份,郝經以長輩自居,頷首迴禮,楊百裏也沒意見。
楊百裏道:“聽聞郝先生從我大宋迴去之後不久,即已病逝,不想仍還活著。”
張弘範笑道:“此乃瞞天過海之計耳。郝師迴去,某即請至軍中,一路南來,略吐胸中悶氣。百裏大夫,此來為何?”
楊百裏道:“吾皇之命,明日午時,海上煮酒一會。”
張弘範道:“在本帥眼裏,大宋君臣不過一群待宰的羔羊。百裏先生見過與羔羊對飲的麽?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楊百裏也是仰天大笑,聲音更壓過張弘範一頭,笑畢道:“吾皇令我來使,我對吾皇道,北人草莽,不知雅意,皇上何必對牛彈琴耳?郝經先生,你猜吾皇怎麽說?”
郝經微微一笑,道:“百裏大夫好口才,我等如迴答此問,當自認為莽牛耳。不過大宋主幼,海風之中猶不能立,還能有什麽驚世之言?”
楊百裏道:“郝經!吾敬你氣節,但休辱吾主!”
郝經舉袖道:“百裏大夫忠心為主,郝某失言。百裏大夫,宋主怎麽說?”
楊百裏道:“吾皇道,天下興亡,其興也忽焉,其亡也忽焉。雖然興亡隻是天下事,但主宰興亡之雙方,豈可不縱談一番?”
郝經道:“百裏大夫此言,是說我元蒙興、大宋亡麽?”
楊百裏道:“元蒙自鐵木真汗以來,橫掃大漠,兵鋒四掠,元蒙之興,我大宋原不能否認。大宋自靖康以來,屢屢南遷,今更蝸居南海一隅,其衰亡之相,又豈能自欺欺人?但所謂陰極生陽、陽極生陰,我大宋否極泰來,也未可知。”
張弘範道:“百裏大夫洞察天下大勢,雖處衰亡之宋營,卻能不卑不亢,確是名士風範。今我大元兵鋒所指,勢若破竹,天下有識之事,莫不望風而歸。百裏大夫先祖墳塋尚在蘇杭,豈能忍心清明時節,沒有香火祭祀嗎?”
楊百裏哈哈長笑道:“漢帥莫要招降於我。我之忠心,比文丞相文天祥更甚。聽聞漢帥在襄陽時受過箭傷,焦山之戰後病於大漠,幾至不起。現我觀漢帥之氣色,命不久矣。若不及早迴頭,恐漢帥之後人,欲祭而無墳矣。”
楊百裏這幾句話,甚是歹毒。說完之後,他是梗起脖子,隻待張弘範發怒。哪知不但張弘範沒有發怒,就是郝經等三位老者也沒有動氣。
這等鎮定,令楊百裏暗暗心驚。
張弘範道:“百裏大夫所言甚是,張某舊疾已發,全仗嵇越嵇神醫維持,自知命不久矣。更因如此,張某才耐心周旋於南海之間,誓要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斷了江南士族的複宋之念。不然你以為,我大元水師,真破不了張世傑的圓形水寨麽?”
楊百裏笑道:“漢帥莫要危言聳聽。我朝張丞相雖然愚笨不堪,但也知道從戰爭中學習。昔日焦山之戰,敗於漢帥之火攻。現漢帥火攻之計已無可為,又豈能奈何張丞相半分?”
張弘範道:“若不給其假象,張世傑又豈會作繭自縛?此等戰略之事,原不是百裏大夫所長,在此休議。明日霧起之時,便是我軍滅宋之日。百裏大夫迴去,淨可將我等此話稟告你家幼主及張丞相,讓他們著好衣冠,到時莫失了體麵。”
楊百裏突然一拍額頭道:“哎呀,差點忘卻一事,哈哈。漢帥,我皇差我前來時,曾無意中說起,說明日雖然有霧,但不足以遮蔽視野。所以,漢帥之決戰,恐怕要延後了。”
張弘範眉頭微微一皺,喝道:“忽兒都,請司天監監副來。”
忽兒都,就是用刀鞘擊打楊百裏的親衛,乃是張弘範下的哲別射手、正印先鋒。此時得令去了,一會兒帶著司天監監副進來。
“參見漢帥。”
張弘範道:“明日天氣如何?”
“稟漢帥,明日晨起,輕霧五尺,日出時分有陣雨,陰雨至暮,霧氣益盛。”
五尺海霧,難掩形跡,果然霧氣不夠。
張弘範與郝經等人互視一眼,已知曉彼此之意。
張弘範道:“百裏大夫,張某敬你名士風節,你可實言告我,明日霧氣不足,可真是你家幼主所說?”
楊百裏道:“確是。我家幼主不但知曉明日霧氣不足,還一場辯論,收了張世傑、陸秀夫等人的軍權,張陸二位丞相在半日之間,盡是折服在我主的雄才大略之下。漢帥,以後之戰,皆是我主與你對手,你可別一世英名,毀在我少年皇帝手中。”
“哦?”楊百裏此言,著實令張弘範等人吃了一驚。當然,吃驚過後,又根本不信。隻當是楊百裏故意如此,好賺取自己等人答應他前去與大宋幼主一會而已。
但不管怎樣,楊百裏已經成功調起了張弘範的好奇之心。
張弘範看了看大宋幼主寫的“同飲一杯無”的稚嫩的書信,道:“迴去稟明你家幼主,明日海上煮酒一會。”
楊百裏一顆心放了下來,但麵上毫無異色,隻“諾”了一聲,又道:“漢帥,現使節之事已畢,外臣還有一件私事相求。”
張弘範道:“哦?能讓百裏大夫說出個‘求’字來,當真難得。百裏大夫請講。”
楊百裏道:“請準我與文文山一見。”文天祥,號文山,文文山即是他。
可憐楊百裏一介儒生,何曾受得如狼似虎的蒙古兵的一輪好打?被推出帥帳之外時,已被打得口鼻流血,走路也一瘸一拐的。
張弘範不見自己,這沒出楊百裏的預料,但挨這一頓打,卻實在沒有想到。楊百裏火從心裏起,怒從膽邊生,一手拿著皇上手寫那張“同飲一杯無”的書信,另一隻手扶著帽冠,對準大帳外的三丈旗杆,砰的撞了上去。
這一下,直撞得頭破血流、兩眼翻白,手腳抽搐,有進氣沒迴氣,隻差一線就死了。
親兵們看大宋使臣撞了旗杆,心下且驚且佩,過來察看了一下鼻息,撿了他手裏的大宋書信,又去向張弘範稟報。
“報!大帥,宋使以頭撞了旗杆!”
“哦?”
張弘範與三位老師不約而同的抬起頭來,眼中閃過訝然之色。
先前說不見宋使的老者道:“來使死了沒有?”
親兵迴道:“若無救治,性命堪虞。”
那老者道:“你手中拿的,可以來使書信?”
親兵逞上書信,老者打開,隻見上麵五個稚嫩的大字:“同飲一杯無”?
噫?三名老者都是驚噫一聲。這樣的書信,確在是出人意料。
張弘範也看得清楚,心中好奇之心頓起,道:“將來使救起,好轉後送到大帳中來。”
“遵命!”
親兵領命而去,到了帳外,對同僚道:“速去請嵇神醫。”
不一會兒,一個郎中模樣的中年人帶著兩個僮兒過來,探了探楊百裏的脈息,取出兩根金針,一針紮在他的胸口,一根紮在他的頭上,楊百裏哎呀一聲,醒了過來。
“區區外傷,無妨,用布纏頭,不見風即好。”嵇先生淡淡的說完,轉身就走。
楊百裏張開眼睛,正看到嵇先生的背影,輕唿道:“前麵可是嵇越嵇神醫?”
嵇越,南宋三大神醫嵇清嵇仁伯的後人,精於接骨,曾是楊百裏故交。嵇越聽到楊百裏的唿聲,頭也不迴,走得更快了,轉眼消失在帳蓬之外。
“我呸!”楊百裏衝著嵇越的背影狠狠的吐了一口,爬起來,拔掉身上的金針,擲在地上,負著雙手,昂首挺胸,大聲道:“張弘範肯見我了吧?”
那親兵道:“大帥有請。”
楊百裏渾身是血,但渾不在意,仿佛受傷的是別人一樣,昂首闊步走進大帳之內,兩眼朝天,也不拜見,口中卻唿道:“張弘範在哪裏?”
好一個狂生!
張弘範微微一笑,道:“如此狷狂,莫不是楊百裏楊大夫?”
楊百裏道:“正是。”
張弘範道:“令祖誠齋先生,號稱宋朝中興四大家之一,著實令人佩服。來呀,看座!上茶!”
親兵搬來凳子茶幾,奉上錢塘清明茶。楊百裏施施然走過去,坐下,淺啜一口香茶,呸的一口吐出好遠,道:“胡虜煮我大宋茶,其味不正,飲之難下,吐!”
先前說話的老者道:“百裏大夫,此茶味不正,乃是所用之水不好。不過比起海水所煮之茶,豈不強上百倍?”
楊百裏怪眼一翻,道:“閣下何人?”
那老者道:“老朽郝經是也。”
楊百裏一聽是郝經,難得的狂態一斂,向他拂了一拂,道:“原來是郝先生。郝先生羈於我大宋十六年而色不變,晚生佩服。有禮了。”
郝經,北方名士,入幕張弘範他爹張柔帳下,屢有奇功,也是張弘範兄弟等人的老師。在宋蒙滅金之後,作為元蒙使臣,來大宋商議和平之事,不料卻被奸臣賈似道暗中關押十六年而皇上不知,被稱為“南國蘇武”。後蒙軍之所以南下,郝經被無理羈押一事,實是第一條導火線。
而郝經在羈押之中,淡然處之,賈似道用盡手段也不能令其屈服,其從容鎮定,在大宋名士之中,也頗有流傳。楊百裏因此知之。
郝經微微頷首,算是迴禮。
儒林之中,向來講究輩份,郝經以長輩自居,頷首迴禮,楊百裏也沒意見。
楊百裏道:“聽聞郝先生從我大宋迴去之後不久,即已病逝,不想仍還活著。”
張弘範笑道:“此乃瞞天過海之計耳。郝師迴去,某即請至軍中,一路南來,略吐胸中悶氣。百裏大夫,此來為何?”
楊百裏道:“吾皇之命,明日午時,海上煮酒一會。”
張弘範道:“在本帥眼裏,大宋君臣不過一群待宰的羔羊。百裏先生見過與羔羊對飲的麽?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楊百裏也是仰天大笑,聲音更壓過張弘範一頭,笑畢道:“吾皇令我來使,我對吾皇道,北人草莽,不知雅意,皇上何必對牛彈琴耳?郝經先生,你猜吾皇怎麽說?”
郝經微微一笑,道:“百裏大夫好口才,我等如迴答此問,當自認為莽牛耳。不過大宋主幼,海風之中猶不能立,還能有什麽驚世之言?”
楊百裏道:“郝經!吾敬你氣節,但休辱吾主!”
郝經舉袖道:“百裏大夫忠心為主,郝某失言。百裏大夫,宋主怎麽說?”
楊百裏道:“吾皇道,天下興亡,其興也忽焉,其亡也忽焉。雖然興亡隻是天下事,但主宰興亡之雙方,豈可不縱談一番?”
郝經道:“百裏大夫此言,是說我元蒙興、大宋亡麽?”
楊百裏道:“元蒙自鐵木真汗以來,橫掃大漠,兵鋒四掠,元蒙之興,我大宋原不能否認。大宋自靖康以來,屢屢南遷,今更蝸居南海一隅,其衰亡之相,又豈能自欺欺人?但所謂陰極生陽、陽極生陰,我大宋否極泰來,也未可知。”
張弘範道:“百裏大夫洞察天下大勢,雖處衰亡之宋營,卻能不卑不亢,確是名士風範。今我大元兵鋒所指,勢若破竹,天下有識之事,莫不望風而歸。百裏大夫先祖墳塋尚在蘇杭,豈能忍心清明時節,沒有香火祭祀嗎?”
楊百裏哈哈長笑道:“漢帥莫要招降於我。我之忠心,比文丞相文天祥更甚。聽聞漢帥在襄陽時受過箭傷,焦山之戰後病於大漠,幾至不起。現我觀漢帥之氣色,命不久矣。若不及早迴頭,恐漢帥之後人,欲祭而無墳矣。”
楊百裏這幾句話,甚是歹毒。說完之後,他是梗起脖子,隻待張弘範發怒。哪知不但張弘範沒有發怒,就是郝經等三位老者也沒有動氣。
這等鎮定,令楊百裏暗暗心驚。
張弘範道:“百裏大夫所言甚是,張某舊疾已發,全仗嵇越嵇神醫維持,自知命不久矣。更因如此,張某才耐心周旋於南海之間,誓要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斷了江南士族的複宋之念。不然你以為,我大元水師,真破不了張世傑的圓形水寨麽?”
楊百裏笑道:“漢帥莫要危言聳聽。我朝張丞相雖然愚笨不堪,但也知道從戰爭中學習。昔日焦山之戰,敗於漢帥之火攻。現漢帥火攻之計已無可為,又豈能奈何張丞相半分?”
張弘範道:“若不給其假象,張世傑又豈會作繭自縛?此等戰略之事,原不是百裏大夫所長,在此休議。明日霧起之時,便是我軍滅宋之日。百裏大夫迴去,淨可將我等此話稟告你家幼主及張丞相,讓他們著好衣冠,到時莫失了體麵。”
楊百裏突然一拍額頭道:“哎呀,差點忘卻一事,哈哈。漢帥,我皇差我前來時,曾無意中說起,說明日雖然有霧,但不足以遮蔽視野。所以,漢帥之決戰,恐怕要延後了。”
張弘範眉頭微微一皺,喝道:“忽兒都,請司天監監副來。”
忽兒都,就是用刀鞘擊打楊百裏的親衛,乃是張弘範下的哲別射手、正印先鋒。此時得令去了,一會兒帶著司天監監副進來。
“參見漢帥。”
張弘範道:“明日天氣如何?”
“稟漢帥,明日晨起,輕霧五尺,日出時分有陣雨,陰雨至暮,霧氣益盛。”
五尺海霧,難掩形跡,果然霧氣不夠。
張弘範與郝經等人互視一眼,已知曉彼此之意。
張弘範道:“百裏大夫,張某敬你名士風節,你可實言告我,明日霧氣不足,可真是你家幼主所說?”
楊百裏道:“確是。我家幼主不但知曉明日霧氣不足,還一場辯論,收了張世傑、陸秀夫等人的軍權,張陸二位丞相在半日之間,盡是折服在我主的雄才大略之下。漢帥,以後之戰,皆是我主與你對手,你可別一世英名,毀在我少年皇帝手中。”
“哦?”楊百裏此言,著實令張弘範等人吃了一驚。當然,吃驚過後,又根本不信。隻當是楊百裏故意如此,好賺取自己等人答應他前去與大宋幼主一會而已。
但不管怎樣,楊百裏已經成功調起了張弘範的好奇之心。
張弘範看了看大宋幼主寫的“同飲一杯無”的稚嫩的書信,道:“迴去稟明你家幼主,明日海上煮酒一會。”
楊百裏一顆心放了下來,但麵上毫無異色,隻“諾”了一聲,又道:“漢帥,現使節之事已畢,外臣還有一件私事相求。”
張弘範道:“哦?能讓百裏大夫說出個‘求’字來,當真難得。百裏大夫請講。”
楊百裏道:“請準我與文文山一見。”文天祥,號文山,文文山即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