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父母都是烈士
穿越六零:丈夫帶我進城了 作者:leno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從家裏知道高如雪懷孕了之後,高如雪在家裏的地位和待遇可謂是直線上升,甚至可以說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先,家裏特意抓了好幾隻雞仔,準備養大了坐月子時候給她吃。
其次,無論她走到哪裏,都會有人緊跟著她,生怕她出什麽意外。
這種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她感到既溫暖又無奈。
徐長卿更是對她看管得嚴嚴實實,幾乎形影不離地陪著她。
他還時不時地提醒她要注意休息、不要勞累過度等,仿佛她變成了一個需要特殊保護的易碎品。
徐家的父母和爺爺奶奶得知這個好消息後,他們的精神麵貌煥然一新。
原本因為被下放到農場有些心思鬱結的他們,現在卻充滿了活力和希望。
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喜悅之情,仿佛一下子年輕了十幾歲。
之前他們心中一直存在著一些擔憂。
畢竟,他們不知道這樣的生活還要持續多久,也不知道未來會怎樣。
但是,高如雪懷孕的消息無疑給了他們一絲安慰,讓他們看到了生活中的希望。
總之,高如雪懷孕的消息給徐家帶來了無盡的歡樂和期待。
但同時也讓他們意識到,生活中的困難依然存在,需要他們共同努力去麵對。
家裏即將要有新的一代,他們也要打起精神,等待一家人團聚的那一天。
當徐長卿收到那封迴信時,他的心情輕鬆了不少。
他默默地看著信中的文字,淚水不知不覺地湧上眼眶,順著臉頰滑落下來。
這一幕讓高如雪很詫異,因為她從沒見過如此脆弱的徐長卿。
一迴想結婚以後的日子,好像一直是徐長卿做的更多,他對她更包容。
這麽一想高如雪對徐長卿憐愛起來。
高如雪心疼地將他擁入懷中,輕聲安慰著他。
她親吻著他的額頭,溫柔地撫摸著他的頭發,試圖給予他力量和溫暖。
兩人之間的情感交流變得更加深厚,他們的心靈也更加貼近。
然後天雷勾動地火,兩個人從親親開始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差點擦槍走火。
不過緊要關頭徐長卿突然想起了妻子懷孕了,及時克製住了自己的欲望。
無奈之下,徐長卿隻好灰溜溜地去衝冷水澡。
在冰冷的水流下,他一邊呲牙咧嘴地忍受著寒冷,一邊心中湧起一種不祥的預感。
他的家人結婚都挺早的,不過生孩子都不是很著急。
他的父母結婚五年才有了他,而他的爺爺奶奶也是結婚兩年後才有了他爸。
不過他卻在結婚不到半年的時間,他就有了孩子。
之前,他隻顧著沉浸在喜悅之中,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如今,被冷水一澆,他終於清醒過來。
他意識到,他和妻子原本的二人世界已經不再存在。
未來孩子出生了,更不可能有了。
孩子小得看著孩子,孩子長大了還得教育孩子。
他和妻子之間永遠夾著一個孩子。
不過當他想到孩子可能會長得像妻子或是像他,他的內心又漸漸平靜下來。
他覺得最好孩子還是像妻子才好。
他看慣了自己的長相,並不覺得自己長得多麽好看。
可是妻子的長相每一點都長在他的心上。
————
高慶國(高大伯)也是天還沒亮就早早地起床,迫不及待地趕到郵局去取信。
當他終於拿到那封的信件時,手都有點抖。
等他穩了穩心神這才小心翼翼地撕開信封,急切地展開信紙,目光迅速掃過每一行字。
一開始,他緊張地瀏覽著信的內容,心中忐忑不安,擔心會看到孩子生病或受傷的消息。
畢竟他上次受傷住院身體好了也不到一年呢。
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他臉上的表情逐漸放鬆下來,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原來,這封信並不是關於他身體狀況的壞消息。
而是告訴他一個令人驚喜的好消息——他找到了心儀的對象!
這個意外的喜訊讓他感到無比興奮和幸福。
不過他們請不到假,應該是迴不來。
高慶國拿著信一溜煙地迴到了家,把這個消息給媳婦說。
“老婆子,是愛軍在部隊找到對象了。”
說著他還揚了揚手裏的信。
高大伯母是不太認識字的,不過她還是接過這封信看了又看。
“那個小姑娘是哪裏人啊?家裏幾口人?……”
“就是安省人本地人,還是小二上次住院的那個醫院的護士。”
“護士好啊,有文化。”高大伯母一想到兒子的擇偶標準就有些哭笑不得。
不過這次人是他自己找的,他肯定中意。
“不過,那孩子家裏就她一個閨女,而且她父母都是烈士,
在她小的時候就犧牲了,她現在跟著叔叔嬸嬸生活。”
高大伯說著眉頭微皺。
高大伯母看著他皺起眉頭不樂意了,“你什麽意思,孩子好不容易找到對象,怎麽滴,你不滿意?”
“不是不是,唉,沒想到孩子是這麽個身世。
我也當過兵,怎麽會因為這個看不起她。
我是想著要不然等他們結婚生了第二個孩子就讓他隨母姓。
免得親家以後沒有香火。”
高大伯說著抽起了旱煙,吧嗒吧嗒,抽的很兇。
高大伯母一看就知道他又想起了自己犧牲的戰友。
心裏也不是滋味,小姑娘家家寄人籬下也不知道在親戚家過得好不好。
一時間高大伯母把未來的二兒媳,想成一個小白菜一樣的人。
心裏也不好受,想當年她家老頭子當兵的時候,她也是整宿睡不踏實。
不過好在他人最後還是平安迴來了,雖說身上也是好多傷疤。
但人沒缺胳膊沒缺腿,她也就知足了。
沒想到未來親家兩口子都沒了。
“那也行吧,不過還是得和孩子們商量好了才行。”
她也沒有不同意,反正姓啥都是他們家的孩子,她沒有不疼的。
而且他們老一輩還是有些老想法,覺得人沒了還是得有個後代燒紙錢。
首先,家裏特意抓了好幾隻雞仔,準備養大了坐月子時候給她吃。
其次,無論她走到哪裏,都會有人緊跟著她,生怕她出什麽意外。
這種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她感到既溫暖又無奈。
徐長卿更是對她看管得嚴嚴實實,幾乎形影不離地陪著她。
他還時不時地提醒她要注意休息、不要勞累過度等,仿佛她變成了一個需要特殊保護的易碎品。
徐家的父母和爺爺奶奶得知這個好消息後,他們的精神麵貌煥然一新。
原本因為被下放到農場有些心思鬱結的他們,現在卻充滿了活力和希望。
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喜悅之情,仿佛一下子年輕了十幾歲。
之前他們心中一直存在著一些擔憂。
畢竟,他們不知道這樣的生活還要持續多久,也不知道未來會怎樣。
但是,高如雪懷孕的消息無疑給了他們一絲安慰,讓他們看到了生活中的希望。
總之,高如雪懷孕的消息給徐家帶來了無盡的歡樂和期待。
但同時也讓他們意識到,生活中的困難依然存在,需要他們共同努力去麵對。
家裏即將要有新的一代,他們也要打起精神,等待一家人團聚的那一天。
當徐長卿收到那封迴信時,他的心情輕鬆了不少。
他默默地看著信中的文字,淚水不知不覺地湧上眼眶,順著臉頰滑落下來。
這一幕讓高如雪很詫異,因為她從沒見過如此脆弱的徐長卿。
一迴想結婚以後的日子,好像一直是徐長卿做的更多,他對她更包容。
這麽一想高如雪對徐長卿憐愛起來。
高如雪心疼地將他擁入懷中,輕聲安慰著他。
她親吻著他的額頭,溫柔地撫摸著他的頭發,試圖給予他力量和溫暖。
兩人之間的情感交流變得更加深厚,他們的心靈也更加貼近。
然後天雷勾動地火,兩個人從親親開始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差點擦槍走火。
不過緊要關頭徐長卿突然想起了妻子懷孕了,及時克製住了自己的欲望。
無奈之下,徐長卿隻好灰溜溜地去衝冷水澡。
在冰冷的水流下,他一邊呲牙咧嘴地忍受著寒冷,一邊心中湧起一種不祥的預感。
他的家人結婚都挺早的,不過生孩子都不是很著急。
他的父母結婚五年才有了他,而他的爺爺奶奶也是結婚兩年後才有了他爸。
不過他卻在結婚不到半年的時間,他就有了孩子。
之前,他隻顧著沉浸在喜悅之中,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如今,被冷水一澆,他終於清醒過來。
他意識到,他和妻子原本的二人世界已經不再存在。
未來孩子出生了,更不可能有了。
孩子小得看著孩子,孩子長大了還得教育孩子。
他和妻子之間永遠夾著一個孩子。
不過當他想到孩子可能會長得像妻子或是像他,他的內心又漸漸平靜下來。
他覺得最好孩子還是像妻子才好。
他看慣了自己的長相,並不覺得自己長得多麽好看。
可是妻子的長相每一點都長在他的心上。
————
高慶國(高大伯)也是天還沒亮就早早地起床,迫不及待地趕到郵局去取信。
當他終於拿到那封的信件時,手都有點抖。
等他穩了穩心神這才小心翼翼地撕開信封,急切地展開信紙,目光迅速掃過每一行字。
一開始,他緊張地瀏覽著信的內容,心中忐忑不安,擔心會看到孩子生病或受傷的消息。
畢竟他上次受傷住院身體好了也不到一年呢。
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他臉上的表情逐漸放鬆下來,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原來,這封信並不是關於他身體狀況的壞消息。
而是告訴他一個令人驚喜的好消息——他找到了心儀的對象!
這個意外的喜訊讓他感到無比興奮和幸福。
不過他們請不到假,應該是迴不來。
高慶國拿著信一溜煙地迴到了家,把這個消息給媳婦說。
“老婆子,是愛軍在部隊找到對象了。”
說著他還揚了揚手裏的信。
高大伯母是不太認識字的,不過她還是接過這封信看了又看。
“那個小姑娘是哪裏人啊?家裏幾口人?……”
“就是安省人本地人,還是小二上次住院的那個醫院的護士。”
“護士好啊,有文化。”高大伯母一想到兒子的擇偶標準就有些哭笑不得。
不過這次人是他自己找的,他肯定中意。
“不過,那孩子家裏就她一個閨女,而且她父母都是烈士,
在她小的時候就犧牲了,她現在跟著叔叔嬸嬸生活。”
高大伯說著眉頭微皺。
高大伯母看著他皺起眉頭不樂意了,“你什麽意思,孩子好不容易找到對象,怎麽滴,你不滿意?”
“不是不是,唉,沒想到孩子是這麽個身世。
我也當過兵,怎麽會因為這個看不起她。
我是想著要不然等他們結婚生了第二個孩子就讓他隨母姓。
免得親家以後沒有香火。”
高大伯說著抽起了旱煙,吧嗒吧嗒,抽的很兇。
高大伯母一看就知道他又想起了自己犧牲的戰友。
心裏也不是滋味,小姑娘家家寄人籬下也不知道在親戚家過得好不好。
一時間高大伯母把未來的二兒媳,想成一個小白菜一樣的人。
心裏也不好受,想當年她家老頭子當兵的時候,她也是整宿睡不踏實。
不過好在他人最後還是平安迴來了,雖說身上也是好多傷疤。
但人沒缺胳膊沒缺腿,她也就知足了。
沒想到未來親家兩口子都沒了。
“那也行吧,不過還是得和孩子們商量好了才行。”
她也沒有不同意,反正姓啥都是他們家的孩子,她沒有不疼的。
而且他們老一輩還是有些老想法,覺得人沒了還是得有個後代燒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