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鶴年又看向麵前的少年,眼中說不出的滿意。
一年之前,吳可道返迴門中,竟然煉開八十竅,隻餘最後一竅未能洞開。
這讓趙鶴年又驚又喜。修行數載以來,他早已知道,如同自己這般煉化八十一竅的少之又少。可見這吳可道的天資也是非同凡響。
他不知道是否是自己天資高,還是《三洞混靈無極真經》頗具玄妙,抑或是自己本身就合適修行《真經》也未可知。
這修行門中最注重的便是師道傳承,其次便是引渡之恩。若是這吳可道將來修行有成,天然的便站在自己這一邊。
這也讓他十分看重。他將這些情況如實告知吳可道,希望為他引一師承。或者引薦到恩師門下,給自己做同門師弟也是可行。
他雖拜入天蕩峰門下,但他修行的乃是以《三洞混靈無極真經》為主,天蕩峰的《五行生元功》隻是輔助修行。若是將他引薦至恩師門下,或可光大師門。
誰料想他將想法告知他,吳可道卻堅決拜入他的門下。無奈之下,他隻得將此事稟告師尊。
青宣尊者見了吳可道,睜開慧眼一看,隻見他眉飛五色,頂放華彩,驚異之下,卻反而勸告趙鶴年將之收歸門下。
青宣尊者笑吟吟的告訴他,這一切都是天機牽引,或許是前緣注定,旁人可遇都不可求。另有一點,這吳可道氣運鼎盛,若是一般人也是無福消受。隻有與他同樣的深厚氣運,相互勾連之下,才能彼此受益。
他聽恩師如此言語,也就打消疑慮,正式將吳可道收歸門下。青宣尊者也是態度慎重,不僅開了道統譜碟,親自將他錄入玉碟,更是曉諭各峰,可見重視程度。又賜了一件靈器飛劍——飛青劍。
趙鶴年受了他的三叩九拜之禮,正式收為門下首徒,又將靈器金烏壺賜他護身。
隻是這一年以來,吳可道始終未能突破最後一竅,於是拜辭下山,想要尋找契機。
修行人離別本是常事,遊曆天下,體察世間萬物,才能參悟自然之道。
趙鶴年前幾日已經讓和雨替他打點行囊。吳可道此行不僅是想突破最後一竅,更想借機尋找合適凝煞煉罡之地,想要一舉修入煉罡境界。因此這一去時日定然不短。
趙鶴年看著吳可道,說道:“為師知道你向道之心甚堅,隻是很多時候也講機緣巧合,你此行若是無法突破最後一竅,也切莫留下心執。修行人最忌執念,執念才是修行人最大的阻礙。”
吳可道躬身應下道:“恩師放心,弟子定然銘記。”
趙鶴年點了點頭,右手一翻,一隻幽藍色鱗片狀的物件出現在手上。說道:“此物名為‘幽藍盾’,乃是為師早年所用法器,雖然無甚厲害之處,卻能借水隱遁,頗有幾分玄妙。日後你若尋見‘無形真水’,將之煉入其中,補足禁製缺陷,便能成就一件上佳靈器。此去多有磨難,便賜你護身吧。”
吳可道躬身接過。
趙鶴年又道:“此去一路小心,多聽多看,切莫交淺言深,也莫招惹是非,要知道浪起風是禍,災來口為非。小心提防,謹言慎行”。
吳可道笑道:“恩師不必擔憂,弟子此行定然安然迴返。”
趙鶴年又對一旁金翅仙鶴說道:“靈飛道友,此行有勞你一路護持,來日迴返門中,貧道必給你個結果。”他有玉頂流光寶花在手,此花能助煉罡修士或是虛丹異類煉開天門,從而神魂異變,不懼黑風消磨。
仙鶴靈飛點項迴道:“道友放心,小畜必定不遺餘力。”它本來有心歸附趙鶴年門下,此時難得有了立功機會,也是誌氣昂揚。
吳可道拜辭道:“恩師保重”。說完跨上仙鶴,目辭而去。
趙鶴年看著吳可道騎鶴離去,心中也是暗中盤算,他這兩年來參悟道法,體悟自然,卻始終沒有迎來突破金丹的契機。看來他也得下山走一遭了。煉罡修士雖然壽有三百,可是時光迅疾,倏忽一瞬,若是不能勇猛精進,待到身衰氣竭,恐怕悔之晚矣。
他一頓右足,神光騰起,托起身軀破空飛馳,轉眼來至神氣宮前。
和寧連忙入內通傳。不一時,請他入殿。
青宣尊者坐於法台上,含笑問道:“來此何事?”
趙鶴年行禮迴道:“弟子近日忽有所感,察覺道行已無精進,金丹契機卻始終無有感應,想來空坐山中無多助益。所以想要辭別恩師下山尋找機緣。”
青宣尊者含笑看了他幾眼,笑道:“難為你過了這許多日子才來辭行,為師早見你氣機圓融,真元沉凝,已到了突破的關口。不想你倒是沉得下心思,這點為師倒是甚為欣慰。”
一年之前,吳可道返迴門中,竟然煉開八十竅,隻餘最後一竅未能洞開。
這讓趙鶴年又驚又喜。修行數載以來,他早已知道,如同自己這般煉化八十一竅的少之又少。可見這吳可道的天資也是非同凡響。
他不知道是否是自己天資高,還是《三洞混靈無極真經》頗具玄妙,抑或是自己本身就合適修行《真經》也未可知。
這修行門中最注重的便是師道傳承,其次便是引渡之恩。若是這吳可道將來修行有成,天然的便站在自己這一邊。
這也讓他十分看重。他將這些情況如實告知吳可道,希望為他引一師承。或者引薦到恩師門下,給自己做同門師弟也是可行。
他雖拜入天蕩峰門下,但他修行的乃是以《三洞混靈無極真經》為主,天蕩峰的《五行生元功》隻是輔助修行。若是將他引薦至恩師門下,或可光大師門。
誰料想他將想法告知他,吳可道卻堅決拜入他的門下。無奈之下,他隻得將此事稟告師尊。
青宣尊者見了吳可道,睜開慧眼一看,隻見他眉飛五色,頂放華彩,驚異之下,卻反而勸告趙鶴年將之收歸門下。
青宣尊者笑吟吟的告訴他,這一切都是天機牽引,或許是前緣注定,旁人可遇都不可求。另有一點,這吳可道氣運鼎盛,若是一般人也是無福消受。隻有與他同樣的深厚氣運,相互勾連之下,才能彼此受益。
他聽恩師如此言語,也就打消疑慮,正式將吳可道收歸門下。青宣尊者也是態度慎重,不僅開了道統譜碟,親自將他錄入玉碟,更是曉諭各峰,可見重視程度。又賜了一件靈器飛劍——飛青劍。
趙鶴年受了他的三叩九拜之禮,正式收為門下首徒,又將靈器金烏壺賜他護身。
隻是這一年以來,吳可道始終未能突破最後一竅,於是拜辭下山,想要尋找契機。
修行人離別本是常事,遊曆天下,體察世間萬物,才能參悟自然之道。
趙鶴年前幾日已經讓和雨替他打點行囊。吳可道此行不僅是想突破最後一竅,更想借機尋找合適凝煞煉罡之地,想要一舉修入煉罡境界。因此這一去時日定然不短。
趙鶴年看著吳可道,說道:“為師知道你向道之心甚堅,隻是很多時候也講機緣巧合,你此行若是無法突破最後一竅,也切莫留下心執。修行人最忌執念,執念才是修行人最大的阻礙。”
吳可道躬身應下道:“恩師放心,弟子定然銘記。”
趙鶴年點了點頭,右手一翻,一隻幽藍色鱗片狀的物件出現在手上。說道:“此物名為‘幽藍盾’,乃是為師早年所用法器,雖然無甚厲害之處,卻能借水隱遁,頗有幾分玄妙。日後你若尋見‘無形真水’,將之煉入其中,補足禁製缺陷,便能成就一件上佳靈器。此去多有磨難,便賜你護身吧。”
吳可道躬身接過。
趙鶴年又道:“此去一路小心,多聽多看,切莫交淺言深,也莫招惹是非,要知道浪起風是禍,災來口為非。小心提防,謹言慎行”。
吳可道笑道:“恩師不必擔憂,弟子此行定然安然迴返。”
趙鶴年又對一旁金翅仙鶴說道:“靈飛道友,此行有勞你一路護持,來日迴返門中,貧道必給你個結果。”他有玉頂流光寶花在手,此花能助煉罡修士或是虛丹異類煉開天門,從而神魂異變,不懼黑風消磨。
仙鶴靈飛點項迴道:“道友放心,小畜必定不遺餘力。”它本來有心歸附趙鶴年門下,此時難得有了立功機會,也是誌氣昂揚。
吳可道拜辭道:“恩師保重”。說完跨上仙鶴,目辭而去。
趙鶴年看著吳可道騎鶴離去,心中也是暗中盤算,他這兩年來參悟道法,體悟自然,卻始終沒有迎來突破金丹的契機。看來他也得下山走一遭了。煉罡修士雖然壽有三百,可是時光迅疾,倏忽一瞬,若是不能勇猛精進,待到身衰氣竭,恐怕悔之晚矣。
他一頓右足,神光騰起,托起身軀破空飛馳,轉眼來至神氣宮前。
和寧連忙入內通傳。不一時,請他入殿。
青宣尊者坐於法台上,含笑問道:“來此何事?”
趙鶴年行禮迴道:“弟子近日忽有所感,察覺道行已無精進,金丹契機卻始終無有感應,想來空坐山中無多助益。所以想要辭別恩師下山尋找機緣。”
青宣尊者含笑看了他幾眼,笑道:“難為你過了這許多日子才來辭行,為師早見你氣機圓融,真元沉凝,已到了突破的關口。不想你倒是沉得下心思,這點為師倒是甚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