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道人聞言一愣,繼而驚喜,他知道趙鶴年說出此話,心中定然已有對策,連忙開口問道:“不知道友有何辦法?”他期待的看著趙鶴年,心中暗思:若是能提升劍器品質,無疑去天風法會也更有把握。


    趙鶴年點頭道:“貧道手中有一件師門所傳寶鼎,較之此鼎更具玄妙,想來定能讓法劍威能更甚”。柳道人與周正自然欣喜,心中暗唿沒有找錯人。


    趙鶴年一拂袖,一道紫光躍出,現出一尊紫金銅鼎,紫光閃爍,彩輝騰騰。二人見到此鼎,竟然已是靈器之屬,難得材質上乘,靈氣逼人。兩人上前觀望,口中連聲讚歎。雖不明煉製之法,但也知寶鼎難得,不由對趙鶴年來曆更為好奇。


    三人看罷寶鼎,齊至煉器室準備。趙鶴年將寶鼎安放妥當。柳道人道:“稍後便由趙道友全麵主持機宜,貧道二人輪番掌火,鹹聽吩咐。”趙鶴年點頭應下,三人環坐器鼎四周。


    趙鶴年對二人一聲令道:“起火溫爐”。柳道人一點頭,手中掐印,將口一張,一道白光自口中射出,直往鼎底火池中鑽去。


    趙鶴年不由點頭,這便是‘三昧真火’中的下昧民火了。


    凝煞煉罡,罡煞混為一體,已至人身極致。修行中人有描述道:修行到此步,已是人中仙。壽元三百載,卻病又延年。


    到了這般時節,陰魂發生異變,轉變為神魂,不僅可以神識脫體而出,化為清風感悟自然種種變化,丹田之中還會生出一種神焰,乃是精氣神凝煉極致而生。心者君火,亦稱神火,其名曰上昧;腎者臣火,亦稱精火,其名曰中昧;膀胱,即臍下氣海,亦稱民火,其名曰下昧。合稱為“三昧真火”。


    隻是尋常修士精氣神擇一而修,丹田不能生出此種玄妙,隻能生出其中一種,故而分別有名。神火青色,精火黃色,民火白色。方才柳道人這道真火乃是白色,故而猜測應當是民火。


    白色火焰飄至鼎下,輕輕抖動搖曳,仿佛隨時都要熄滅。趙鶴年連忙從袖中取出一隻白玉葫蘆,傾倒出一些赤色火砂,往著鼎下連拋三把。火焰一次盛過一次,最後穩定成拳頭大小。莫看此火隻有這般大小,因為這是修士靈氣凝結,一絲便有莫大威力,不是凡火可比。凡水不可滅,凡風不能熄。山林惹一絲,滿山化火海;房屋沾一毫,廣廈作焦炭。


    雖然此火威力廣大,但是也不是輕易能夠施展。趙鶴年本也可以用“三陽控火訣”操控火鴉來祭煉法寶。隻是一者,他不願輕易暴露一身法寶根底,憑空惹人猜忌,若不是為了提升法劍威力,也不會輕易拿出紫精銅鼎;二者,火鴉所吐妖火未必有煉罡修士所煉真火精純,若是沾染雜氣,致使法寶品質跌落,他也心中難安。


    他往柳道人看去,隻見其緊閉雙目,麵如淡金,正在調息吐納,顯然也是損耗不小。隻是此時還用不上二人,於是也不打擾,隻在蒲團靜等時機。


    靈氣所凝真火,動靜自然與凡火不同。隻是靜靜灼燒銅爐,未曾發出半點聲響。一直等了三個時辰,寶鼎終於被灼燒的通紅一片,周身發出滾滾熱浪。


    趙鶴年見開爐時機已到,喝道:“開爐”。兩人聽聞,忙將火勢往下一壓。趙鶴年啟開頂蓋,將一旁早已備下的雷紋鋼拋入其中,複又將鼎蓋蓋起。又對柳道人說道:“以武火熬煉,今後每隔三日開鼎一次,你二人三日輪班一次,小心看管爐火”。


    柳道人連忙應下,輸送法力,將真火催發極致。鼎下白光耀目,頂上熱浪翻滾。趙鶴年點點頭,便與周正各自迴室休息。他來到培育室,見到靈蠶無恙,又撒下飼餌喂養。這段時間已經無法安穩修行,於是端坐石床,從袖中取出一隻玉盒,將上麵禁製符籙撕下,剛將玉盒打開,數道雷芒激射而出。


    趙鶴年早已見怪不怪,身前升起五色煙嵐,將雷芒格擋在外。他所修《三洞混靈無極真經》,本已經列屬玄門最上乘真氣,後又經數次機緣巧合,讓自己真氣淬煉數次,真氣已經精純無比,真可謂已經到了“增無可增,加無可加”的地步。這道真氣遊走三丹田,後升濁降,循環往複,化陰陽,合五行。以此真氣催動“五雷法”,也是威力不俗,滅殺尋常同階修士不在話下。隻是對上煉罡修士神光還有不及。


    如今得到“雷精元石”,正好將五雷法修行一番,若是威力再行提升,或可與煉罡修士一較高下。本著這個主意,他將此石洗練五雷真氣。卻不想真氣經過雷精元石洗練,卻是又添異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空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子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子魚並收藏空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