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波山,青顏上人?”趙鶴年嘴中念叨著,隨即駕起禦風舟往東而去。
趙平山給他的消息中,雲波山有一散修,名喚青顏上人。據說此人道法高深,業已凝就神光,卻從不恃強淩弱,專好濟世救人,庇護一方黎民。其所居雲波山,便育有藏兵豆,每隔十二年結成三十顆,被他煉成隨身寶物。
他此行便往雲波山一行,看有無機會得到藏兵豆,不論到時結果如何,他也該快快出了雲周國。
一路往東疾馳,不過半日光景,遙遙便見一座巍峨山峰,其上白雲籠罩,光彩離奇。他按路程來算,也應到了地界,隻是山林廣袤,不知青顏上人居於何處?心下思忖:該尋個當地百姓問清路徑。正自思慮間,忽聽山間傳來歌聲,側耳傾聽,原是:
容忍驅馳兮,天將明。勞苦奔波兮,步難行。
平生憂思兮,不能斷。當下隻求兮,半安心。
趙鶴年循聲望去,隻見一個樵夫正在林間伐木,歌聲悅耳,斧鑿丁丁。他忙降下飛舟,落於一處。往那樵夫走去,遠遠唱了個諾,喊道:“居士有禮,貧道稽首,敢問此處是何方地界?”
那樵夫聽人叫喊,唬了一跳,急扭頭看去,隻見山道上站著一個年輕道士,英俊挺拔,氣度不凡。忙扔下手中斧頭,打個躬道:“迴道長話,此處名叫雲波山,隸屬隔水府管轄,附近有數個村落,皆以砍伐木材為生。不知道長從何處來?”
趙鶴年笑道:“貧道從西而來,聽聞此地有位青顏上人,術法高強,慈悲濟世,特地前來拜訪,卻不知上人居所,特冒昧前來相詢。”
樵夫指著一條山路迴道:“沿著此路一直往前,約過二三裏,便見一座草廬,即是上人居所。隻是上人行跡杳然,或是入山采藥,或是出門訪友,或是浪跡市井,並不時常在這山中,隻怕道長要撲個空。”
趙鶴年連忙拜謝道:“多謝相告”。便循著樵夫所指方向大步而去。樵夫見這道士腳步迅速,奔走如風,片刻便走遠了,知道不是凡人,心下連歎後悔,若是討得一二好處,也是受用不淺。
趙鶴年一路循著山徑而走,不過多時,遙遙便見山間矗立一座茅舍,融接山色,親和自然,天上煙霞籠罩,地上藤蔓攀附。山花嫋嫋娜娜,鬆柏亭亭如蓋。
他來到舍前,隻見舍分前後裏外,屋外圍繞籬笆,正麵是一扇木門,門上懸掛一柄三寸長的木劍。他往劍上看去,隻見木劍紋理清晰,包漿紅潤,知是一件古物。
他睜開法眼觀望,隻覺其中有股法力波動,暴躁炫動,這股法力倒是十分熟悉,分明是雷電威勢。又見其上篆刻法紋,描繪符篆,便知是一件法器。無非是鎮煞安神之用。
敲動門扉,又朝門內唿喊道:“貧道趙鶴年,前來拜見青顏上人”,一連唿喊三次,邊聽屋內發生響動。透過籬笆望去,隻見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從屋內奔出。屋內距院門隻有十數步距離,隻見他左右跳躍來到門口,打開門戶。趙鶴年看的好奇,凝神看去,院中分明有陣法護持。
少年站在門前,拱手施禮道:“道長有禮,今日家師不在家中,道長若是有事,可留下書信,改日再來”。
趙鶴年尋思,若是苦苦等待,豈不讓人心焦,於是問道:“不知上人去往何處,貧道有事需要一見,恐空等無趣,願親身一往。”
少年沉默片刻後,迴道:“那日家師好友連雲道長來訪,我在一旁侍候。聽得他與家師約定本月十五日前往鳳來府枯浪嶼會麵,道長若是有事,可以前去一試。”
趙鶴年得知消息,拱手道:“多謝道友”,又取出一隻瓷瓶塞入少年手中,隨即拋出禦風舟,邁步踏上,往鳳來府而去。身後少年看得一陣豔羨,見得飛舟行遠,握了握手中瓷瓶,也轉身迴廬練氣,以期早日禦器行空。
鳳來府距此地並不遙遠,距離十五之期尚有八日,不如先前往那處,或能提前碰到。
行過兩日,來至鳳來府。趙鶴年見府城繁華,暗想:時日尚早,不如打探一番,左右不過耽擱半日。於是降下飛舟,尋個僻靜小巷,現出身形。
他踱步出來,剛出巷口,迎麵正碰著一個十一二歲小乞丐奔跑,滿麵髒汙,衣衫襤褸,身體瘦弱,也看不清是男是女。漆黑的雙手各抓著一個饅頭,身後緊趕著一個中年漢子。那漢子一邊跑,嘴中一邊叫嚷:“小賊,不要跑,要是讓老子抓到,非得打死你不可”。
那小乞丐見趙鶴年從巷中出來,以為裏麵是條生路,急忙竄進巷子,沒頭沒腦的往前跑,又不停扭頭往後看,不料一頭撞到牆上,直撞的頭冒金星,兩眼昏花,手裏兩個饅頭也不知道飛到哪裏去了。
他不顧頭腦昏眩,急忙尋找饅頭。這時那追趕漢子已經堵住巷子。那小乞丐見到來人,身子緊緊貼著牆壁,眼中滿是驚恐神色,腳下不斷向牆角挪去。那漢子漸漸逼近,那小乞丐蜷在牆角,縮成一團,身體也微微顫抖。
那漢子走至跟前,一腳踢在小乞丐身上,小乞丐悶哼一聲,懷揣饅頭埋頭膝間。那漢子見小乞丐不聲不響,更是火起,揪住破衣,一下提溜起來,見他低頭不語,一巴掌唿在臉上。小乞丐臉上頓時紅脹一塊,嘴角也流下一絲血跡,懷中抱住的兩個饅頭也落在地下。
似是用力過重,那漢子也覺得手上火辣辣一片,盛怒之下,一下子將其摔在地上,又踢了兩腳,見到小乞丐悶不作聲,此時也出了氣,轉身便走了。
小乞丐見到漢子走遠,慢慢爬將起來,將沾滿灰塵的饅頭拾起來,一瘸一拐的出了巷子。
趙鶴年在巷子口看得分明,隻是世間疾苦永遠也沒有盡頭,若是不能改變別人的前路,又何必橫插一腳呢?但他到底是道門中人,不能免卻慈悲障,見到小乞丐淒涼身影,也不免心中戚戚,便一路尾隨而去。
趙平山給他的消息中,雲波山有一散修,名喚青顏上人。據說此人道法高深,業已凝就神光,卻從不恃強淩弱,專好濟世救人,庇護一方黎民。其所居雲波山,便育有藏兵豆,每隔十二年結成三十顆,被他煉成隨身寶物。
他此行便往雲波山一行,看有無機會得到藏兵豆,不論到時結果如何,他也該快快出了雲周國。
一路往東疾馳,不過半日光景,遙遙便見一座巍峨山峰,其上白雲籠罩,光彩離奇。他按路程來算,也應到了地界,隻是山林廣袤,不知青顏上人居於何處?心下思忖:該尋個當地百姓問清路徑。正自思慮間,忽聽山間傳來歌聲,側耳傾聽,原是:
容忍驅馳兮,天將明。勞苦奔波兮,步難行。
平生憂思兮,不能斷。當下隻求兮,半安心。
趙鶴年循聲望去,隻見一個樵夫正在林間伐木,歌聲悅耳,斧鑿丁丁。他忙降下飛舟,落於一處。往那樵夫走去,遠遠唱了個諾,喊道:“居士有禮,貧道稽首,敢問此處是何方地界?”
那樵夫聽人叫喊,唬了一跳,急扭頭看去,隻見山道上站著一個年輕道士,英俊挺拔,氣度不凡。忙扔下手中斧頭,打個躬道:“迴道長話,此處名叫雲波山,隸屬隔水府管轄,附近有數個村落,皆以砍伐木材為生。不知道長從何處來?”
趙鶴年笑道:“貧道從西而來,聽聞此地有位青顏上人,術法高強,慈悲濟世,特地前來拜訪,卻不知上人居所,特冒昧前來相詢。”
樵夫指著一條山路迴道:“沿著此路一直往前,約過二三裏,便見一座草廬,即是上人居所。隻是上人行跡杳然,或是入山采藥,或是出門訪友,或是浪跡市井,並不時常在這山中,隻怕道長要撲個空。”
趙鶴年連忙拜謝道:“多謝相告”。便循著樵夫所指方向大步而去。樵夫見這道士腳步迅速,奔走如風,片刻便走遠了,知道不是凡人,心下連歎後悔,若是討得一二好處,也是受用不淺。
趙鶴年一路循著山徑而走,不過多時,遙遙便見山間矗立一座茅舍,融接山色,親和自然,天上煙霞籠罩,地上藤蔓攀附。山花嫋嫋娜娜,鬆柏亭亭如蓋。
他來到舍前,隻見舍分前後裏外,屋外圍繞籬笆,正麵是一扇木門,門上懸掛一柄三寸長的木劍。他往劍上看去,隻見木劍紋理清晰,包漿紅潤,知是一件古物。
他睜開法眼觀望,隻覺其中有股法力波動,暴躁炫動,這股法力倒是十分熟悉,分明是雷電威勢。又見其上篆刻法紋,描繪符篆,便知是一件法器。無非是鎮煞安神之用。
敲動門扉,又朝門內唿喊道:“貧道趙鶴年,前來拜見青顏上人”,一連唿喊三次,邊聽屋內發生響動。透過籬笆望去,隻見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從屋內奔出。屋內距院門隻有十數步距離,隻見他左右跳躍來到門口,打開門戶。趙鶴年看的好奇,凝神看去,院中分明有陣法護持。
少年站在門前,拱手施禮道:“道長有禮,今日家師不在家中,道長若是有事,可留下書信,改日再來”。
趙鶴年尋思,若是苦苦等待,豈不讓人心焦,於是問道:“不知上人去往何處,貧道有事需要一見,恐空等無趣,願親身一往。”
少年沉默片刻後,迴道:“那日家師好友連雲道長來訪,我在一旁侍候。聽得他與家師約定本月十五日前往鳳來府枯浪嶼會麵,道長若是有事,可以前去一試。”
趙鶴年得知消息,拱手道:“多謝道友”,又取出一隻瓷瓶塞入少年手中,隨即拋出禦風舟,邁步踏上,往鳳來府而去。身後少年看得一陣豔羨,見得飛舟行遠,握了握手中瓷瓶,也轉身迴廬練氣,以期早日禦器行空。
鳳來府距此地並不遙遠,距離十五之期尚有八日,不如先前往那處,或能提前碰到。
行過兩日,來至鳳來府。趙鶴年見府城繁華,暗想:時日尚早,不如打探一番,左右不過耽擱半日。於是降下飛舟,尋個僻靜小巷,現出身形。
他踱步出來,剛出巷口,迎麵正碰著一個十一二歲小乞丐奔跑,滿麵髒汙,衣衫襤褸,身體瘦弱,也看不清是男是女。漆黑的雙手各抓著一個饅頭,身後緊趕著一個中年漢子。那漢子一邊跑,嘴中一邊叫嚷:“小賊,不要跑,要是讓老子抓到,非得打死你不可”。
那小乞丐見趙鶴年從巷中出來,以為裏麵是條生路,急忙竄進巷子,沒頭沒腦的往前跑,又不停扭頭往後看,不料一頭撞到牆上,直撞的頭冒金星,兩眼昏花,手裏兩個饅頭也不知道飛到哪裏去了。
他不顧頭腦昏眩,急忙尋找饅頭。這時那追趕漢子已經堵住巷子。那小乞丐見到來人,身子緊緊貼著牆壁,眼中滿是驚恐神色,腳下不斷向牆角挪去。那漢子漸漸逼近,那小乞丐蜷在牆角,縮成一團,身體也微微顫抖。
那漢子走至跟前,一腳踢在小乞丐身上,小乞丐悶哼一聲,懷揣饅頭埋頭膝間。那漢子見小乞丐不聲不響,更是火起,揪住破衣,一下提溜起來,見他低頭不語,一巴掌唿在臉上。小乞丐臉上頓時紅脹一塊,嘴角也流下一絲血跡,懷中抱住的兩個饅頭也落在地下。
似是用力過重,那漢子也覺得手上火辣辣一片,盛怒之下,一下子將其摔在地上,又踢了兩腳,見到小乞丐悶不作聲,此時也出了氣,轉身便走了。
小乞丐見到漢子走遠,慢慢爬將起來,將沾滿灰塵的饅頭拾起來,一瘸一拐的出了巷子。
趙鶴年在巷子口看得分明,隻是世間疾苦永遠也沒有盡頭,若是不能改變別人的前路,又何必橫插一腳呢?但他到底是道門中人,不能免卻慈悲障,見到小乞丐淒涼身影,也不免心中戚戚,便一路尾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