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華哈哈一笑,說道:“它可不就在裏麵?”
趙鶴年聞言一愣,疑惑道:“裏麵?師兄是說此怪已經捉拿住了?”
重華頷首道:“正是,師弟可以一觀。”說著,對著兩界陣圖一扇,隻見方才還是地底幽深洞窟模樣,忽然消失不見,被赤發疫鬼吸納體內的濁氣忽然化為道道符鏈,將疫鬼層層包裹,這符鏈乃是它吸入體內的濁氣所化,已是鑽透此怪丹田經脈,饒是它能變化,此時也是不能絲毫動作。
重華將赤發疫鬼一把扯出畫外,對趙鶴年說道:“此怪乃是天地生成,有諸多妙用,恩師已有吩咐,將此怪給予師弟。”
趙鶴年皺眉道:“不知此怪有何用處,還望師兄賜教。”
重華點點頭,說道:“此怪乃是天地生成,其本質乃是一縷規則具象,說它是規則,豈能以偏概全;說規則是它,又如盲人摸象,隻能把它當成規則這棵大樹上的一片微不足道的葉子。但若是讓他汲取養分,讓它生根發芽,它也能如人一般得道成仙,這便是萬物有靈。”
“但是它這一點靈光卻我等不同,乃是規則本源而出,先天便帶道韻。若行神道,便可凝聚香火;若行仙道,則可親近大道。”
“此怪用途有二,一者以水火煉度之法,將之煉為護法神將,從此隨身護持,更能以香火之力煉成金身。二者,以身外化身之法,將之煉為分身,從此便可化為自身一部分,本源之力自然歸之己身。”
趙鶴年聽聞,忙問道:“不知師兄可有此二種法門?”
重華搖搖頭,說道:“我這裏並沒有,想來門中定然是有的,師弟可想辦法去取來。”
趙鶴年點點頭,說道:“日後若有機遇再說此事,容我先將此怪收起”,說完便取出一隻玉瓶,將赤發疫鬼收入,恐他逃脫,又取出“封妖伏魔令”將之化為一道金符鎮壓其上。
趙鶴年收拾完此事,忍不住心中好奇,問道:“師兄如何得知此怪會經過此處,事先在此處埋伏,想必不是巧合?”
重華點點頭,說道:“並非巧合,我得恩師諭令,事先麵授機要,是以便在此地等候。”
趙鶴年聞言愕然,不禁讚道:“真人神通真是不可思議。”隨後便請重華往白元縣一行,重華拒絕道:“紅塵濁地,因緣糾葛,本不是我等久留之地,此次出來,真人囑咐,命你今日之後離開白元縣,不得再幹預白元縣之事。”
趙鶴年皺眉道:“不知其中有何說法?”
重華迴道:“你當日在青華郡顯露神通,被青華郡天都觀執掌發書門中執法堂。因你乃是天蕩峰真傳,執法堂無權過問,便將文書移交天一院,要奪你真傳身份。”
“清寧尊者卻覺隻是小事,焰光峰燁道尊者則是認為你無視門中律令,幹預劫運循環,有違上天意誌,故要嚴懲。”
“此時席上有成華峰太啟尊者出言道:我們修仙者高高在上,以為了悟天道,通明變化,將凡人踩在腳底,卻不明:道乃水也,一味升騰上天,不能潤澤萬物,與道合真,終究隻會掉落九天,跌進塵埃。這人間之事還得以人力來改變。”
“二位尊者一時爭論不休。此時,有玉真峰離塵尊者出言道:人都有位置,一旦站了位置,就下不來了。”
“焰光峰燁道尊者聽了此話,麵紅耳赤,一言不發。最後清寧尊者下了諭令,命你快快離了白元縣,不得再以神通幹預人間王朝之事”。
趙鶴年不想這其中還有這許多曲折,忙俯身稱是。重華點點頭,收了畫軸,說道:“師弟,前路珍重,他日再會”,說完一縱身,化為一道虹光遠去。
趙鶴年輕舒一口氣,他當日便知顯露神通,門中定然覺察,不想竟如此輕鬆讓自己度過此關。他日返迴門中,定要上門感謝二位尊者。搖搖頭,取出飛舟便往白元縣而去。
……
沈哲言見趙鶴年去時良久,不由心內不安,隻在城中張望。等了半日,忽見街上出現一人,道衣玉冠,忙迎了上去,將之請入後院,問道:“道長可是除了妖怪?”
趙鶴年點點頭,說道:“承蒙門中師兄降臨,以神通法寶收服此怪”。
沈哲言神情振奮,一拍手道:“真是太好了,道長慈悲,百姓定然感激道長恩情。”
趙鶴年搖搖頭說道:“我要什麽感激,隻求念頭通達而已。我觀芸芸眾生皆有苦難,卻難以救拔群生。我今助此地百姓渡過難關,他們今朝得活,他朝忘卻苦楚,照樣有惡口、嫉妒、執念、貪欲、殺生等禍。我不能因他們今後之事而今朝袖手旁觀,卻會因為他們今後所行惡事而有業報。”
沈哲言聞言不由疑惑,問道:“佛家有言: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道家也有說:仙道貴生,無量救人。怎會因救人而有業報?”
趙鶴年淡笑道:“天道有承負,你所行所願皆有迴應,若是救度善人,他行一分善,你得其中之三;若是救度惡人,他行一分惡,你有其中之八。這紅塵宛如煉獄,真人尊者、羅漢菩薩猶不敢輕曆紅塵,更何談我等初入道途之人。”
沈哲言歎道:“若是不能利濟於人,修道隻一味避世,那又有何意義?”
趙鶴年搖搖頭,笑道:“你以為修真悟道,養煉道德都是消極嗎?卻不知這才是最大的功德。這世間有正反兩極,譬如善惡、窮富、美醜、貴賤等等。若是將好的一麵比做白晝,將壞的一麵比做黑夜,那麽天道運轉,晝長夜便短,晝短夜便長,有極晝便有極夜,此乃天道循環。我等修真煉道,超脫俗流,鎮壓邪魅,弘揚正道。若有人開悟智慧,便得接引,入仙、佛、神三道,生發正氣,攘除不平,守護人道。你若是得入道門,這世間少一凡夫,他朝救度善信,不是功德廣大嗎?為什麽不先諸己而後求諸人,還沒突破自我秉性的束縛,先來說什麽利濟於人,不是可笑嗎?”
趙鶴年聞言一愣,疑惑道:“裏麵?師兄是說此怪已經捉拿住了?”
重華頷首道:“正是,師弟可以一觀。”說著,對著兩界陣圖一扇,隻見方才還是地底幽深洞窟模樣,忽然消失不見,被赤發疫鬼吸納體內的濁氣忽然化為道道符鏈,將疫鬼層層包裹,這符鏈乃是它吸入體內的濁氣所化,已是鑽透此怪丹田經脈,饒是它能變化,此時也是不能絲毫動作。
重華將赤發疫鬼一把扯出畫外,對趙鶴年說道:“此怪乃是天地生成,有諸多妙用,恩師已有吩咐,將此怪給予師弟。”
趙鶴年皺眉道:“不知此怪有何用處,還望師兄賜教。”
重華點點頭,說道:“此怪乃是天地生成,其本質乃是一縷規則具象,說它是規則,豈能以偏概全;說規則是它,又如盲人摸象,隻能把它當成規則這棵大樹上的一片微不足道的葉子。但若是讓他汲取養分,讓它生根發芽,它也能如人一般得道成仙,這便是萬物有靈。”
“但是它這一點靈光卻我等不同,乃是規則本源而出,先天便帶道韻。若行神道,便可凝聚香火;若行仙道,則可親近大道。”
“此怪用途有二,一者以水火煉度之法,將之煉為護法神將,從此隨身護持,更能以香火之力煉成金身。二者,以身外化身之法,將之煉為分身,從此便可化為自身一部分,本源之力自然歸之己身。”
趙鶴年聽聞,忙問道:“不知師兄可有此二種法門?”
重華搖搖頭,說道:“我這裏並沒有,想來門中定然是有的,師弟可想辦法去取來。”
趙鶴年點點頭,說道:“日後若有機遇再說此事,容我先將此怪收起”,說完便取出一隻玉瓶,將赤發疫鬼收入,恐他逃脫,又取出“封妖伏魔令”將之化為一道金符鎮壓其上。
趙鶴年收拾完此事,忍不住心中好奇,問道:“師兄如何得知此怪會經過此處,事先在此處埋伏,想必不是巧合?”
重華點點頭,說道:“並非巧合,我得恩師諭令,事先麵授機要,是以便在此地等候。”
趙鶴年聞言愕然,不禁讚道:“真人神通真是不可思議。”隨後便請重華往白元縣一行,重華拒絕道:“紅塵濁地,因緣糾葛,本不是我等久留之地,此次出來,真人囑咐,命你今日之後離開白元縣,不得再幹預白元縣之事。”
趙鶴年皺眉道:“不知其中有何說法?”
重華迴道:“你當日在青華郡顯露神通,被青華郡天都觀執掌發書門中執法堂。因你乃是天蕩峰真傳,執法堂無權過問,便將文書移交天一院,要奪你真傳身份。”
“清寧尊者卻覺隻是小事,焰光峰燁道尊者則是認為你無視門中律令,幹預劫運循環,有違上天意誌,故要嚴懲。”
“此時席上有成華峰太啟尊者出言道:我們修仙者高高在上,以為了悟天道,通明變化,將凡人踩在腳底,卻不明:道乃水也,一味升騰上天,不能潤澤萬物,與道合真,終究隻會掉落九天,跌進塵埃。這人間之事還得以人力來改變。”
“二位尊者一時爭論不休。此時,有玉真峰離塵尊者出言道:人都有位置,一旦站了位置,就下不來了。”
“焰光峰燁道尊者聽了此話,麵紅耳赤,一言不發。最後清寧尊者下了諭令,命你快快離了白元縣,不得再以神通幹預人間王朝之事”。
趙鶴年不想這其中還有這許多曲折,忙俯身稱是。重華點點頭,收了畫軸,說道:“師弟,前路珍重,他日再會”,說完一縱身,化為一道虹光遠去。
趙鶴年輕舒一口氣,他當日便知顯露神通,門中定然覺察,不想竟如此輕鬆讓自己度過此關。他日返迴門中,定要上門感謝二位尊者。搖搖頭,取出飛舟便往白元縣而去。
……
沈哲言見趙鶴年去時良久,不由心內不安,隻在城中張望。等了半日,忽見街上出現一人,道衣玉冠,忙迎了上去,將之請入後院,問道:“道長可是除了妖怪?”
趙鶴年點點頭,說道:“承蒙門中師兄降臨,以神通法寶收服此怪”。
沈哲言神情振奮,一拍手道:“真是太好了,道長慈悲,百姓定然感激道長恩情。”
趙鶴年搖搖頭說道:“我要什麽感激,隻求念頭通達而已。我觀芸芸眾生皆有苦難,卻難以救拔群生。我今助此地百姓渡過難關,他們今朝得活,他朝忘卻苦楚,照樣有惡口、嫉妒、執念、貪欲、殺生等禍。我不能因他們今後之事而今朝袖手旁觀,卻會因為他們今後所行惡事而有業報。”
沈哲言聞言不由疑惑,問道:“佛家有言: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道家也有說:仙道貴生,無量救人。怎會因救人而有業報?”
趙鶴年淡笑道:“天道有承負,你所行所願皆有迴應,若是救度善人,他行一分善,你得其中之三;若是救度惡人,他行一分惡,你有其中之八。這紅塵宛如煉獄,真人尊者、羅漢菩薩猶不敢輕曆紅塵,更何談我等初入道途之人。”
沈哲言歎道:“若是不能利濟於人,修道隻一味避世,那又有何意義?”
趙鶴年搖搖頭,笑道:“你以為修真悟道,養煉道德都是消極嗎?卻不知這才是最大的功德。這世間有正反兩極,譬如善惡、窮富、美醜、貴賤等等。若是將好的一麵比做白晝,將壞的一麵比做黑夜,那麽天道運轉,晝長夜便短,晝短夜便長,有極晝便有極夜,此乃天道循環。我等修真煉道,超脫俗流,鎮壓邪魅,弘揚正道。若有人開悟智慧,便得接引,入仙、佛、神三道,生發正氣,攘除不平,守護人道。你若是得入道門,這世間少一凡夫,他朝救度善信,不是功德廣大嗎?為什麽不先諸己而後求諸人,還沒突破自我秉性的束縛,先來說什麽利濟於人,不是可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