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鶴年見他真氣雄渾,非日積月累不可得,可見求道心甚堅,於是說道:“法不輕傳,道不賤賣,你有何言能說動於我”。


    老道連忙從懷中取出一書,雙手捧到趙鶴年身前,說道:“我願獻出身家,隻求仙師指點一二”。


    趙鶴年搖搖頭,說:“我自有神通法術”,說完便欲離開。


    老道膝行數步,又是磕頭,直將額頭撞出血來,口中直道:“仙師慈悲”。


    趙鶴年見此,也於心不忍,說道:“起來吧,你有何疑問,說於我聽”。


    老道隻是不起,說道:“弟子少年入道,於一處洞府中得到此書,苦修四十餘年,隻修至如今境界,遍訪名山道觀,一無所得。弟子如今已到知命之年,修道多年,也隻是身輕體健,半點神通也未修得,更何談大道之門,望仙師念弟子一心向道,還望仙師能開解一二”,說完老道已是淚流滿麵,長伏於地。


    趙鶴年也不由心受感動,隻是道門傳法講究機緣,自己如今境界低微,看不透其中緣法,隻恐身陷劫運。又觀老道拜伏自己身前,想來是有機緣的,咬咬牙,拿起老道手中經書觀看。隻見經書乃是以篆文書就,封麵上五個大字《天寶如意冊》。


    老道見趙鶴年拿起經卷,想來已經是應了自己所求,心中也不由一鬆,又覺心中無盡蒼涼,多年求道,昔日困惑有望得解,又有歡喜之情摻雜其中,心中五味雜陳,一時竟又掉下淚來。


    約過了一盞茶時間,趙鶴年看完合上書冊,見老道還跪在地上,不由苦笑,說道:“你起來吧,我們先找個地方再說”。


    老道忙爬起來,歡喜說道:“是是,此地往北七八裏有座玉壁山,弟子如今在那裏修行,還請老師移駕一行”。


    “前麵帶路”,趙鶴年輕輕說道。


    老道趕緊在前麵引路,雖步履輕快,較普通人強些,但在趙鶴年眼裏卻如龜爬。


    他不禁問道:“你不會使用輕身法嗎”?


    老道頓時漲紅了臉,迴道:“老師見諒,弟子還從未聽說過”。


    “你平日裏連一個有道之士也未見過嗎”?趙鶴年奇道。


    “也遇到過,隻是高來高去,弟子未能結識”,老道解釋道。


    趙鶴年搖搖頭,說道:“聽我口訣”。


    “力注於腳,氣提於胸,如鳥息枝,如蝶棲花,隨風而動,任意而行”。趙鶴年說完,便起步往前掠去,他也不全力施展,隻輕輕提縱,卻苦了身後老道,在身後苦苦追趕,七八裏路程,施展輕身術,不過一時半刻便趕到地方。


    “這就是玉壁山”,老道指著前方說道。


    趙鶴年抬眼看去,隻見山不高而秀,潭不深而清。茂林修竹,怪岩碧苔。流雲常驚飛雀,微風每動落葉。不禁讚道:“好個所在”。


    老道臉上也不無得色,伸手說道:“老師請”。


    趙鶴年隨老道沿石階而上,左盤右繞,來到一座道觀前,門前掛著一塊牌匾,上書“如意觀”。趙鶴年環顧四周,此處位於峰頂,視野遼闊,觀前建了一所涼亭,周圍遍植鬆柏,悠然清靜。


    老道請趙鶴年入內,正殿並未供奉神像,隻在中央掛著一幅“道”字帖,上麵掛著一塊匾,上書“清靜為宗”。


    老道請趙鶴年就坐,說道:“弟子去燒些茶水來”。


    趙鶴年擺擺手,笑道:“卻是不必”。


    老道卻堅持要去,趙鶴年便也由他去了。


    他看著觀中陳設皆是老舊,桌案香爐卻又幹淨,知道老道是個勤勉修行之人。


    約等了會兒,老道便捧著一杯香茶進來,獻至趙鶴年座前,便躬身請教。


    趙鶴年請老道一同坐下,老道執意不肯。


    趙鶴年歎口氣,也不勉強,理了理思緒,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修真分為胎動、煉竅、凝煞,煉罡、金丹、陰神、元神、純陽八境”。


    “胎動如女子有孕,煉竅便如胎兒三月有形,凝煞、煉罡如胎兒生骨生肉,金丹九轉如胎兒九月降生,陰神如幼年,元神如少年,純陽如壯年”。


    “胎動壽八十,煉竅壽一百二,凝煞壽一百八,煉罡壽三百,金丹壽六百,陰神壽一千,元神則壽無極,隻是萬年有雷劫,一劫難過一劫。世人稱真仙,道稱真君,妖稱天君,魔稱聖君,鬼稱陰君,神稱星君,佛稱辟支佛。元神之後為純陽天尊,佛稱大覺金仙,亦稱佛陀”。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空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子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子魚並收藏空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