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兒,忽然聽到廊間腳步聲響起。趙鶴年迴過神,看向來人。


    隻見來人一襲青衫,頭上紮著文士巾,腰間掛著一塊玉佩。五柳長髯,溫文爾雅,看上去約莫四十餘歲。身後跟著一個小廝,正是剛剛前去通稟之人。


    心想,這人怕就是救起自己的人了。於是拱手說道,“謝過恩公救命之恩”。


    雖說這人不救自己,自己也不一定有危險。不過他人卻不知道自己的本事,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恩情。因此發自內心,語氣也十分誠懇。


    “也該小郎君命不該絕,老夫不過恰逢其會”。中年文士撫著自己的胡須,含笑說道。


    趙鶴年引文士進入房中。中年文士率先開口問道,“小郎君哪裏人士,今年多大年紀?”


    趙鶴年迴道,“小子姓趙名鶴年,家住鹿鳴山往東十餘裏,今年年滿十二歲。”


    中年文士不禁驚奇,說道,“此地距鹿鳴山尚遠,怎會流落至此?”


    趙鶴年於是又搬出那套說辭,迴道,“因家慈長年臥病在床,需人參入藥,家中不堪其費,便時常入山采藥,央著過路客商攜帶入山。一者為家慈尋些藥材,二者也為家中貼補些家用。此次采藥不慎跌入澗中,恰逢恩公救起,不勝感激”。


    中年文士擺了擺手,“小郎君至孝之人,乃是得天之幸”。


    趙鶴年又打聽起年月起來,文士答道“如今卻是至明十二年四月初一”。至明乃是當今天佑國國主在位年號。


    心中默算出門已有二十三日了。


    又問起這裏到鹿鳴山的路程,得到的消息是約一百四十餘裏。


    心中不由盤算,迴到觀中至多兩日路程,出來已經日久,於是便有意告辭而去。


    口中說道,“感謝恩公盛情,難報萬一。如今離家日久,掛念家中母親,小子今日便告辭而去,敢問恩公高姓大名,所居何地,小子日後定當迴報”。


    文士搖了搖頭,說道:“告知你姓名無妨,卻不必談什麽恩情。老夫姓吳名默字謹言,於上陽郡清華縣中居住”。


    接著又說道:“你病情剛好,今日恐不宜趕路,老夫今日替你打點,明日一日再起身行路不遲”。


    吳老爺挽留再三,趙鶴年隻得再留一日。


    。。。


    這邊,趙鶴年拉著小廝說話。


    小廝名叫吳小六,旁人都喚“小六子”。父母都是吳府下人,自小在吳府中長大,吳老爺待其寬厚,時常帶在身邊聽用。


    趙鶴年詢問吳老爺家業。小六子說道,“老爺二十五歲中進士,為官十六年,官至學道,正四品,因去年上折參奏清河郡守,被革職還鄉,如今賦閑在家”。


    “因為何事?”


    小六隻道不知。


    趙鶴年又詢問他們到此地的目的。


    小六說道:“小主人自小體弱多病,老爺夫人此行是為小主人燒香祈福”。又說了些平日裏喝湯服藥,請醫治病的事。


    又說道:“小主人生來胎裏不足,老爺遍訪名醫,夫人燒香祈福,都不見好轉。寺中慈長老也是杏林好手,老爺夫人每隔數月便帶小主人前來就診,開些方劑,雖不大見成效,卻也增些精神”。


    兩人又說了會話,忽然聽到那邊院落傳來嘈雜之聲,小六便要起身過去探看,趙鶴年忙拉住小六,說自己也想跟過去看看。


    於是兩人來到隔壁院落之中,這院落是吳老爺攜親眷居住。此時幾個丫鬟、婆子、仆從進進出出,顯得有些嘈雜。


    小六拉住一個仆役,問道,“三哥,怎麽迴事?”


    那人迴道,“少爺夜間突然發起高熱,老爺著我前去請慈長老”,說完掙開小六的手,前去請慈長老去了。


    趙鶴年邁步進入房內,後麵小六忙想拉住趙鶴年,卻遲了一步。因是吳老爺從湖中救起,帶入禪院,所以眾人也沒阻攔。


    房內吳夫人坐在床沿擦拭眼淚,吳老爺在床前不停的踱著步,眉頭緊鎖,焦躁不安。


    看到進入內室的趙鶴年,吳老爺臉上不禁帶著疑問。


    趙鶴年忙上前行禮,說道,“聽聞令公子突發高熱,小子有些家傳醫術,特地前來看望”。


    吳老爺點點頭,“賢侄有心了”。


    趙鶴年剛想開口為吳公子把脈。卻聽到有仆役進來通報,“老爺,慈長老來了”。


    吳老爺忙將慈長老迎入,趙鶴年隨眾人退到一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空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子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子魚並收藏空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