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之水向東而流,萬年不變。
江邊停靠的一艘戰船船頭,葉凡身上的龍袍被秋風吹拂著,神情顯得肅然,或者說是肅殺更為恰當。
此時的他,在憶往昔,沙場歲月,也是在展望未來,這場天下的鬧劇,要開始了,也將得到它該有的終結。
“出征在即,朕想再說一遍曾經說過的話,打仗就是拚命,拚我們的命,拚敵人的命。今後的戰場上,我們會殺死很多敵人,也會被敵人殺死。朕會與你們一起衝鋒,如若你們看見朕倒在地上,不必哀悼,不要停止衝鋒,緊緊跟隨軍旗,握緊長槍,揮舞刀劍,誓死方休。”葉凡抽出身後掛在施平安腰上的長刀,斜指天際,喊了出來,“陷陣之誌……”
數萬大乾將士高舉手中武器,齊聲呐喊迴應:“有死無生……”
……
五年的沉寂,是為了更好的複出。
汴梁城。
大宋皇宮大殿,即將早朝。
宋徽宗還沒有來,文武百官已然齊聚大殿,議論紛紛,焦頭爛額。
隻有少數人矗立等候,沒有參與議論。
剛剛從黃河防線趕迴來的宗穎如此,兵部尚書李綱如此,宰相秦檜也是如此。
“女真在河北虎視眈眈,葉賊如今趁機作亂,這當如何是好啊?”
“是啊是啊,這當如何是好?”
……
“陛下駕到。”
就在文武百官議論紛紛之時,老宦官魏高德那尖銳的聲音響了起來。
眾文武百官齊齊跪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良久,沒有傳來宋徽宗的聲音。
眾文武百官下意識抬頭向大殿上龍椅的位置望去,隻見宋徽宗在魏高德的攙扶下有些艱難地坐了下來。
龍椅上的宋徽宗臉色顯得蒼白,他望著下方跪著的文武百官,咳了兩聲之後才開口說話:“眾愛卿,咳咳咳……平身吧。”
“謝陛下。”
起身站定,所有人都有一個猜測,那就是宋徽宗病了,而且看起來還病得不輕。
要是換做平日也沒什麽,但大宋如今麵臨這樣的局麵,天子生病可不是一件小事。
宋徽宗靠坐在龍椅上,用顯得乏力的語氣說道:“現如今我大宋前後皆敵,諸位愛卿有何良策?”
上來就是問問題的解決方案,實在是宋徽宗麵臨這樣的情況,已經沒有什麽辦法。
但宋徽宗的話音落下,沒有人說話,所有人都沉默了,跟方才的議論紛紛形成了反差,此時的大殿安靜得有些異常。
秦檜側頭看了眼同樣不說話的宗穎和李綱,眼中似有嘲笑之意。
沒有人說話,沒有人獻策,眾文武百官都覺得宋徽宗會發火,但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宋徽宗沒有發火,而是用其乏力的聲音緩緩說道:“既然眾愛卿都無策進獻,那便退朝吧。”
眾文武百官聞言側頭相顧,沒人跪下山唿萬歲恭送天子,因為這次早朝不該這樣結束才是。
宋徽宗也不等待文武百官的跪下恭送,而是在魏高德的攙扶下從椅子上站起身就要邁步離開大殿。
就在這時,一道聲音響了起來:“過河。”
眾文武百官聽出了聲音的主人是誰,卻還是紛紛朝聲音的方向望了過去。
剛剛起身欲走的宋徽宗也停住了即將邁出的腳步,看向了下方的宗穎。
隻見宗穎走出兩步,朝他拱手說道:“還請陛下應允臣率大軍過河,收複失地。”
宋徽宗神情疲態,聞言在魏高德的攙扶下又坐迴了龍椅上:“葉賊禍亂後方,宗愛卿不該是率大軍南下嗎,為何說要過河收複失地?”
“這是無奈之舉,也是權宜之計。”
宗穎簡單迴答。
“咳咳咳……”宋徽宗咳了幾聲,才說道,“無奈之舉朕能理解,但權宜之計又怎麽說?莫非宗愛卿隻抗女真,不管葉賊,咳咳咳……”宋徽宗又劇烈咳嗽幾聲,然後吼了出來,“莫非……你想讓這天下姓葉?咳咳咳……”
“官家息怒,可要保重龍體啊。”宋微宗吼完,咳得更嚴重了,魏高德上前輕輕拍打著宋徽宗的背,滿臉的擔憂之色。
下方,許多人也都向宋徽宗投去擔憂的目光。
而宗穎已經跪倒在地,等了許久,直到宋徽宗止住了咳嗽聲,才開口解釋:“臣宗穎,心中隻有大宋,絕不會存有二心。臣之所以提議大軍過河,是為了河對岸近十萬義軍半年來的奮死抵抗,是為了擊退女真,收複失地。也隻有擊退女真,大軍才能揮師南下,全力征討葉賊。”
秦檜這時冷笑道:“哼……擊退女真?說得倒是容易,就是不知道宗帥有多少勝算?又想沒想過如果戰敗了,未能擊退女真,反而損兵折將,葉賊來了又該用什麽去應對?”
宗穎瞥了秦檜一眼,高聲質問:“那依秦太宰高見,現如今應該怎樣解決此番困局?”
秦檜被如此質問,一時間語塞,頓了頓之後才說道:“反正不能率大軍過河,自損兵卒。”
見秦檜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宗穎不再搭理秦檜,而是看向了龍椅上的宋徽宗,等待著宋徽宗的說話。
宋徽宗過了片刻才緩緩開口:“西南丟了,朕忍了,忍了足足五年。但江南不可再丟,江南之地不可全數落入他葉賊手中。宗穎聽旨,咳咳咳……”
“臣在。”宗穎無奈應下。
“朕命你即日率大軍南下,征討葉賊。”
宋徽宗話音一落,整個大殿的文武百官神情都有了變化。
所有人都知道,宗穎提議的過河收複失地不一定對,但揮師南下就是正確的選擇嗎?
大軍南下意味著黃河防線的衰弱,意味著女真過河將變得容易。
如果讓女真人過了河,女真大軍便可兵臨汴梁城下,大宋將會麵臨第二次亡國之危。
但不過河,也不南下,不也是在等亡國嗎?
所以大殿中的文武百官,無人獻策,也無策可獻。
大宋,似乎已經大勢去矣,隻是沒人敢說出來。
跪在大殿中央的宗穎遲遲未見迴應,因為他不想接這道旨意。
河北西路還有數萬義軍,甚至是十幾義軍等著他率大軍過河收複失地,等著他救命。
如今接了這道南下的旨意,那河北西路的所有義軍都會沒命,他不想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更不想讓抵抗至今的義軍心寒。
江邊停靠的一艘戰船船頭,葉凡身上的龍袍被秋風吹拂著,神情顯得肅然,或者說是肅殺更為恰當。
此時的他,在憶往昔,沙場歲月,也是在展望未來,這場天下的鬧劇,要開始了,也將得到它該有的終結。
“出征在即,朕想再說一遍曾經說過的話,打仗就是拚命,拚我們的命,拚敵人的命。今後的戰場上,我們會殺死很多敵人,也會被敵人殺死。朕會與你們一起衝鋒,如若你們看見朕倒在地上,不必哀悼,不要停止衝鋒,緊緊跟隨軍旗,握緊長槍,揮舞刀劍,誓死方休。”葉凡抽出身後掛在施平安腰上的長刀,斜指天際,喊了出來,“陷陣之誌……”
數萬大乾將士高舉手中武器,齊聲呐喊迴應:“有死無生……”
……
五年的沉寂,是為了更好的複出。
汴梁城。
大宋皇宮大殿,即將早朝。
宋徽宗還沒有來,文武百官已然齊聚大殿,議論紛紛,焦頭爛額。
隻有少數人矗立等候,沒有參與議論。
剛剛從黃河防線趕迴來的宗穎如此,兵部尚書李綱如此,宰相秦檜也是如此。
“女真在河北虎視眈眈,葉賊如今趁機作亂,這當如何是好啊?”
“是啊是啊,這當如何是好?”
……
“陛下駕到。”
就在文武百官議論紛紛之時,老宦官魏高德那尖銳的聲音響了起來。
眾文武百官齊齊跪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良久,沒有傳來宋徽宗的聲音。
眾文武百官下意識抬頭向大殿上龍椅的位置望去,隻見宋徽宗在魏高德的攙扶下有些艱難地坐了下來。
龍椅上的宋徽宗臉色顯得蒼白,他望著下方跪著的文武百官,咳了兩聲之後才開口說話:“眾愛卿,咳咳咳……平身吧。”
“謝陛下。”
起身站定,所有人都有一個猜測,那就是宋徽宗病了,而且看起來還病得不輕。
要是換做平日也沒什麽,但大宋如今麵臨這樣的局麵,天子生病可不是一件小事。
宋徽宗靠坐在龍椅上,用顯得乏力的語氣說道:“現如今我大宋前後皆敵,諸位愛卿有何良策?”
上來就是問問題的解決方案,實在是宋徽宗麵臨這樣的情況,已經沒有什麽辦法。
但宋徽宗的話音落下,沒有人說話,所有人都沉默了,跟方才的議論紛紛形成了反差,此時的大殿安靜得有些異常。
秦檜側頭看了眼同樣不說話的宗穎和李綱,眼中似有嘲笑之意。
沒有人說話,沒有人獻策,眾文武百官都覺得宋徽宗會發火,但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宋徽宗沒有發火,而是用其乏力的聲音緩緩說道:“既然眾愛卿都無策進獻,那便退朝吧。”
眾文武百官聞言側頭相顧,沒人跪下山唿萬歲恭送天子,因為這次早朝不該這樣結束才是。
宋徽宗也不等待文武百官的跪下恭送,而是在魏高德的攙扶下從椅子上站起身就要邁步離開大殿。
就在這時,一道聲音響了起來:“過河。”
眾文武百官聽出了聲音的主人是誰,卻還是紛紛朝聲音的方向望了過去。
剛剛起身欲走的宋徽宗也停住了即將邁出的腳步,看向了下方的宗穎。
隻見宗穎走出兩步,朝他拱手說道:“還請陛下應允臣率大軍過河,收複失地。”
宋徽宗神情疲態,聞言在魏高德的攙扶下又坐迴了龍椅上:“葉賊禍亂後方,宗愛卿不該是率大軍南下嗎,為何說要過河收複失地?”
“這是無奈之舉,也是權宜之計。”
宗穎簡單迴答。
“咳咳咳……”宋徽宗咳了幾聲,才說道,“無奈之舉朕能理解,但權宜之計又怎麽說?莫非宗愛卿隻抗女真,不管葉賊,咳咳咳……”宋徽宗又劇烈咳嗽幾聲,然後吼了出來,“莫非……你想讓這天下姓葉?咳咳咳……”
“官家息怒,可要保重龍體啊。”宋微宗吼完,咳得更嚴重了,魏高德上前輕輕拍打著宋徽宗的背,滿臉的擔憂之色。
下方,許多人也都向宋徽宗投去擔憂的目光。
而宗穎已經跪倒在地,等了許久,直到宋徽宗止住了咳嗽聲,才開口解釋:“臣宗穎,心中隻有大宋,絕不會存有二心。臣之所以提議大軍過河,是為了河對岸近十萬義軍半年來的奮死抵抗,是為了擊退女真,收複失地。也隻有擊退女真,大軍才能揮師南下,全力征討葉賊。”
秦檜這時冷笑道:“哼……擊退女真?說得倒是容易,就是不知道宗帥有多少勝算?又想沒想過如果戰敗了,未能擊退女真,反而損兵折將,葉賊來了又該用什麽去應對?”
宗穎瞥了秦檜一眼,高聲質問:“那依秦太宰高見,現如今應該怎樣解決此番困局?”
秦檜被如此質問,一時間語塞,頓了頓之後才說道:“反正不能率大軍過河,自損兵卒。”
見秦檜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宗穎不再搭理秦檜,而是看向了龍椅上的宋徽宗,等待著宋徽宗的說話。
宋徽宗過了片刻才緩緩開口:“西南丟了,朕忍了,忍了足足五年。但江南不可再丟,江南之地不可全數落入他葉賊手中。宗穎聽旨,咳咳咳……”
“臣在。”宗穎無奈應下。
“朕命你即日率大軍南下,征討葉賊。”
宋徽宗話音一落,整個大殿的文武百官神情都有了變化。
所有人都知道,宗穎提議的過河收複失地不一定對,但揮師南下就是正確的選擇嗎?
大軍南下意味著黃河防線的衰弱,意味著女真過河將變得容易。
如果讓女真人過了河,女真大軍便可兵臨汴梁城下,大宋將會麵臨第二次亡國之危。
但不過河,也不南下,不也是在等亡國嗎?
所以大殿中的文武百官,無人獻策,也無策可獻。
大宋,似乎已經大勢去矣,隻是沒人敢說出來。
跪在大殿中央的宗穎遲遲未見迴應,因為他不想接這道旨意。
河北西路還有數萬義軍,甚至是十幾義軍等著他率大軍過河收複失地,等著他救命。
如今接了這道南下的旨意,那河北西路的所有義軍都會沒命,他不想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更不想讓抵抗至今的義軍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