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迴到家裏,楊母就追問起了那輛古董嘉陵。
“放在賣摩托車的店門口了,要不你跟爸騎這輛新車去,再把那個古董騎迴來吧!”楊銘說道。
“這孩子,一迴來就亂花錢。”楊母嘀咕道。
剛給房子加層欠下的一萬多塊錢,還沒還呢,這小子一迴來就買輛摩托車,這不是有錢不還債,自己先享受嗎?未來兒媳婦在,她又不好把這件事拿出來說。
“爸,這是芬兒買給你的。”楊銘將紅金龍煙遞給楊父。
“哎呀!費心了!花這錢幹什麽?”楊父接過煙客氣道。
“你又不是不抽,知道你好這一口。”楊銘說道。
“嗬嗬……”楊父尷尬地笑。
“呃,爺爺奶奶在家嗎?我得去看一下。”楊銘說道。
“應該在吧!早上還見你爺爺牽牛出來了呢。”
“那我跟芬兒先去看看爺爺奶奶,”楊銘拉著芬兒的手,提著皮蛋和柿餅,“芬兒,走。”
“叔叔,阿姨,我們先去看望爺爺奶奶了。”王成芬乖巧地說道。
楊老爺子膝下育有三男四女,楊父為長子,楊銘有兩個姑媽和兩個姑姑。
俗話說,養兒為防老。可是,在農村,兒女養得再多,也養不了老,相反,隻養一個兒子倒是可以養老。
這就像和尚吃水一樣,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
楊老爺子把楊銘最小的一個小姑嫁出去之後,家裏也就剩老兩口了。如今,楊老爺子已經七十有三,卻仍然要種田養活自己。
不是兒子不養老,實在是幾個兒子都不富裕,老二家倒是條件好點兒,可老二家的媳婦並不是什麽老好人。
老二想給柴米油鹽,可是老二家媳婦不讓給,說:“都是一個娘養的,其他兩家都不給,憑什麽要你來給?”
老大也不是不想給,可是老大家也有難處呀!早些年蓋平房,前兩年又嫁女兒(嫁女兒要賠錢,不像現在可以賺錢),現在又給房子加層準備娶兒媳婦,哪有錢管老的呀?
老三家就更不用說了,兩個哥哥結婚用盡了家裏所有的資源,待老三成家時,家裏已經是家徒四壁。老三家媳婦恨啦!怪兩個老家夥一碗水沒有端平,自己來時啥都沒有,養老就應該老大和老二養。
三個兒子倒沒有這麽狠心,養老撫小天經地義,可是,三個妯娌不這麽想呀!
老人也是爭氣,我能動,就不需要你們養,這麽些年一直都是自力更生,盡管已經七老八十了。
麵前是一間飽經風霜的土坯房,門口屋簷下晾曬著兩條幹魚和一塊約摸三四斤的臘肉。
“爺爺,奶奶,我給你們帶孫媳婦迴來了!”楊銘喊道。
“誒,是銘銘嗎?”一位老太太走出來迴應道。
“奶奶好!”王成芬乖巧地打招唿。
“誒,好,你也好,進來坐。”老太太盯著王成芬上下打量。
“奶奶,您在剝花生呀?”楊銘將皮蛋和柿餅放在方桌上。
堂屋裏,一張靠背椅橫躺在地上,上麵放著一個裝滿花生米和花生的篩子,地上扔了一地的花生殼。
“嗯,沒事了就拿出來剝一些。娃娃呀,你來看一下我們就行了,買這麽多東西幹什麽呀?”
“奶奶,這都是適合您老人家吃的東西,我爺爺呢?”
“出豬糞去了。”
“奶奶,您喂了幾頭豬呀?”
“喂了兩頭。”
“我看您這身體還這麽硬朗,怎麽不多喂幾頭呢?”
“娃呀!豬長大了一天吃的飼料可多了,我們哪有那個精力去喂多的呀?”
“奶奶,豬吃得多就長得快,這不影響養豬。”
“娃呀,我們也知道這個道理,可是,人也沒有那個精力去折騰呀!”
楊銘說起養豬就來了興趣,說到爺爺迴來了,又拉著爺爺繼續說,說話間,楊銘給爺爺遞了一根華子。
“喲!都抽上這麽好的煙了?”楊老爺子接過煙,用滿是裂口的食指和大拇指攆來攆去。
“嗬嗬,爺爺,這五百塊是給您和奶奶用的,”楊銘從兜裏掏出錢數出五張遞給爺爺,又數出二十張來,說道,“這裏還有兩千塊是給您養豬的,這個算我跟您入股的,我出錢,您出力,賺錢了咱爺孫倆平分。”
“養豬也不一定賺錢呀!要是虧了怎麽辦呢?”
“沒事的,虧了算我的,您虧點力氣就行。”
“那好,要不待會兒陪爺爺喝兩杯?”
楊老爺子很喜歡楊銘這個大孫子,盡管養了三個兒子沒享什麽福,可是,在孫子這輩,還是喜歡帶把的。
“不了,爺爺,我還要去二叔和幺叔家看望一下,今天就不和您喝酒了。明天,明天年夜飯您和奶奶就去我們家吃,我陪您喝好。”
“這……今年我們應該去你二叔家吃年夜飯的。”
“放在賣摩托車的店門口了,要不你跟爸騎這輛新車去,再把那個古董騎迴來吧!”楊銘說道。
“這孩子,一迴來就亂花錢。”楊母嘀咕道。
剛給房子加層欠下的一萬多塊錢,還沒還呢,這小子一迴來就買輛摩托車,這不是有錢不還債,自己先享受嗎?未來兒媳婦在,她又不好把這件事拿出來說。
“爸,這是芬兒買給你的。”楊銘將紅金龍煙遞給楊父。
“哎呀!費心了!花這錢幹什麽?”楊父接過煙客氣道。
“你又不是不抽,知道你好這一口。”楊銘說道。
“嗬嗬……”楊父尷尬地笑。
“呃,爺爺奶奶在家嗎?我得去看一下。”楊銘說道。
“應該在吧!早上還見你爺爺牽牛出來了呢。”
“那我跟芬兒先去看看爺爺奶奶,”楊銘拉著芬兒的手,提著皮蛋和柿餅,“芬兒,走。”
“叔叔,阿姨,我們先去看望爺爺奶奶了。”王成芬乖巧地說道。
楊老爺子膝下育有三男四女,楊父為長子,楊銘有兩個姑媽和兩個姑姑。
俗話說,養兒為防老。可是,在農村,兒女養得再多,也養不了老,相反,隻養一個兒子倒是可以養老。
這就像和尚吃水一樣,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
楊老爺子把楊銘最小的一個小姑嫁出去之後,家裏也就剩老兩口了。如今,楊老爺子已經七十有三,卻仍然要種田養活自己。
不是兒子不養老,實在是幾個兒子都不富裕,老二家倒是條件好點兒,可老二家的媳婦並不是什麽老好人。
老二想給柴米油鹽,可是老二家媳婦不讓給,說:“都是一個娘養的,其他兩家都不給,憑什麽要你來給?”
老大也不是不想給,可是老大家也有難處呀!早些年蓋平房,前兩年又嫁女兒(嫁女兒要賠錢,不像現在可以賺錢),現在又給房子加層準備娶兒媳婦,哪有錢管老的呀?
老三家就更不用說了,兩個哥哥結婚用盡了家裏所有的資源,待老三成家時,家裏已經是家徒四壁。老三家媳婦恨啦!怪兩個老家夥一碗水沒有端平,自己來時啥都沒有,養老就應該老大和老二養。
三個兒子倒沒有這麽狠心,養老撫小天經地義,可是,三個妯娌不這麽想呀!
老人也是爭氣,我能動,就不需要你們養,這麽些年一直都是自力更生,盡管已經七老八十了。
麵前是一間飽經風霜的土坯房,門口屋簷下晾曬著兩條幹魚和一塊約摸三四斤的臘肉。
“爺爺,奶奶,我給你們帶孫媳婦迴來了!”楊銘喊道。
“誒,是銘銘嗎?”一位老太太走出來迴應道。
“奶奶好!”王成芬乖巧地打招唿。
“誒,好,你也好,進來坐。”老太太盯著王成芬上下打量。
“奶奶,您在剝花生呀?”楊銘將皮蛋和柿餅放在方桌上。
堂屋裏,一張靠背椅橫躺在地上,上麵放著一個裝滿花生米和花生的篩子,地上扔了一地的花生殼。
“嗯,沒事了就拿出來剝一些。娃娃呀,你來看一下我們就行了,買這麽多東西幹什麽呀?”
“奶奶,這都是適合您老人家吃的東西,我爺爺呢?”
“出豬糞去了。”
“奶奶,您喂了幾頭豬呀?”
“喂了兩頭。”
“我看您這身體還這麽硬朗,怎麽不多喂幾頭呢?”
“娃呀!豬長大了一天吃的飼料可多了,我們哪有那個精力去喂多的呀?”
“奶奶,豬吃得多就長得快,這不影響養豬。”
“娃呀,我們也知道這個道理,可是,人也沒有那個精力去折騰呀!”
楊銘說起養豬就來了興趣,說到爺爺迴來了,又拉著爺爺繼續說,說話間,楊銘給爺爺遞了一根華子。
“喲!都抽上這麽好的煙了?”楊老爺子接過煙,用滿是裂口的食指和大拇指攆來攆去。
“嗬嗬,爺爺,這五百塊是給您和奶奶用的,”楊銘從兜裏掏出錢數出五張遞給爺爺,又數出二十張來,說道,“這裏還有兩千塊是給您養豬的,這個算我跟您入股的,我出錢,您出力,賺錢了咱爺孫倆平分。”
“養豬也不一定賺錢呀!要是虧了怎麽辦呢?”
“沒事的,虧了算我的,您虧點力氣就行。”
“那好,要不待會兒陪爺爺喝兩杯?”
楊老爺子很喜歡楊銘這個大孫子,盡管養了三個兒子沒享什麽福,可是,在孫子這輩,還是喜歡帶把的。
“不了,爺爺,我還要去二叔和幺叔家看望一下,今天就不和您喝酒了。明天,明天年夜飯您和奶奶就去我們家吃,我陪您喝好。”
“這……今年我們應該去你二叔家吃年夜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