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點了點頭,笑道:“現在具體的數量還算不出來,估計……有七百萬兩左右。”
賈玦驚訝道:“這麽多?”
林如海笑道:“其實明年那些鹽商就算仍舊沒有拿到新的製鹽法,我們的鹽稅最多也就能到八百萬兩。”
“是因為我們透支了大乾鹽市需求的原因?”
“對,今年我們在大乾各地瘋狂降價,百姓不敢確定低鹽價會持續多久,加上你又用了那麽多手段宣傳,大部分的老百姓都至少囤積了半年的鹽,相當多的人甚至囤了一家人一年多的鹽。”
“還有那些富紳大戶,剛開始以為我們的細鹽之所以賣這麽便宜完全是因為打擊揚州這群鹽商,也是大肆囤貨,基本都囤了半年的需求,有些甚至囤了好幾年的需求。”
賈玦算了一下,笑道:“那這樣說來,明年能維持七百萬兩就不錯了,八百萬兩我看玄。”
林如海笑道:“倒也不能這麽算,我們的鹽今年畢竟不能覆蓋大乾的每一個地方嘛,明年努力努力,八百萬還是有希望的。”
賈玦點了點頭:“那倒也是。”
林如海拿起桌子上的一本賬冊揚了揚,“其實細算起來,細鹽才是我們今年鹽稅能達七百萬兩最大的因數,畢竟利潤太高。”
賈玦上前接過賬冊看了一眼,感歎道:“我自認不奢求什麽錦衣玉食,但粗鹽我是真的吃不慣。”
“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大乾的百姓人人都能吃上細鹽。”
“怎麽突然又悲天憫人起來了?”
“感歎一下罷了。”
“對了,姑父,今天江英並沒有投遞拜帖。”
林如海沉吟了一下才道:“再等兩天吧,現在先做好一些防備,若是等兩天他還是沒有來拜訪你,沒有尋求和解的意思……,那就證明快圖窮匕見了。”
“畢竟我們都等了他們那麽久,他們也沒什麽動作,已經仁至義盡了。”
“姑父,你說江英不選擇與我和解,他會這麽做?或者說,他能怎麽做?”
林如海看了他一眼,幽幽的歎了一口氣道:“他還能怎麽做?無非就是那麽幾個選擇而已。”
……
時間幽幽,轉眼除夕已過,很快就到了大年初三這一天,林如海昨天就已返迴了蘇州祭祖,以前林黛玉和賈敏還在的時候,為了在家陪伴林黛玉和賈敏,林如海過年封印期間是很少迴蘇州祭祖的。
可是後麵賈敏亡故,林黛玉進京後,林如海一個人過年感覺孤寂寂寥,恰好蘇州也不是太遠,便養成了每年過年封印期間都會迴蘇州祭祖的習慣。
今年雖然賈玦在這,但這幾年養成的習慣卻是不好改的,用賈玦的話說,新年祭祖已經成為了他的心靈寄托和執念。
因為他不敢保證百年之後蘇家的祖墳仍舊有人祭拜,故也隻能在有生之年多多祭奠。
無後,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悲哀。
“三爺,”外麵傳來楊再興的聲音。
“進來吧。”
“三爺,今兒個早上的粥喂了狗之後,吃粥的狗現在站都站不起來了,渾身就像一攤泥一樣。”
賈玦眼神微微一凝,“查得怎麽樣了?”
“這幾天那麽多人盯著呢!剛出事我就告訴牛皋,他已經親自去抓人了。”
“我要的是把整條線的人都逮到,所以動作一定要快。”
“明白,三爺。”
“你也去幫牛皋的忙吧。”
“是。”
牛皋走後,賈玦稍微沉吟了一下,開口叫道:“雨靜。”
“三爺。”
“你去吩咐廚房,讓他們送一碗粥過來,就說我今天早上因為沒有胃口,早上的那碗粥是倒掉了的。”
“現在離午飯點還有一段時間,先端碗粥讓我墊一墊肚子。”
“好的,三爺。”
“她沒有多問什麽,最近賈玦從不吃廚房的東西她是清楚的,不過她既然被林如海派過來,自然是聰慧且受信賴的,明白這種事情自己緘口不言就好,不該問的不能多問。”
雨靜轉身離去後,賈玦陷入了沉思,口中喃喃自語:“江英啊江英,你竟然選擇了一條如此大膽的路,這可就不能怪我了。”
賈玦很早以前跟林如海兩人籌劃時就預估過,若是江英在得知童賀被押送進京時仍舊不肯低頭,他會怎麽辦。
當時考慮了很多的可能性,比如江英安排人扮作倭寇襲擊閔時南一行人,或者趁賈玦外出暗殺賈玦等等等等。
投毒,自然也在賈玦這一段時間的重點防範之中。
賈玦驚訝道:“這麽多?”
林如海笑道:“其實明年那些鹽商就算仍舊沒有拿到新的製鹽法,我們的鹽稅最多也就能到八百萬兩。”
“是因為我們透支了大乾鹽市需求的原因?”
“對,今年我們在大乾各地瘋狂降價,百姓不敢確定低鹽價會持續多久,加上你又用了那麽多手段宣傳,大部分的老百姓都至少囤積了半年的鹽,相當多的人甚至囤了一家人一年多的鹽。”
“還有那些富紳大戶,剛開始以為我們的細鹽之所以賣這麽便宜完全是因為打擊揚州這群鹽商,也是大肆囤貨,基本都囤了半年的需求,有些甚至囤了好幾年的需求。”
賈玦算了一下,笑道:“那這樣說來,明年能維持七百萬兩就不錯了,八百萬兩我看玄。”
林如海笑道:“倒也不能這麽算,我們的鹽今年畢竟不能覆蓋大乾的每一個地方嘛,明年努力努力,八百萬還是有希望的。”
賈玦點了點頭:“那倒也是。”
林如海拿起桌子上的一本賬冊揚了揚,“其實細算起來,細鹽才是我們今年鹽稅能達七百萬兩最大的因數,畢竟利潤太高。”
賈玦上前接過賬冊看了一眼,感歎道:“我自認不奢求什麽錦衣玉食,但粗鹽我是真的吃不慣。”
“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大乾的百姓人人都能吃上細鹽。”
“怎麽突然又悲天憫人起來了?”
“感歎一下罷了。”
“對了,姑父,今天江英並沒有投遞拜帖。”
林如海沉吟了一下才道:“再等兩天吧,現在先做好一些防備,若是等兩天他還是沒有來拜訪你,沒有尋求和解的意思……,那就證明快圖窮匕見了。”
“畢竟我們都等了他們那麽久,他們也沒什麽動作,已經仁至義盡了。”
“姑父,你說江英不選擇與我和解,他會這麽做?或者說,他能怎麽做?”
林如海看了他一眼,幽幽的歎了一口氣道:“他還能怎麽做?無非就是那麽幾個選擇而已。”
……
時間幽幽,轉眼除夕已過,很快就到了大年初三這一天,林如海昨天就已返迴了蘇州祭祖,以前林黛玉和賈敏還在的時候,為了在家陪伴林黛玉和賈敏,林如海過年封印期間是很少迴蘇州祭祖的。
可是後麵賈敏亡故,林黛玉進京後,林如海一個人過年感覺孤寂寂寥,恰好蘇州也不是太遠,便養成了每年過年封印期間都會迴蘇州祭祖的習慣。
今年雖然賈玦在這,但這幾年養成的習慣卻是不好改的,用賈玦的話說,新年祭祖已經成為了他的心靈寄托和執念。
因為他不敢保證百年之後蘇家的祖墳仍舊有人祭拜,故也隻能在有生之年多多祭奠。
無後,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悲哀。
“三爺,”外麵傳來楊再興的聲音。
“進來吧。”
“三爺,今兒個早上的粥喂了狗之後,吃粥的狗現在站都站不起來了,渾身就像一攤泥一樣。”
賈玦眼神微微一凝,“查得怎麽樣了?”
“這幾天那麽多人盯著呢!剛出事我就告訴牛皋,他已經親自去抓人了。”
“我要的是把整條線的人都逮到,所以動作一定要快。”
“明白,三爺。”
“你也去幫牛皋的忙吧。”
“是。”
牛皋走後,賈玦稍微沉吟了一下,開口叫道:“雨靜。”
“三爺。”
“你去吩咐廚房,讓他們送一碗粥過來,就說我今天早上因為沒有胃口,早上的那碗粥是倒掉了的。”
“現在離午飯點還有一段時間,先端碗粥讓我墊一墊肚子。”
“好的,三爺。”
“她沒有多問什麽,最近賈玦從不吃廚房的東西她是清楚的,不過她既然被林如海派過來,自然是聰慧且受信賴的,明白這種事情自己緘口不言就好,不該問的不能多問。”
雨靜轉身離去後,賈玦陷入了沉思,口中喃喃自語:“江英啊江英,你竟然選擇了一條如此大膽的路,這可就不能怪我了。”
賈玦很早以前跟林如海兩人籌劃時就預估過,若是江英在得知童賀被押送進京時仍舊不肯低頭,他會怎麽辦。
當時考慮了很多的可能性,比如江英安排人扮作倭寇襲擊閔時南一行人,或者趁賈玦外出暗殺賈玦等等等等。
投毒,自然也在賈玦這一段時間的重點防範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