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當即就下旨申飭了開國一脈幾乎所有人,父親當時也在被申飭的名單中。”
“就在太上皇不願意低頭,開國一脈也不願意退步的時候,韃靼突然分兵五萬繞過寧夏鎮攻打了平安州,平安州也是囤有重兵的,但卻連一天都未守住。”
“平安州守將孫可遠也是知兵之人,是父親一手培養起來的,可是他在城內有四萬兵馬、糧草充足的情況下,隻守了一天就棄城退向了寧夏鎮。”
“理由是韃靼士氣如虹,平安州守軍僅僅守城一天將士已死亡過半,這樣下去肯定等不到援軍城就會被破,還不如主動退去保留力量以待援軍。”
賈玦可以想象當時太上皇的臉色有多難看,不由道:“這種理由,太上皇恐怕不會信吧?”
賈赦冷笑道:“別說太上皇不信,滿朝文武誰心裏麵信?隻是開國一脈咬死了韃靼戰力就是那麽強悍,都說平安州失利絕不是孫可遠的過失,極力阻止太上皇讓人把孫可遠押迴京師的旨意。”
“哼哼,當時我那兩個好舅舅甚至說韃靼戰力若不是那麽強悍,太上皇當年怎麽會在河套兵敗,這種誅心之言你讓極重麵子的太上皇如何能咽的下那口氣。”
賈玦遲疑了一下道:“孫可遠是祖父的……心腹?”
賈赦狠狠的一拍桌子,吼道:“心腹,什麽心腹,他若是自認為是父親的心腹,何以將父親陷於那種局麵,自始至終父親都沒收到過他的一封解釋的信,他就是一個叛徒,一個忘恩負義的小人。”
“看到賈赦動怒,賈玦隻好默默的在一旁聽著,他也不好勸什麽,畢竟孫可遠的所作所為確實是讓人憤怒,賈玦聽到他幹的事都很憤怒。”
賈赦發了一陣怒後,一下子沉默了下來,似乎在迴憶過去,賈玦也不著急,就這樣默默的陪著他在這裏坐著。
沉默了好一陣子,賈赦迴過神了,繼續說道:“太上皇最後還是派了人去押解孫可遠迴京,可是提前得知消息的孫可遠親手殺光了自己的全家,然後他自己也在拿他的欽差麵前自刎了。”
賈玦頭皮一麻,這樣一來死無對證,背鍋的隻可能是賈代善了。
賈赦繼續說道:“可是孫可遠死的消息剛傳迴京城,就又傳來消息,韃靼長驅直入,又隻用了一天就拿下了太原,然後長途奔襲,兩天後又拿下了龍泉關。”
“關鍵是太原的守將和龍泉關的總兵失守的理由都是韃靼士氣正盛,不可力敵,暫避鋒芒才是上策。”
“消息一經傳開,滿朝嘩然,太原和龍泉關的相繼失守,這代表著守在京城前麵的就隻剩下倒馬關和紫荊關了。”
“太上皇連忙下令命居庸關和紫荊關增援倒馬關,不過居庸關總兵行軍緩慢,理由是太陽毒辣,白天大部分時間都行不了軍。”
“太上皇當時聞聽這個理由也沒有拿居庸關總兵怎麽樣,因為當時的局勢已經容不得他在軍中大動幹戈了。”
“紫荊關行軍倒是快,但他們快速到了倒馬關後,卻發現了倒馬關已經失守,倒馬關的兵馬已經退往了居庸關,於是紫荊關的總兵竟然也下令退往居庸關。”
“理由是倒馬關到居庸關中間的路比較好走,他們擔心被韃靼的兵馬追上,若是退往居庸關還可以與居庸關和倒馬關的人匯合,這樣就算韃靼追上來也有一戰之力。”
“就這樣紫荊關的總兵把紫荊關的兵馬帶往居庸關,導致紫荊關幾乎無兵可守。”
“局勢到了那個程度,可以說韃靼的兵馬已經劍指京城了。”
“消息傳到宮裏的時候,太上皇什麽反應我不知道,但他很快就傳召京營節度使李成梁準備京城的防禦事宜。”
“但李成梁卻表示,寧國府在京營的影響力太大了,恰逢前京營節度使賈代化因病去世,現在京營很多人都說是陛下逼死了賈代化,導致現在很多將士根本不聽自己的將令。”
“就在太上皇不願意低頭,開國一脈也不願意退步的時候,韃靼突然分兵五萬繞過寧夏鎮攻打了平安州,平安州也是囤有重兵的,但卻連一天都未守住。”
“平安州守將孫可遠也是知兵之人,是父親一手培養起來的,可是他在城內有四萬兵馬、糧草充足的情況下,隻守了一天就棄城退向了寧夏鎮。”
“理由是韃靼士氣如虹,平安州守軍僅僅守城一天將士已死亡過半,這樣下去肯定等不到援軍城就會被破,還不如主動退去保留力量以待援軍。”
賈玦可以想象當時太上皇的臉色有多難看,不由道:“這種理由,太上皇恐怕不會信吧?”
賈赦冷笑道:“別說太上皇不信,滿朝文武誰心裏麵信?隻是開國一脈咬死了韃靼戰力就是那麽強悍,都說平安州失利絕不是孫可遠的過失,極力阻止太上皇讓人把孫可遠押迴京師的旨意。”
“哼哼,當時我那兩個好舅舅甚至說韃靼戰力若不是那麽強悍,太上皇當年怎麽會在河套兵敗,這種誅心之言你讓極重麵子的太上皇如何能咽的下那口氣。”
賈玦遲疑了一下道:“孫可遠是祖父的……心腹?”
賈赦狠狠的一拍桌子,吼道:“心腹,什麽心腹,他若是自認為是父親的心腹,何以將父親陷於那種局麵,自始至終父親都沒收到過他的一封解釋的信,他就是一個叛徒,一個忘恩負義的小人。”
“看到賈赦動怒,賈玦隻好默默的在一旁聽著,他也不好勸什麽,畢竟孫可遠的所作所為確實是讓人憤怒,賈玦聽到他幹的事都很憤怒。”
賈赦發了一陣怒後,一下子沉默了下來,似乎在迴憶過去,賈玦也不著急,就這樣默默的陪著他在這裏坐著。
沉默了好一陣子,賈赦迴過神了,繼續說道:“太上皇最後還是派了人去押解孫可遠迴京,可是提前得知消息的孫可遠親手殺光了自己的全家,然後他自己也在拿他的欽差麵前自刎了。”
賈玦頭皮一麻,這樣一來死無對證,背鍋的隻可能是賈代善了。
賈赦繼續說道:“可是孫可遠死的消息剛傳迴京城,就又傳來消息,韃靼長驅直入,又隻用了一天就拿下了太原,然後長途奔襲,兩天後又拿下了龍泉關。”
“關鍵是太原的守將和龍泉關的總兵失守的理由都是韃靼士氣正盛,不可力敵,暫避鋒芒才是上策。”
“消息一經傳開,滿朝嘩然,太原和龍泉關的相繼失守,這代表著守在京城前麵的就隻剩下倒馬關和紫荊關了。”
“太上皇連忙下令命居庸關和紫荊關增援倒馬關,不過居庸關總兵行軍緩慢,理由是太陽毒辣,白天大部分時間都行不了軍。”
“太上皇當時聞聽這個理由也沒有拿居庸關總兵怎麽樣,因為當時的局勢已經容不得他在軍中大動幹戈了。”
“紫荊關行軍倒是快,但他們快速到了倒馬關後,卻發現了倒馬關已經失守,倒馬關的兵馬已經退往了居庸關,於是紫荊關的總兵竟然也下令退往居庸關。”
“理由是倒馬關到居庸關中間的路比較好走,他們擔心被韃靼的兵馬追上,若是退往居庸關還可以與居庸關和倒馬關的人匯合,這樣就算韃靼追上來也有一戰之力。”
“就這樣紫荊關的總兵把紫荊關的兵馬帶往居庸關,導致紫荊關幾乎無兵可守。”
“局勢到了那個程度,可以說韃靼的兵馬已經劍指京城了。”
“消息傳到宮裏的時候,太上皇什麽反應我不知道,但他很快就傳召京營節度使李成梁準備京城的防禦事宜。”
“但李成梁卻表示,寧國府在京營的影響力太大了,恰逢前京營節度使賈代化因病去世,現在京營很多人都說是陛下逼死了賈代化,導致現在很多將士根本不聽自己的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