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嬤嬤見著老太太真的鐵了心思要責罰四姑娘,不敢再勸,叫人傳了家法。
這頭剛傳了家法,下頭們就傳開了,老太太責罰傅沅,自然沒打算給傅沅留什麽臉麵,所以不到一會兒工夫,這事情就傳遍了整個府裏。
懷青在外頭站著,先是聽著裏頭老太太的訓斥,這會兒聽到衛嬤嬤吩咐人請家法來,臉色當即變得慘白,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腿一軟差點兒就跌倒在地上。當下就衝出了寧壽堂,去前院找老爺和三少爺來。
隻是到了前院,才知老爺和三少爺都不在府裏,府裏能替自家姑娘求情的,竟沒有一個人,急的滿頭大汗。
隻一會兒工夫,得知消息的大太太、二太太和三太太還有幾位姑娘就全都趕到了寧壽堂。
眾人一進去,便見著挺直著身子站在屋裏的傅沅,跪在地上的丫鬟書碟滿身傷痕,額頭上滲出血跡來。
張氏雖心中詫異,到底上前勸道:「不知沅丫頭犯了什麽錯,您若是生氣,叫她給您認個錯,抄寫百遍佛經當做責罰就是了,再不行罰她到祠堂裏跪上兩日,她一個姑娘家,哪裏能受得住家法。再說,二弟……」
張氏的話還未說完,就被老太太眼中的冷意嚇得不敢繼續說下去了。
張氏張了張嘴,又看了站在那裏的傅沅一眼,微微搖了搖頭,心裏覺著有些堵得慌。
她和這侄女雖然說不上有多少感情,可畢竟沅丫頭小姑娘家,平日裏又聽話懂事,見了她這伯母也恭敬得很,真是不忍見她當著眾人的麵挨了家法,麵子裏子都沒有了,說不定還要落下病根兒來。
相比於張氏的不忍,黎氏心裏頭高興得很,若不是顧忌著場合,她興許忍不住要拍手稱快了。
幾位姑娘裏,傅宣和傅珺紅著眼,露出不忍的神色來,傅珍則和黎氏一樣,等不及要看傅沅受了家法狼狽不堪的樣子了。
隻一會兒工夫,外頭就有個婆子拿了一條黑黝黝的牛皮鞭子進來,衛嬤嬤接過鞭子,雙手呈上老太太麵前。
老太太卻是看了下頭的黎氏一眼,吩咐道:「你是她的嫡母,今個兒就由你管教吧。」
老太太的話音剛落,眾人全都變了臉色。
黎氏向來不待見傅沅這個繼女,如今有了老太太撐腰,出手哪裏能知道個分寸。
眾人看著傅沅,不由得生出幾分同情來。
黎氏接過鞭子,有兩個婆子便走到傅沅跟前,想要壓著她跪在地上,還未動手,卻見著傅沅好像是見到了什麽好笑的事情,忍不住笑出聲來。最後,竟是笑彎了腰。
「你笑什麽?」老太太見著她這樣,更是惱怒。
傅沅拿帕子掩了掩嘴角,莞爾道:「孫女兒是笑老太太您傳了家法來,卻是不知這家法是落不到孫女兒身上的。」
傅沅才剛說完,便收起了嘴角的笑意,眸子朝黎氏和老太太看了一眼,從袖子裏拿出一塊兒九龍玉佩來,舉在手中,九龍盤旋,刻著「如朕親臨」的四個字。
黎氏距離傅沅最近,看清楚那玉佩上「如朕親臨」四個字,當即就變了臉色,眸子裏又是震驚又是驚懼,不敢相信這玉佩竟然會在傅沅手中。
「你……」黎氏手一鬆,手中的鞭子便落在地上,目光朝軟塌前的老太太看去。
老太太臉上也震驚得很,半天才迴過神來,饒是心中不甘,卻也隻能帶著眾人上前跪下,恭恭敬敬的磕頭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傅沅見著跪在地上的一應人等,心裏說不出是什麽感覺,她知道自己這舉動有些失了分寸,可這個關頭,老太太是鐵青了心思要責罰她的,她若真挨了黎氏的鞭子,受傷倒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一絲顏麵都沒了。
所以,她心中沒有絲毫悔意。
「祖母累了半日,該歇著了,孫女兒先告退了。」傅沅收起玉佩,不顧老太太和黎氏難堪的目光,微微福了福身子,轉身走出了寧壽堂。
剛一出去,就見著外頭臉色蒼白沒有一絲血色的懷青。
見著自家姑娘出來,懷青忙撲上前去,將傅沅身上細細檢查了一遍,見著沒有傷處,這才放心下來。
「咱們迴去吧。」傅沅看了懷青一眼,輕聲道。
懷青心中雖有不解,聽著自家姑娘的話,隻點了點頭,扶著自家姑娘出了寧壽堂的院子。
等到迴了蕙蘭院的時候,她才和萬嬤嬤還有懷青說了方才在寧壽堂的事來,又從袖子裏掏出那塊兒刻著「如朕親臨」的玉佩來。
萬嬤嬤臉色驀地一變,拿帕子捂住了嘴,臉上掩飾不住的震驚。
半天,才雙手合十,開口道:「老天保佑,姑娘有這玉佩,不然姑娘若是受了傷,老奴便是到了地下也沒法和夫人交代。」
懷青看著自家姑娘一眼,又看了看桌上的那塊兒玉佩,遲疑了一下,出聲道:「姑娘,這玉佩可是……」
懷青心中有猜測,卻是不大敢相信,直到見著傅沅點頭,才收起了眼中的震驚,帶著幾分感慨道:「平日裏奴婢隻覺著那宋二公子專會欺負姑娘,可今個兒奴婢卻覺著他待姑娘未必不是真心好。」
「要不然,哪裏能將這玉佩拿給姑娘。」
今個兒若是沒有這塊兒玉佩,姑娘還不知道要遭什麽罪呢,一頓鞭子下來,姑娘不死也要掉層皮,若是不幸落下了病根兒,不是毀了姑娘後半輩子?
老太太的心真是狠,姑娘可是她嫡親的孫女兒。
老太太對姑娘的心,竟連那宋二公子的半分都沒有。
懷青心中這樣想著,不著痕跡看了自家姑娘一眼,開口勸道:「奴婢知道這話或許不該說,可姑娘如今已經和宋二公子定了親事,不如就此想開了嫁到南陽王府去,說不定這是老天的意思,給姑娘這樣一個好姻緣呢。」
這話傅沅之前聽傅詢說過,如今出了這事兒後聽懷青又一次說起來,心中的感覺竟有許多不同。
迴憶起她和宋淮硯幾次見麵的點點滴滴,他似乎從來沒有真正的「欺負」過她。
這頭剛傳了家法,下頭們就傳開了,老太太責罰傅沅,自然沒打算給傅沅留什麽臉麵,所以不到一會兒工夫,這事情就傳遍了整個府裏。
懷青在外頭站著,先是聽著裏頭老太太的訓斥,這會兒聽到衛嬤嬤吩咐人請家法來,臉色當即變得慘白,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腿一軟差點兒就跌倒在地上。當下就衝出了寧壽堂,去前院找老爺和三少爺來。
隻是到了前院,才知老爺和三少爺都不在府裏,府裏能替自家姑娘求情的,竟沒有一個人,急的滿頭大汗。
隻一會兒工夫,得知消息的大太太、二太太和三太太還有幾位姑娘就全都趕到了寧壽堂。
眾人一進去,便見著挺直著身子站在屋裏的傅沅,跪在地上的丫鬟書碟滿身傷痕,額頭上滲出血跡來。
張氏雖心中詫異,到底上前勸道:「不知沅丫頭犯了什麽錯,您若是生氣,叫她給您認個錯,抄寫百遍佛經當做責罰就是了,再不行罰她到祠堂裏跪上兩日,她一個姑娘家,哪裏能受得住家法。再說,二弟……」
張氏的話還未說完,就被老太太眼中的冷意嚇得不敢繼續說下去了。
張氏張了張嘴,又看了站在那裏的傅沅一眼,微微搖了搖頭,心裏覺著有些堵得慌。
她和這侄女雖然說不上有多少感情,可畢竟沅丫頭小姑娘家,平日裏又聽話懂事,見了她這伯母也恭敬得很,真是不忍見她當著眾人的麵挨了家法,麵子裏子都沒有了,說不定還要落下病根兒來。
相比於張氏的不忍,黎氏心裏頭高興得很,若不是顧忌著場合,她興許忍不住要拍手稱快了。
幾位姑娘裏,傅宣和傅珺紅著眼,露出不忍的神色來,傅珍則和黎氏一樣,等不及要看傅沅受了家法狼狽不堪的樣子了。
隻一會兒工夫,外頭就有個婆子拿了一條黑黝黝的牛皮鞭子進來,衛嬤嬤接過鞭子,雙手呈上老太太麵前。
老太太卻是看了下頭的黎氏一眼,吩咐道:「你是她的嫡母,今個兒就由你管教吧。」
老太太的話音剛落,眾人全都變了臉色。
黎氏向來不待見傅沅這個繼女,如今有了老太太撐腰,出手哪裏能知道個分寸。
眾人看著傅沅,不由得生出幾分同情來。
黎氏接過鞭子,有兩個婆子便走到傅沅跟前,想要壓著她跪在地上,還未動手,卻見著傅沅好像是見到了什麽好笑的事情,忍不住笑出聲來。最後,竟是笑彎了腰。
「你笑什麽?」老太太見著她這樣,更是惱怒。
傅沅拿帕子掩了掩嘴角,莞爾道:「孫女兒是笑老太太您傳了家法來,卻是不知這家法是落不到孫女兒身上的。」
傅沅才剛說完,便收起了嘴角的笑意,眸子朝黎氏和老太太看了一眼,從袖子裏拿出一塊兒九龍玉佩來,舉在手中,九龍盤旋,刻著「如朕親臨」的四個字。
黎氏距離傅沅最近,看清楚那玉佩上「如朕親臨」四個字,當即就變了臉色,眸子裏又是震驚又是驚懼,不敢相信這玉佩竟然會在傅沅手中。
「你……」黎氏手一鬆,手中的鞭子便落在地上,目光朝軟塌前的老太太看去。
老太太臉上也震驚得很,半天才迴過神來,饒是心中不甘,卻也隻能帶著眾人上前跪下,恭恭敬敬的磕頭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傅沅見著跪在地上的一應人等,心裏說不出是什麽感覺,她知道自己這舉動有些失了分寸,可這個關頭,老太太是鐵青了心思要責罰她的,她若真挨了黎氏的鞭子,受傷倒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一絲顏麵都沒了。
所以,她心中沒有絲毫悔意。
「祖母累了半日,該歇著了,孫女兒先告退了。」傅沅收起玉佩,不顧老太太和黎氏難堪的目光,微微福了福身子,轉身走出了寧壽堂。
剛一出去,就見著外頭臉色蒼白沒有一絲血色的懷青。
見著自家姑娘出來,懷青忙撲上前去,將傅沅身上細細檢查了一遍,見著沒有傷處,這才放心下來。
「咱們迴去吧。」傅沅看了懷青一眼,輕聲道。
懷青心中雖有不解,聽著自家姑娘的話,隻點了點頭,扶著自家姑娘出了寧壽堂的院子。
等到迴了蕙蘭院的時候,她才和萬嬤嬤還有懷青說了方才在寧壽堂的事來,又從袖子裏掏出那塊兒刻著「如朕親臨」的玉佩來。
萬嬤嬤臉色驀地一變,拿帕子捂住了嘴,臉上掩飾不住的震驚。
半天,才雙手合十,開口道:「老天保佑,姑娘有這玉佩,不然姑娘若是受了傷,老奴便是到了地下也沒法和夫人交代。」
懷青看著自家姑娘一眼,又看了看桌上的那塊兒玉佩,遲疑了一下,出聲道:「姑娘,這玉佩可是……」
懷青心中有猜測,卻是不大敢相信,直到見著傅沅點頭,才收起了眼中的震驚,帶著幾分感慨道:「平日裏奴婢隻覺著那宋二公子專會欺負姑娘,可今個兒奴婢卻覺著他待姑娘未必不是真心好。」
「要不然,哪裏能將這玉佩拿給姑娘。」
今個兒若是沒有這塊兒玉佩,姑娘還不知道要遭什麽罪呢,一頓鞭子下來,姑娘不死也要掉層皮,若是不幸落下了病根兒,不是毀了姑娘後半輩子?
老太太的心真是狠,姑娘可是她嫡親的孫女兒。
老太太對姑娘的心,竟連那宋二公子的半分都沒有。
懷青心中這樣想著,不著痕跡看了自家姑娘一眼,開口勸道:「奴婢知道這話或許不該說,可姑娘如今已經和宋二公子定了親事,不如就此想開了嫁到南陽王府去,說不定這是老天的意思,給姑娘這樣一個好姻緣呢。」
這話傅沅之前聽傅詢說過,如今出了這事兒後聽懷青又一次說起來,心中的感覺竟有許多不同。
迴憶起她和宋淮硯幾次見麵的點點滴滴,他似乎從來沒有真正的「欺負」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