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夏國,喜歡收義子的大將軍,當屬西北黃旗大將軍胡爾漢。


    胡爾漢麾下有十子,也叫十虎,個個勇冠三軍。也是當今天下抵禦北燕的主力幹將。


    這十虎中,有一小虎,三年將被胡爾漢收下的,原隻有九虎,這下十虎齊了。


    據說此子,曾手裂猛虎,萬人軍中奪敵帥旗。而且更為可貴的是,他智勇雙全,曾孤身一人,深入北燕,探測敵情,繪製了北燕五百裏山河圖。


    小惡根若一聽名字定是一驚,因為他叫齊小虎。他的發小,宿敵。


    他曾讓人家破了身。


    現在,在正德殿上,當著文武百官和當今皇帝的麵,北漠大將軍劉正魁也要收義子,收的竟是殺子仇人寧庚,頓時成了一樁奇事。


    誰都知道劉正魁此人亦正亦邪,有時喜怒無常,而且心胸狹窄。他名為侄子實為兒子的衝州統領劉福,被寧庚一刀給切了。現在他不計前嫌,還主動提出要收他為幹兒子。


    這事怎麽聽,怎麽顯得詭異。


    劉正魁一張口,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就是楚言風。


    楚言風根本不信劉正魁會安什麽好心。


    楚言風在大殿上,大罵劉正魁不要臉,竟敢搶寧王的孫子。


    關於寧庚是寧王的孫子之說,百官隻是聽說,被楚言風在大殿上這麽一公開,讓很多人變了臉色。


    庭斷是開國皇帝正德皇帝定的一個最高裁決模式。顧名思義,就是在朝廷上當場裁斷事情。


    庭斷往往是針對國家大事,或針對國家重臣進行的。第一個被庭斷廢掉毀掉的就是當年叱吒風雲的寧王。


    當年,河洲三鎮丟了,大夏國損兵折將,生靈塗炭,總要有人來承擔責任吧。


    明眼人都知道是太師袁明德貪生怕死,帶兵突然後撤,造成寧王孤軍作戰,最終丟了國土損失了寧王一派精兵。


    寧王死戰不退,就是為了護衛三鎮百姓逃生而歸,用他的三軍將士的命,保住了五十萬百姓的性命。


    可寧王戰死,在朝廷幾乎沒人敢為他說話。而庭斷的規則很簡單,就是少數服從多數。


    一個是死了的寧王,一個是活著的太師,再加上太師黨羽眾多,一邊倒的裁定,寧王成了那個一意孤行,孤軍深入,耽誤戰機,不服調遣,將十萬精兵和河洲三鎮就此葬送的千古罪人。


    於是,聖旨一下,削去爵位,收迴封地,遣散家人。在太師一黨的操縱下,還定下一條,寧王後人永不重用。


    當年裁定寧王有罪還在位的朝臣已經不多了,但他們的後人學生卻依舊眾多。何況現在袁太師春秋鼎盛,又深得當今皇帝厚愛,哪會有人為一個寧王後人再說什麽話。


    於是,不管楚言風在朝堂上如何發瘋,最終庭斷又是一邊倒,寧庚有罪,斬立決!


    寧庚是沒有資格上朝堂上聽審的,他被人看守在大殿之外的階下。


    陪著他的隻有唿延靈和李柏林。李柏林想進大殿,被趕了出來。那隻怕死的靈猴又不知跑哪去了。


    唿延靈和李柏林了解了前因後果之後,都為寧庚擔憂,隻有寧庚自己,反而泰然自若。來時的路上,楚言風已告訴他,奇女落在了大將軍劉正魁的手上,萬無一失。


    說寧庚有什麽心病,奇女就是最大的心病。現在這個心病沒事,他也就沒什麽好怕的。


    當裁定結果一出來,楚言風暴跳如雷,大將軍劉正魁卻也沒有大仇得報的喜悅,反而沉吟不語,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畢竟他是“苦主”,皇帝還是要問問他的最終意見。


    於是,當正德皇帝李承朝麵無表情地問劉正魁:“大將軍,你的意見是殺還是留呀?”


    劉正魁來了一句:“我沒有兒子了,要一個兒子。讓他做我的幹兒子,跟我到北漠為國效力吧!”


    全場嘩然,連楚言風剛開始都愣住了。幾乎沒有任何人會想到劉正魁會提出這樣一個要求。


    隻有李承朝仍舊麵沉似水。


    劉正魁的兒子劉福是個什麽東西,李承朝早有耳聞,按楚言風的說法,是死有餘辜。這小子仗著大將軍的勢,在當地為非作歹,淩官欺民,無法無天。


    劉正魁其實也知道這些,可這畢竟是他的親骨肉,又是他與嫂子一個不小心生下來的糊塗兒子,想狠心懲治一下,也是屢屢下不去手。


    現在這個來路不正的兒子死了,反而去了他一塊心病,隻是年邁的嫂子不肯罷休,讓他也是一陣陣頭痛。


    他提出要收寧庚為幹兒子的想法還真的是一時起意。按原來的想法,他還是打算殺了了事。


    到了他這個年紀,位高權重,又是孤身一人,他還真沒怕過誰。


    楚言風算什麽,就是當今皇帝若是惹急了他,他也可以 挑子一走了之。


    可在魁星閣下一見這小子,不知為何,打心眼裏就是喜歡。


    當年的寧王他是見過的,那可是一代武王。帶著數十騎,寧王就敢衝北燕十萬重騎發起衝鋒。


    這是何等膽魄與武力?


    河洲一戰他沒有參加,可事後也略有了解。以一萬殘兵,硬是讓北燕數十萬騎兵整整一個月難越雷池一步,眼睜睜看著五十萬百姓慢悠悠撤迴大夏。


    若沒有寧王的阻擊,太師也別想全身而退。


    寧王戰死,卻將北燕蠻王殺得絕了後。據說是寧王一人單騎突進到了蠻王帳前,險些將蠻王斬於馬下。


    好在蠻王的三個兒子,數十名戰將拚死阻擋,卻還是被他當場斬殺了十人,其中就有蠻王三個兒子。


    所以見到寧庚時,劉正魁的眼前已浮現了當年寧王的絕世風采。


    用一個該死的尷尬之子,換一個寧王之後,值呀!


    可他這些想法楚言風不知道,但當今皇帝李承朝看出來了。


    李承朝也是第一次看到寧庚。在見到這小子之前,他對這個素有惡名的小惡根寧庚就極有興趣。


    這興趣一來自自己的老師,他不知道是何等人物,會讓老師如此器重?二來自不同版本的傳聞。


    如李公公說寧庚機靈古怪,又胸藏錦繡,大學士胡一多說他乖張放浪,桀驁不馴,而且小小年紀,嗜殺成性。


    可一見到這家夥,李承朝也如劉正魁一樣,頗是喜歡。他發現此少年桀驁不羈,卻極為忠孝。


    為什麽楚言風逼他走,他不走,因為他不想讓恩師為自己擋禍。


    而且遠遠一看,一身正氣,一臉幹淨,舉手投足,大開大合,極有氣勢,假以時日,不知當成長為何等人物?


    既然喜歡,他就絕不會讓他死,哪怕全天下的人都要他死,他也不會讓他死。


    所以當劉正魁提出要收為幹子時,他內心也是一喜。


    隻是恩師楚言風關心則亂,還在這大喊大叫,讓他氣惱。隻得臉色一沉,威嚴地出言道:


    “楚愛卿,劉卿之言,正合朕意,不必再議,就這麽定了!”


    拂袖而起,退朝。把個楚言風給晾在了當場。


    稀裏糊塗給人當了兒子的寧庚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就被人稀裏糊塗地給帶往了偏殿。


    唿延靈和李柏林也被人帶了出去。二人見寧庚沒什麽事,也隻好退下。


    到了偏殿,寧庚正要被小太監領進門,就聽得裏麵傳出一個歡快的聲音:


    “聯的禦弟到了,先別讓他進來。給他一把刀,我馬上出來,讓他陪我練練,看看誰的刀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小惡棍我怕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想飛的那隻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想飛的那隻豬並收藏我是小惡棍我怕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