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過年的,別人家都在喜迎新春,太師府卻在發喪。
太師掌中有一對明珠,一顆嫁給了當今皇帝,成了萬人之上的貴妃娘娘。還有一顆,現在正躺在金絲楠木棺材裏。至於大兒子袁誠子,則被他直接忽視了。
這口金絲楠木棺材是太師為自己百年後準備的,請名匠打造,在光線照耀下金光閃閃,金絲浮現,且有淡雅幽香。金黃、凝重、大氣、威嚴。裏裏外外透著一股子霸氣。
太師一直很霸氣,一生都霸氣。如果不是二十年前在戰場之上,遇到北煙那位王,他會一直霸氣下去,直到死!死也會霸氣地死!
二十年前,在萬馬軍中,霸氣的他,遇上了另一個霸氣的王,他中了他一拳,他還了他一掌。從此,兩個霸氣的人,都萎靡了。一個至今咳,一個一直喘。一個行屍走肉,一個苟延殘喘。
兩個人從戰場上分開,各自迴朝。從此遙遙相對,遙遙相仇,遙遙相惜。直到八年前,聽聞北煙內亂,這位王家人盡屠,自身也不知死活。當時,他還覺得自己終於勝了他一籌,因為自己兒女雙全,而且都是如此優秀,如明珠在天,璀璨奪目。
現在,他手中最亮的這一顆明珠隕落了,心空了一半,本就虛弱的身體又丟失了幾分氣息。他又想起他來了。如果沒有那家夥這一拳,有他的庇護,這天下又有誰能傷得了他的兒?他的明珠?
心中的恨,如熊熊之火,卻無處發泄,還得強打精神,迎接那些虛情假意的官宦同僚的問候與悼念。
皇帝也發來了悼詞,還追封了一個爵位。
他媽的,死後追封,生前為什麽連個屁也不放?要不然也不用去這該死的嶽林書院讀什麽埋人的四書五經呀?
意外?當老夫是傻瓜嗎?董仕清、楚言風,還有那個兔崽子,都該死!整個書院都該死!!這個大夏國也該死!!.......
袁太師麵無表情,端坐在銀裝素裹、白幌紛飛的太師府,凝視著這口偌大的棺材,已經半天沒有咳了。嚇得手下人,不知所措。急忙去請夫人。
果然,夫人還沒到前廳,太師就開始咳了,疾風驟雨,彎腰曲背,氣不長歇,肺如漏風.......直到咳出大口大口的血……
一身白素的夫人嚇得麵容失色,撲過來,護住袁太師,急喊太醫。
太醫是皇上派來的。並明令太醫在太師府值守,看護老太師。
一番忙亂,袁太師終於又頑強地活過來了。他還不想死,因為他要看著別人為他兒死,為他兒陪葬。
剛剛消停一會,跑進來了一個看門人,說有一人前來悼念。一說名字,太師又吐血了。——仇人,楚言風!
“莫讓此人進來!”袁太師聲嘶力竭,雙目噴火!
“老爺,不妥,此人是帝師.......我們當為麗兒想想……”徐娘半老的夫人輕輕勸慰。
“好,我看看此人是何等嘴臉?”太師穩定心神,揮手。
不一會,進來了一人,清清爽爽,短須飄飄,眼光炯炯,步履穩健。正是楚大儒,楚言風。
他一進來,先在靈柩前上了香,卻不拜,直接走到一臉凝霜冷眼而視的太師麵前。
“太師、夫人,節哀!——哎呀!太師,你更見身子弱了呀!”
“嗯,但本太師一時半會還死不了。”太師想忍住,最終還是沒忍住,又咳了起來。
“這就好,您可是國之柱石。為了這大夏,您也要永保安康!”
“我會的。我兒死了,有的人也得死,他們不死,我不能死……”
“太師,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您這話可不善呀?您想想,太師府這一家子,還得靠著您老護著,若您有個三長兩短,這一家子,誰幫你護著呀?我楚言風赤條條無牽掛,倒是可以幫著您一些。當年藺相如五步可濺血,我楚言風也一樣!”
楚言風說完,轉身就走,頭也不迴。
背後,太師又咳出了血。——這是威脅!這是赤裸裸的威脅!!
........
深夜,皇宮大內。禦書房,燈火明亮,炭火正旺。兩人相對而坐,正在手談,下棋。
右邊這位,一身龍袍,天庭飽滿,氣宇軒昂。一臉謔笑。
左邊這位,一身青衫,正襟危坐,凝視棋盤。一臉嚴肅。
當今皇上李承朝——正德皇帝正與他的授業恩師楚言風下棋。楚言風已輸了三局,卻依然不認輸,死纏爛打,沒完沒了。
“恩師,你再輸,可就沒有褲子迴家了?”
“沒事,光著屁股的帝師,走在聖京,迴頭率肯定不低。”
“朕不與你這老無賴下了。小李子,把酒拿上來,讓我陪恩師喝兩盅。”
“有酒?當了皇帝你變小氣了,到現在才說酒。”楚言風見坡下驢,把棋一亂,眼巴巴看著李公公抱進來了一壇美酒。
“恩師,朕與你有七八年沒有見了。登基之時,你也不進京。這次進京,一定有事。你先別說,讓我猜猜……一定是為了一個人,這個人是不是我的小師弟寧庚?”
楚言風本來想伸手去搶李公公懷裏的酒,這時手卻停在了半空。他迴轉身,站直,拍打拍打衣袖,緩步跪倒:
“草民拜見皇上,祝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正德皇帝一愣,上前一步,把恩師扶起。柔聲說:
“恩師,您忘記了嗎?朕答應過你,不收迴河洲三鎮,您上不跪君,下不跪臣。”
“皇上,這一跪,草民不為我自己,正是為了這河洲三鎮呀!”
“哦?”
“皇上應該還記得,草民家鄉正是河洲三鎮的泰恆。二十年前,我大夏兵敗丟了三鎮,兩路人馬,一路太師,一路寧王。太師受傷,撤兵數百裏,棄寧王孤軍抗敵。寧王鐵軍護住泰恆、河川數十萬百姓安全撤迴大夏。而太師這邊,銀寧百姓,被北煙屠戮一空。寧王分兵馳援銀寧,中伏,卻被亂箭射殺.......”說到此處,楚言風已言語顫抖,泣不成聲。
“難道?難道這寧庚是寧王之後?”
“銀寧本就是寧王屬地,兵敗,寧王一家隻留一兒寧商,被寧王部將寧浩所救。帶到南方。寧庚更是寧商之子。”
“難怪你今天一早就到太師府,氣得太師臥床不起,用膳時,貴妃又狠狠告了你一狀呀。”
“這個老匹夫,若無太後庇護,豈有今日?”
“恩師,那你要朕做什麽?要我現在懲處太師,朕可做不到。”
“唉,我一介草民,收此徒,也是為了報當年之恩,現在我師徒二人隻求平平安安,別無他求。當年寧王戰死,卻落了個兵敗的罪名,小徒也不可能有什麽出頭之日。但太師現在卻又想將他兒子意外身亡之責,安在我徒身上,我隻能以命相搏了!”
“恩師,此事,你就交給朕處理如何?您是泰恆人,您要報恩。這數十萬子民,現在都是朕的子民,朕也要報恩。寧王封號已奪,暫時無法讓其繼承此封號。我就封他個禦弟吧,朕的弟弟,看誰敢動?”
“謝主隆恩!........”
當夜,楚言風大醉而歸。當李公公將他扶上馬車時,他還在一嘴胡話。
馬車一路輕跑,順著皇宮大道,出了宮。
一出宮門,歪倒在馬車上的楚大儒立刻坐直了起來。他看了看身邊的兩壇美酒,又閉上眼睛,慢慢養神。
希望這半真半假的故事,能讓太師、太後及貴妃們忌憚幾分。當年的寧王不在了,寧王的部下戰將現在可有兩位大將軍。他們再要動手,恐怕也要掂量一二吧?
至於“禦弟”稱號,就當一個意外之喜吧。
楚言風上馬車時,他沒有迴頭看站在台階上的年輕皇帝。如果他看了,就一定會發現,這位風華正茂、暗藏鋒芒的皇帝一直在微笑。
他也一直在想,這小師弟到底是個什麽人物,竟讓自己的恩師如此費盡心機、滿嘴謊言?
不過,平白撿了一個古靈精怪、天縱奇才的“禦弟”,也是不錯的。
當然,他現在還想不到,就是這個撿來的“禦弟”,十幾年後為他扛起了半壁江山!
太師掌中有一對明珠,一顆嫁給了當今皇帝,成了萬人之上的貴妃娘娘。還有一顆,現在正躺在金絲楠木棺材裏。至於大兒子袁誠子,則被他直接忽視了。
這口金絲楠木棺材是太師為自己百年後準備的,請名匠打造,在光線照耀下金光閃閃,金絲浮現,且有淡雅幽香。金黃、凝重、大氣、威嚴。裏裏外外透著一股子霸氣。
太師一直很霸氣,一生都霸氣。如果不是二十年前在戰場之上,遇到北煙那位王,他會一直霸氣下去,直到死!死也會霸氣地死!
二十年前,在萬馬軍中,霸氣的他,遇上了另一個霸氣的王,他中了他一拳,他還了他一掌。從此,兩個霸氣的人,都萎靡了。一個至今咳,一個一直喘。一個行屍走肉,一個苟延殘喘。
兩個人從戰場上分開,各自迴朝。從此遙遙相對,遙遙相仇,遙遙相惜。直到八年前,聽聞北煙內亂,這位王家人盡屠,自身也不知死活。當時,他還覺得自己終於勝了他一籌,因為自己兒女雙全,而且都是如此優秀,如明珠在天,璀璨奪目。
現在,他手中最亮的這一顆明珠隕落了,心空了一半,本就虛弱的身體又丟失了幾分氣息。他又想起他來了。如果沒有那家夥這一拳,有他的庇護,這天下又有誰能傷得了他的兒?他的明珠?
心中的恨,如熊熊之火,卻無處發泄,還得強打精神,迎接那些虛情假意的官宦同僚的問候與悼念。
皇帝也發來了悼詞,還追封了一個爵位。
他媽的,死後追封,生前為什麽連個屁也不放?要不然也不用去這該死的嶽林書院讀什麽埋人的四書五經呀?
意外?當老夫是傻瓜嗎?董仕清、楚言風,還有那個兔崽子,都該死!整個書院都該死!!這個大夏國也該死!!.......
袁太師麵無表情,端坐在銀裝素裹、白幌紛飛的太師府,凝視著這口偌大的棺材,已經半天沒有咳了。嚇得手下人,不知所措。急忙去請夫人。
果然,夫人還沒到前廳,太師就開始咳了,疾風驟雨,彎腰曲背,氣不長歇,肺如漏風.......直到咳出大口大口的血……
一身白素的夫人嚇得麵容失色,撲過來,護住袁太師,急喊太醫。
太醫是皇上派來的。並明令太醫在太師府值守,看護老太師。
一番忙亂,袁太師終於又頑強地活過來了。他還不想死,因為他要看著別人為他兒死,為他兒陪葬。
剛剛消停一會,跑進來了一個看門人,說有一人前來悼念。一說名字,太師又吐血了。——仇人,楚言風!
“莫讓此人進來!”袁太師聲嘶力竭,雙目噴火!
“老爺,不妥,此人是帝師.......我們當為麗兒想想……”徐娘半老的夫人輕輕勸慰。
“好,我看看此人是何等嘴臉?”太師穩定心神,揮手。
不一會,進來了一人,清清爽爽,短須飄飄,眼光炯炯,步履穩健。正是楚大儒,楚言風。
他一進來,先在靈柩前上了香,卻不拜,直接走到一臉凝霜冷眼而視的太師麵前。
“太師、夫人,節哀!——哎呀!太師,你更見身子弱了呀!”
“嗯,但本太師一時半會還死不了。”太師想忍住,最終還是沒忍住,又咳了起來。
“這就好,您可是國之柱石。為了這大夏,您也要永保安康!”
“我會的。我兒死了,有的人也得死,他們不死,我不能死……”
“太師,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您這話可不善呀?您想想,太師府這一家子,還得靠著您老護著,若您有個三長兩短,這一家子,誰幫你護著呀?我楚言風赤條條無牽掛,倒是可以幫著您一些。當年藺相如五步可濺血,我楚言風也一樣!”
楚言風說完,轉身就走,頭也不迴。
背後,太師又咳出了血。——這是威脅!這是赤裸裸的威脅!!
........
深夜,皇宮大內。禦書房,燈火明亮,炭火正旺。兩人相對而坐,正在手談,下棋。
右邊這位,一身龍袍,天庭飽滿,氣宇軒昂。一臉謔笑。
左邊這位,一身青衫,正襟危坐,凝視棋盤。一臉嚴肅。
當今皇上李承朝——正德皇帝正與他的授業恩師楚言風下棋。楚言風已輸了三局,卻依然不認輸,死纏爛打,沒完沒了。
“恩師,你再輸,可就沒有褲子迴家了?”
“沒事,光著屁股的帝師,走在聖京,迴頭率肯定不低。”
“朕不與你這老無賴下了。小李子,把酒拿上來,讓我陪恩師喝兩盅。”
“有酒?當了皇帝你變小氣了,到現在才說酒。”楚言風見坡下驢,把棋一亂,眼巴巴看著李公公抱進來了一壇美酒。
“恩師,朕與你有七八年沒有見了。登基之時,你也不進京。這次進京,一定有事。你先別說,讓我猜猜……一定是為了一個人,這個人是不是我的小師弟寧庚?”
楚言風本來想伸手去搶李公公懷裏的酒,這時手卻停在了半空。他迴轉身,站直,拍打拍打衣袖,緩步跪倒:
“草民拜見皇上,祝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正德皇帝一愣,上前一步,把恩師扶起。柔聲說:
“恩師,您忘記了嗎?朕答應過你,不收迴河洲三鎮,您上不跪君,下不跪臣。”
“皇上,這一跪,草民不為我自己,正是為了這河洲三鎮呀!”
“哦?”
“皇上應該還記得,草民家鄉正是河洲三鎮的泰恆。二十年前,我大夏兵敗丟了三鎮,兩路人馬,一路太師,一路寧王。太師受傷,撤兵數百裏,棄寧王孤軍抗敵。寧王鐵軍護住泰恆、河川數十萬百姓安全撤迴大夏。而太師這邊,銀寧百姓,被北煙屠戮一空。寧王分兵馳援銀寧,中伏,卻被亂箭射殺.......”說到此處,楚言風已言語顫抖,泣不成聲。
“難道?難道這寧庚是寧王之後?”
“銀寧本就是寧王屬地,兵敗,寧王一家隻留一兒寧商,被寧王部將寧浩所救。帶到南方。寧庚更是寧商之子。”
“難怪你今天一早就到太師府,氣得太師臥床不起,用膳時,貴妃又狠狠告了你一狀呀。”
“這個老匹夫,若無太後庇護,豈有今日?”
“恩師,那你要朕做什麽?要我現在懲處太師,朕可做不到。”
“唉,我一介草民,收此徒,也是為了報當年之恩,現在我師徒二人隻求平平安安,別無他求。當年寧王戰死,卻落了個兵敗的罪名,小徒也不可能有什麽出頭之日。但太師現在卻又想將他兒子意外身亡之責,安在我徒身上,我隻能以命相搏了!”
“恩師,此事,你就交給朕處理如何?您是泰恆人,您要報恩。這數十萬子民,現在都是朕的子民,朕也要報恩。寧王封號已奪,暫時無法讓其繼承此封號。我就封他個禦弟吧,朕的弟弟,看誰敢動?”
“謝主隆恩!........”
當夜,楚言風大醉而歸。當李公公將他扶上馬車時,他還在一嘴胡話。
馬車一路輕跑,順著皇宮大道,出了宮。
一出宮門,歪倒在馬車上的楚大儒立刻坐直了起來。他看了看身邊的兩壇美酒,又閉上眼睛,慢慢養神。
希望這半真半假的故事,能讓太師、太後及貴妃們忌憚幾分。當年的寧王不在了,寧王的部下戰將現在可有兩位大將軍。他們再要動手,恐怕也要掂量一二吧?
至於“禦弟”稱號,就當一個意外之喜吧。
楚言風上馬車時,他沒有迴頭看站在台階上的年輕皇帝。如果他看了,就一定會發現,這位風華正茂、暗藏鋒芒的皇帝一直在微笑。
他也一直在想,這小師弟到底是個什麽人物,竟讓自己的恩師如此費盡心機、滿嘴謊言?
不過,平白撿了一個古靈精怪、天縱奇才的“禦弟”,也是不錯的。
當然,他現在還想不到,就是這個撿來的“禦弟”,十幾年後為他扛起了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