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縣一處新立會館之中。
楊元魁先與廣陵寧升府來的小舅子鬱源、內弟媳姚凝脂會麵。
鬱源還是這般口無遮攔,張口就是陰陽怪氣,“姐夫到底是發跡了,我這舅子竟連我姐家門都進不去了,咋還給我們半道截來會館了呢?”
姚凝脂麵露無奈,隻道他們郎舅好親,怎麽個相處方式都隨意了。
楊元魁看向這舅子,自家人的熟絡可不管見多見少的,賠笑道:“對不住啊,家裏來了波客人,衝老趙的,連我都不相熟,怕你們會一道兒別扭,我就給他騰地方了。”
鬱源頓時好奇八卦起來,楊元魁則是一一迴應。
三人雅間落坐,鬱源便道:“姐夫啊,辛苦這麽多年,總算盼到楊氏鏢局發達了,如今你風頭正盛,鏢局事務也是方興未艾,單靠延讚一個小輩獨木難支啊,你怎麽就著急金盆洗手了呢?”
楊元魁渾不在意,哈哈笑道:“我這歲數到了,不服老不行啊,江湖是屬於年輕人的了。”
鬱源肉眼凡胎,姚凝脂卻是內行看門道,看向蒼老許多楊元魁,隻道:“姐夫達人知命,急流勇退謂之知機,也到了頤養的時候了。”
三人坐下沒多久,就有小廝來報,天奉府太平縣定遠鏢局的鏢頭許定波來了。
楊元魁又是起身去迎接。
關內道那座鏢局委實沒什麽交集,請帖沒遞出,除了“不請自來”的藍田蘇氏,所來賓客之中應該就是京畿裏的最遠了吧,確實是遠道而來了。
一老一少兩個負刀之人初見,倒是滑稽,各自愣神。
咋還都少一條胳膊捏?
要不是兩人麵對麵,斷的又都是右臂,還真有幾分照鏡子的味道。
一見許定波也是獨臂,楊元魁頓生幾分殘物類聚般的親近。
越州賀縣楊氏鏢局、京城附郭太平定遠鏢局、廣陵道鏢局三位曾經的、現任的總掌櫃、總鏢頭相互見禮。
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各自鄭重。
楊元魁看著已近乎五品的許定波,倒是有幾分初見小四的驚歎,還是那句
“自古英雄出少年”。
他卻是不知許定波的手臂就是何肆削去的。
又是寒暄一番,楊元魁感慨曾幾何時,少年許定波的爺爺許崇山也是豪傑英雄,兩人有過幾麵之緣,如今生死未卜,沒有消息權當是好消息了,實在叫人唏噓。
一老一少皆是使刀的,自然逃不過亮青子這等俗套橋段,卻是楊元魁先開口的。
楊元魁單手解下自己的佩刀“一曝”。
屈龍到手之前這把長刀已經伴身幾十年了,楊元魁自覺諢名叫作楊一刀,便沒有佩兩把刀的道理。
不然不就成了“二把刀”了?
後麵一曝被束之高閣,便顯得楊元魁就有些喜新厭舊、始亂終棄的意思了,現在屈龍送給了小四,卻也算他的師門之物,物歸原主。
一曝出鞘,好似靈光夜照。
許定波隻覺目眩神迷,不帶一絲溜須拍馬,直抒胸臆道:“好刀!”
楊元魁笑道:“亮吧?早十好幾年,它更是光彩耀眼,現在已經算是養晦了,此刀名為‘一曝’。”
許定波似乎想到什麽,若有所思。
楊元魁點頭道:“就是那個‘一曝十寒’的‘一曝’,卻不是貶義,此刀銳氣逼人,剛強有餘,柔韌不足,經高人指點,須斂藏鞘中,以晦打磨,如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如今鋒芒更勝從前了。”
許定波點頭道:“受教了。”
楊元魁謙虛道:“拋磚引玉,再看看你的。”
許定波直接單手抽出佩刀。
刀長三尺九寸,古拙剛猛,刃鋒粗糲。
刀銘已然模糊不清,隻能依稀看出是小篆。
楊元魁頓時來了興致,一抬手,許定波便遞過佩刀。
楊元魁接過刀,細細觀摩,雖是使刀之人,卻並非良工巧匠,終是看熱鬧。
“若非報謁明主,神器也常有自晦,你這刀著實不錯,不該無名的,我卻是見識淺薄,瞧不出它的出處,但我知道一個去處,賀縣城南鐵匠鋪,你去尋一位吳指北老爺子,請他掌掌眼,就算勘破不出是哪等名工所鑄,也能為它尋個妥貼的名兒。”
許定波聞言有些錯愕,眼見這位和自己爺爺同輩的楊總鏢頭年事已高,還有能被他稱作老爺子的人?
那是因為高瘦還是先知?
許定波隻是道:“多謝老爺子指點,擇日定當拜會。”
楊元魁好心提醒道:“記得贄禮。”
許定波愕然失笑,卻又鄭重幾分,已將那鐵匠鋪列為此行必去之所。
忽然聽聞遠處傳來翻天響動,好似地牛翻身。
氣象駭然,好似平地風雷,楊元魁多處家業都在賀縣,不免擔憂,當即推開臨街那一麵的窗牖。
在看清那旋渦中心是偏離幾處屋宅之外的王大石家後,楊元魁頓時樂了。
那邊事不關己,隻剩幸災樂禍了。
直到聽見那匡、七、才、台、冬、紮、嘟,輕重緩急不斷交替的聲音,鑼鼓喧天,好似一場大戲開幕,楊元魁又是麵色微變。
這分明就是打鬧台啊。
楊元魁低聲道:“老趙這閑不住的家夥,怎麽又去王家鬧事了?這大動靜,也不知道是和誰打成一片了……總不能是和客人吧?”
楊元魁隨口一說,沒曾想是一語道破。
不過老趙實力擺在那裏,楊元魁的語氣隻有怨懟,全無擔心。
得到老趙授下的《無敵神拳》拳譜的許定波也是感受到些許溯本追源的味道,連忙上前,與楊元魁問道:“楊爺,如此動靜,敢問可是貴鏢局那位趙老先生在與人對壘?”
楊元魁點了點頭,無奈道:“賢侄孫倒是還記得他那惹禍精啊?”
許定波當即站定,麵色嚴肅道:“趙老與小子雖無師徒之名,卻有傳道之實,義海恩山,小子感深至骨,永世不忘。”
楊元魁聞言倒是沒有太過驚訝,這的確是老趙能隨手為之的事兒,但從源流來說,楊氏鏢局匾額掛立起來這麽多年,來來去去這麽多人,誰沒學過自己的拳法刀法?
而自己的拳法還不是老趙教的?
楊元魁對這位已近五品的後輩寄予厚望,語重心長道:“我的拳法早年也是他教的,學他的拳法,確是一番造化,好好練吧,須使什百於常的力氣。”
許定波重重點頭。
楊元魁似乎想到什麽,又補充道:“你別看我斷了一條胳膊,那是我學藝不精,或許也是他教得不好,做不成招牌,但絕不是那老家夥差本事,他真是個牛人啊,不世出的。”
許定波還是點頭,深以為然。
姚凝脂卻是看向楊元魁道:“姐夫,咱要不要過去看看?”
“我不去!”
楊元魁翻臉好似翻書,當即搖頭拒絕,“我丟不起這人,冤有頭,債有主,我不是那咬死人骨頭不放的睚眥之人,從沒有懷著仇隙過夜過。我與那王家恩怨早銷,今個要是去了王家露了臉,人家還以為是我指使的那老無賴呢。”
鬱源卻是拉著老伴的手,唯恐天下不亂道:“媳婦兒,姐夫不去我們去啊,你知道我最喜熱鬧了。”
姚凝脂瞋了他一眼,再看楊元魁,故作難色。
楊元魁也是人精,擺擺手道:“你們想去就去吧,本來和我一個糟老頭子也沒什麽好敘舊的。”
鬱源可不吃他那一套,直接連拖帶拽扯走了姚凝脂。
楊元魁歎氣道:“老趙是個人來瘋,但願別助長了他的瘋性,鬧得王家雞犬不寧。”
一旁的許定波其實也是有些意動的,卻是沒有表露,總不能撇下長輩吧?
楊元魁看向許定波,對其糾結一目了然,上前一步遞還其佩刀,語氣和善道:“定波啊,我這不需要你陪著,你也去吧,去城南鐵匠鋪找吳老爺子。”
許定波欲言又止。
楊元魁卻忽然哈哈大笑起來。
“你也是個戇頭戇腦的,不懂變通,我是給了你找補的借口啊,你怎就不知道借坡下驢呢?你既拔腿,我哪管你往何處去?”
許定波卻是搖頭,直道:“一是一,二是二,如此委實不妥。”
許定波雖小,卻是個重義有信之人,這輩子隻有一次違心之舉,於斬鐵樓中暗箭傷人,代價是一條使刀的右臂。
見狀楊元魁更是歡喜這位後生幾分,大手一揮說道:“去吧,去吧,看老趙出拳,對你而言有大裨益,晚些我們府上見,喝幾杯。”
許定波便不客套,直接答應,單手行禮,告辭離去。
雅間之中,隻剩楊元魁一人。
他迴身坐下,兀自呷了口茶,長歎一聲,忽然有些人走茶涼的孤寂。
他明明身處這熱鬧的會館之中,賓客盈門,都是為他來賀,誰人不識他神拳無敵楊一刀?
卻又多是些醉翁之意不在酒,行在此而意在彼之輩。
楊元魁出門而去,照麵之人無不行禮問安,楊元魁更生德不配位之感。
他明明曾行走江湖、視險若夷,龍潭虎穴,麵不改色,可現在麵對眾星捧月,卻是無所適從,隻想早早了結這場還未正式開始的鬧劇。
現今楊氏鏢局之中,實力最差的楊元魁卻是最為清醒的。
楊延讚和老趙,仿佛都有些飄飄然了。
唉……
對於老趙,楊元魁說不出什麽重話,季友伯兄,赴湯蹈火,兩肋插刀,他與自己,可謂仁之至,義之盡也,張揚是天性使然,早就改不了了。
老趙若是持重,年輕時候就不會被人打斷脊梁骨了。
對於長袖善舞的獨子,楊元魁卻是真的有些失望了。
你算老幾?
隻比老子厲害些的五品偏長小宗師,偌大的江湖,哪天沒有新晉的?又是哪天沒有死去的?
楊元魁先與廣陵寧升府來的小舅子鬱源、內弟媳姚凝脂會麵。
鬱源還是這般口無遮攔,張口就是陰陽怪氣,“姐夫到底是發跡了,我這舅子竟連我姐家門都進不去了,咋還給我們半道截來會館了呢?”
姚凝脂麵露無奈,隻道他們郎舅好親,怎麽個相處方式都隨意了。
楊元魁看向這舅子,自家人的熟絡可不管見多見少的,賠笑道:“對不住啊,家裏來了波客人,衝老趙的,連我都不相熟,怕你們會一道兒別扭,我就給他騰地方了。”
鬱源頓時好奇八卦起來,楊元魁則是一一迴應。
三人雅間落坐,鬱源便道:“姐夫啊,辛苦這麽多年,總算盼到楊氏鏢局發達了,如今你風頭正盛,鏢局事務也是方興未艾,單靠延讚一個小輩獨木難支啊,你怎麽就著急金盆洗手了呢?”
楊元魁渾不在意,哈哈笑道:“我這歲數到了,不服老不行啊,江湖是屬於年輕人的了。”
鬱源肉眼凡胎,姚凝脂卻是內行看門道,看向蒼老許多楊元魁,隻道:“姐夫達人知命,急流勇退謂之知機,也到了頤養的時候了。”
三人坐下沒多久,就有小廝來報,天奉府太平縣定遠鏢局的鏢頭許定波來了。
楊元魁又是起身去迎接。
關內道那座鏢局委實沒什麽交集,請帖沒遞出,除了“不請自來”的藍田蘇氏,所來賓客之中應該就是京畿裏的最遠了吧,確實是遠道而來了。
一老一少兩個負刀之人初見,倒是滑稽,各自愣神。
咋還都少一條胳膊捏?
要不是兩人麵對麵,斷的又都是右臂,還真有幾分照鏡子的味道。
一見許定波也是獨臂,楊元魁頓生幾分殘物類聚般的親近。
越州賀縣楊氏鏢局、京城附郭太平定遠鏢局、廣陵道鏢局三位曾經的、現任的總掌櫃、總鏢頭相互見禮。
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各自鄭重。
楊元魁看著已近乎五品的許定波,倒是有幾分初見小四的驚歎,還是那句
“自古英雄出少年”。
他卻是不知許定波的手臂就是何肆削去的。
又是寒暄一番,楊元魁感慨曾幾何時,少年許定波的爺爺許崇山也是豪傑英雄,兩人有過幾麵之緣,如今生死未卜,沒有消息權當是好消息了,實在叫人唏噓。
一老一少皆是使刀的,自然逃不過亮青子這等俗套橋段,卻是楊元魁先開口的。
楊元魁單手解下自己的佩刀“一曝”。
屈龍到手之前這把長刀已經伴身幾十年了,楊元魁自覺諢名叫作楊一刀,便沒有佩兩把刀的道理。
不然不就成了“二把刀”了?
後麵一曝被束之高閣,便顯得楊元魁就有些喜新厭舊、始亂終棄的意思了,現在屈龍送給了小四,卻也算他的師門之物,物歸原主。
一曝出鞘,好似靈光夜照。
許定波隻覺目眩神迷,不帶一絲溜須拍馬,直抒胸臆道:“好刀!”
楊元魁笑道:“亮吧?早十好幾年,它更是光彩耀眼,現在已經算是養晦了,此刀名為‘一曝’。”
許定波似乎想到什麽,若有所思。
楊元魁點頭道:“就是那個‘一曝十寒’的‘一曝’,卻不是貶義,此刀銳氣逼人,剛強有餘,柔韌不足,經高人指點,須斂藏鞘中,以晦打磨,如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如今鋒芒更勝從前了。”
許定波點頭道:“受教了。”
楊元魁謙虛道:“拋磚引玉,再看看你的。”
許定波直接單手抽出佩刀。
刀長三尺九寸,古拙剛猛,刃鋒粗糲。
刀銘已然模糊不清,隻能依稀看出是小篆。
楊元魁頓時來了興致,一抬手,許定波便遞過佩刀。
楊元魁接過刀,細細觀摩,雖是使刀之人,卻並非良工巧匠,終是看熱鬧。
“若非報謁明主,神器也常有自晦,你這刀著實不錯,不該無名的,我卻是見識淺薄,瞧不出它的出處,但我知道一個去處,賀縣城南鐵匠鋪,你去尋一位吳指北老爺子,請他掌掌眼,就算勘破不出是哪等名工所鑄,也能為它尋個妥貼的名兒。”
許定波聞言有些錯愕,眼見這位和自己爺爺同輩的楊總鏢頭年事已高,還有能被他稱作老爺子的人?
那是因為高瘦還是先知?
許定波隻是道:“多謝老爺子指點,擇日定當拜會。”
楊元魁好心提醒道:“記得贄禮。”
許定波愕然失笑,卻又鄭重幾分,已將那鐵匠鋪列為此行必去之所。
忽然聽聞遠處傳來翻天響動,好似地牛翻身。
氣象駭然,好似平地風雷,楊元魁多處家業都在賀縣,不免擔憂,當即推開臨街那一麵的窗牖。
在看清那旋渦中心是偏離幾處屋宅之外的王大石家後,楊元魁頓時樂了。
那邊事不關己,隻剩幸災樂禍了。
直到聽見那匡、七、才、台、冬、紮、嘟,輕重緩急不斷交替的聲音,鑼鼓喧天,好似一場大戲開幕,楊元魁又是麵色微變。
這分明就是打鬧台啊。
楊元魁低聲道:“老趙這閑不住的家夥,怎麽又去王家鬧事了?這大動靜,也不知道是和誰打成一片了……總不能是和客人吧?”
楊元魁隨口一說,沒曾想是一語道破。
不過老趙實力擺在那裏,楊元魁的語氣隻有怨懟,全無擔心。
得到老趙授下的《無敵神拳》拳譜的許定波也是感受到些許溯本追源的味道,連忙上前,與楊元魁問道:“楊爺,如此動靜,敢問可是貴鏢局那位趙老先生在與人對壘?”
楊元魁點了點頭,無奈道:“賢侄孫倒是還記得他那惹禍精啊?”
許定波當即站定,麵色嚴肅道:“趙老與小子雖無師徒之名,卻有傳道之實,義海恩山,小子感深至骨,永世不忘。”
楊元魁聞言倒是沒有太過驚訝,這的確是老趙能隨手為之的事兒,但從源流來說,楊氏鏢局匾額掛立起來這麽多年,來來去去這麽多人,誰沒學過自己的拳法刀法?
而自己的拳法還不是老趙教的?
楊元魁對這位已近五品的後輩寄予厚望,語重心長道:“我的拳法早年也是他教的,學他的拳法,確是一番造化,好好練吧,須使什百於常的力氣。”
許定波重重點頭。
楊元魁似乎想到什麽,又補充道:“你別看我斷了一條胳膊,那是我學藝不精,或許也是他教得不好,做不成招牌,但絕不是那老家夥差本事,他真是個牛人啊,不世出的。”
許定波還是點頭,深以為然。
姚凝脂卻是看向楊元魁道:“姐夫,咱要不要過去看看?”
“我不去!”
楊元魁翻臉好似翻書,當即搖頭拒絕,“我丟不起這人,冤有頭,債有主,我不是那咬死人骨頭不放的睚眥之人,從沒有懷著仇隙過夜過。我與那王家恩怨早銷,今個要是去了王家露了臉,人家還以為是我指使的那老無賴呢。”
鬱源卻是拉著老伴的手,唯恐天下不亂道:“媳婦兒,姐夫不去我們去啊,你知道我最喜熱鬧了。”
姚凝脂瞋了他一眼,再看楊元魁,故作難色。
楊元魁也是人精,擺擺手道:“你們想去就去吧,本來和我一個糟老頭子也沒什麽好敘舊的。”
鬱源可不吃他那一套,直接連拖帶拽扯走了姚凝脂。
楊元魁歎氣道:“老趙是個人來瘋,但願別助長了他的瘋性,鬧得王家雞犬不寧。”
一旁的許定波其實也是有些意動的,卻是沒有表露,總不能撇下長輩吧?
楊元魁看向許定波,對其糾結一目了然,上前一步遞還其佩刀,語氣和善道:“定波啊,我這不需要你陪著,你也去吧,去城南鐵匠鋪找吳老爺子。”
許定波欲言又止。
楊元魁卻忽然哈哈大笑起來。
“你也是個戇頭戇腦的,不懂變通,我是給了你找補的借口啊,你怎就不知道借坡下驢呢?你既拔腿,我哪管你往何處去?”
許定波卻是搖頭,直道:“一是一,二是二,如此委實不妥。”
許定波雖小,卻是個重義有信之人,這輩子隻有一次違心之舉,於斬鐵樓中暗箭傷人,代價是一條使刀的右臂。
見狀楊元魁更是歡喜這位後生幾分,大手一揮說道:“去吧,去吧,看老趙出拳,對你而言有大裨益,晚些我們府上見,喝幾杯。”
許定波便不客套,直接答應,單手行禮,告辭離去。
雅間之中,隻剩楊元魁一人。
他迴身坐下,兀自呷了口茶,長歎一聲,忽然有些人走茶涼的孤寂。
他明明身處這熱鬧的會館之中,賓客盈門,都是為他來賀,誰人不識他神拳無敵楊一刀?
卻又多是些醉翁之意不在酒,行在此而意在彼之輩。
楊元魁出門而去,照麵之人無不行禮問安,楊元魁更生德不配位之感。
他明明曾行走江湖、視險若夷,龍潭虎穴,麵不改色,可現在麵對眾星捧月,卻是無所適從,隻想早早了結這場還未正式開始的鬧劇。
現今楊氏鏢局之中,實力最差的楊元魁卻是最為清醒的。
楊延讚和老趙,仿佛都有些飄飄然了。
唉……
對於老趙,楊元魁說不出什麽重話,季友伯兄,赴湯蹈火,兩肋插刀,他與自己,可謂仁之至,義之盡也,張揚是天性使然,早就改不了了。
老趙若是持重,年輕時候就不會被人打斷脊梁骨了。
對於長袖善舞的獨子,楊元魁卻是真的有些失望了。
你算老幾?
隻比老子厲害些的五品偏長小宗師,偌大的江湖,哪天沒有新晉的?又是哪天沒有死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