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你這話裏的意思,不相信竇淼當日真的曾經輕薄於李紅翠?”


    “要是道聽途說也就算了,可我那日就在現場,眼睜睜地看著李大山撞開的門,竇淼當時雙手背在身後,離著李紅翠三尺遠,哪像是動了歪心思的樣子?”


    “再說那李大山,當天竇府請了戲班子,吵吵嚷嚷的,剛進花門他就說聽到有人哭,這不瞎扯嗎?”


    店小二邊說邊搖頭,說完,像是怕顧北檸他們不相信,複又解釋道:“不是我狗眼看人低,可那李大山開口就要二十個銀元寶,這不是賣閨女是什麽?”


    一個銀元寶價值十兩,二百兩紋銀,多少人家一輩子不吃不喝也攢不夠。


    而看李大山當日在公堂上的舉動,確實不像是疼惜自家女兒的樣子。


    顧北檸正凝神思索著,店門口的風鈴突然傳來陣陣清脆的響聲,她循聲看過去,便看到一陌生男子正跟著雲旗走進來。


    來人看年紀應在二十八九,身材頎長,自帶一股清正之氣,一看便是侍弄筆墨的讀書人,但膚色較普通讀書人深了幾分,為他增添了幾許閱曆和風霜帶來的成熟和穩重。


    顧北檸看著來人,大概猜到了他的身份,這應該便是琅琊王氏家主王霈貞之子、清河郡郡守王譽徵。


    莫名的,她王譽徵身上,感知到了幾分熟悉。


    “六殿下,”王譽徵走近前,態度恭肅地施了一禮,“微臣清河郡郡守王譽徵,拜見六殿下。”


    “王大人不必多禮。“澹台衍示意他平身,並順帶介紹了一下其餘人。


    店小二麻利地搬來了新的凳子,拿來了新的杯筷,並自覺地退到了一旁。


    王譽徵入座,微蹙的眉眼間夾雜著幾分自責和焦急:“在來的路上,我已經聽雲旗講了事情大概的經過。”


    “不瞞諸位,複陽縣一直是我的心病,自從複陽知縣任上離任,我便始終憂心忡忡,由陶子庵繼任,也是我反複思量後的結果,我看中了他的清正愛民之名,沒想到,卻事與願違。”


    “複陽縣如今落入這般處境,我要負不可推卸的責任。”


    店小二在一旁豎著耳朵聽著,聞言頓時急了,憤憤不平道:“王大人可千萬別這麽說,複陽縣的百姓感激您還來不及,怎麽會因此事怨怪於您呢?這分明是那陶子庵一人的過錯!”


    王譽徵也不曾因為店小二的插話而不悅,他側轉過身子,對店小二說道:“複陽百姓厚愛,我愧不敢當,禦下者,本就要承擔識人不明之責,我今日來此,便是要給複陽百姓一個交代。”


    不卑不亢,既不居功自傲,也不因身份地位間的雲泥之別而輕視他人,王譽徵倒真稱得上“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句話。


    顧北檸突然明白了那股熟悉感從何而來。


    王譽徵身上,既有白玉京的矜貴之氣,又有賀停雲的謙卑和俠義,多年的地方行政經驗磨礪了他,將他的矜貴打磨得溫潤內斂,成為其骨子裏更深沉的積澱。


    “王大人打算如何做?”


    王譽徵迴轉過身子,答道:“還要借顧姑娘勘驗刑名之才一用。”


    顧北檸心中一頓,不動聲色道:“王大人好像對我十分了解。”


    “我與流風多年至交好友,他曾在信中反複提及顧姑娘之聰慧,譽徵仰慕已久,亦想親眼目睹一番顧姑娘斷案的風采。”


    若論年紀,王譽徵要年長賀停雲五歲,但二人自幼在燕京一同長大,賀夔與王霈貞又稱得上昭仁帝的左膀右臂,時常有政務上的往來,兩家的走動便相對頻繁一些。


    “李紅翠的案子不難辦,難的是陶子庵,王大人後續打算如何做?”


    王譽徵麵色冷凝,他微微歎了口氣:“若他真的頑固不化到這種地步,那這複陽縣便容不下他了。”


    ……


    次日清晨,王譽徵清河郡郡守的行駕趕到了複陽縣,他換上了郡守的官服,乘車駕趕到了複陽縣縣衙。


    陶子庵接到消息時也十分錯愕,但他一向對這位富有才幹的年輕郡守分外仰慕,故而略略整了整衣裝,便快步迎了出去。


    “下官複陽縣知縣陶子庵,拜見郡守大人。”


    “陶大人不必多禮,快快請起吧。”


    陶子庵站起身,問道:“不知王大人此次到訪,所為何事?”


    “本官巡視治下各縣,行至複陽聽聞陶大人在斷一樁殺人案,故而想來一睹陶大人辦案的風采。”


    “王大人謬讚,下官不過依律辦事罷了,還請王大人移步公堂。”


    ……


    李大山再次被傳喚時,正仰麵躺在炕上睡大覺,等被官差叫醒時,心思還在那黃粱美夢裏打轉呢。


    他叫住官差,奉承地問道:“這位差爺,不是三天後再審嗎?怎麽提前到今日了?”


    官差同樣是複陽縣本地人,對這李大山壓根兒沒什麽好感,聞言也不過是冷冷地瞥了他一眼,一言不發。


    李大山會意地從腰帶裏拿出了一個銀錁子塞給他,賠笑道:“一點心意,不成敬意。”


    官差掂了掂銀錁子的份量,心下對李大山越發鄙夷,也不知從竇淼這個女婿身上訛了多少錢。


    “不是陶大人要審這樁案子,是王大人。”


    “王大人?哪位王大人?”


    “清河郡郡守王譽徵王大人,你應該對他很熟悉才對。”


    李大山立時白了臉色,他確實跟王譽徵很是相熟,王譽徵尚在複陽知縣任上的時候,沒少整治過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謀國:海晏河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隻貓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隻貓鬼並收藏謀國:海晏河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