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清泉村處在不南不北的地兒。
往年冬日都會下大雪,今年隻下了幾場雪。這會兒臨近過年,是一片雪花都沒瞧見。
村裏上了年紀的老人都有些發愁,怕來年有大災。
但愁歸愁,日子還是要過的。
臘月二十八這天,天還未亮,村裏家家戶戶背著背簍出門,去縣城趕集,置辦過年用的東西。
“老七,快點,就等你了。”唐文祖催促。
“來了來了,這不得小心著點,萬一尿褲子上了咋辦?”唐文風在茅房外頭的盆裏洗了手,凍的他一激靈。
雪是沒下,這霜可半點沒少。
水冷的刺骨頭。
家裏幾個小的坐在驢車上,看著唐文風縮頭縮腦的樣兒咯咯笑。
唐文風使壞地將手塞他們脖子裏,凍的幾個崽兒哇哇大叫,七哥七叔的一通喊。
“多大了都,就你皮!”苗桂花拍了他一下,將他扒拉開。
唐文風嘿嘿樂。
一家子趕著驢車出了村,碰上了同樣坐著驢車的唐家老宅那邊的人。
潘桂春掃他們一眼,嘴角往下一撇,故意提高嗓門兒說話:“連頭驢都買不起,我呸,窮酸!”
潘瞎子不去人太多的地方,每年都是托人幫他帶年貨。
今年唐文風總往他那兒跑,一來二去兩人熟絡了,潘瞎子就幹脆讓他幫忙。唐文風答應的同時順手把驢給借走了。
家裏孩子多,一年到頭都沒出過村,唐文風就想趁著買年貨帶他們出去瞧瞧熱鬧。
苗桂花想還嘴,忍了忍還是沒有多事。
這種人越是理她,她就越來勁。
自個兒唱了段獨角戲,潘桂春有些惱羞成怒。張嘴要揪住老五一家罵,卻被灌了一口冷風,狠狠打了個噴嚏。
唐文風一家趁機走了。
怕驢子累著,幾個孩子都是輪流上去坐的。
走走停停,一個多時辰後,終於見到了縣城的大門。
唐文風指著上頭的三個字教幾個小的:“記住了,易陽縣。以後萬一走丟了,也要記得自己是哪裏的人。”
“臭小子,大過年的你烏鴉嘴!”苗桂花氣的要揍他。
幾個嫂子倒是覺得沒啥,能認識幾個字也是好的。於是笑嗬嗬地幫忙攔著自家婆婆。
唐文風躲到大哥邊上,又被大哥後麵的爹敲了一腦瓜崩。
幾個兄弟絲毫不同情他,哈哈大笑。
進城要交進城費,結伴同行的,五人以下交兩文,十人以下交三文。超過十人,按人頭交,一人一文。
唐文風一家人多,加上五伯一家子,總共交了十二文的進城費。
給苗桂花她們心疼壞了,念叨了好幾遍一斤豬肉沒了。
唐文風瞧見有扛著稻草垛賣冰糖葫蘆的,連忙招唿了一聲,掏錢買了十九串糖葫蘆。
過年東西漲價,往日兩文錢一串糖葫蘆,現在三文。
一下子花出去半錢銀子,苗桂花更心疼了。
“娘啊,這錢掙來就是花的,不然辛辛苦苦掙錢幹啥?留著又不能像雞一樣下蛋。”唐文風將一串糖葫蘆遞到她手邊。
苗桂花故意拉著臉瞪他:“就你歪理多。”
大過年的,她也不想掃興。便說道:“你們幾個爺們兒逛自己的去,午時在城門口碰頭。”
聞言,唐成河做了個搓手指頭的動作。
和自家七小子學的。他說這是委婉的要零花錢。
苗桂花從捏在手裏的布口袋裏數了五十個銅板出來:“夠了不?”
唐成河點頭:“夠了夠了。”他就買點煙絲,自個兒做的不帶勁。
分開後,苗桂花婆媳三人並顧淑雲和唐玉惠帶著幾個小的去了布莊,她們帶了些帕子來賣。
唐成河這邊則直奔煙草作坊。
家裏愛抽旱煙的就唐成河,不過他煙癮不重。一斤煙絲能抽好幾個月。
這個煙草作坊是一家小夫妻開的,男人正坐在角落拿著刨子把煙葉刨成煙絲。
聽見腳步聲抬起頭,露出笑來:“幾位買點什麽。”
他們作坊不止賣煙草,還有竹製品,如笸籮等。
“三等的黃煙絲來三兩。”唐成河道。
往日裏他都抽的四等,趁著過年他也抽抽好點的。
“芸娘,三等黃煙絲三兩!”
男人喊完,不一會兒,裏間就有一個穿著碎花布襖的女人撩開簾子走出來。
被喚芸娘的女人生的秀美,一頭烏發用同個花樣的碎花布巾包起來盤在腦後。
動作麻利地解開繩子,從一捆煙絲挑出來一把。
左右打量的唐文風問:“二等的怎麽賣?”
芸娘一邊往秤盤裏添減著煙絲,一邊迴答:“五百文一斤。像這種三等的二百文,四等的八十文。最次的隻要三十文一斤。”
“有一等的嗎?”唐文風好奇。
“有。”芸娘快手快腳拿油紙將稱好的煙絲包上,“二兩銀子半斤。”
一句話聽的唐文光等人嘶嘶抽氣。
唐文風也驚到了:“怎麽價格差這麽多?”
芸娘耐心解釋:“上等的煙草難得,製作也更繁瑣。我們就是個小作坊,沒有這般手藝,有上等煙草也不敢下手炮製。現在的這點還是意外收來的。”
唐文風不由在心裏感歎,這不管在哪兒,煙草這行都是暴利啊。
“麻煩老板娘再給稱三兩二等的煙絲。”
唐成河剛接過包好的煙絲,聞言手一抖,低聲說:“老七,你手裏的錢可別三兩下使完了。”
唐文風道:“一年就奢侈這麽一次。”
唐成河聽了心裏是又熨帖,又心疼。
芸娘笑著誇:“叔可真是享福,兒子這麽孝順。”
唐成河咧著嘴樂,連連點頭。
趁著付錢的時候,唐文風又問道:“老板娘,你們這個作坊是租的嗎?一個月多少?”
芸娘將錢收好:“這作坊是我家公婆傳下來的。縣裏和這差不多大小的鋪子,地段好的得十幾二十兩一個月,位置一般的也快十兩銀了。”
唐文風聽完後,瞬間把在縣城租鋪子賣鹵鵝的念頭打消了。
太特麽貴了!
他窮。
買完煙絲,一行商量了一番又去了賣牲口的地方。
這麽多年沒舍得花錢買頭牲口,現在倒是可以瞧瞧。
這牲口市場的味兒一點不好聞,到處都是驢,騾子,牛拉的屎。
嗯?還有賣馬的?
唐文風不太確定:“叔,你這是小馬駒嗎?”看著不大像驢和騾子。
穿著皮襖子的男人低頭看他一眼,沒甚表情地嗯了聲。
“多少錢?”
“二十四兩。”
唐文風:“......”打擾了,告辭。
不遠處的唐成河看上了一頭騾子,十個月大,賣家咬死了十兩銀子。
“人一頭牛犢才十三兩,你這騾子咋這麽貴?又不能下崽兒。”唐文宗聽的瞪眼。
賣家拍著他家騾子結實的脖子:“這可是馬騾,你以為是一般的騾子呢。要不是我家現在缺錢,怎麽也舍不得賣。”
“小夥子,便宜點,八兩。”唐成河道。
“那不行。”賣家噗嚕嚕搖頭,“賣便宜了我爹指定削我。”
看他死活不鬆口,唐成河長歎一聲,擺擺手招唿兒子們走了。
幾個大老爺們兒也沒什麽要買的了。便去了停放驢車的地方等苗桂花一行。
臨近午時,苗桂花一行才說說笑笑的走過來。
將大包小包放到驢車上,苗桂花掃了自家老頭子一眼。朝夕相處了幾十年,就這麽看了一眼,她就知道自個兒男人心情不大好。
“咋了這是?”
唐文光道:“爹看上了一頭騾子,但對方咬死了不肯便宜。”
苗桂花皺眉:“多少?”
“十兩。”
苗桂花:“......”
徐香草想了想,開口:“娘,我身上有多帶的錢,湊一湊沒準兒能買。”難得來一次縣城,她怕有什麽要用錢的地方,把分家時分到的銀子都揣上了,有六兩。
苗桂花瞪了老頭子一眼:“慣的他。愣貴的騾子買了就是冤大頭。誰家騾子不是七八兩,他這騾子是天仙啊。”
就在這時,天仙騾子從旁邊經過。
“誒,爹爹爹,就是那家,之前就是那家要買咱家的騾子。”先前那個咬死不講價的小夥子停下來,抬手指著唐文風一家。
眼看唐文風一家交了看守驢車的三文錢準備離開,這父子倆急急忙忙追上去。
“等等!前麵牽驢子的兄弟!”
把人攔下後,不等唐家人問話,當爹的就看著唐成河開口:“大兄弟,我們家真是急用錢,這騾子,你看九兩銀子成不?”
苗桂花盯著騾子看了看,開口:“我們村兒上半年有戶人家剛花八兩買了頭大青騾子,壯實得很。你這騾子瞧著沒有他家買的壯。”
“我家這騾子還要長的,以後保管長得壯壯實實。你放心買,要是長不壯來找我。”當爹的笑著說,“我就住伍家鋪,門前有兩棵柿子樹的那家。”
苗桂花作出一副勉強的樣子:“八兩半,不賣我們也就不買了。”
“成成成。八兩半就八兩半。”
商定好了價錢,一行人轉道去牲口交易市場登記。
這牲口交易市場背靠官府,登記人員也是官府派來的官差,登記後要交三十文的雜稅。
據說前朝飼養大牲口的雜稅是五十文,到了本朝才改為三十文。
各自收好蓋了紅章的契書,在官差麵前一手交騾一手交錢,這買賣就算是成了。
唐成河摸著寶貝騾子,笑得一張老臉都成了花。
苗桂花是又好氣又好笑:“你這頭騾子可是掏空了老大家的錢袋子,以後自個兒掙錢還吧。”給了唐家老宅那邊斷親錢,他們老兩口手裏就沒剩多少了。
唐成河現在隻知道誒誒誒的應著。
苗桂花翻了個白眼。
騾子可是大牲口,牽著迴村裏,引來了好些人的目光。
“苗嫂子,你家這是發了呀,把幺兒送去念書,還有銀子買騾子。”許金梅嘖嘖有聲,“瞧瞧這騾子,生的可真漂亮。”
唐文光的大兒子唐書遠糯聲糯氣地道:“奶奶說是騾子是天仙。”
童言童語逗的在場所有人大笑。
“還是你家那頭黃牛好。又溫順又能幹,瞧著就讓人歡喜。”苗桂花笑著摸了摸大孫子的腦袋瓜。
受了誇,許金梅心情舒暢:“這騾子也不差啊。以後下地要省不少力氣。”
苗桂花道:“可不是,家裏有頭牲口到底是方便些。”她揮揮手,“我們就先迴了啊,還有東西要收拾。”
“誒,下迴來找你嘮嗑啊。”許金梅目送人走遠了,捏著還沒吃完的熟南瓜子,轉身迴家裏說唐家的事了。
唐家人迴到家裏,把置辦的年貨一一收拾好後,這才讓唐文風把驢車送潘瞎子家去。
大冷的天,唐成河帶著兩個兒子和兄弟跑到院子裏頭找地方蓋棚子,擔心給他騾子凍著。
女人們則挽起袖子在灶房忙活開了。
過年要吃各種丸子,炸貨,得今天就做出來。不然明天慌裏慌張的趕不及。
唐文風牽著驢子來到潘瞎子家,熟門熟路把驢子身上套的板車卸了,趕進棚裏,兩隻手一邊拎著一堆東西進了屋。
潘瞎子坐在爐子邊,手裏捧著一個烤得金燦燦的紅薯吃。
“你倒是自在。”唐文風把東西放到炕上。
“我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可不得自在。”潘瞎子掃了一眼,挑了下眉,“我記得沒讓你帶這麽多東西啊。”
唐文風把剩下的錢還給他:“我爹娘買的。總問你白借驢子不好。”
潘瞎子嗤了聲:“就知道不是你小子買的。”
唐文風哼了哼,快手快腳摸了幾根烤得黑不溜秋的紅薯扔進衣擺兜著:“走了。明個兒晚上記得來我家吃年夜飯。”
兜著紅薯從潘瞎子那兒離開,走了沒多遠,唐文風剛轉過一棵棗樹,就瞧見前頭幾個人在一起推推搡搡。
定眼一看,發現是唐家老宅那邊的和陳麻子家的在吵嘴。
陳麻子一家兄弟姐妹多,是村裏出了名的潑皮無賴。也不知道老宅那邊的怎麽和這家人扯上關係了。
唐文風躲在棗樹後麵看了會兒覺得沒什麽意思,轉身準備繞道迴家。
走了兩步,他腦子裏突然靈光一閃。
仔細盤算了盤算,覺得這計劃非常可行後,他加快腳步迴了家。
清泉村處在不南不北的地兒。
往年冬日都會下大雪,今年隻下了幾場雪。這會兒臨近過年,是一片雪花都沒瞧見。
村裏上了年紀的老人都有些發愁,怕來年有大災。
但愁歸愁,日子還是要過的。
臘月二十八這天,天還未亮,村裏家家戶戶背著背簍出門,去縣城趕集,置辦過年用的東西。
“老七,快點,就等你了。”唐文祖催促。
“來了來了,這不得小心著點,萬一尿褲子上了咋辦?”唐文風在茅房外頭的盆裏洗了手,凍的他一激靈。
雪是沒下,這霜可半點沒少。
水冷的刺骨頭。
家裏幾個小的坐在驢車上,看著唐文風縮頭縮腦的樣兒咯咯笑。
唐文風使壞地將手塞他們脖子裏,凍的幾個崽兒哇哇大叫,七哥七叔的一通喊。
“多大了都,就你皮!”苗桂花拍了他一下,將他扒拉開。
唐文風嘿嘿樂。
一家子趕著驢車出了村,碰上了同樣坐著驢車的唐家老宅那邊的人。
潘桂春掃他們一眼,嘴角往下一撇,故意提高嗓門兒說話:“連頭驢都買不起,我呸,窮酸!”
潘瞎子不去人太多的地方,每年都是托人幫他帶年貨。
今年唐文風總往他那兒跑,一來二去兩人熟絡了,潘瞎子就幹脆讓他幫忙。唐文風答應的同時順手把驢給借走了。
家裏孩子多,一年到頭都沒出過村,唐文風就想趁著買年貨帶他們出去瞧瞧熱鬧。
苗桂花想還嘴,忍了忍還是沒有多事。
這種人越是理她,她就越來勁。
自個兒唱了段獨角戲,潘桂春有些惱羞成怒。張嘴要揪住老五一家罵,卻被灌了一口冷風,狠狠打了個噴嚏。
唐文風一家趁機走了。
怕驢子累著,幾個孩子都是輪流上去坐的。
走走停停,一個多時辰後,終於見到了縣城的大門。
唐文風指著上頭的三個字教幾個小的:“記住了,易陽縣。以後萬一走丟了,也要記得自己是哪裏的人。”
“臭小子,大過年的你烏鴉嘴!”苗桂花氣的要揍他。
幾個嫂子倒是覺得沒啥,能認識幾個字也是好的。於是笑嗬嗬地幫忙攔著自家婆婆。
唐文風躲到大哥邊上,又被大哥後麵的爹敲了一腦瓜崩。
幾個兄弟絲毫不同情他,哈哈大笑。
進城要交進城費,結伴同行的,五人以下交兩文,十人以下交三文。超過十人,按人頭交,一人一文。
唐文風一家人多,加上五伯一家子,總共交了十二文的進城費。
給苗桂花她們心疼壞了,念叨了好幾遍一斤豬肉沒了。
唐文風瞧見有扛著稻草垛賣冰糖葫蘆的,連忙招唿了一聲,掏錢買了十九串糖葫蘆。
過年東西漲價,往日兩文錢一串糖葫蘆,現在三文。
一下子花出去半錢銀子,苗桂花更心疼了。
“娘啊,這錢掙來就是花的,不然辛辛苦苦掙錢幹啥?留著又不能像雞一樣下蛋。”唐文風將一串糖葫蘆遞到她手邊。
苗桂花故意拉著臉瞪他:“就你歪理多。”
大過年的,她也不想掃興。便說道:“你們幾個爺們兒逛自己的去,午時在城門口碰頭。”
聞言,唐成河做了個搓手指頭的動作。
和自家七小子學的。他說這是委婉的要零花錢。
苗桂花從捏在手裏的布口袋裏數了五十個銅板出來:“夠了不?”
唐成河點頭:“夠了夠了。”他就買點煙絲,自個兒做的不帶勁。
分開後,苗桂花婆媳三人並顧淑雲和唐玉惠帶著幾個小的去了布莊,她們帶了些帕子來賣。
唐成河這邊則直奔煙草作坊。
家裏愛抽旱煙的就唐成河,不過他煙癮不重。一斤煙絲能抽好幾個月。
這個煙草作坊是一家小夫妻開的,男人正坐在角落拿著刨子把煙葉刨成煙絲。
聽見腳步聲抬起頭,露出笑來:“幾位買點什麽。”
他們作坊不止賣煙草,還有竹製品,如笸籮等。
“三等的黃煙絲來三兩。”唐成河道。
往日裏他都抽的四等,趁著過年他也抽抽好點的。
“芸娘,三等黃煙絲三兩!”
男人喊完,不一會兒,裏間就有一個穿著碎花布襖的女人撩開簾子走出來。
被喚芸娘的女人生的秀美,一頭烏發用同個花樣的碎花布巾包起來盤在腦後。
動作麻利地解開繩子,從一捆煙絲挑出來一把。
左右打量的唐文風問:“二等的怎麽賣?”
芸娘一邊往秤盤裏添減著煙絲,一邊迴答:“五百文一斤。像這種三等的二百文,四等的八十文。最次的隻要三十文一斤。”
“有一等的嗎?”唐文風好奇。
“有。”芸娘快手快腳拿油紙將稱好的煙絲包上,“二兩銀子半斤。”
一句話聽的唐文光等人嘶嘶抽氣。
唐文風也驚到了:“怎麽價格差這麽多?”
芸娘耐心解釋:“上等的煙草難得,製作也更繁瑣。我們就是個小作坊,沒有這般手藝,有上等煙草也不敢下手炮製。現在的這點還是意外收來的。”
唐文風不由在心裏感歎,這不管在哪兒,煙草這行都是暴利啊。
“麻煩老板娘再給稱三兩二等的煙絲。”
唐成河剛接過包好的煙絲,聞言手一抖,低聲說:“老七,你手裏的錢可別三兩下使完了。”
唐文風道:“一年就奢侈這麽一次。”
唐成河聽了心裏是又熨帖,又心疼。
芸娘笑著誇:“叔可真是享福,兒子這麽孝順。”
唐成河咧著嘴樂,連連點頭。
趁著付錢的時候,唐文風又問道:“老板娘,你們這個作坊是租的嗎?一個月多少?”
芸娘將錢收好:“這作坊是我家公婆傳下來的。縣裏和這差不多大小的鋪子,地段好的得十幾二十兩一個月,位置一般的也快十兩銀了。”
唐文風聽完後,瞬間把在縣城租鋪子賣鹵鵝的念頭打消了。
太特麽貴了!
他窮。
買完煙絲,一行商量了一番又去了賣牲口的地方。
這麽多年沒舍得花錢買頭牲口,現在倒是可以瞧瞧。
這牲口市場的味兒一點不好聞,到處都是驢,騾子,牛拉的屎。
嗯?還有賣馬的?
唐文風不太確定:“叔,你這是小馬駒嗎?”看著不大像驢和騾子。
穿著皮襖子的男人低頭看他一眼,沒甚表情地嗯了聲。
“多少錢?”
“二十四兩。”
唐文風:“......”打擾了,告辭。
不遠處的唐成河看上了一頭騾子,十個月大,賣家咬死了十兩銀子。
“人一頭牛犢才十三兩,你這騾子咋這麽貴?又不能下崽兒。”唐文宗聽的瞪眼。
賣家拍著他家騾子結實的脖子:“這可是馬騾,你以為是一般的騾子呢。要不是我家現在缺錢,怎麽也舍不得賣。”
“小夥子,便宜點,八兩。”唐成河道。
“那不行。”賣家噗嚕嚕搖頭,“賣便宜了我爹指定削我。”
看他死活不鬆口,唐成河長歎一聲,擺擺手招唿兒子們走了。
幾個大老爺們兒也沒什麽要買的了。便去了停放驢車的地方等苗桂花一行。
臨近午時,苗桂花一行才說說笑笑的走過來。
將大包小包放到驢車上,苗桂花掃了自家老頭子一眼。朝夕相處了幾十年,就這麽看了一眼,她就知道自個兒男人心情不大好。
“咋了這是?”
唐文光道:“爹看上了一頭騾子,但對方咬死了不肯便宜。”
苗桂花皺眉:“多少?”
“十兩。”
苗桂花:“......”
徐香草想了想,開口:“娘,我身上有多帶的錢,湊一湊沒準兒能買。”難得來一次縣城,她怕有什麽要用錢的地方,把分家時分到的銀子都揣上了,有六兩。
苗桂花瞪了老頭子一眼:“慣的他。愣貴的騾子買了就是冤大頭。誰家騾子不是七八兩,他這騾子是天仙啊。”
就在這時,天仙騾子從旁邊經過。
“誒,爹爹爹,就是那家,之前就是那家要買咱家的騾子。”先前那個咬死不講價的小夥子停下來,抬手指著唐文風一家。
眼看唐文風一家交了看守驢車的三文錢準備離開,這父子倆急急忙忙追上去。
“等等!前麵牽驢子的兄弟!”
把人攔下後,不等唐家人問話,當爹的就看著唐成河開口:“大兄弟,我們家真是急用錢,這騾子,你看九兩銀子成不?”
苗桂花盯著騾子看了看,開口:“我們村兒上半年有戶人家剛花八兩買了頭大青騾子,壯實得很。你這騾子瞧著沒有他家買的壯。”
“我家這騾子還要長的,以後保管長得壯壯實實。你放心買,要是長不壯來找我。”當爹的笑著說,“我就住伍家鋪,門前有兩棵柿子樹的那家。”
苗桂花作出一副勉強的樣子:“八兩半,不賣我們也就不買了。”
“成成成。八兩半就八兩半。”
商定好了價錢,一行人轉道去牲口交易市場登記。
這牲口交易市場背靠官府,登記人員也是官府派來的官差,登記後要交三十文的雜稅。
據說前朝飼養大牲口的雜稅是五十文,到了本朝才改為三十文。
各自收好蓋了紅章的契書,在官差麵前一手交騾一手交錢,這買賣就算是成了。
唐成河摸著寶貝騾子,笑得一張老臉都成了花。
苗桂花是又好氣又好笑:“你這頭騾子可是掏空了老大家的錢袋子,以後自個兒掙錢還吧。”給了唐家老宅那邊斷親錢,他們老兩口手裏就沒剩多少了。
唐成河現在隻知道誒誒誒的應著。
苗桂花翻了個白眼。
騾子可是大牲口,牽著迴村裏,引來了好些人的目光。
“苗嫂子,你家這是發了呀,把幺兒送去念書,還有銀子買騾子。”許金梅嘖嘖有聲,“瞧瞧這騾子,生的可真漂亮。”
唐文光的大兒子唐書遠糯聲糯氣地道:“奶奶說是騾子是天仙。”
童言童語逗的在場所有人大笑。
“還是你家那頭黃牛好。又溫順又能幹,瞧著就讓人歡喜。”苗桂花笑著摸了摸大孫子的腦袋瓜。
受了誇,許金梅心情舒暢:“這騾子也不差啊。以後下地要省不少力氣。”
苗桂花道:“可不是,家裏有頭牲口到底是方便些。”她揮揮手,“我們就先迴了啊,還有東西要收拾。”
“誒,下迴來找你嘮嗑啊。”許金梅目送人走遠了,捏著還沒吃完的熟南瓜子,轉身迴家裏說唐家的事了。
唐家人迴到家裏,把置辦的年貨一一收拾好後,這才讓唐文風把驢車送潘瞎子家去。
大冷的天,唐成河帶著兩個兒子和兄弟跑到院子裏頭找地方蓋棚子,擔心給他騾子凍著。
女人們則挽起袖子在灶房忙活開了。
過年要吃各種丸子,炸貨,得今天就做出來。不然明天慌裏慌張的趕不及。
唐文風牽著驢子來到潘瞎子家,熟門熟路把驢子身上套的板車卸了,趕進棚裏,兩隻手一邊拎著一堆東西進了屋。
潘瞎子坐在爐子邊,手裏捧著一個烤得金燦燦的紅薯吃。
“你倒是自在。”唐文風把東西放到炕上。
“我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可不得自在。”潘瞎子掃了一眼,挑了下眉,“我記得沒讓你帶這麽多東西啊。”
唐文風把剩下的錢還給他:“我爹娘買的。總問你白借驢子不好。”
潘瞎子嗤了聲:“就知道不是你小子買的。”
唐文風哼了哼,快手快腳摸了幾根烤得黑不溜秋的紅薯扔進衣擺兜著:“走了。明個兒晚上記得來我家吃年夜飯。”
兜著紅薯從潘瞎子那兒離開,走了沒多遠,唐文風剛轉過一棵棗樹,就瞧見前頭幾個人在一起推推搡搡。
定眼一看,發現是唐家老宅那邊的和陳麻子家的在吵嘴。
陳麻子一家兄弟姐妹多,是村裏出了名的潑皮無賴。也不知道老宅那邊的怎麽和這家人扯上關係了。
唐文風躲在棗樹後麵看了會兒覺得沒什麽意思,轉身準備繞道迴家。
走了兩步,他腦子裏突然靈光一閃。
仔細盤算了盤算,覺得這計劃非常可行後,他加快腳步迴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