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麽時候的事情?”

    “是在——你們容我想一想,我想起來了,是去年春天的事情,也是在這個時候。”

    “雖然我沒有見到木箱裏麵東西,但我聞出了木箱裏麵的味道,就是那些東西的味道。”馮得海所謂的“那些東西”應該就是“隨葬品”,所謂的“味道”應該是棺槨和屍首的味道。

    馮得海的話是可信的。

    “還有一次——”

    郭老碰了碰劉大羽,劉大羽正在和歐陽平嘀咕著什麽,他沒有聽見馮得海說話,因為馮得海說話的聲音非常低。

    “馮得海,你接著說。”

    “有一次,阿培迴來的比較遲,是晚上,老太婆把飯菜熱好後,去喊阿培,可阿培不在屋裏,她說明明看見阿培走進東屋,怎麽一眨眼就不在屋裏了呢?我走進東屋,聽到天花板上有動靜,再看看天花板的出口,出口的蓋板是蓋上的,但蓋的不嚴,留下了一道縫。我就明白是怎麽迴事情了,阿培把東西藏在了天花板上。”

    “這又是什麽時候的事情?”

    “今年春節以後,在小年前後吧。”

    這個時間和“6。11”案案發時間是基本吻合的。

    “那麽,馮基到馮培的屋裏,是不是在找什麽東西呢?”

    “十有八九是。這都是我做的孽啊!我自己早就金盆洗手,沒有想到我的兒子走了這條路,報應啊!”馮得海的語速越來越慢,聲音也越來越低,他的眼框裏麵滿含老淚。

    “你跟馮培談過嗎?”

    “我問過他。”

    “他怎麽說?”

    “他說沒有的事情,我還能說什麽呢?人一旦走上了這條路——這是一條不歸路啊!如果隻幹挖墳掘墓的勾當,頂多惹一點晦氣,折一點陽壽,如果殺人害命,那就是萬劫不複啊!”

    “讓我心驚肉跳的是,大年二十八號的夜裏,我到舅老爺家——就是到卞鎮長家去喝酒,是我那最小的侄子訂婚的日子,親家公貪杯,晚上留了下來,酒喝到九點鍾左右,我就離開了卞鎮長家,在走到木橋的時候,看到樹林裏麵有幾個人在說話,聽聲音,有阿培,看身形,有一個長著長頭發的人,我就知道是怎麽迴事了。”

    “當時,有幾個人?”

    “好幾個人,有樹擋著,看不清楚。“

    “你是什麽時候知道馮培和東陵的案子有關係的呢?”

    “你們拿著濟才和開來的畫像在鎮上走東家到西家的時候,我就知道大事不好了,你們到馮夾坳來了好幾次,我就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

    “馮基有沒有參與其中呢?”

    “這要問阿基和阿培。”

    “你剛才不是說馮基已經走上了這條路,這——”

    “在文化大革命之前,阿基是跟我做了幾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不久,我就把那些勞什子扔了,沒有工具,阿基就是想做,也做不起來了。至於後來,我就不得而知了。年齡不饒人,我再也經不起這些糟心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城疑案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獨眼河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眼河馬並收藏古城疑案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