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工作並不是審訊,郭老建議開一個案情分析會,如何審訊馮家父子,應該好好斟酌一番,歐陽平和劉大羽也有這種想法,案子是要好好歸納、梳理和整合一下。兩點半鍾,案情分析會準時開始,開會地點在會議室。馮局長也出席了這個案情分析會,省廳對發生在東陵的“6。11”案非常重視,省廳的領導也曾打電話來詢問案件的進展情況。“6。11”案還驚動了北京方麵,前麵提到的閔教授,他到荊南市來,也和這個案子有關,當然,閔教授來,主要是出於文物考古方麵的考慮。

    會議由劉大羽主持。周穎負責記錄。

    六月的荊南,已經有了夏天的燥熱,會議室裏麵兩台吊扇都開了。

    韓玲玲和周穎忙著給大家泡茶。

    這次案情分析會主要圍繞下麵幾個問題:

    第一,馮家父子三人在“6。11”兇殺案中的角色地位。特別是馮基和馮培之間的關係,主要症結在馮基夜探馮培的房間這件事情上,馮基深更半夜鑽進馮培的房間,究竟所為何事?在歐陽平看來,也許弄清楚了這件事情,“6。11”案就會浮出水麵了。

    第二,馮基裝病,除了和芙蓉之死有關之外,還有沒有其他隱情呢?種種跡象表明,馮基身上的疑點頗多。練了這麽多年的縮骨功,絕不會是為了裝病。

    第三,僅憑馮家父子三人之力,是做不成“6。11”案的,1號,2號受害者應該不是本地人,那麽他們會是哪裏人呢,同誌們在調查走訪的時候,為什麽始終沒有尋覓到3號受害者的身影呢?3號受害者就是那位獨眼龍。

    第四,“6。11”案死了三個人,隨葬品一定不在少數,這些東西到底藏在什麽地方呢?

    第五,2號墓室和1號墓室的盜洞是不是同一夥人所為呢?2號墓室就是彭教授的考古隊在東陵東邊發現的墓室,1號墓室就是刑偵隊發現3號屍體的墓室。這兩個盜洞接連被發現,應該不是偶然現象。

    第六,馮家父子三人的審訊順序應該如何考慮呢。

    討論先從第六個問題開始,最先發言的是左向東:“馮培應該是6。11案的核心人物,在整個案件中,幾乎所有的線索都和他有關聯:他和1號和2號接觸過,馮基夜探馮培的房間,從明孝陵到中山門,明明有一條大路,他不走,非要選擇一條崎嶇不平的山路。馮培應該是一個比較難對付的角色,所以,我覺得應該先從馮得海和馮基入手,最好是從馮基入手,以芙蓉溺水身亡為突破口。總之,在和馮培交鋒之前,要有足夠的鋪墊。”

    “我同意左向東的意見,第一個審訊馮基,馮得海應該放後一些,無論是馮基,還是馮培,他們步入歧途,都是馮得海做的孽,現在讓他來喝自己釀造的苦酒,我看是不會順利的,如果他如實交代,那就意味著他將要失去兩個兒子,這是他最不願意接受的結果。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馮得海一定知道情況,他還可能是‘6。11’案的主兇。在這一點上,我和向東的意見有點相左。”陳傑道。

    “今天,我和李文化跟蹤馮培的時候,他在孝感鎮北邊的三岔路口附近的樹林裏麵消失了幾分鍾,我懷疑,他今天和卜長才交易的文物很可能就藏在樹林裏麵的某一個地方。”嚴建華道,“再說,馮培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把東西放在單位。

    “對,我建議對三岔路口東邊的樹林進行一次仔細的勘查。”李文化話不多,但一般會說在點子上。

    “我同意嚴建華和李文化的想法,三岔路口距離馮家坳很近。如果我們到樹林裏麵搜查,搜查的路線盡量往馮家坳靠。”陳傑道。

    “這個想法很好。”歐陽平一邊說,一邊在筆記本上記著什麽,以前,我們提到過,歐陽平有一個習慣,凡是比較重要的內容,他都會適時地寫在筆記本上,“分析會結束以後,我們就到孝感鎮去。”

    “1號,2號,包括3號,他們不是本地人,這一點現在就可以確定,盜墓這種行當,一般帶有濃厚的家族特點,第一,這是一個不光彩的營生,第二,這是一個容易發橫財的買賣,所以,一般不會讓外人參加,三個死者很可能和馮家有親戚關係,大家想一想,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馮家原來不是孝感鎮人,朱恆——智弘禪師曾經說過,他們朱家和馮家都是外地人。”劉大羽道。

    “周穎,查一查智弘禪師的談話記錄,看看,馮家祖籍何處?”

    “隊長,不用查了,馮家是安微鳳陽人。”左向東道。

    “左向東說的沒錯,馮家祖籍在安微鳳陽。”韓玲玲道,“智弘談話的內容我看過。”

    “行,這樣吧!在警務平台上查一查馮得海的戶籍資料,看看他們的祖籍在安微什麽地方——我們需要一個比較詳細的地址。”歐陽平又在筆記本上記著什麽。

    馮局長和郭老坐在一起,他們不時交頭接耳地說些什麽。

    “郭老,您還有什麽想法?”劉大羽望著郭老和馮局長道。

    “大家說的都很好。眼下,我們要做三件事情,第一,審訊馮基——審訊可以放在晚上。第二,尋找三個遇害者的下落,尋找他們的下落難度很大,盜墓賊的行蹤不定。第三,立即對孝感鎮北邊三岔路口附近的樹林進行勘察,重點放在馮家坳的後山。當務之急是後兩件事情。”

    “馮局,您還有什麽指示?”

    “我要說的話,郭老已經說了。歐陽,偵破此案的關鍵是盡可能追迴所有文物。所以,你們要把困難考慮的多一些。”

    “馮局,我們明白。”其實,歐陽平和同誌們已經想到了這一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城疑案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獨眼河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眼河馬並收藏古城疑案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