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向孝感鎮唿嘯而去。
十幾分鍾以後,汽車停在了紫金山中學大門前的台階下,這裏有一個和籃球場差不多大的廣場。
三個人跳下汽車,直奔孝感鎮而去,一條高低不平、蜿蜒曲折的山路在密林之中若隱若現。
劉大羽一邊走,一邊打開皮包,從皮包裏麵拿出一副手銬,揣進褲子口袋。
路上有一些行人,他們從這三個行色匆匆的、身穿製服的警察身上感覺到了什麽,一些人遠遠地跟在三個人的後麵——他們認定將有一出好戲看。
十分鍾左右,三個人走進了趙學才家的籬笆院。
左向東正在給趙學才洗被單和衣服,他的衣袖捋到了肘部;柳文彬正在給老人收拾屋子;趙學才老人則在院子裏麵編竹籃子,他平時編一些竹籃、竹簍和竹筐拿到孝陵衛去賣錢。
“左向東,走。”
柳文彬從屋子裏麵衝出來:“隊長,到哪去?”
“走,跟我們到馮家坳去抓人。”
“是該把馮基抓起來了。”柳文彬道。
“隊長,抓誰?”
“父子倆一起抓。”
“太好了。”
五個人走出院門,穿過樹林,上了木橋,朝馮家坳而去。
歐陽平到馮家坳來過三次,白天來,還是第一次,馮家坳林深崖高,特別是馮家大院的後麵,那裏山崖峭立,高樹參天,那裏應該是一個隱秘之處——馮卞氏說過,馮得海和馮基經常在那裏練功。
當劉大羽敲響馮家院門的時候,院子裏麵傳來一陣急促的犬吠聲——是兩隻狗的聲音,一個聲音粗獷,一個聲音沙啞。
一分鍾以後,院門慢慢打開了。
開門的正是馮得海。
當歐陽平一行出現在門口的時候,兩隻狗停止了聒噪,低吟著湊上來。它們已經認出同誌們來了。
“你——你們這——這是——”馮得海麵如土灰。
“馮得海,請你跟我們走一趟吧!”
“走一趟?到——到哪裏去啊?”
“到地方,你就知道了。”
“有——有什麽事情嗎?”
“到地方,你就知道了。”
“有——有什麽話——在——在這裏說不行嗎?”
“有些問題,已經不適合在這裏麵談了。”
馮得海眼睛裏麵突然充血,眼白上有很多血絲,眼眶也有些潮濕,額頭上滲出了一些細密的汗珠,兩隻手抖得很厲害:“行——行啊!你——你們等一下,阿——阿華,你來關個門,我出去一下,一會就迴來。”馮得海用的是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但歐陽平能聽出來,他說話的底氣明顯不足。
堂屋裏麵傳來一個女人的聲音:“爹——來了。”
馮得海右腳跨出門檻:“走吧!”
馮得海太過積極主動,他分明是想讓同誌們早一點離開馮家大院。
“等一下,稍安勿躁,我們還想請你的兒子跟我們走一趟。”
“我兒子——阿培?他——他不在家。”馮得海的腦袋轉得很快啊!其實他知道歐陽平說的是誰。
“不是馮培,是你的大兒子——馮基。”
“我兒子阿基?他——他——他連床都下——下不來,如何跟——跟你們走啊?”
馮得海的右腳迅速退迴門檻,他堵在門口,儼然一尊門神。
劉大羽朝左向東和柳文彬使了一個眼色後,將馮得海撥到一邊,衝進院門。
左向東和柳文彬緊隨其後。
阿華已經走出西屋,他看到劉大羽等人衝進西屋,又折迴頭,跟了進去。
左向東掀起門簾,三個人推門而入:馮基像一尊雕塑一樣靠在床框上,唯一能表明他是一個活物的,是凸出在眼眶外麵的、不停轉動的眼珠子。其坐姿和正常人一模一樣。他大概已經聽到,或者看到了院子裏麵的動靜。窗戶半開半閉,人站在屋子裏麵,能看到院門口的情況。
“馮基,請下床吧!”
馮基在床上演了幾十年的戲,該謝幕了。
雕塑毫無反應,眼珠仍在=轉動著。
“馮基,你在床上呆了三十幾年,該下床走動走動了了。”柳大羽略帶調侃道。
這時候,劉大羽才看清楚了馮基的臉,在他的右太陽穴上有一個蠶豆大的棕色胎記。
“馮基,是你自己起來,還是我們請你起來呢?”
阿華衝進裏屋:“你們這是要做什麽?你們為什麽要抓阿基?他是一個廢人,你們抓他作什麽?”
“他是不是廢人,你心裏最清楚。”
左向東將蓋在馮基身上的被子掀到一邊。
“馮基,像——夜裏麵——到茅房——方便一樣,下床跟我們走吧!”劉大羽字正腔圓道。
阿華退到半截廚跟前,不再說什麽了,她已經從劉大羽的話中聽到了什麽。
雕塑的鬢角上流出一些汗珠,原本白淨的臉,一下子變得慘白慘白的,棕色的胎突然凸起。
馮基一言不發,他坐正了身體,但還沒有下床的意思。
劉大羽從口袋裏麵拿出手銬:“馮基,是你自己走,還是我們烤著你走。”劉大羽試了試手銬。
馮基看了阿華一眼,眼神之中充滿了無奈和絕望:“把——把衣服拿給我。”
阿華從大衣櫥裏麵拿出一件灰色本裝絲綢上衣和一條深藍色長褲,馮基的身上穿著一套睡衣。
馮基轉換角色的速度還是很快的,開玩笑,這兩個角色,馮基演了三十幾年,早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了。他接過阿華手上的衣服,先蹬腿,後伸胳膊,轉瞬之間,就站在了劉大羽的麵前,其動作的麻利程度鄰人咂舌。
“走吧!”
馮基踱著方步走出西屋。阿華留在了裏屋,她倒在床上,臉埋在被褥裏麵,身體抖動的很厲害。她的反應多少向同誌們透露了一點信息:馮基是一個有故事的人。他的故事極有可能和6。11兇殺案有關係。
經驗告訴劉大羽:無論什麽人,他的喜與悲,都是有情緒背景的。
十幾分鍾以後,汽車停在了紫金山中學大門前的台階下,這裏有一個和籃球場差不多大的廣場。
三個人跳下汽車,直奔孝感鎮而去,一條高低不平、蜿蜒曲折的山路在密林之中若隱若現。
劉大羽一邊走,一邊打開皮包,從皮包裏麵拿出一副手銬,揣進褲子口袋。
路上有一些行人,他們從這三個行色匆匆的、身穿製服的警察身上感覺到了什麽,一些人遠遠地跟在三個人的後麵——他們認定將有一出好戲看。
十分鍾左右,三個人走進了趙學才家的籬笆院。
左向東正在給趙學才洗被單和衣服,他的衣袖捋到了肘部;柳文彬正在給老人收拾屋子;趙學才老人則在院子裏麵編竹籃子,他平時編一些竹籃、竹簍和竹筐拿到孝陵衛去賣錢。
“左向東,走。”
柳文彬從屋子裏麵衝出來:“隊長,到哪去?”
“走,跟我們到馮家坳去抓人。”
“是該把馮基抓起來了。”柳文彬道。
“隊長,抓誰?”
“父子倆一起抓。”
“太好了。”
五個人走出院門,穿過樹林,上了木橋,朝馮家坳而去。
歐陽平到馮家坳來過三次,白天來,還是第一次,馮家坳林深崖高,特別是馮家大院的後麵,那裏山崖峭立,高樹參天,那裏應該是一個隱秘之處——馮卞氏說過,馮得海和馮基經常在那裏練功。
當劉大羽敲響馮家院門的時候,院子裏麵傳來一陣急促的犬吠聲——是兩隻狗的聲音,一個聲音粗獷,一個聲音沙啞。
一分鍾以後,院門慢慢打開了。
開門的正是馮得海。
當歐陽平一行出現在門口的時候,兩隻狗停止了聒噪,低吟著湊上來。它們已經認出同誌們來了。
“你——你們這——這是——”馮得海麵如土灰。
“馮得海,請你跟我們走一趟吧!”
“走一趟?到——到哪裏去啊?”
“到地方,你就知道了。”
“有——有什麽事情嗎?”
“到地方,你就知道了。”
“有——有什麽話——在——在這裏說不行嗎?”
“有些問題,已經不適合在這裏麵談了。”
馮得海眼睛裏麵突然充血,眼白上有很多血絲,眼眶也有些潮濕,額頭上滲出了一些細密的汗珠,兩隻手抖得很厲害:“行——行啊!你——你們等一下,阿——阿華,你來關個門,我出去一下,一會就迴來。”馮得海用的是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但歐陽平能聽出來,他說話的底氣明顯不足。
堂屋裏麵傳來一個女人的聲音:“爹——來了。”
馮得海右腳跨出門檻:“走吧!”
馮得海太過積極主動,他分明是想讓同誌們早一點離開馮家大院。
“等一下,稍安勿躁,我們還想請你的兒子跟我們走一趟。”
“我兒子——阿培?他——他不在家。”馮得海的腦袋轉得很快啊!其實他知道歐陽平說的是誰。
“不是馮培,是你的大兒子——馮基。”
“我兒子阿基?他——他——他連床都下——下不來,如何跟——跟你們走啊?”
馮得海的右腳迅速退迴門檻,他堵在門口,儼然一尊門神。
劉大羽朝左向東和柳文彬使了一個眼色後,將馮得海撥到一邊,衝進院門。
左向東和柳文彬緊隨其後。
阿華已經走出西屋,他看到劉大羽等人衝進西屋,又折迴頭,跟了進去。
左向東掀起門簾,三個人推門而入:馮基像一尊雕塑一樣靠在床框上,唯一能表明他是一個活物的,是凸出在眼眶外麵的、不停轉動的眼珠子。其坐姿和正常人一模一樣。他大概已經聽到,或者看到了院子裏麵的動靜。窗戶半開半閉,人站在屋子裏麵,能看到院門口的情況。
“馮基,請下床吧!”
馮基在床上演了幾十年的戲,該謝幕了。
雕塑毫無反應,眼珠仍在=轉動著。
“馮基,你在床上呆了三十幾年,該下床走動走動了了。”柳大羽略帶調侃道。
這時候,劉大羽才看清楚了馮基的臉,在他的右太陽穴上有一個蠶豆大的棕色胎記。
“馮基,是你自己起來,還是我們請你起來呢?”
阿華衝進裏屋:“你們這是要做什麽?你們為什麽要抓阿基?他是一個廢人,你們抓他作什麽?”
“他是不是廢人,你心裏最清楚。”
左向東將蓋在馮基身上的被子掀到一邊。
“馮基,像——夜裏麵——到茅房——方便一樣,下床跟我們走吧!”劉大羽字正腔圓道。
阿華退到半截廚跟前,不再說什麽了,她已經從劉大羽的話中聽到了什麽。
雕塑的鬢角上流出一些汗珠,原本白淨的臉,一下子變得慘白慘白的,棕色的胎突然凸起。
馮基一言不發,他坐正了身體,但還沒有下床的意思。
劉大羽從口袋裏麵拿出手銬:“馮基,是你自己走,還是我們烤著你走。”劉大羽試了試手銬。
馮基看了阿華一眼,眼神之中充滿了無奈和絕望:“把——把衣服拿給我。”
阿華從大衣櫥裏麵拿出一件灰色本裝絲綢上衣和一條深藍色長褲,馮基的身上穿著一套睡衣。
馮基轉換角色的速度還是很快的,開玩笑,這兩個角色,馮基演了三十幾年,早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了。他接過阿華手上的衣服,先蹬腿,後伸胳膊,轉瞬之間,就站在了劉大羽的麵前,其動作的麻利程度鄰人咂舌。
“走吧!”
馮基踱著方步走出西屋。阿華留在了裏屋,她倒在床上,臉埋在被褥裏麵,身體抖動的很厲害。她的反應多少向同誌們透露了一點信息:馮基是一個有故事的人。他的故事極有可能和6。11兇殺案有關係。
經驗告訴劉大羽:無論什麽人,他的喜與悲,都是有情緒背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