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他有沒有到醫院去看呢?”
“看了。”
“哪家醫院?”
“他沒有說,我們看病都在二附院,因為二附院最近。”
“你有沒有發現郭禮節有什麽異常的表現?”
“沒有,我們白天各忙各的,就是晚上在一起,我白天很辛苦,早晨起得又很早,晚上,頭一靠在枕頭上就睡著了。”
“如果有什麽疑點,你一定要如實反映,千萬不要隱瞞。”
“不會的,我懂法,我是一個奉公守法的人。”
這時候。歐陽平的大哥大響了,電話是左向東打來的,化驗結果已經出來——血型為“ab”型。殺害劉曼麗的兇手就是郭禮節
歐陽平讓左向東吃過飯以後,迅速趕到挹江門派出所,帶上化驗結果和鞋子。
吃過飯以後,歐陽平開始審訊郭禮節,地點在會議室。
郭禮節仍然穿著那雙東北棉鞋,右腳的鞋帶係得比較鬆,褲子比較長,褲腳比較大,蓋住了大半個鞋幫。郭禮節的坐姿也很特別,用一個詞便可準確表述:“正襟危坐”。兩個膝蓋緊挨在一起,兩隻腳也貼在一起,一副老實巴交、低眉順眼的樣子。要說還有些詞不達意的話,那就是兩隻手抄在袖筒裏麵,郭禮節的上身穿一件咖啡色豎條燈芯絨外套。藏一隻手,太紮人的眼,幹脆把兩隻手都藏起來。他的頭上戴著一頂老少皆宜的淺灰色毛線編織的帽子。看上去像一個小醜。
“郭禮節,知道我們為什麽要把你請到這裏來嗎?”
“不知道。”郭禮節吃力地抬起頭。因為他的後背駝的比較厲害,抬頭的動作,完全依靠脖子和腦袋的協助,脖子下麵的部分一點不配合,用現在一個最時髦的詞說,就是“脖子下麵的部分一點不給力。”
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郭禮節和所有犯罪分子一樣,他們自恃聰明,心存僥幸,這也是人的本能所致。
“我問你,十二月五號早晨六點鍾之前,你在什麽地方?”
“六點鍾之前——六點鍾之前,我在送牛奶啊!你們該不會是懷疑我和挹江花苑的案子有關係吧?”郭禮節所采用的是以攻為守的策略,這是歐陽平和同誌們始料未及的。郭禮節試圖在心理上築起一道防線。
“六點左右,你在什麽地方?”
“六點左右——”郭禮節習慣於在重複對方的問題之後,才開始迴答問題,“六點左右,具體時間,我不知道,我做事情,不可能一邊做事,一邊看手表。”郭禮節還有詭辯的才能,“六點左右,我不是送奶,就是在報刊亭賣報紙發牛奶。”
“你迴家了嗎?”歐陽平語音語調都很平和,證據在手,郭禮節盡管表演好了;鱉在甕中,還怕它跑了不成。
“早晨是一天當中最忙的時候,我哪有時間迴家啊!”
“有人看到你迴家了,時間就在六點左右。”
“不對。”
“怎麽不對?”
“我家附近也有十幾戶人家訂牛奶,我是去送牛奶的。在我家附近看到我,這有什麽奇怪的呢?”郭禮節不但口齒伶俐,腦袋轉的也很快。
“你聽清楚了,不是在你家附近,而是在你家的院門口,有人親眼看見你走進院門。”
“這就更不值得大驚小怪了,我路過家門,順便帶一點早點迴家,孩子要上學,老嶽母年事已高,我老婆又抽不開身,我每天早晨都是這麽做的,這有什麽問題嗎?”
幸虧同誌們掌握了確鑿的證據,否則,談話很難進行下去。
“郭禮節,把你的手拿出來,這裏開著空調,用不著把手抄在袖筒裏麵。”
郭禮節將手從袖筒裏麵拿了出來。
“伸開你的左手。”
郭禮節猶豫片刻,伸開左手。手心上貼著一塊紗布,紗布上有一個“井”字型的膠布。膠布和手掌連接的部分比較短,手握起來的時候,是不大容易看到裏麵的紗布的。
“你手上的傷是不是在弄魚的時候被魚鰭劃破的?”與其讓郭禮節說,不如替他說。
“你們——你們是怎麽知道的?”
“我們已經和你老婆見過麵了。”
郭禮節的臉色突變。
“我們也去了你家。”
郭禮節的臉色大變。
“你的腳上是不是也有傷啊?”
郭禮節下意識地縮迴了右腳:“沒有。”
“這種東北棉鞋,現在隻有上了年紀的人才穿啊!”
“這種鞋子暖和,這兩天雪下得很大。”
“右腳的鞋帶為什麽係的這麽送呢?”
“太忙,我沒有在意,它自己鬆掉的。”郭禮節彎腰係鞋帶。
“左向東,把他的鞋子脫下來。”
左向東站起身,走到郭禮節的跟前:“是你自己脫,還是我們幫你脫?”
郭禮節眨了幾下眼睛,眨眼睛的時候,兩顆眼珠在眼眶裏麵做快速運動:“不勞你動手,我自己來,我腳上有點傷。”郭禮節重新解開鞋帶,並且慢慢鬆開鞋帶,將右腳翹到左大腿上,慢慢將鞋子脫了下來。
呈現在大家麵前的是一隻臃腫的腳,腳上穿著一雙黑色的棉襪。
“把襪子脫下來。”
郭禮節將襪子脫了下來。
歐陽平和劉大羽走到郭禮節的跟前:郭禮節的腳上纏著一圈紗布,從腳背纏到腳底,位置在腳踝處。
“郭禮節,你千萬不要說是被樓梯口破筐上的鐵絲劃傷的,我們是幹這個的,到底是什麽東西劃傷的,我們一看便知。”
“我老婆說的沒錯,確實是鐵絲劃傷的。”
“解開來。”
郭禮節撕去膠布,解開紗布,一條長約三公分長的傷口呈現在大家麵前。位置就在腳踝上方一公分處,這裏正是褲腳和鞋口之間的空擋,劉曼麗隻能抓到這個地方。傷口成柳葉狀,傷口已經結疤,但疤周圍還有點紅腫。可以肯定,傷口不可能是鐵絲劃破的。
“看了。”
“哪家醫院?”
“他沒有說,我們看病都在二附院,因為二附院最近。”
“你有沒有發現郭禮節有什麽異常的表現?”
“沒有,我們白天各忙各的,就是晚上在一起,我白天很辛苦,早晨起得又很早,晚上,頭一靠在枕頭上就睡著了。”
“如果有什麽疑點,你一定要如實反映,千萬不要隱瞞。”
“不會的,我懂法,我是一個奉公守法的人。”
這時候。歐陽平的大哥大響了,電話是左向東打來的,化驗結果已經出來——血型為“ab”型。殺害劉曼麗的兇手就是郭禮節
歐陽平讓左向東吃過飯以後,迅速趕到挹江門派出所,帶上化驗結果和鞋子。
吃過飯以後,歐陽平開始審訊郭禮節,地點在會議室。
郭禮節仍然穿著那雙東北棉鞋,右腳的鞋帶係得比較鬆,褲子比較長,褲腳比較大,蓋住了大半個鞋幫。郭禮節的坐姿也很特別,用一個詞便可準確表述:“正襟危坐”。兩個膝蓋緊挨在一起,兩隻腳也貼在一起,一副老實巴交、低眉順眼的樣子。要說還有些詞不達意的話,那就是兩隻手抄在袖筒裏麵,郭禮節的上身穿一件咖啡色豎條燈芯絨外套。藏一隻手,太紮人的眼,幹脆把兩隻手都藏起來。他的頭上戴著一頂老少皆宜的淺灰色毛線編織的帽子。看上去像一個小醜。
“郭禮節,知道我們為什麽要把你請到這裏來嗎?”
“不知道。”郭禮節吃力地抬起頭。因為他的後背駝的比較厲害,抬頭的動作,完全依靠脖子和腦袋的協助,脖子下麵的部分一點不配合,用現在一個最時髦的詞說,就是“脖子下麵的部分一點不給力。”
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郭禮節和所有犯罪分子一樣,他們自恃聰明,心存僥幸,這也是人的本能所致。
“我問你,十二月五號早晨六點鍾之前,你在什麽地方?”
“六點鍾之前——六點鍾之前,我在送牛奶啊!你們該不會是懷疑我和挹江花苑的案子有關係吧?”郭禮節所采用的是以攻為守的策略,這是歐陽平和同誌們始料未及的。郭禮節試圖在心理上築起一道防線。
“六點左右,你在什麽地方?”
“六點左右——”郭禮節習慣於在重複對方的問題之後,才開始迴答問題,“六點左右,具體時間,我不知道,我做事情,不可能一邊做事,一邊看手表。”郭禮節還有詭辯的才能,“六點左右,我不是送奶,就是在報刊亭賣報紙發牛奶。”
“你迴家了嗎?”歐陽平語音語調都很平和,證據在手,郭禮節盡管表演好了;鱉在甕中,還怕它跑了不成。
“早晨是一天當中最忙的時候,我哪有時間迴家啊!”
“有人看到你迴家了,時間就在六點左右。”
“不對。”
“怎麽不對?”
“我家附近也有十幾戶人家訂牛奶,我是去送牛奶的。在我家附近看到我,這有什麽奇怪的呢?”郭禮節不但口齒伶俐,腦袋轉的也很快。
“你聽清楚了,不是在你家附近,而是在你家的院門口,有人親眼看見你走進院門。”
“這就更不值得大驚小怪了,我路過家門,順便帶一點早點迴家,孩子要上學,老嶽母年事已高,我老婆又抽不開身,我每天早晨都是這麽做的,這有什麽問題嗎?”
幸虧同誌們掌握了確鑿的證據,否則,談話很難進行下去。
“郭禮節,把你的手拿出來,這裏開著空調,用不著把手抄在袖筒裏麵。”
郭禮節將手從袖筒裏麵拿了出來。
“伸開你的左手。”
郭禮節猶豫片刻,伸開左手。手心上貼著一塊紗布,紗布上有一個“井”字型的膠布。膠布和手掌連接的部分比較短,手握起來的時候,是不大容易看到裏麵的紗布的。
“你手上的傷是不是在弄魚的時候被魚鰭劃破的?”與其讓郭禮節說,不如替他說。
“你們——你們是怎麽知道的?”
“我們已經和你老婆見過麵了。”
郭禮節的臉色突變。
“我們也去了你家。”
郭禮節的臉色大變。
“你的腳上是不是也有傷啊?”
郭禮節下意識地縮迴了右腳:“沒有。”
“這種東北棉鞋,現在隻有上了年紀的人才穿啊!”
“這種鞋子暖和,這兩天雪下得很大。”
“右腳的鞋帶為什麽係的這麽送呢?”
“太忙,我沒有在意,它自己鬆掉的。”郭禮節彎腰係鞋帶。
“左向東,把他的鞋子脫下來。”
左向東站起身,走到郭禮節的跟前:“是你自己脫,還是我們幫你脫?”
郭禮節眨了幾下眼睛,眨眼睛的時候,兩顆眼珠在眼眶裏麵做快速運動:“不勞你動手,我自己來,我腳上有點傷。”郭禮節重新解開鞋帶,並且慢慢鬆開鞋帶,將右腳翹到左大腿上,慢慢將鞋子脫了下來。
呈現在大家麵前的是一隻臃腫的腳,腳上穿著一雙黑色的棉襪。
“把襪子脫下來。”
郭禮節將襪子脫了下來。
歐陽平和劉大羽走到郭禮節的跟前:郭禮節的腳上纏著一圈紗布,從腳背纏到腳底,位置在腳踝處。
“郭禮節,你千萬不要說是被樓梯口破筐上的鐵絲劃傷的,我們是幹這個的,到底是什麽東西劃傷的,我們一看便知。”
“我老婆說的沒錯,確實是鐵絲劃傷的。”
“解開來。”
郭禮節撕去膠布,解開紗布,一條長約三公分長的傷口呈現在大家麵前。位置就在腳踝上方一公分處,這裏正是褲腳和鞋口之間的空擋,劉曼麗隻能抓到這個地方。傷口成柳葉狀,傷口已經結疤,但疤周圍還有點紅腫。可以肯定,傷口不可能是鐵絲劃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