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警官請來了六個人,三個掏井工,三個打雜的。三個掏井工是一家人,父子三人,姓王,父親叫王有忠,兩個兒子,老大叫金鎖,老二叫銀鎖。王家世代以打井掏井為生。
“王師傅,你們好,辛苦你們了。”
“沒啥辛苦的,我們吃的就是這碗飯。”
“歐陽隊長,王家好幾代人都和水井打交道。”陳警官道。
王家兩兄弟在做掏井之前的準備,另外三個人已經開始搬石頭和磚頭了。
“是啊!毛家這口井就是我們王家打的,這口井在咱們北門鎮是最大,最講究的一口井。"
歐陽平一邊和老王說話,一邊搬石頭。劉大羽,左向東,趙小鵬和韓玲玲已經幹起來了,在他們的影響下,幾個工人幹的更歡了,魏所長和陳警官也捋起了衣袖,王家兩兄弟也衝了上去。
院子裏麵聚集了不少人,而且越集越多,年輕力壯的人都加入到了搬磚石的行列。圍觀的人站在竹林跟前。這堆磚石看上去沒有多大,真要動起手來,還真要費不少的力氣。
大家把磚石搬到井沿的外麵,不一會,井沿露出來了,王師傅說的沒錯,毛家這口水井確實很講究,歐陽平目測了一下,井沿的直徑至少有五米。邊上鑲嵌著青石,井沿裏麵鋪著五十公分見方的青磚,青磚上麵還有一些圖案——除了美觀以外,還起防滑的作用,大部分青磚已經開裂分家,井沿的東邊有一個排水的暗槽,暗槽上麵蓋著石板。
王師傅用洋鎬撬開石板,下麵有一個磚砌的下水道。
磚石堆上有不少灌木,王師傅拿起斧頭一陣猛砍,其他人揮舞鐵鍬,灌木紛紛倒下。
半個小時左右,已經能看到井身了,井身周圍全是石頭,大家先清理水井周圍的石頭。
左向東搬起一塊石頭,石頭下麵三個白色的蛋——比雞蛋要小一些,比鴿子蛋大一點:“這是什麽蛋?”
大家都圍了上去。
“這是蛇蛋。”劉大羽道。
“照這麽講,這堆磚石裏麵也有蛇。毛家祠堂怎麽到處都有蛇啊!”韓玲玲退後一步道。
“蛇可能鑽到水井裏麵去了。”劉大羽看了看井口一角——這裏有一條三四公分寬的縫隙。
於是,大家對井下麵充滿了期待。
水井周圍的磚石清理完之後,大家開始清理井口上麵的石頭。
井口上壓著一塊石板,石板上麵壓著一些石頭。搬掉石頭以後,露出青石板,青石板雖然很大,但比較薄——大概有五六公分厚。
劉大羽一個人就將青石板掀了起來。
大家已經聞到了水井裏麵飄散出來的,陰森潮濕的氣味。
很快,大家看見了水井裏麵的東西。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水井裏麵沒有水,隻有土和一些磚頭——在距離井口兩米多處。
井口的直徑有八十公分左右;井壁內外已經發黑,上麵長滿了青苔,青苔下麵有一層土,估計是往井裏麵填土的時候落在上麵的。
王師傅同鐵鍬將井壁上的青苔鏟去,露出了青黑色的石頭,井壁上有十幾道繩子和歲月留下的溝槽。
這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水井裏麵竟然沒有水,高裁縫說井裏麵有陰氣,現在看來,他是說錯了。
水井不能用,那就蓋上,為什麽要填上土呢?這些土是從什麽地方來的呢?為什麽要把土放在水井裏麵呢?
“有忠兄弟,你們要小心一點,這口井至少蓋了上百年,陰氣肯定很重。”說話的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者,鼻梁上架著一副眼鏡,衣服上有一些棉絮,他站在人群裏麵。
“不礙事的,井裏麵全是土。”
“全是土?”
“怎麽會有土呢?”
“歐陽隊長,此人就是高裁縫。”魏所長指著高裁縫道。
歐陽平走到王師傅的跟前:“王師傅,您怎麽看?”
王師傅從魏所長的手中接過一支香煙,掏出火柴,把煙點著了,吧嗒吧嗒地吸了幾口:“這種事情,我也是第一次遇到。過去,有些人家的水井不幹淨——就是有人跳井,淹死了。講究的人家就把井口封上,另尋別處重打一口井;不十分講究的人家就請我們把水井掏一下。然後再用,過去沒有自來水,小鎮人離了水井,可沒法過日子。用土把水井填起來,我沒有見識過。要麽是井底下有名堂,要麽就是這土來路不正。”
“王師傅,什麽叫來路不正?”左向東問。
王師傅思索片刻:“這口水井又大又深——至少有八九米深,要把這口井填滿,得不少土,這麽多的土放在院子裏麵,得堆很高,做這件事情的人不想讓別人看到這些土。”
左向東還是不明白王師傅的話:“不想讓別人看到這些土?”
其他人也不怎麽明白。
魏所長道:“土怎麽會來路不正呢?”
“你們等一下,我叫一個人過來,茅二爹,你過來一下。”王師傅朝人群裏麵喊道。
從人群裏麵走出一個七十歲左右的老者。
“歐陽隊長,他就是茅長寬,幾代人在毛家祠堂做事。”
“高師傅,你也過來一下。”陳警官喊道。
“兄弟,叫我啥事啊!”茅長寬走了過來,高裁縫走在後麵。
“你們過來看看——”陳警官道。
王師傅將茅長寬帶到井邊。
“怎麽會是土呢?”茅師傅似乎有點失望,但更多的是詫異。
“這裏麵肯定有名堂。”高裁縫臉色蒼白。
“茅二爹,你曾經跟我們說過毛家祠堂的事情?”王師傅道。
“茅家祠堂的事情有很多,你指的是哪一件呢?”
“就是茅家祠堂藏有寶貝的事情。”
難道李得貴和桂老師的死和這些寶貝有關,歐陽平似乎預感到了什麽。劉大羽從煙盒裏麵掏出兩支煙,遞給茅二爹和高裁縫,魏所長掏出打火機將他們手上的香煙點著了。
“這些都是沒有根據的事情,平時隨便說說也就罷了,在公安同誌麵前,我可不敢信口雌黃。”
“街坊鄰居都聽說過這件事情,茅二爹,你在毛家祠堂呆了幾十年,知根知底,跟公安同誌們說說吧!”高裁縫道。
“茅二爹,沒事的,您隨便說說,我們隨便聽聽。”
“這些事情都是上輩人傳下來的,是真是假,說不準。”
“王師傅,你們好,辛苦你們了。”
“沒啥辛苦的,我們吃的就是這碗飯。”
“歐陽隊長,王家好幾代人都和水井打交道。”陳警官道。
王家兩兄弟在做掏井之前的準備,另外三個人已經開始搬石頭和磚頭了。
“是啊!毛家這口井就是我們王家打的,這口井在咱們北門鎮是最大,最講究的一口井。"
歐陽平一邊和老王說話,一邊搬石頭。劉大羽,左向東,趙小鵬和韓玲玲已經幹起來了,在他們的影響下,幾個工人幹的更歡了,魏所長和陳警官也捋起了衣袖,王家兩兄弟也衝了上去。
院子裏麵聚集了不少人,而且越集越多,年輕力壯的人都加入到了搬磚石的行列。圍觀的人站在竹林跟前。這堆磚石看上去沒有多大,真要動起手來,還真要費不少的力氣。
大家把磚石搬到井沿的外麵,不一會,井沿露出來了,王師傅說的沒錯,毛家這口水井確實很講究,歐陽平目測了一下,井沿的直徑至少有五米。邊上鑲嵌著青石,井沿裏麵鋪著五十公分見方的青磚,青磚上麵還有一些圖案——除了美觀以外,還起防滑的作用,大部分青磚已經開裂分家,井沿的東邊有一個排水的暗槽,暗槽上麵蓋著石板。
王師傅用洋鎬撬開石板,下麵有一個磚砌的下水道。
磚石堆上有不少灌木,王師傅拿起斧頭一陣猛砍,其他人揮舞鐵鍬,灌木紛紛倒下。
半個小時左右,已經能看到井身了,井身周圍全是石頭,大家先清理水井周圍的石頭。
左向東搬起一塊石頭,石頭下麵三個白色的蛋——比雞蛋要小一些,比鴿子蛋大一點:“這是什麽蛋?”
大家都圍了上去。
“這是蛇蛋。”劉大羽道。
“照這麽講,這堆磚石裏麵也有蛇。毛家祠堂怎麽到處都有蛇啊!”韓玲玲退後一步道。
“蛇可能鑽到水井裏麵去了。”劉大羽看了看井口一角——這裏有一條三四公分寬的縫隙。
於是,大家對井下麵充滿了期待。
水井周圍的磚石清理完之後,大家開始清理井口上麵的石頭。
井口上壓著一塊石板,石板上麵壓著一些石頭。搬掉石頭以後,露出青石板,青石板雖然很大,但比較薄——大概有五六公分厚。
劉大羽一個人就將青石板掀了起來。
大家已經聞到了水井裏麵飄散出來的,陰森潮濕的氣味。
很快,大家看見了水井裏麵的東西。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水井裏麵沒有水,隻有土和一些磚頭——在距離井口兩米多處。
井口的直徑有八十公分左右;井壁內外已經發黑,上麵長滿了青苔,青苔下麵有一層土,估計是往井裏麵填土的時候落在上麵的。
王師傅同鐵鍬將井壁上的青苔鏟去,露出了青黑色的石頭,井壁上有十幾道繩子和歲月留下的溝槽。
這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水井裏麵竟然沒有水,高裁縫說井裏麵有陰氣,現在看來,他是說錯了。
水井不能用,那就蓋上,為什麽要填上土呢?這些土是從什麽地方來的呢?為什麽要把土放在水井裏麵呢?
“有忠兄弟,你們要小心一點,這口井至少蓋了上百年,陰氣肯定很重。”說話的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者,鼻梁上架著一副眼鏡,衣服上有一些棉絮,他站在人群裏麵。
“不礙事的,井裏麵全是土。”
“全是土?”
“怎麽會有土呢?”
“歐陽隊長,此人就是高裁縫。”魏所長指著高裁縫道。
歐陽平走到王師傅的跟前:“王師傅,您怎麽看?”
王師傅從魏所長的手中接過一支香煙,掏出火柴,把煙點著了,吧嗒吧嗒地吸了幾口:“這種事情,我也是第一次遇到。過去,有些人家的水井不幹淨——就是有人跳井,淹死了。講究的人家就把井口封上,另尋別處重打一口井;不十分講究的人家就請我們把水井掏一下。然後再用,過去沒有自來水,小鎮人離了水井,可沒法過日子。用土把水井填起來,我沒有見識過。要麽是井底下有名堂,要麽就是這土來路不正。”
“王師傅,什麽叫來路不正?”左向東問。
王師傅思索片刻:“這口水井又大又深——至少有八九米深,要把這口井填滿,得不少土,這麽多的土放在院子裏麵,得堆很高,做這件事情的人不想讓別人看到這些土。”
左向東還是不明白王師傅的話:“不想讓別人看到這些土?”
其他人也不怎麽明白。
魏所長道:“土怎麽會來路不正呢?”
“你們等一下,我叫一個人過來,茅二爹,你過來一下。”王師傅朝人群裏麵喊道。
從人群裏麵走出一個七十歲左右的老者。
“歐陽隊長,他就是茅長寬,幾代人在毛家祠堂做事。”
“高師傅,你也過來一下。”陳警官喊道。
“兄弟,叫我啥事啊!”茅長寬走了過來,高裁縫走在後麵。
“你們過來看看——”陳警官道。
王師傅將茅長寬帶到井邊。
“怎麽會是土呢?”茅師傅似乎有點失望,但更多的是詫異。
“這裏麵肯定有名堂。”高裁縫臉色蒼白。
“茅二爹,你曾經跟我們說過毛家祠堂的事情?”王師傅道。
“茅家祠堂的事情有很多,你指的是哪一件呢?”
“就是茅家祠堂藏有寶貝的事情。”
難道李得貴和桂老師的死和這些寶貝有關,歐陽平似乎預感到了什麽。劉大羽從煙盒裏麵掏出兩支煙,遞給茅二爹和高裁縫,魏所長掏出打火機將他們手上的香煙點著了。
“這些都是沒有根據的事情,平時隨便說說也就罷了,在公安同誌麵前,我可不敢信口雌黃。”
“街坊鄰居都聽說過這件事情,茅二爹,你在毛家祠堂呆了幾十年,知根知底,跟公安同誌們說說吧!”高裁縫道。
“茅二爹,沒事的,您隨便說說,我們隨便聽聽。”
“這些事情都是上輩人傳下來的,是真是假,說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