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平準備離開林業大學的時候,馮局長來電話了,他已經和林業大學的卯校長通過電話,刑偵隊住在林業大學再合適不過了。

    剛接完馮局長的電話,一位六十歲左右的老者走進會議室。

    “卯校長,您怎麽來了?”馬處長迎上前去。

    “我來安排歐陽隊長他們的住處。”

    “馮局長剛打電話通知我。給你們添麻煩了。”歐陽平握住了老校長的手。

    “走,我領你們去看看。一切都是現成的,進去就可以住。吃飯就在食堂。暑假期間,教師食堂正常開夥。很方便的,學校的浴室也正常開放。”

    下得樓來,一條林蔭道筆直向東,五六分鍾以後,卯校長指著左邊一個花園道:“過了這個花園就到了。從這裏向前走兩百多米,就是學校的後門。”

    歐陽平已經看見了,南邊——在花園的盡頭,有一個飛簷黑瓦的古式建築;東邊不遠處——有一個圓形木門,木門右側有一個小屋子。

    穿過花園,才看見古建築上麵寫著三個魏體字:“清雅苑”

    樓有三層,第一層是校史陳列室,第二層是教師閱覽室,第三層才是教師宿舍。

    走上樓梯,右邊幾個房間的門都開著,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正在開另一扇門,他的手上拿著一大串鑰匙,每一把鑰匙上都掛著一個小木牌,上麵寫著門牌號。

    “劉主任,一共能騰出幾個房間?”卯校長走到中年男子的跟前。

    “這幾位教師昨天剛走,剛好有五個房間,每個房間裏麵有兩張床。您看夠不夠。”

    “夠了——夠了。我們有九個人。”歐陽平道。

    “食堂在北邊,下樓以後一直走,幾分鍾就到了。”劉主任道。

    “劉主任,再為同誌們準備一些蚊香,雖然有蚊帳,但蚊子比較多。還有,開水,要準備充足。”

    “我現在就去派人送水過來。”劉主任將五把鑰匙交給歐陽平以後,就下樓去了。卯校長也一塊下樓去了。

    歐陽平將卯校長和劉主任送到樓梯口。

    推開房間的窗戶,眼前是一眼望不到邊的林海。

    東邊——有一個尖頂塔狀建築物道,那應該是一座教堂;南邊山頂上有一個圓形的建築物,那應該是天文台。

    走出房間,手扶欄杆,一個高大的建築物矗立在幾棵銀杏樹的上方,這個建築物應該是學校的最高建築,建築物的上方有一個小廡殿頂的閣樓,閣樓上有五個菱形窗戶,窗戶的玻璃是彩色的。

    不一會,兩個校工摸樣的人拎著八個熱水瓶走上樓來。

    歐陽平和柳文彬迎了下去,準備去接校工手上的水瓶。

    兩個校工禮貌地笑了笑,徑直走上樓來了。

    “請問同誌,那是什麽地方?”歐陽平指著那座建築物問道。

    “那是鼓樓——是英語係的辦公樓。”一個五十歲左右的校工道。

    就憑這幾座建築物,便可知道這所學校的曆史有多久了。

    不知道同誌們的調查走訪工作怎麽樣了?

    時間是十一點一刻。

    十一點半,陳傑和嚴建華兩路人馬都迴來了。

    在吃飯的過程中,陳傑和嚴建華匯報了他們調查走訪到情況:

    陳傑一路負責竹林以東的區域;嚴建華這一路負責竹林以西的區域。具體情況如下:

    竹林向東兩公裏左右的地方,有一個生活區,生活區的範圍並不大,三幢簡易樓房坐落在一個緩坡上,每幢樓隻有兩層,沒有陽台,也不成套,中間有一個走廊,走廊兩邊就是住戶,大部分人家都是一間房子,灶台放在走廊上,如果有人家做飯,行人 必須側身才能通過。

    這裏住著三十幾戶人家。

    在生活區南邊幾百米的地方有一個大院子,院子裏麵有二十幾間廠房,這是一個營養品廠,主要是以蜂蜜為原料,加工一些營養品。

    所以,住在生活區的人,大部分是林場和營養品廠的職工。

    陳傑他們在去生活區的路上碰到了一個護林老人,老人年近古稀,肩膀上挎著一把獵槍,身後背著一個背簍。老人姓李,大家都叫他老李頭,

    老李頭除了守護山林以外,兼帶打獵采草藥。他每天的任務就是在山路上走幾趟,防止有人偷伐樹木和遊客玩火,還要防止山下的居民到山上來偷竹筍。

    竹林是他每天都要去的地方,走累了會在半山亭裏麵坐一會,困了就躺在裏麵睡一會。

    七月六號下午——太陽快落山的時候,他看到一個學生摸樣的人上了半山亭,此人看到老李頭躺在亭子裏麵,便就走開了。等老李頭站起身來的時候,此人已經鑽到竹林裏麵去了。

    據老人迴憶,小夥子的身高和左向東差不多高,小夥子隻是在他眼前閃了一下,所以沒有看清楚他的臉,隻看到了他的背影。人長的比較清瘦。

    在歐陽平的印象中,蕭鵬就比較清瘦。

    老人的家住在生活區。這應該是一個比較重要的信息,遺憾的是,老人沒有看清楚對方的臉,更糟糕的是老李頭的眼睛不怎麽好使,竟然連對方穿什麽衣服都沒有看清楚。

    根據桑小蘭的迴憶,蕭鵬是在她之前到竹林的,會不會是蕭鵬一邊在等桑小蘭,一邊看看竹林裏麵有沒有人呢?

    這個人也可能就是兇手,他在作案之前肯定要偵察地形,看看有沒有不相幹的人在現場附近。

    半山亭和碉堡之間的距離大概是五十米的樣子,站在亭子裏麵看不見碉堡,但站在碉堡跟前,卻能看到半山亭的圓頂。

    雖然老李頭沒有看清楚對方的臉,但他肯定,對方是個男的。

    在竹林東南邊的山腰上——距離竹林一千五百米左右的地方,有一個營房,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雷達站的駐地,站在半山亭上,能看到雷達連站三四個或高或低的天線和大小不一的信號接收器。

    在竹林西南角——距離竹林一裏多路的地方,有一個教堂。

    教堂的西邊,有五戶人家,青磚黑瓦,掩映在密林之中,這五戶人家住在一個山坳裏麵,山坳口右邊有一個水塘。

    五戶人家都是清一色的老人,孩子們在單位分了房子,都搬到城裏麵去了。這五戶人家都屬於秣陵街道。

    所以,嚴建華這一路,沒有發現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城疑案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獨眼河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眼河馬並收藏古城疑案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