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曹操,曹操到。駕駛員小王出現在辦公室的門口。
樓下停著一輛黑色的北京現代。
歐陽平、左向東和毛主任將劉大羽一行送上了汽車,揮手之間,汽車向大門口駛去。高小雅搭便車迴報社,分手前,她答應歐陽平:迴去以後好好想一想——仔細梳理一下有關信息,有情況及時和歐陽隊長聯係;歐陽隊長如果需要,她隨叫隨到。
先前一撥人散去後十分鍾,又來了三個人,一個是新聞係的閻主任,一個是新聞係九零級﹙1﹚班的班主任邵老師,還有一個人是英語係九一級﹙6﹚班的班主任楊老師。這裏要說明一下:蕭鵬是新聞係九零級﹙1﹚班的學生,桑小蘭是英語係九一級﹙6﹚班的學生。
坐在辦公室裏麵的還有馬處長和毛主任。
剛來的三個人大概已經知道了案情,他們的神情都很凝重。
“歐陽隊長,可以開始了。”馬處長道。
“哪位是桑小蘭的班主任?”
“我——我是她的班主任。”說話的是一個二十七八歲的年輕小夥子。
“楊老師,桑小蘭和蕭鵬談戀愛的事情,您知道嗎?”
“不知道——我估計也沒有人知道。我們學校在這方麵管得比較緊,桑小蘭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女孩子。她在學校裏麵品行端正,我接到馬處長電話的時候,感到非常意外,我真不敢相信,桑小蘭竟然談戀愛了——這麽長時間,她居然守口如瓶,沒有想到……”
“桑小蘭和其他男孩子有接觸嗎?”
“沒有,班上和年級裏麵很多男孩子都喜歡她,但她始終和男生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在歐陽平的印象中,桑小蘭身材苗條,曲線優美,長得確實非常出眾。
“桑小蘭舞跳得很好——她的腿特別長,小學四年級的時候,被市體操隊的教練相中,一直練到初中畢業,初中又學了舞蹈。關鍵是她的氣質,如果把他放在一群女孩子當中,你第一眼就能認出她來。她從小在山裏長大,所以,她的膽子比一般的女孩子要大得多。遇到事情特別有主見。”
桑小蘭之所以能大難不死,可能就是這個性格救了她。
“班上有沒有男生對桑小蘭有想法——或者說特別關注?”
“不知道,我雖然是班主任,但在大學裏麵,你們是知道的,我們和學生一個星期見一次麵——平時,如果有事的話,我們就到班上處理一下,沒有事情,我們是不到班上去的,學生的思想動向,我們知道的比較少。學生們都是大孩子了,用不著像初中高中那樣整天盯著——也沒有那麽多的精力——我們還要備課。”
歐陽平意識到,要想在林業大學尋覓到兇手的蹤跡是非常困難的。如果兩個案子風馬牛不相及的話,那麽,同誌們尋找線索的工作將難上加難。
“你們可以找桑小蘭談一談,如果有男孩子對她有想法,或者特別關注的話,她應該是有感覺的。我也可以找其他同學問一問,他們或許能提供一些情況。現在,出了這麽大的事情,我想他們會說的。”
楊老師提供了另一種思路。
“楊老師,你現在就找幾個班幹部到這裏來一下。”閻主任道。
“行,我現在就到宿舍去,有的人正在打點行裝。”楊老師走出辦公室。
話題很自然地過度到了蕭鵬身上。
“您就是邵老師吧?”
“我姓邵——邵長風。”
“蕭鵬和桑小蘭談戀愛的事情,您知道嗎?”
“一點風聲都沒有。不過,蕭鵬大二的時候談過一個對象,也是我們新聞係的學生。”
“叫什麽名字?”
“叫梅冬。”
“請您把梅冬的情況說一下——隻要是和她有關的情況,都可以談。”
“梅冬原來和一個叫左大右的學生談戀愛——入學不久就談了,後來不知怎麽的,梅冬和蕭鵬走得比較近。”
歐陽平看了一眼柳文彬,示意他在這裏做一個記號。
“梅冬和左大佑是幾年級的學生?”
“都是同一屆學生。梅冬和左大右在九零級﹙5﹚班;蕭鵬在﹙6﹚班——兩個班門對門。”
“邵老師,請你把這三個人的背景資料介紹一下。”
“可以,蕭鵬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父母親都是中國科技大學的教授,家庭條件非常好,前兩天剛從荊南市電視台實習迴來,聽說,他畢業以後就可能會分在這家電視台。”
“梅冬的父親是一個鎮的鎮長,母親是鄉鎮教師,家庭條件還可以。”
“左大佑的父親是一個縣的公安局局長,母親在他十歲的時候去世,十二歲的時候,他父親續弦,左大佑和這個後媽沒有什麽感情,所以,他很少迴家,倒是他父親經常到學校來看他。”
“梅冬和左大佑是平靜分手的嗎?”
“我們沒有發現左大佑有過激的舉動。”
“左大佑的精神狀態有沒有什麽變化?”“有。”
“什麽變化?”
“左大佑更加孤僻了,因為家庭的緣故,他本來就比較孤僻,經常一個人獨來獨往。完全把自己包裹起來了。”
“左大佑的身高是多少?”
“一米七六上下。”
左大佑的身高和桑小蘭描述的兇手的身高差不多。
“身體怎麽樣?”
身體非常壯實。
“梅冬後來為什麽不跟蕭鵬談了?”
“這要問梅冬和蕭鵬了。”現在隻能問梅冬了。
“左大佑和梅冬還在學校嗎?”
“在,我們明後天發畢業證。”
“你能讓他們過來一下嗎?”
“可以,我現在就迴係裏去。”
歐陽平的指導思想是,以林業大學為原點,向外圍擴展,誰也不能肯定兇手就在林業大學,但調查走訪從林業大學開始,這個思路無疑是正確的。
在多年的刑偵工作中,歐陽平得出了一個經驗:很多事物,在最初的階段,它所呈現出來的,往往是表象——也可能是假象,所以,不到最後,是不能輕易下結論的。但在偵察過程中所涉及到的信息一定要及時采集。
樓下停著一輛黑色的北京現代。
歐陽平、左向東和毛主任將劉大羽一行送上了汽車,揮手之間,汽車向大門口駛去。高小雅搭便車迴報社,分手前,她答應歐陽平:迴去以後好好想一想——仔細梳理一下有關信息,有情況及時和歐陽隊長聯係;歐陽隊長如果需要,她隨叫隨到。
先前一撥人散去後十分鍾,又來了三個人,一個是新聞係的閻主任,一個是新聞係九零級﹙1﹚班的班主任邵老師,還有一個人是英語係九一級﹙6﹚班的班主任楊老師。這裏要說明一下:蕭鵬是新聞係九零級﹙1﹚班的學生,桑小蘭是英語係九一級﹙6﹚班的學生。
坐在辦公室裏麵的還有馬處長和毛主任。
剛來的三個人大概已經知道了案情,他們的神情都很凝重。
“歐陽隊長,可以開始了。”馬處長道。
“哪位是桑小蘭的班主任?”
“我——我是她的班主任。”說話的是一個二十七八歲的年輕小夥子。
“楊老師,桑小蘭和蕭鵬談戀愛的事情,您知道嗎?”
“不知道——我估計也沒有人知道。我們學校在這方麵管得比較緊,桑小蘭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女孩子。她在學校裏麵品行端正,我接到馬處長電話的時候,感到非常意外,我真不敢相信,桑小蘭竟然談戀愛了——這麽長時間,她居然守口如瓶,沒有想到……”
“桑小蘭和其他男孩子有接觸嗎?”
“沒有,班上和年級裏麵很多男孩子都喜歡她,但她始終和男生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在歐陽平的印象中,桑小蘭身材苗條,曲線優美,長得確實非常出眾。
“桑小蘭舞跳得很好——她的腿特別長,小學四年級的時候,被市體操隊的教練相中,一直練到初中畢業,初中又學了舞蹈。關鍵是她的氣質,如果把他放在一群女孩子當中,你第一眼就能認出她來。她從小在山裏長大,所以,她的膽子比一般的女孩子要大得多。遇到事情特別有主見。”
桑小蘭之所以能大難不死,可能就是這個性格救了她。
“班上有沒有男生對桑小蘭有想法——或者說特別關注?”
“不知道,我雖然是班主任,但在大學裏麵,你們是知道的,我們和學生一個星期見一次麵——平時,如果有事的話,我們就到班上處理一下,沒有事情,我們是不到班上去的,學生的思想動向,我們知道的比較少。學生們都是大孩子了,用不著像初中高中那樣整天盯著——也沒有那麽多的精力——我們還要備課。”
歐陽平意識到,要想在林業大學尋覓到兇手的蹤跡是非常困難的。如果兩個案子風馬牛不相及的話,那麽,同誌們尋找線索的工作將難上加難。
“你們可以找桑小蘭談一談,如果有男孩子對她有想法,或者特別關注的話,她應該是有感覺的。我也可以找其他同學問一問,他們或許能提供一些情況。現在,出了這麽大的事情,我想他們會說的。”
楊老師提供了另一種思路。
“楊老師,你現在就找幾個班幹部到這裏來一下。”閻主任道。
“行,我現在就到宿舍去,有的人正在打點行裝。”楊老師走出辦公室。
話題很自然地過度到了蕭鵬身上。
“您就是邵老師吧?”
“我姓邵——邵長風。”
“蕭鵬和桑小蘭談戀愛的事情,您知道嗎?”
“一點風聲都沒有。不過,蕭鵬大二的時候談過一個對象,也是我們新聞係的學生。”
“叫什麽名字?”
“叫梅冬。”
“請您把梅冬的情況說一下——隻要是和她有關的情況,都可以談。”
“梅冬原來和一個叫左大右的學生談戀愛——入學不久就談了,後來不知怎麽的,梅冬和蕭鵬走得比較近。”
歐陽平看了一眼柳文彬,示意他在這裏做一個記號。
“梅冬和左大佑是幾年級的學生?”
“都是同一屆學生。梅冬和左大右在九零級﹙5﹚班;蕭鵬在﹙6﹚班——兩個班門對門。”
“邵老師,請你把這三個人的背景資料介紹一下。”
“可以,蕭鵬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父母親都是中國科技大學的教授,家庭條件非常好,前兩天剛從荊南市電視台實習迴來,聽說,他畢業以後就可能會分在這家電視台。”
“梅冬的父親是一個鎮的鎮長,母親是鄉鎮教師,家庭條件還可以。”
“左大佑的父親是一個縣的公安局局長,母親在他十歲的時候去世,十二歲的時候,他父親續弦,左大佑和這個後媽沒有什麽感情,所以,他很少迴家,倒是他父親經常到學校來看他。”
“梅冬和左大佑是平靜分手的嗎?”
“我們沒有發現左大佑有過激的舉動。”
“左大佑的精神狀態有沒有什麽變化?”“有。”
“什麽變化?”
“左大佑更加孤僻了,因為家庭的緣故,他本來就比較孤僻,經常一個人獨來獨往。完全把自己包裹起來了。”
“左大佑的身高是多少?”
“一米七六上下。”
左大佑的身高和桑小蘭描述的兇手的身高差不多。
“身體怎麽樣?”
身體非常壯實。
“梅冬後來為什麽不跟蕭鵬談了?”
“這要問梅冬和蕭鵬了。”現在隻能問梅冬了。
“左大佑和梅冬還在學校嗎?”
“在,我們明後天發畢業證。”
“你能讓他們過來一下嗎?”
“可以,我現在就迴係裏去。”
歐陽平的指導思想是,以林業大學為原點,向外圍擴展,誰也不能肯定兇手就在林業大學,但調查走訪從林業大學開始,這個思路無疑是正確的。
在多年的刑偵工作中,歐陽平得出了一個經驗:很多事物,在最初的階段,它所呈現出來的,往往是表象——也可能是假象,所以,不到最後,是不能輕易下結論的。但在偵察過程中所涉及到的信息一定要及時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