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馮局長和同誌們來講,下麵的內容應該是重點。
“辜教授,你剛才講清點隨葬品,隨葬品一共是多少件?”
辜教授的眼神開始飄忽起來,臉上露出遲鈍猶豫之色。
劉大羽從包裏麵拿出一遝子照片,遞給歐陽平。
“辜教授,你看看這些照片。”
周穎站起身,將照片拿給了辜教授。
辜教授接過照片,一張一張地翻看著。他應該能認出照片上的隨葬品。
“這是……”
“這是我們從汪麻子家豬圈下麵挖出來的隨葬品的照片。”歐陽平並沒有說出隨葬品的數量。為了圓滿完成馮局長交給的任務,歐陽平和劉大羽做足了功課,照片就是其中之一。
辜教授仍在看照片,照片在他的手上周而複始,有些照片已經看兩三遍了。他也許不是在看照片,而是在思考對策,左右兩個下頜骨蠕動得很厲害。
“講,一共是多少件隨葬品?”
“一共——一共是——是一百——一百五十一件。”
“汪麻子分了多少件?”
“五十一件,他出力最多,所以多拿了一件。”
“從去年十一月份到目前為止,你們一共出手了幾件文物?”
“一共十二件。”
“十二件?”
“每人四件。”
四十六件加四件,是五十件,再加上汪麻子送給汪家桃的玉佩,一共是五十一件。辜教授交代的數字應該是正確的。
“為什麽隻出手十二件文物呢?”
“這種文物一次出手不能太多,多了會出問題。物以稀為貴。”
“買家是一些什麽人?”
“內地買家。”
“內地買家?沒有境外買家嗎?”這裏和門向陽的交代有很大出入。
“過去,我們是和境外買家聯係,但風險很大,後來我們就轉向內地買家。”
“是不是由內地買家倒賣給境外買家?”
“是的,內地買家隻作為中間人,雖然我們賺得少一點,但比較穩妥。這幾年已經不是改革開放的初期了。國家打擊的力度加強了。生人的生意,我們不做。這也是做我們這行的規矩。”
“買家是哪裏人?”
“廣州。”
“難道你不怕他們翻船嗎?”
“我們有一套嚴密的防範措施。”
“什麽防範措施?”“他們每次來,都會在報紙上登一個征婚廣告。”
“在什麽報紙上?”
“在《石城晚報》上。”
“報紙上的征婚廣告很多,你們是根據什麽確認的呢?
“征婚年齡。”
馮局長香煙抽得很厲害,辜教授的文物走私集團果然不簡單。這幾年,沉寂了很多年的盜墓賊又開始活動了,這與文物走私活動日益猖獗的大背景不無關係。荊南市是六朝古都,曆史文化的積澱深厚,所以,公主墓盜墓案和兇殺案的成功偵破意義非常重大。
“征婚年齡有什麽講究?”
“年齡裏麵有一個七。”
“如果其它征婚人的年齡裏麵也有一個七呢?”
“還有月份,二月就是27,三月就是37。”
“六到十二個月呢?”
“六月到十二月除於二。”不是聰明的腦袋絕對想不出這樣的招來。
“就單是年齡嗎?”
“還有廣告詞。”
“什麽廣告詞?”
“賢惠淑德,善良穩重。”
“你手上有這樣的報紙嗎?”
“有,在包裏麵。”
歐陽平讓周穎將包遞給了辜教授。辜教授打開拉鏈,從夾層裏麵抽出一張報紙,打開來,站起身,正放在歐陽平麵前的桌子上,攤平了以後,用手指著報紙中縫第三則征婚廣告。
大家都圍了上去。
報紙是《石城晚報》,征婚廣告在第四版中縫,有關內容果然如辜教授所言。
辜教授迴到椅子上,大家各就各位。
“聯係電話好像是本市的號碼?”
“這是關鍵,這個號碼是賓館附近的公用電話。”
“每次都用這個號碼嗎?”
“不,號碼不固定,他們每次來,住的地方都不固定。”犯罪分子果然狡猾詭異。
“這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石城晚報》上的征婚廣告,你們彼此都無法找到對方。”
“是這樣。”
“年齡27歲,你們在今年二月份接觸過一次嗎?”歐陽平看著報紙上的征婚啟事道。
“是的。”
“你們是怎麽聯係的。”
“每次都是向陽和他們聯係,用的也是公用電話。”
“接頭和交易地點呢?”
“接頭和交易地點放在郊區。買家看過貨以後,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然後各奔東西。”
“買家姓什麽。叫什麽名字?”
“隻認人,不管名姓。”
“他們每次來交易的是同一個人嗎?”
“是的——頭是固定的。”
“價格怎麽定?”
“價格由我定,對方也會出價,但上下浮動不會太大,文物玩的是曆史和文化,盈利空間非常大,隻要雙方都能接受,就可以成交了。我定的價格,對方一般都會接受。”
“就因為你是文物鑒定方麵的專家嗎?”
“對方並不知道我的身份——場麵上的事情由向陽打理,但他們知道我們有懂行的人。”
“貨的真假呢?”
“對方來交易的時候,按照慣例會帶一個人來驗貨。”
“你們之間一般是多長時間接觸一次呢?”
“不固定,有時候一個月一次,有時候幾個月一次。沒有規律。”
“他們到荊南市來,隻和你們接觸嗎?”
“是的。”
“你們的接觸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我指的是現在的買家?”
“兩年前。”
“兩年前?”歐陽平對這個時間比較敏感。
“兩年前,我們在二龍山收購了不少文物。”
“是不是在桃花塢塌方之後?”
“是的。”
“你們在二龍山收購的文物有什麽特點?”
“都是五代——南唐時期的文物。從那以後,他們就和向陽建立了長期的聯係。”
“長期的聯係?”
“我們出手的文物都是隨葬品——市場能賺大錢的就是這些東西,他們也有懂行的人。”
“他們是不是對南唐文物情有獨鍾呢?”
“是的。”
“南唐文物的特征是不是非常明顯呢?”
“是的,這個時期處於五代末期,社會動蕩的比較厲害,反映在文物的器型和品相上,就是圖案簡潔,刀法粗糙,而且大都著上了一層濃厚的宗教色彩。”
“如果對方再和你們接觸的話,我們希望你和門向陽配合我們,打掉這個文物走私集團。”
“一定配合——一定配合。”
“辜教授,你剛才講清點隨葬品,隨葬品一共是多少件?”
辜教授的眼神開始飄忽起來,臉上露出遲鈍猶豫之色。
劉大羽從包裏麵拿出一遝子照片,遞給歐陽平。
“辜教授,你看看這些照片。”
周穎站起身,將照片拿給了辜教授。
辜教授接過照片,一張一張地翻看著。他應該能認出照片上的隨葬品。
“這是……”
“這是我們從汪麻子家豬圈下麵挖出來的隨葬品的照片。”歐陽平並沒有說出隨葬品的數量。為了圓滿完成馮局長交給的任務,歐陽平和劉大羽做足了功課,照片就是其中之一。
辜教授仍在看照片,照片在他的手上周而複始,有些照片已經看兩三遍了。他也許不是在看照片,而是在思考對策,左右兩個下頜骨蠕動得很厲害。
“講,一共是多少件隨葬品?”
“一共——一共是——是一百——一百五十一件。”
“汪麻子分了多少件?”
“五十一件,他出力最多,所以多拿了一件。”
“從去年十一月份到目前為止,你們一共出手了幾件文物?”
“一共十二件。”
“十二件?”
“每人四件。”
四十六件加四件,是五十件,再加上汪麻子送給汪家桃的玉佩,一共是五十一件。辜教授交代的數字應該是正確的。
“為什麽隻出手十二件文物呢?”
“這種文物一次出手不能太多,多了會出問題。物以稀為貴。”
“買家是一些什麽人?”
“內地買家。”
“內地買家?沒有境外買家嗎?”這裏和門向陽的交代有很大出入。
“過去,我們是和境外買家聯係,但風險很大,後來我們就轉向內地買家。”
“是不是由內地買家倒賣給境外買家?”
“是的,內地買家隻作為中間人,雖然我們賺得少一點,但比較穩妥。這幾年已經不是改革開放的初期了。國家打擊的力度加強了。生人的生意,我們不做。這也是做我們這行的規矩。”
“買家是哪裏人?”
“廣州。”
“難道你不怕他們翻船嗎?”
“我們有一套嚴密的防範措施。”
“什麽防範措施?”“他們每次來,都會在報紙上登一個征婚廣告。”
“在什麽報紙上?”
“在《石城晚報》上。”
“報紙上的征婚廣告很多,你們是根據什麽確認的呢?
“征婚年齡。”
馮局長香煙抽得很厲害,辜教授的文物走私集團果然不簡單。這幾年,沉寂了很多年的盜墓賊又開始活動了,這與文物走私活動日益猖獗的大背景不無關係。荊南市是六朝古都,曆史文化的積澱深厚,所以,公主墓盜墓案和兇殺案的成功偵破意義非常重大。
“征婚年齡有什麽講究?”
“年齡裏麵有一個七。”
“如果其它征婚人的年齡裏麵也有一個七呢?”
“還有月份,二月就是27,三月就是37。”
“六到十二個月呢?”
“六月到十二月除於二。”不是聰明的腦袋絕對想不出這樣的招來。
“就單是年齡嗎?”
“還有廣告詞。”
“什麽廣告詞?”
“賢惠淑德,善良穩重。”
“你手上有這樣的報紙嗎?”
“有,在包裏麵。”
歐陽平讓周穎將包遞給了辜教授。辜教授打開拉鏈,從夾層裏麵抽出一張報紙,打開來,站起身,正放在歐陽平麵前的桌子上,攤平了以後,用手指著報紙中縫第三則征婚廣告。
大家都圍了上去。
報紙是《石城晚報》,征婚廣告在第四版中縫,有關內容果然如辜教授所言。
辜教授迴到椅子上,大家各就各位。
“聯係電話好像是本市的號碼?”
“這是關鍵,這個號碼是賓館附近的公用電話。”
“每次都用這個號碼嗎?”
“不,號碼不固定,他們每次來,住的地方都不固定。”犯罪分子果然狡猾詭異。
“這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石城晚報》上的征婚廣告,你們彼此都無法找到對方。”
“是這樣。”
“年齡27歲,你們在今年二月份接觸過一次嗎?”歐陽平看著報紙上的征婚啟事道。
“是的。”
“你們是怎麽聯係的。”
“每次都是向陽和他們聯係,用的也是公用電話。”
“接頭和交易地點呢?”
“接頭和交易地點放在郊區。買家看過貨以後,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然後各奔東西。”
“買家姓什麽。叫什麽名字?”
“隻認人,不管名姓。”
“他們每次來交易的是同一個人嗎?”
“是的——頭是固定的。”
“價格怎麽定?”
“價格由我定,對方也會出價,但上下浮動不會太大,文物玩的是曆史和文化,盈利空間非常大,隻要雙方都能接受,就可以成交了。我定的價格,對方一般都會接受。”
“就因為你是文物鑒定方麵的專家嗎?”
“對方並不知道我的身份——場麵上的事情由向陽打理,但他們知道我們有懂行的人。”
“貨的真假呢?”
“對方來交易的時候,按照慣例會帶一個人來驗貨。”
“你們之間一般是多長時間接觸一次呢?”
“不固定,有時候一個月一次,有時候幾個月一次。沒有規律。”
“他們到荊南市來,隻和你們接觸嗎?”
“是的。”
“你們的接觸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我指的是現在的買家?”
“兩年前。”
“兩年前?”歐陽平對這個時間比較敏感。
“兩年前,我們在二龍山收購了不少文物。”
“是不是在桃花塢塌方之後?”
“是的。”
“你們在二龍山收購的文物有什麽特點?”
“都是五代——南唐時期的文物。從那以後,他們就和向陽建立了長期的聯係。”
“長期的聯係?”
“我們出手的文物都是隨葬品——市場能賺大錢的就是這些東西,他們也有懂行的人。”
“他們是不是對南唐文物情有獨鍾呢?”
“是的。”
“南唐文物的特征是不是非常明顯呢?”
“是的,這個時期處於五代末期,社會動蕩的比較厲害,反映在文物的器型和品相上,就是圖案簡潔,刀法粗糙,而且大都著上了一層濃厚的宗教色彩。”
“如果對方再和你們接觸的話,我們希望你和門向陽配合我們,打掉這個文物走私集團。”
“一定配合——一定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