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在經過了兩年多時間的發展,各項工作都得到了很大進步,但“海潤”在島城的影響力還遠沒有達到一個理想的水平。為了提高公司的影響力,林霞提議要搞一次公共關係活動,以此來提高“海潤”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對於她的想法我很讚成,隻是一直沒有什麽具體的實施辦法。這一天,林霞拿著一份報紙找到我。
“子豪,你看這個。”林霞把份報紙遞給我。
“這不是今天的《島城日報》嗎?有什麽特別的。”
“你看這裏。”她用手指了指第三版的上麵。
我仔細的看了一下,是《島城日報》記者寫的一篇報道。內容是青龍縣的一位年僅12歲的小姑娘失去雙親後自力更生的故事。我仔細的看了一下。
“這篇報道很感人。你有什麽想法說說看。”我說。
“青龍縣地處深山交通不便,那裏的人十分貧窮。”林霞說道。
“我聽說,有的地方人窮的一家人隻穿一條褲子。聽起來是有些誇張,但也很能說明問題。”我說道。
“就是,一家人隻穿一條褲子!那怎麽穿呀!”
“誰出門誰穿唄!總不能出門見人也光屁股吧!”我的話把林霞逗樂了。
“你的想象力還挺豐富。不過這個小姑娘的事跡也確實很感人。”
“你是不是有資助她的想法?”
“對!我想資助他上學,這也花不了幾個錢,但對於這個小姑娘來說卻是很有必要。這很可能改變她的一生。”
“僅此而已嗎?”
“我們的做法媒體也會報道的,那樣我們‘海潤’不就有機會讓更多的公眾知曉了嗎?我想這樣一個正麵的報道要比花大筆的廣告費效果要好的多,而且更容易讓老白姓接受。”
“你的想法不錯,很有創意!既做了好事又很好的宣傳了我們‘海潤’。你真是太有才了!”我讚道。
“好,就這樣定了,我去聯係一下報社,讓那個記者帶我們去。”
“好的,你去吧,我會全力支持你的。”
說幹就幹,林霞下午就把那個記者請到公司。見了麵,林霞給我介紹,
“這是喬紅梅,喬大記者。這是我們公司的萬子豪總經理。”
“你好,你的文章寫的很好!可沒想到你這麽年輕。”我和喬紅梅握了握手。
“謝謝!”喬紅梅說道。
“林霞把我們的想法都給你說了吧!”我說。
“是的,對你們的做法我表示讚同,我很樂意做你們的向導,這個請你們放心。但對於你們的幫助不知道小敏接不接受。”
“我們是真心幫助她,我想她會接受的。”林霞說。
“那不一定,小敏是一個很要強的姑娘,她不會隨便接受別人的施舍的。”喬紅梅說道。
“她是不是還有一個弟弟?”林霞說。
“對,她的弟弟也隻有九歲。他們是靠拾柴禾買山貨度日,不過堅強的小敏卻並沒有讓她弟弟輟學。她自己也是步行十幾裏的山路到鎮上的中學上學。”喬紅梅說。
“我想她一定會接受的,我有這個信心。實在不行,算我們借她的好了。越是這樣的人我們越要向她伸出援手。”說到這裏我不由得想到了李曉雨,因為李曉雨也是孤兒也象喬紅梅說的那個小敏一樣,那麽要強。隻不過這是她的秘密,這個恐怕也隻有我一個人知道。我也答應過李曉雨替她保守這個秘密。
“好吧!看來你們很有誠意,我帶你們去就是了!不僅如此我還要作全程的報道,我想你們的做法一定會引起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喬紅梅說道。
聽喬紅梅說完我和林霞對視了一下,都露出了微笑。
“我們都需要準備些什麽東西?”我說。
“吃的用的,給你的車加滿油就差不多了。奧!對了,你們還要一人準備一條睡袋,我們必須在那住一晚。”喬紅梅說。
“當天還迴不來嗎?”我說。
“想迴來也成,就是不夠安全因為迴來是要走夜路的。山路本來就不好走,為了安全我們必須在山上住一晚。”喬紅梅說。
“現在是初夏,正好有機會看看山裏的夜色就算是野外露營了。”林霞興奮的說道。
林霞就是林霞什麽時候也忘不了享受生活呀!
準備了一天,第二天一早我們就開著車出發了。汽車在平坦的柏油路上行駛了兩個多小時就駛入了崎嶇不平的山路。我小心的開著車同時仔細觀察著道路兩邊以免迴程迷了路。這也許是開車人的習慣,每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總是特別留心行車的路線,盡管我們有向導。
時間慢慢的過去,不知不覺已是中午,我們似乎也到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這裏到處是參天的古柏和深深的叢林偶爾也能看見古長城的殘垣斷壁。喬紅梅在我身邊的副駕駛坐上坐著,為我們指引行路的方向。到了一處轉彎,道路很窄,林霞下車指揮。當車子好不容易拐過彎來,迎麵卻來了一輛驢車。一個五六十歲的老頭趕著驢車從對麵過來。
“大爺,幹什麽去?”林霞對那個老漢說。
“去城裏賣點山貨。”
“前麵的路好走嗎?”
“呦,這麽大的車,要小心點,這可不比城裏的柏油大馬路!”說著他趕著驢車從我們身邊走了。
“我們下車休息一下吧!”我對喬紅梅說。
“還是到前麵下吧,前麵有條小溪,溪水很清澈,我們可以在那下車洗洗臉。”
“好吧,聽你的!林霞上車!”
我們開車繼續前行,前麵的路是越來越不好走,我隻好放慢速度。大約走了一頓飯的功夫,前麵果然有一條小溪,我們下了車。喬紅梅領著林霞來到那條小溪跟前,她們在小溪邊上洗臉。我從車裏拿出一些吃的走了過去。
“餓了吧!吃點東西吧!”我把東西給他們遞過去。
“沒想到路這麽難走,不知什麽時候能到。”林霞接過東西說道。
“快了,再翻過一座山就到了,小敏住的是個自然村,村子的名叫‘大山口’,正好在山穀中央。再走一個小時差不多就能到了。”喬紅梅說。
“我們稍作休息,吃點東西,接著趕路。”我說。
“子豪,你看這個。”林霞把份報紙遞給我。
“這不是今天的《島城日報》嗎?有什麽特別的。”
“你看這裏。”她用手指了指第三版的上麵。
我仔細的看了一下,是《島城日報》記者寫的一篇報道。內容是青龍縣的一位年僅12歲的小姑娘失去雙親後自力更生的故事。我仔細的看了一下。
“這篇報道很感人。你有什麽想法說說看。”我說。
“青龍縣地處深山交通不便,那裏的人十分貧窮。”林霞說道。
“我聽說,有的地方人窮的一家人隻穿一條褲子。聽起來是有些誇張,但也很能說明問題。”我說道。
“就是,一家人隻穿一條褲子!那怎麽穿呀!”
“誰出門誰穿唄!總不能出門見人也光屁股吧!”我的話把林霞逗樂了。
“你的想象力還挺豐富。不過這個小姑娘的事跡也確實很感人。”
“你是不是有資助她的想法?”
“對!我想資助他上學,這也花不了幾個錢,但對於這個小姑娘來說卻是很有必要。這很可能改變她的一生。”
“僅此而已嗎?”
“我們的做法媒體也會報道的,那樣我們‘海潤’不就有機會讓更多的公眾知曉了嗎?我想這樣一個正麵的報道要比花大筆的廣告費效果要好的多,而且更容易讓老白姓接受。”
“你的想法不錯,很有創意!既做了好事又很好的宣傳了我們‘海潤’。你真是太有才了!”我讚道。
“好,就這樣定了,我去聯係一下報社,讓那個記者帶我們去。”
“好的,你去吧,我會全力支持你的。”
說幹就幹,林霞下午就把那個記者請到公司。見了麵,林霞給我介紹,
“這是喬紅梅,喬大記者。這是我們公司的萬子豪總經理。”
“你好,你的文章寫的很好!可沒想到你這麽年輕。”我和喬紅梅握了握手。
“謝謝!”喬紅梅說道。
“林霞把我們的想法都給你說了吧!”我說。
“是的,對你們的做法我表示讚同,我很樂意做你們的向導,這個請你們放心。但對於你們的幫助不知道小敏接不接受。”
“我們是真心幫助她,我想她會接受的。”林霞說。
“那不一定,小敏是一個很要強的姑娘,她不會隨便接受別人的施舍的。”喬紅梅說道。
“她是不是還有一個弟弟?”林霞說。
“對,她的弟弟也隻有九歲。他們是靠拾柴禾買山貨度日,不過堅強的小敏卻並沒有讓她弟弟輟學。她自己也是步行十幾裏的山路到鎮上的中學上學。”喬紅梅說。
“我想她一定會接受的,我有這個信心。實在不行,算我們借她的好了。越是這樣的人我們越要向她伸出援手。”說到這裏我不由得想到了李曉雨,因為李曉雨也是孤兒也象喬紅梅說的那個小敏一樣,那麽要強。隻不過這是她的秘密,這個恐怕也隻有我一個人知道。我也答應過李曉雨替她保守這個秘密。
“好吧!看來你們很有誠意,我帶你們去就是了!不僅如此我還要作全程的報道,我想你們的做法一定會引起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喬紅梅說道。
聽喬紅梅說完我和林霞對視了一下,都露出了微笑。
“我們都需要準備些什麽東西?”我說。
“吃的用的,給你的車加滿油就差不多了。奧!對了,你們還要一人準備一條睡袋,我們必須在那住一晚。”喬紅梅說。
“當天還迴不來嗎?”我說。
“想迴來也成,就是不夠安全因為迴來是要走夜路的。山路本來就不好走,為了安全我們必須在山上住一晚。”喬紅梅說。
“現在是初夏,正好有機會看看山裏的夜色就算是野外露營了。”林霞興奮的說道。
林霞就是林霞什麽時候也忘不了享受生活呀!
準備了一天,第二天一早我們就開著車出發了。汽車在平坦的柏油路上行駛了兩個多小時就駛入了崎嶇不平的山路。我小心的開著車同時仔細觀察著道路兩邊以免迴程迷了路。這也許是開車人的習慣,每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總是特別留心行車的路線,盡管我們有向導。
時間慢慢的過去,不知不覺已是中午,我們似乎也到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這裏到處是參天的古柏和深深的叢林偶爾也能看見古長城的殘垣斷壁。喬紅梅在我身邊的副駕駛坐上坐著,為我們指引行路的方向。到了一處轉彎,道路很窄,林霞下車指揮。當車子好不容易拐過彎來,迎麵卻來了一輛驢車。一個五六十歲的老頭趕著驢車從對麵過來。
“大爺,幹什麽去?”林霞對那個老漢說。
“去城裏賣點山貨。”
“前麵的路好走嗎?”
“呦,這麽大的車,要小心點,這可不比城裏的柏油大馬路!”說著他趕著驢車從我們身邊走了。
“我們下車休息一下吧!”我對喬紅梅說。
“還是到前麵下吧,前麵有條小溪,溪水很清澈,我們可以在那下車洗洗臉。”
“好吧,聽你的!林霞上車!”
我們開車繼續前行,前麵的路是越來越不好走,我隻好放慢速度。大約走了一頓飯的功夫,前麵果然有一條小溪,我們下了車。喬紅梅領著林霞來到那條小溪跟前,她們在小溪邊上洗臉。我從車裏拿出一些吃的走了過去。
“餓了吧!吃點東西吧!”我把東西給他們遞過去。
“沒想到路這麽難走,不知什麽時候能到。”林霞接過東西說道。
“快了,再翻過一座山就到了,小敏住的是個自然村,村子的名叫‘大山口’,正好在山穀中央。再走一個小時差不多就能到了。”喬紅梅說。
“我們稍作休息,吃點東西,接著趕路。”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