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生活的痕跡
重迴1976:帶著全村發家致富 作者:加洋小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在剛走出院門,就看到了來找他們的陸斌,於是宋清風就把團團遞給了他。
陸斌樂滋滋地接過來,他這麽早過來就是稀罕倆外甥。
聽說是準備帶著邱老太在村裏逛逛,看看宋清風以前生活的痕跡,陸斌興致十分高昂,自告奮勇要帶路。
不管是邱老太還是龍鳳胎都是第一次來這裏,對這裏充滿了好奇,興致勃勃地跟著陸斌走,幾人也不著急,就慢悠悠地走在村道上。
陸斌從小在這裏長大,對這裏可比宋清風熟悉多了,一邊走,一邊跟邱老太介紹。
不過宋清風在村裏的人氣太高,走了不到一百米的路,他們已經停下來跟人聊了五六次了,村民們知道邱老太是宋清風的外婆,更是熱情地邀請她到家裏做客。
邱老太見自家外孫這麽受歡迎,嘴角的笑意就沒下來過,看向宋清風的眼神充滿了驕傲,這是她家的孩子!
最後還是宋清風開口說道:“各位鄉親們,我帶我外婆和倆孩子在村裏看看,改天再到家裏做客,我們這次迴來要待到開學前,時間有的是,不著急。”
眾人這才散了。
“邱外婆,您不知道,我們村裏人都很感激我姐夫,要不是他,我們現在還在想著怎麽填飽肚子呢,哪裏有今天這好日子。”
“您看,那邊就是我們的養鴨廠和養豬場,養出來的鴨子和豬都會送到食品廠做成醬鴨、熏肉,每家每戶自己還養了一些,除了自己吃的,其他的也賣給食品廠,現在我們村可是附近有名的富裕村,他們都可羨慕我們了。“
以前紅河大隊的日子是最好過的,因為有個水果罐頭作坊,他們村裏早早住上了磚瓦房,條件領先了周圍的大隊一大截,現在紅河大隊的日子可跟他們沒得比。
“對了姐夫,等過幾天紅河大隊那個大隊長肯定又來找你取經了。”
宋清風挑眉:“他來找過我?”
“找啊,就我剛放假的時候,他就來問過你今年迴不迴來,不止是他,其他大隊的人肯定也會來找你。”
誰不想自己大隊裏多個賺錢的營生,讓日子好過一些,宋清風在他們眼裏就跟個金疙瘩差不多。
“不是讓他們跟著養豬養鴨了嗎?咱們縣裏這些大隊應該都跟著養了吧,日子還難過?”
陸斌:“他們養的鴨子和豬我們食品廠都收了,一年多賺不少錢呢,日子可比以前好過多了,就咱們鎮上的供銷社,這一年多來裏麵的東西都多了不少,去買東西的人可多了。他們來找你,肯定也是為了招工的事情,要麽就是想讓你也幫著出出主意,讓他們能跟我們一樣辦廠子。”
宋清風昨天下午到的,還沒來得及觀察,自然不知道這些事情。
“很多人買自行車了?”
“那倒也不多,因為沒票,好多人建議曹副廠長把獎勵換成自行車票或是收音機票呢。”
也就是沒票,不然供銷社裏的自行車都不夠賣的。
老百姓嘛,有了錢就希望改善生活,吃穿住行,哪哪兒都需要改善,就是這些東西都要票,他們手裏有錢也花不出去,不然供銷社都能給他們搬空了。
宋清風若有所思,迴頭他是不是可以跟李勵商量商量給他們食品廠增加一些工業票的配額?
“邱外婆您看,這裏就是知青點,清風哥沒結婚之前就住在這裏。”
陸斌說著,直接推門走了進去。
知青點已經人去樓空,就連裏麵的東西也搬空了,現在就剩下一座空房子。
宋清風:“咱們大隊的知青都走光了?”
陸斌:“高考考走了幾個,剩下的那些個都在政策下來之後走了,唯一剩下的知青就是你和韓大哥了。有幾個跟本地人結婚了的,就是離婚都要迴城,家裏人一開始不同意,鬧得不可開交,還是大隊長出麵調解,最後都離婚離開了。”
原本韓良俊的家裏也希望他迴城的,但韓良俊不想丟下老婆孩子,加上他現在在食品廠幹得很不錯,一年的收入比他父母加起來的都多,完全沒有迴城的想法。
宋清風微微蹙眉,“我記得有幾個知青已經是食品廠的員工了,他們連工作都不要也要迴去?”
陸斌嗤笑了一聲,“誰說不是呢,估計是覺得咱們這是鄉下的廠子,比不上他們城裏的戶口吧,反正最後一個留下的都沒有。”
陸斌最看不起的是那幾個離婚迴城的知青,家都不要了,死都要迴城。要是那麽想念城裏,當初就不要再這裏結婚啊,現在倒好,他們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另一半和孩子吃苦受罪。
好在被他們丟下的親人都是本地戶口,能分到一份人頭分紅,不至於無依無靠,生活無以為繼。
邱老太倒是有些理解這些知青的想法,畢竟那是他們長大的地方,有父母親人,還有城裏戶口,有條件自然想迴去。
她當初不也想把宋清風弄迴去麽,隻是宋清風死倔死倔的,後期連她的信都不迴了,再聯係竟然結婚了。
好在孩子自己爭氣,自己考迴了京市。
“咱們大隊還好,想要迴城的都放人了,隔壁大隊聽說有個女知青想要迴城,婆家不讓,甚至還動手打人,竟然讓她婆家活活打死了。”
宋清風一驚,“打死了?”
陸斌臉色沉重,“嗯,我是迴來後聽我娘說的,那家人全被公安抓走了,動手的是那個女知青的丈夫和婆婆,最後就公公被放了迴來,帶著倆孩子跟著小兒子過。”
“反正啊,為了迴城的事情,各個大隊裏都鬧得雞飛狗跳的,願意留在當地的知青很少。”
要他說原本已經在食品廠工作的那幾個知青才是真的蠢,好好的工作不要,非要迴城,難道迴城之後就能找到工作了?就算能找到工作,待遇可以跟食品廠比?
他在省城上學,對城裏的情況很清楚,很多迴城的知青根本找不到工作,有些條件差的,家裏連住的地方都沒有,這樣的還不如留在鄉下呢,起碼有口飯吃,不至於餓死。
反正他是無法理解這些知青的選擇的。
“算了,不說這些掃興的事,邱外婆,我帶您去看看我們大隊的養鴨廠。”
幾人慢悠悠地在田間走著,龍鳳胎兄妹被大人抱在懷裏,手裏拿著一根紅薯幹,從家裏出來吃到現在,還剩下大半,吃得紅薯幹上都是口水。
宋清風時不時就要給女兒擦擦嘴,陸斌就更直接了,也不嫌髒,直接用自己的衣袖給團團擦口水。
陸斌帶著邱老太把狼山大隊轉了一遍,邱老太聽著他的描述,在腦海中想象著宋清風在這裏生活、勞作的場景,嘴角掛著一絲淺笑。
陸斌樂滋滋地接過來,他這麽早過來就是稀罕倆外甥。
聽說是準備帶著邱老太在村裏逛逛,看看宋清風以前生活的痕跡,陸斌興致十分高昂,自告奮勇要帶路。
不管是邱老太還是龍鳳胎都是第一次來這裏,對這裏充滿了好奇,興致勃勃地跟著陸斌走,幾人也不著急,就慢悠悠地走在村道上。
陸斌從小在這裏長大,對這裏可比宋清風熟悉多了,一邊走,一邊跟邱老太介紹。
不過宋清風在村裏的人氣太高,走了不到一百米的路,他們已經停下來跟人聊了五六次了,村民們知道邱老太是宋清風的外婆,更是熱情地邀請她到家裏做客。
邱老太見自家外孫這麽受歡迎,嘴角的笑意就沒下來過,看向宋清風的眼神充滿了驕傲,這是她家的孩子!
最後還是宋清風開口說道:“各位鄉親們,我帶我外婆和倆孩子在村裏看看,改天再到家裏做客,我們這次迴來要待到開學前,時間有的是,不著急。”
眾人這才散了。
“邱外婆,您不知道,我們村裏人都很感激我姐夫,要不是他,我們現在還在想著怎麽填飽肚子呢,哪裏有今天這好日子。”
“您看,那邊就是我們的養鴨廠和養豬場,養出來的鴨子和豬都會送到食品廠做成醬鴨、熏肉,每家每戶自己還養了一些,除了自己吃的,其他的也賣給食品廠,現在我們村可是附近有名的富裕村,他們都可羨慕我們了。“
以前紅河大隊的日子是最好過的,因為有個水果罐頭作坊,他們村裏早早住上了磚瓦房,條件領先了周圍的大隊一大截,現在紅河大隊的日子可跟他們沒得比。
“對了姐夫,等過幾天紅河大隊那個大隊長肯定又來找你取經了。”
宋清風挑眉:“他來找過我?”
“找啊,就我剛放假的時候,他就來問過你今年迴不迴來,不止是他,其他大隊的人肯定也會來找你。”
誰不想自己大隊裏多個賺錢的營生,讓日子好過一些,宋清風在他們眼裏就跟個金疙瘩差不多。
“不是讓他們跟著養豬養鴨了嗎?咱們縣裏這些大隊應該都跟著養了吧,日子還難過?”
陸斌:“他們養的鴨子和豬我們食品廠都收了,一年多賺不少錢呢,日子可比以前好過多了,就咱們鎮上的供銷社,這一年多來裏麵的東西都多了不少,去買東西的人可多了。他們來找你,肯定也是為了招工的事情,要麽就是想讓你也幫著出出主意,讓他們能跟我們一樣辦廠子。”
宋清風昨天下午到的,還沒來得及觀察,自然不知道這些事情。
“很多人買自行車了?”
“那倒也不多,因為沒票,好多人建議曹副廠長把獎勵換成自行車票或是收音機票呢。”
也就是沒票,不然供銷社裏的自行車都不夠賣的。
老百姓嘛,有了錢就希望改善生活,吃穿住行,哪哪兒都需要改善,就是這些東西都要票,他們手裏有錢也花不出去,不然供銷社都能給他們搬空了。
宋清風若有所思,迴頭他是不是可以跟李勵商量商量給他們食品廠增加一些工業票的配額?
“邱外婆您看,這裏就是知青點,清風哥沒結婚之前就住在這裏。”
陸斌說著,直接推門走了進去。
知青點已經人去樓空,就連裏麵的東西也搬空了,現在就剩下一座空房子。
宋清風:“咱們大隊的知青都走光了?”
陸斌:“高考考走了幾個,剩下的那些個都在政策下來之後走了,唯一剩下的知青就是你和韓大哥了。有幾個跟本地人結婚了的,就是離婚都要迴城,家裏人一開始不同意,鬧得不可開交,還是大隊長出麵調解,最後都離婚離開了。”
原本韓良俊的家裏也希望他迴城的,但韓良俊不想丟下老婆孩子,加上他現在在食品廠幹得很不錯,一年的收入比他父母加起來的都多,完全沒有迴城的想法。
宋清風微微蹙眉,“我記得有幾個知青已經是食品廠的員工了,他們連工作都不要也要迴去?”
陸斌嗤笑了一聲,“誰說不是呢,估計是覺得咱們這是鄉下的廠子,比不上他們城裏的戶口吧,反正最後一個留下的都沒有。”
陸斌最看不起的是那幾個離婚迴城的知青,家都不要了,死都要迴城。要是那麽想念城裏,當初就不要再這裏結婚啊,現在倒好,他們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另一半和孩子吃苦受罪。
好在被他們丟下的親人都是本地戶口,能分到一份人頭分紅,不至於無依無靠,生活無以為繼。
邱老太倒是有些理解這些知青的想法,畢竟那是他們長大的地方,有父母親人,還有城裏戶口,有條件自然想迴去。
她當初不也想把宋清風弄迴去麽,隻是宋清風死倔死倔的,後期連她的信都不迴了,再聯係竟然結婚了。
好在孩子自己爭氣,自己考迴了京市。
“咱們大隊還好,想要迴城的都放人了,隔壁大隊聽說有個女知青想要迴城,婆家不讓,甚至還動手打人,竟然讓她婆家活活打死了。”
宋清風一驚,“打死了?”
陸斌臉色沉重,“嗯,我是迴來後聽我娘說的,那家人全被公安抓走了,動手的是那個女知青的丈夫和婆婆,最後就公公被放了迴來,帶著倆孩子跟著小兒子過。”
“反正啊,為了迴城的事情,各個大隊裏都鬧得雞飛狗跳的,願意留在當地的知青很少。”
要他說原本已經在食品廠工作的那幾個知青才是真的蠢,好好的工作不要,非要迴城,難道迴城之後就能找到工作了?就算能找到工作,待遇可以跟食品廠比?
他在省城上學,對城裏的情況很清楚,很多迴城的知青根本找不到工作,有些條件差的,家裏連住的地方都沒有,這樣的還不如留在鄉下呢,起碼有口飯吃,不至於餓死。
反正他是無法理解這些知青的選擇的。
“算了,不說這些掃興的事,邱外婆,我帶您去看看我們大隊的養鴨廠。”
幾人慢悠悠地在田間走著,龍鳳胎兄妹被大人抱在懷裏,手裏拿著一根紅薯幹,從家裏出來吃到現在,還剩下大半,吃得紅薯幹上都是口水。
宋清風時不時就要給女兒擦擦嘴,陸斌就更直接了,也不嫌髒,直接用自己的衣袖給團團擦口水。
陸斌帶著邱老太把狼山大隊轉了一遍,邱老太聽著他的描述,在腦海中想象著宋清風在這裏生活、勞作的場景,嘴角掛著一絲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