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椅夫婦走出診室沒多久,候診區便炸了鍋。
有眼尖的候診病人一眼便看出了坐在輪椅上的病人進出診室前後的差異!
原本口眼歪斜無法自理,耷拉著腦袋胳膊蜷成雞爪一樣的那個病人不見了,換成了一個跟身邊家屬正常交流的人!
這兩口子掛號時排在第二位,後來陸陸續續前來排隊的人都對他們有些印象,但此時輪椅上的病人神采飛揚的說著話,雙手還能正常自己推動輪椅!
“孫專家也太神了吧!?”
“這麽一會兒功夫就把一個近乎偏癱的病人醫好了?!”
“我不會看錯了吧?”
“這麽多人哪能都看錯了啊,就是他倆,那男的進去之前話都說不了好吧!\\\"
“……”
這時候有心急口快的病人家屬幹脆追了上去,問道:
“你好,實在不好意思,問一下,你這是讓孫專家看完以後就恢複得這麽快嗎?”
“是孫專家診室裏一個名叫許可的學術顧問,幫忙做了針灸理療,做完就好了!”
嬌瘦的女人並不覺得前來打聽的人有些唐突,她甚至覺得自己有義務告訴所有病人許可這位神醫的姓名。
“許可……?該不會是後來進去的那個高高瘦瘦的年青人吧?”
打聽消息的家屬一臉疑惑。
“嗯,就是他,別被他的年齡騙了,他的醫術,遠在這家醫院所有專家之上!”
輪椅上的男人說話了,一臉不容置疑。
他確實有發言權,因為在遇到許可之前,他已經被龍城醫學院附屬醫院所有相關科室的專家確診,診斷結果便是後半生的生活都無法自理。
“噢噢,好的謝謝啊,許可……”
來人嘟囔著許可的名字,迴到了候診區,跟自己同來的患病家人小聲談論著剛剛聽來的消息。
很快,候診區的病人,都知道了許可這個名字。
接下來的孫守業有些尷尬,因為後來進來的病人,在孫守業幫自己看完病後,都會主動問一下坐在旁邊的許可。
有很多病情非常明朗,孫守業也給出了合理的後期治療計劃,但多數人還會要求一旁的許可再次幫忙診治一下。
許可隻能不厭其煩的逐一解釋:
“孫老師給出的方案非常合理,如果有不確定的因素我們自然會進行商討,你再讓我看結果也是一樣的……”
明明說好的五點下班,現在已經快要六點了,外麵還有兩三個病人沒有被喊到號,孫守業有些不好意思的看向許可:
“小許啊,你看,說好的五點就讓你下班,沒想到今天病人這麽多……”
許可看到電腦上顯示候診人僅剩三個了,擺擺手說道:
“沒事的孫老師,這不快要看完了麽,我不著急,也沒什麽事,這一下午,真的學到不少東西。”
“別謙虛了小許,今天下午,我才真是學到不少東西呢。”
孫守業笑著按下喊號器按鈕。
後來的三個病人,全都是高血壓,拿著新的化驗單,主要是為了讓大夫幫忙看一下日常用藥量是否需要調整。
孫守業逐個告知,再有這種情況完全可以掛其他大夫的號。
因為憑借精準的血樣檢驗報告,再加上完整的病曆資料,這個科室所有坐診的大夫都能準確的給出建議,並不用排這麽久的隊,隻為聽孫守業說一遍同樣的話。
這一下午,許可也記不清孫守業跟多少病人說過這些話了。
確實如此,病人更希望能得到專家的建議,但是大多數病人沒有任何醫學分工的概念。
他們無法分辨誰的醫術更加高明,但是又不能隨便嚐試,誰又敢拿著自己的健康去冒險呢?長此以往,病人隻認專家。
這樣一來,醫院每個科都產生了相同的怪相,便宜的普通號,不用排隊,無人問津。
價格相對稍高的專家號,大排長龍。
專家工作量變大,為了確保每個病人都能看上病,不得不壓縮語言,甚至有些專家問診交流很少,隻是單純的看報告,開單子。
久而久之,專家號成了病人才懂的痛。
而普通診室的大夫,清閑慣了,索性擺爛,完全沒有了剛剛參加工作時的上進心和求知欲,看書看資料也隻為應付醫院的職能考試。
那些考試需要的資料書,甚至還有二十多年前的。
如此一來,醫院的醫療技術停滯不前,發展緩慢,多數稍微新穎一些的醫療技術,全靠引進。
病人對醫院的印象也從最開始的無限信任,慢慢演變成了鄙夷。
咳嗽兩聲都得抽幾管子血,各種檢查折騰半天,最後開兩盒感冒藥了事。
醫院也覺得委屈,畢竟醫學講究嚴謹,不經過徹底的檢查排除,怎麽敢亂下定論,萬一有別的病情被忽略掉,那就是醫療事故!
最終的結果就是,病人,不想去醫院看病,因為麻煩,費用還高。
而大夫,不敢給病人看病,因為檢查結果還沒出來。
病人失去了信任。
大夫則失去了自主診病的思維能力。
“小許,今天就到這裏吧,一下午,老頭子我受益匪淺啊。”
孫守業說著站起身,脫下了白大褂。
“孫老師你又來了,這個點了,就別迴家吃了,咱們一塊出去吃點吧。”
許可也學著孫守業的樣子,把白大褂掛在了門前衣架上。
“不去了,我老了,牙口不好,還習慣早睡,迴家吃點我愛人蒸的菜,看會書就要睡覺了,跟你們年青人可比不了咯。”
孫守業拉開門,轉頭繼續說道:
“小許啊,周五下午,全科室討論會,千萬別遲到啊。”
“放心吧孫老師,我提前到位,您住哪,我送您。”
許可招唿道。
“不用了,我就在醫院後邊家屬樓,走兩步,權當鍛煉了。”
孫守業說著走出了診室。
“得,那您慢點。”
許可看著孫守業顫顫巍巍的背影,心中一陣感慨。
這麽大歲數了,還堅持在一線,確實不容易……
“許哥,那咱倆去吃唄,你都沒教我針灸呐。”
身後的小護士蹦蹦噠噠的說道。
有眼尖的候診病人一眼便看出了坐在輪椅上的病人進出診室前後的差異!
原本口眼歪斜無法自理,耷拉著腦袋胳膊蜷成雞爪一樣的那個病人不見了,換成了一個跟身邊家屬正常交流的人!
這兩口子掛號時排在第二位,後來陸陸續續前來排隊的人都對他們有些印象,但此時輪椅上的病人神采飛揚的說著話,雙手還能正常自己推動輪椅!
“孫專家也太神了吧!?”
“這麽一會兒功夫就把一個近乎偏癱的病人醫好了?!”
“我不會看錯了吧?”
“這麽多人哪能都看錯了啊,就是他倆,那男的進去之前話都說不了好吧!\\\"
“……”
這時候有心急口快的病人家屬幹脆追了上去,問道:
“你好,實在不好意思,問一下,你這是讓孫專家看完以後就恢複得這麽快嗎?”
“是孫專家診室裏一個名叫許可的學術顧問,幫忙做了針灸理療,做完就好了!”
嬌瘦的女人並不覺得前來打聽的人有些唐突,她甚至覺得自己有義務告訴所有病人許可這位神醫的姓名。
“許可……?該不會是後來進去的那個高高瘦瘦的年青人吧?”
打聽消息的家屬一臉疑惑。
“嗯,就是他,別被他的年齡騙了,他的醫術,遠在這家醫院所有專家之上!”
輪椅上的男人說話了,一臉不容置疑。
他確實有發言權,因為在遇到許可之前,他已經被龍城醫學院附屬醫院所有相關科室的專家確診,診斷結果便是後半生的生活都無法自理。
“噢噢,好的謝謝啊,許可……”
來人嘟囔著許可的名字,迴到了候診區,跟自己同來的患病家人小聲談論著剛剛聽來的消息。
很快,候診區的病人,都知道了許可這個名字。
接下來的孫守業有些尷尬,因為後來進來的病人,在孫守業幫自己看完病後,都會主動問一下坐在旁邊的許可。
有很多病情非常明朗,孫守業也給出了合理的後期治療計劃,但多數人還會要求一旁的許可再次幫忙診治一下。
許可隻能不厭其煩的逐一解釋:
“孫老師給出的方案非常合理,如果有不確定的因素我們自然會進行商討,你再讓我看結果也是一樣的……”
明明說好的五點下班,現在已經快要六點了,外麵還有兩三個病人沒有被喊到號,孫守業有些不好意思的看向許可:
“小許啊,你看,說好的五點就讓你下班,沒想到今天病人這麽多……”
許可看到電腦上顯示候診人僅剩三個了,擺擺手說道:
“沒事的孫老師,這不快要看完了麽,我不著急,也沒什麽事,這一下午,真的學到不少東西。”
“別謙虛了小許,今天下午,我才真是學到不少東西呢。”
孫守業笑著按下喊號器按鈕。
後來的三個病人,全都是高血壓,拿著新的化驗單,主要是為了讓大夫幫忙看一下日常用藥量是否需要調整。
孫守業逐個告知,再有這種情況完全可以掛其他大夫的號。
因為憑借精準的血樣檢驗報告,再加上完整的病曆資料,這個科室所有坐診的大夫都能準確的給出建議,並不用排這麽久的隊,隻為聽孫守業說一遍同樣的話。
這一下午,許可也記不清孫守業跟多少病人說過這些話了。
確實如此,病人更希望能得到專家的建議,但是大多數病人沒有任何醫學分工的概念。
他們無法分辨誰的醫術更加高明,但是又不能隨便嚐試,誰又敢拿著自己的健康去冒險呢?長此以往,病人隻認專家。
這樣一來,醫院每個科都產生了相同的怪相,便宜的普通號,不用排隊,無人問津。
價格相對稍高的專家號,大排長龍。
專家工作量變大,為了確保每個病人都能看上病,不得不壓縮語言,甚至有些專家問診交流很少,隻是單純的看報告,開單子。
久而久之,專家號成了病人才懂的痛。
而普通診室的大夫,清閑慣了,索性擺爛,完全沒有了剛剛參加工作時的上進心和求知欲,看書看資料也隻為應付醫院的職能考試。
那些考試需要的資料書,甚至還有二十多年前的。
如此一來,醫院的醫療技術停滯不前,發展緩慢,多數稍微新穎一些的醫療技術,全靠引進。
病人對醫院的印象也從最開始的無限信任,慢慢演變成了鄙夷。
咳嗽兩聲都得抽幾管子血,各種檢查折騰半天,最後開兩盒感冒藥了事。
醫院也覺得委屈,畢竟醫學講究嚴謹,不經過徹底的檢查排除,怎麽敢亂下定論,萬一有別的病情被忽略掉,那就是醫療事故!
最終的結果就是,病人,不想去醫院看病,因為麻煩,費用還高。
而大夫,不敢給病人看病,因為檢查結果還沒出來。
病人失去了信任。
大夫則失去了自主診病的思維能力。
“小許,今天就到這裏吧,一下午,老頭子我受益匪淺啊。”
孫守業說著站起身,脫下了白大褂。
“孫老師你又來了,這個點了,就別迴家吃了,咱們一塊出去吃點吧。”
許可也學著孫守業的樣子,把白大褂掛在了門前衣架上。
“不去了,我老了,牙口不好,還習慣早睡,迴家吃點我愛人蒸的菜,看會書就要睡覺了,跟你們年青人可比不了咯。”
孫守業拉開門,轉頭繼續說道:
“小許啊,周五下午,全科室討論會,千萬別遲到啊。”
“放心吧孫老師,我提前到位,您住哪,我送您。”
許可招唿道。
“不用了,我就在醫院後邊家屬樓,走兩步,權當鍛煉了。”
孫守業說著走出了診室。
“得,那您慢點。”
許可看著孫守業顫顫巍巍的背影,心中一陣感慨。
這麽大歲數了,還堅持在一線,確實不容易……
“許哥,那咱倆去吃唄,你都沒教我針灸呐。”
身後的小護士蹦蹦噠噠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