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打破桎梏
開局一塊封地,逆襲全靠苟 作者:一品大金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傳令下去,全軍暫作休整,一個時辰後,南下收複失地。”
說完這一切,他仿佛蒼老了十幾歲。
雖然他已經讓鎮南軍全速行軍,但依然還是來遲了。
而夏繁的所作所為讓他心中既是震驚又是惋惜。
而他唯一的兒子戰死,更是讓他備受打擊。
但他又能如何呢?
造反嗎?
這根本就不現實。
且不說他率領的鎮南軍能不能橫掃整個大夏的藩王,單單是他一個鎮南大將軍的身份就沒有資格爭奪那個位置。
除非大夏皇族全部身死。
況且如今京城已經被夏恆所掌控,夏繁自刎的消息傳出去之後,夏恆就會順理成章的登上帝位。
自己以臣子的身份作亂,根本就不會有人支持自己,無論是百姓還是士族。
他也知道要是自己遵從夏恆的命令,南下收複失地,最後也許還是會被清算。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他在進京勤王的路上已經得知了大周出兵的消息。
可是為了夏繁,他隻能繼續朝著京城進發。
可惜還是來遲了一步。
“大將軍……”
聽到李元昊的命令,一旁的副官正要說什麽,卻被李元昊擺手打斷。
“不用說了,執行命令吧。”
隨後,他看向沈衛說道:“沈禦史,你可以迴去複命了,如今大周已經出兵,我李元昊會將失地全部收迴的,至於成德的死,隻能說各為其主,戰場上刀劍無眼,這也是他的命。”
沈衛心中狠狠鬆了一口氣。
他從見到李元昊的時候開始,心裏就一直非常緊張。
他很擔心李元昊得知李成德戰死的消息會暴怒,從而遷怒於他,把他殺了泄憤。
好在這一切都沒有發生。
他連忙拱手說道:“大將軍深明大義,下官佩服,王爺說了,鎮軍大將軍作戰勇猛,值得稱頌,他的後事,大將軍不必擔憂,下官這就迴去複命了。”
說著,沈衛翻身上馬,朝著京城疾馳而去。
直到沈衛走遠,李元昊的目光還在看著京城的方向。
“大將軍,您為何……”副將終於忍不住了,想要說些什麽。
聽到副將的話,李元昊收迴目光,看著他說道:“沒有機會的……如今的大夏雖亂,但都是藩王掀起的,我終究隻是臣子啊……”
副將跟了他這麽多年,他想要說什麽李元昊自然清楚。
“可是您和陛下關係匪淺,誠王不會放過您的。”副將神色複雜,最終隻冒出了這麽一句。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李元昊留下這麽一句話,轉身走到一處大樹下坐了下來。
……
夏恆攻進京城,夏繁自刎歸天,夏恆不日登基為新帝。
這些消息很快就被傳揚開來。
得知這個消息的藩王全都是驚訝不已。
在他們看來,夏恆想要攻下京城根本就不可能那麽快。
最終的結果,隻會是被進京勤王的鎮南軍剿滅。
但夏恆竟然成功了,並且還兵不血刃的拿下了皇宮。
這讓所有人都覺得匪夷所思。
麵對朝廷送來的勸降詔書,所有藩王都不屑一顧的丟在了一邊。
詔書上,夏恆明確讓他們投降,退出占領的州府,並且解散多出來的軍隊,他可以既往不咎。
但明眼人都知道,要是真的有藩王這麽做了,等待他的,就會是秋後算賬,不會有什麽好的結果。
畢竟除了夏風和夏淩,那些藩王都已經稱帝了。
他們或多或少都占據了一些州府,實力壯大了很多。
走到了這一步,誰也不願意後退了。
……
潞州府。
潞州府處於大夏的東南方,十分的富庶。
這也是夏淩的封地。
此時的夏淩坐在王府前廳的上首位置,端著茶杯,靜靜的聽著下方幾名幕僚和守備軍統領呂本偉的爭論。
“之前陛下還在,大夏的其他藩王紛紛稱帝,王爺身為陛下的同胞兄弟,沒有和他們一樣作亂,已經是對陛下最大的支持了,如今陛下不在了,京城也落入了誠王的手中,王爺理應舉起大旗,登基稱帝。”
“你說的倒是輕巧,誠王如今掌控京城,而他登上皇位已經是順理成章的,王爺要是稱帝,這和其他藩王有什麽區別?”
“李先生此言差矣,王爺這也是為了自救,要知道以王爺的身份,誠王是不可能會輕易放過王爺的,更何況誠王和王爺本來就不和。”
“如今大夏一片混亂,大周又趁亂出兵北上,占據了好幾個州府的疆土,我覺得這是一個好時機,他誠王能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兵入京,王爺也可以自立為帝,掃平大夏亂局,入主京城。”
“……”
所有人各抒己見,雙方誰也不服誰。
夏淩將手中的茶杯放下,揉了揉自己圓滾滾的肚子,輕咳一聲道:“諸位都別爭了。”
他的聲音雖然不大,但是一直悄悄觀察他動向的眾人立刻就安靜了下來,目光全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等待著他的決定。
“二皇兄從小就對本王關照有加,本王能得到潞州作為封地,二皇兄當初是出了很大的力氣的,所以大夏各地的藩王作亂,本王一直遵循著自己的本分,沒有像他們一樣。”
“但二皇兄如今被誠王逼得自刎,本王是二皇兄的胞弟,自然不能視而不見,所以,本王決定自立為帝,出兵占領周圍州府,壯大自身後再揮師入京,入主京城。”
聽到夏淩的話,下方大部分人都麵露喜色。
正如夏淩所說的那樣,要是夏繁還在,夏淩自然應該安分守己。
畢竟夏淩和夏繁一母同胞,關係一直很好。
所以在其他藩王自立為帝的時候,誰也沒有勸說夏淩也跟著稱帝。
但誠王卻打破了這個桎梏,讓夏淩有了稱帝的理由。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誰都想更進一步。
爭,確實有可能會失敗。
但不爭,一定不會有什麽好結果。
畢竟夏淩和夏恆的關係就擺在那裏。
身為夏淩的王府幕僚和守備軍統領,他們不願意眼睜睜看著夏恆奪走他們如今擁有的一切。
現在夏淩有了爭一爭的想法,他們怎麽能不高興呢?
說完這一切,他仿佛蒼老了十幾歲。
雖然他已經讓鎮南軍全速行軍,但依然還是來遲了。
而夏繁的所作所為讓他心中既是震驚又是惋惜。
而他唯一的兒子戰死,更是讓他備受打擊。
但他又能如何呢?
造反嗎?
這根本就不現實。
且不說他率領的鎮南軍能不能橫掃整個大夏的藩王,單單是他一個鎮南大將軍的身份就沒有資格爭奪那個位置。
除非大夏皇族全部身死。
況且如今京城已經被夏恆所掌控,夏繁自刎的消息傳出去之後,夏恆就會順理成章的登上帝位。
自己以臣子的身份作亂,根本就不會有人支持自己,無論是百姓還是士族。
他也知道要是自己遵從夏恆的命令,南下收複失地,最後也許還是會被清算。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他在進京勤王的路上已經得知了大周出兵的消息。
可是為了夏繁,他隻能繼續朝著京城進發。
可惜還是來遲了一步。
“大將軍……”
聽到李元昊的命令,一旁的副官正要說什麽,卻被李元昊擺手打斷。
“不用說了,執行命令吧。”
隨後,他看向沈衛說道:“沈禦史,你可以迴去複命了,如今大周已經出兵,我李元昊會將失地全部收迴的,至於成德的死,隻能說各為其主,戰場上刀劍無眼,這也是他的命。”
沈衛心中狠狠鬆了一口氣。
他從見到李元昊的時候開始,心裏就一直非常緊張。
他很擔心李元昊得知李成德戰死的消息會暴怒,從而遷怒於他,把他殺了泄憤。
好在這一切都沒有發生。
他連忙拱手說道:“大將軍深明大義,下官佩服,王爺說了,鎮軍大將軍作戰勇猛,值得稱頌,他的後事,大將軍不必擔憂,下官這就迴去複命了。”
說著,沈衛翻身上馬,朝著京城疾馳而去。
直到沈衛走遠,李元昊的目光還在看著京城的方向。
“大將軍,您為何……”副將終於忍不住了,想要說些什麽。
聽到副將的話,李元昊收迴目光,看著他說道:“沒有機會的……如今的大夏雖亂,但都是藩王掀起的,我終究隻是臣子啊……”
副將跟了他這麽多年,他想要說什麽李元昊自然清楚。
“可是您和陛下關係匪淺,誠王不會放過您的。”副將神色複雜,最終隻冒出了這麽一句。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李元昊留下這麽一句話,轉身走到一處大樹下坐了下來。
……
夏恆攻進京城,夏繁自刎歸天,夏恆不日登基為新帝。
這些消息很快就被傳揚開來。
得知這個消息的藩王全都是驚訝不已。
在他們看來,夏恆想要攻下京城根本就不可能那麽快。
最終的結果,隻會是被進京勤王的鎮南軍剿滅。
但夏恆竟然成功了,並且還兵不血刃的拿下了皇宮。
這讓所有人都覺得匪夷所思。
麵對朝廷送來的勸降詔書,所有藩王都不屑一顧的丟在了一邊。
詔書上,夏恆明確讓他們投降,退出占領的州府,並且解散多出來的軍隊,他可以既往不咎。
但明眼人都知道,要是真的有藩王這麽做了,等待他的,就會是秋後算賬,不會有什麽好的結果。
畢竟除了夏風和夏淩,那些藩王都已經稱帝了。
他們或多或少都占據了一些州府,實力壯大了很多。
走到了這一步,誰也不願意後退了。
……
潞州府。
潞州府處於大夏的東南方,十分的富庶。
這也是夏淩的封地。
此時的夏淩坐在王府前廳的上首位置,端著茶杯,靜靜的聽著下方幾名幕僚和守備軍統領呂本偉的爭論。
“之前陛下還在,大夏的其他藩王紛紛稱帝,王爺身為陛下的同胞兄弟,沒有和他們一樣作亂,已經是對陛下最大的支持了,如今陛下不在了,京城也落入了誠王的手中,王爺理應舉起大旗,登基稱帝。”
“你說的倒是輕巧,誠王如今掌控京城,而他登上皇位已經是順理成章的,王爺要是稱帝,這和其他藩王有什麽區別?”
“李先生此言差矣,王爺這也是為了自救,要知道以王爺的身份,誠王是不可能會輕易放過王爺的,更何況誠王和王爺本來就不和。”
“如今大夏一片混亂,大周又趁亂出兵北上,占據了好幾個州府的疆土,我覺得這是一個好時機,他誠王能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兵入京,王爺也可以自立為帝,掃平大夏亂局,入主京城。”
“……”
所有人各抒己見,雙方誰也不服誰。
夏淩將手中的茶杯放下,揉了揉自己圓滾滾的肚子,輕咳一聲道:“諸位都別爭了。”
他的聲音雖然不大,但是一直悄悄觀察他動向的眾人立刻就安靜了下來,目光全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等待著他的決定。
“二皇兄從小就對本王關照有加,本王能得到潞州作為封地,二皇兄當初是出了很大的力氣的,所以大夏各地的藩王作亂,本王一直遵循著自己的本分,沒有像他們一樣。”
“但二皇兄如今被誠王逼得自刎,本王是二皇兄的胞弟,自然不能視而不見,所以,本王決定自立為帝,出兵占領周圍州府,壯大自身後再揮師入京,入主京城。”
聽到夏淩的話,下方大部分人都麵露喜色。
正如夏淩所說的那樣,要是夏繁還在,夏淩自然應該安分守己。
畢竟夏淩和夏繁一母同胞,關係一直很好。
所以在其他藩王自立為帝的時候,誰也沒有勸說夏淩也跟著稱帝。
但誠王卻打破了這個桎梏,讓夏淩有了稱帝的理由。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誰都想更進一步。
爭,確實有可能會失敗。
但不爭,一定不會有什麽好結果。
畢竟夏淩和夏恆的關係就擺在那裏。
身為夏淩的王府幕僚和守備軍統領,他們不願意眼睜睜看著夏恆奪走他們如今擁有的一切。
現在夏淩有了爭一爭的想法,他們怎麽能不高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