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薑還是老的辣
開局一塊封地,逆襲全靠苟 作者:一品大金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遼州府。
此時剛入深秋,但已經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雪。
外麵雪花紛飛,中軍大帳之中早就架上了火盆,將寒冷隔絕在了大帳之外。
此時的楊尚硯坐在中軍大帳中,正提筆書寫著什麽。
而楊昭和楊定坐在下首,目光直直的看著楊尚硯。
“父親,我剛得到消息,當今陛下已經下旨讓鎮南軍進京勤王了,我鎮北軍和鎮南軍實力不相上下,為何陛下不讓我們進京勤王呢?”楊昭終於忍不住了,悶聲開口說道。
楊尚硯手上的動作微微一頓,抬起頭看向說話的楊昭,搖頭說道:“鎮北軍是我的鎮北軍,但終歸是朝廷的鎮北軍,我的任務是鎮守北方邊境,我擔心的是鎮南軍被當今陛下下旨進京勤王,大周恐怕會有所動作。”
“父親,鎮南軍是南方邊境的屏障,沒有了鎮南軍駐守,大周有所行動是在所難免的,不過就算是這樣,我大夏的混亂平息之後,想要重新奪迴失地並不難。”楊定冷靜的分析道:“不過如今大夏各處紛亂四起,我鎮北軍是朝廷的精銳之一,已經很難置身事外。”
楊尚硯放下筆,一臉嚴肅的說道:“大夏的內亂就算造成破壞,也隻是大夏內部的事情,一旦北方邊境失守,大夏北方會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以後想要再奪迴就不是那麽容易了,而且你們也知道我這裏已經收到好幾位藩王拉攏的信了。”
楊昭和楊定聞言都點了點頭。
這段時間確實收到了不少藩王秘密送來的信。
內容幾乎沒有區別,就是拉攏。
“如今的遼州沒有藩王敢出兵攻擊,無非是他們了解我們鎮北軍的戰力,不敢輕易招惹,而拉攏我鎮北軍,就能讓他們如虎添翼。”楊尚硯用犀利的目光看著兩人,繼續說道:“這就是當今陛下沒有下旨讓我們鎮北軍進京勤王的其中一個原因。”
頓了頓,他繼續說道:“當今陛下雖然得位的手段頗為令人不齒,但北方蠻族的威脅他是知道的,況且以我楊家和風兒的關係,他又怎麽可能放心讓鎮北軍進京勤王呢?”
他雖然是武將,但也不是沒有腦子的莽夫,否則楊家早就沒落了。
“麵對朝廷的削藩旨意,風兒當麵抗旨,又以五千守備軍直麵兩萬朝廷駐軍,還能獲得大勝,顯然是有不少的底牌。”楊定說到這裏,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楊尚硯。
見楊尚硯麵色沒什麽變化,他繼續說道:“我楊家滿門忠烈,但也不應該是愚忠之輩,以前風兒確實不值得我楊家全力支持,但如今風兒的定州府實力強勁,更是和朝廷撕破了臉,要是連我們都不支持他,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楊尚硯聞言虎目圓瞪,嚴厲說道:“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
“父親,我當然知道我在說什麽。”楊定並沒有被楊尚硯的氣場震懾到,他直視著楊尚硯的目光,堅定的說道:“當今陛下弑父奪位,十幾萬朝廷州府駐軍被人數相當的誠王守備軍輕鬆擊潰,大夏也該到了改變的時候了。”
楊尚硯看了楊定一眼,隨後身體微微前傾,雙手撐在身前的桌案上,目光灼灼的看向楊昭,沉聲說道:“昭兒,你也是這麽想的嗎?”
楊昭咬了咬牙,迎上楊尚硯的目光,點了點頭說道:“父親,我覺得二弟的話不無道理,雖然朝廷一時半會無法抽出手對付風兒,但不管怎麽說,風兒以及定州府已經展現出了足夠的威脅,不管這一次混亂的勝利者是誰,都不會輕易放過風兒的,況且……三妹如今已經迴到了定州府,我們不能置之不理。”
楊尚硯聞言,渾身散發的氣勢減弱了一些。
他的眉頭緊鎖,顯然內心之中還在不斷掙紮。
“父親,風兒已經和朝廷撕破了臉,您剛才也說了,當今陛下已經對我楊家有所防備,就算我們什麽也不做,等大夏內部的混亂徹底平息,恐怕到時候坐在龍椅上的陛下也會對我們下手的。”楊定繼續勸說道。
“此事事關重大,關乎楊家的存亡,我還需要好好斟酌,況且就算我楊家有意支持風兒,能做的也很有限,畢竟北方邊境還需要鎮北軍鎮守。”楊尚硯雖然還沒有答應下來,但是態度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要是夏風沒有成為夏繁的威脅,或許楊家依然會被夏繁所信賴。
但是這段時間發生了這麽多的事,夏繁對楊家的猜忌絕對會不可避免的增加。
或許解除他兵權的聖旨已經在路上了。
“父親,現如今最主要的是和風兒表明我們的態度,風兒也應該知道鎮北軍鎮守北方邊境的重要性,就算我們暫時不能在行動上對他有所支持,他也會理解我們的。”楊定常年跟在楊尚硯的身邊,知道楊尚硯還有所顧慮,索性大著膽子提議道。
“二弟這話在理,如今大夏局勢越發混亂,我們不能什麽也不做。”楊定也附和道。
楊尚硯目光複雜的看著自己的兩個兒子,良久之後,重重歎了一口氣說道:“罷了,我也沒幾年好活了,楊家終究是要交給你們的,既然你們都有這樣的想法,就依照你們的意思去做吧。”
不等楊定和楊昭說話,他繼續補充道:“給風兒的密信裏,還要多提一句,問風兒有什麽事需要我們做的,能做的我們盡量去做。”
楊定和楊昭相視一眼,隨後看向楊尚硯的目光中帶上了難以抑製的欽佩。
薑還是老的辣。
自己兩人的做法還是不夠成熟。
單單是表明支持的態度確實也可以,但是如果像楊尚硯所說的那樣多提一句,最後的結果可就不一樣了。
感受到兩個兒子的目光,楊尚硯內心毫無波動。
他早就已經習慣了。
“定兒,你去寫信吧。”楊尚硯對楊定說道。
隨後,他又對楊昭說道:“昭兒,如今天氣漸冷,你一定要時刻注意蠻族的動向。”
“是,父親。”兩人立刻起身,異口同聲道。
此時剛入深秋,但已經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雪。
外麵雪花紛飛,中軍大帳之中早就架上了火盆,將寒冷隔絕在了大帳之外。
此時的楊尚硯坐在中軍大帳中,正提筆書寫著什麽。
而楊昭和楊定坐在下首,目光直直的看著楊尚硯。
“父親,我剛得到消息,當今陛下已經下旨讓鎮南軍進京勤王了,我鎮北軍和鎮南軍實力不相上下,為何陛下不讓我們進京勤王呢?”楊昭終於忍不住了,悶聲開口說道。
楊尚硯手上的動作微微一頓,抬起頭看向說話的楊昭,搖頭說道:“鎮北軍是我的鎮北軍,但終歸是朝廷的鎮北軍,我的任務是鎮守北方邊境,我擔心的是鎮南軍被當今陛下下旨進京勤王,大周恐怕會有所動作。”
“父親,鎮南軍是南方邊境的屏障,沒有了鎮南軍駐守,大周有所行動是在所難免的,不過就算是這樣,我大夏的混亂平息之後,想要重新奪迴失地並不難。”楊定冷靜的分析道:“不過如今大夏各處紛亂四起,我鎮北軍是朝廷的精銳之一,已經很難置身事外。”
楊尚硯放下筆,一臉嚴肅的說道:“大夏的內亂就算造成破壞,也隻是大夏內部的事情,一旦北方邊境失守,大夏北方會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以後想要再奪迴就不是那麽容易了,而且你們也知道我這裏已經收到好幾位藩王拉攏的信了。”
楊昭和楊定聞言都點了點頭。
這段時間確實收到了不少藩王秘密送來的信。
內容幾乎沒有區別,就是拉攏。
“如今的遼州沒有藩王敢出兵攻擊,無非是他們了解我們鎮北軍的戰力,不敢輕易招惹,而拉攏我鎮北軍,就能讓他們如虎添翼。”楊尚硯用犀利的目光看著兩人,繼續說道:“這就是當今陛下沒有下旨讓我們鎮北軍進京勤王的其中一個原因。”
頓了頓,他繼續說道:“當今陛下雖然得位的手段頗為令人不齒,但北方蠻族的威脅他是知道的,況且以我楊家和風兒的關係,他又怎麽可能放心讓鎮北軍進京勤王呢?”
他雖然是武將,但也不是沒有腦子的莽夫,否則楊家早就沒落了。
“麵對朝廷的削藩旨意,風兒當麵抗旨,又以五千守備軍直麵兩萬朝廷駐軍,還能獲得大勝,顯然是有不少的底牌。”楊定說到這裏,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楊尚硯。
見楊尚硯麵色沒什麽變化,他繼續說道:“我楊家滿門忠烈,但也不應該是愚忠之輩,以前風兒確實不值得我楊家全力支持,但如今風兒的定州府實力強勁,更是和朝廷撕破了臉,要是連我們都不支持他,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楊尚硯聞言虎目圓瞪,嚴厲說道:“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
“父親,我當然知道我在說什麽。”楊定並沒有被楊尚硯的氣場震懾到,他直視著楊尚硯的目光,堅定的說道:“當今陛下弑父奪位,十幾萬朝廷州府駐軍被人數相當的誠王守備軍輕鬆擊潰,大夏也該到了改變的時候了。”
楊尚硯看了楊定一眼,隨後身體微微前傾,雙手撐在身前的桌案上,目光灼灼的看向楊昭,沉聲說道:“昭兒,你也是這麽想的嗎?”
楊昭咬了咬牙,迎上楊尚硯的目光,點了點頭說道:“父親,我覺得二弟的話不無道理,雖然朝廷一時半會無法抽出手對付風兒,但不管怎麽說,風兒以及定州府已經展現出了足夠的威脅,不管這一次混亂的勝利者是誰,都不會輕易放過風兒的,況且……三妹如今已經迴到了定州府,我們不能置之不理。”
楊尚硯聞言,渾身散發的氣勢減弱了一些。
他的眉頭緊鎖,顯然內心之中還在不斷掙紮。
“父親,風兒已經和朝廷撕破了臉,您剛才也說了,當今陛下已經對我楊家有所防備,就算我們什麽也不做,等大夏內部的混亂徹底平息,恐怕到時候坐在龍椅上的陛下也會對我們下手的。”楊定繼續勸說道。
“此事事關重大,關乎楊家的存亡,我還需要好好斟酌,況且就算我楊家有意支持風兒,能做的也很有限,畢竟北方邊境還需要鎮北軍鎮守。”楊尚硯雖然還沒有答應下來,但是態度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要是夏風沒有成為夏繁的威脅,或許楊家依然會被夏繁所信賴。
但是這段時間發生了這麽多的事,夏繁對楊家的猜忌絕對會不可避免的增加。
或許解除他兵權的聖旨已經在路上了。
“父親,現如今最主要的是和風兒表明我們的態度,風兒也應該知道鎮北軍鎮守北方邊境的重要性,就算我們暫時不能在行動上對他有所支持,他也會理解我們的。”楊定常年跟在楊尚硯的身邊,知道楊尚硯還有所顧慮,索性大著膽子提議道。
“二弟這話在理,如今大夏局勢越發混亂,我們不能什麽也不做。”楊定也附和道。
楊尚硯目光複雜的看著自己的兩個兒子,良久之後,重重歎了一口氣說道:“罷了,我也沒幾年好活了,楊家終究是要交給你們的,既然你們都有這樣的想法,就依照你們的意思去做吧。”
不等楊定和楊昭說話,他繼續補充道:“給風兒的密信裏,還要多提一句,問風兒有什麽事需要我們做的,能做的我們盡量去做。”
楊定和楊昭相視一眼,隨後看向楊尚硯的目光中帶上了難以抑製的欽佩。
薑還是老的辣。
自己兩人的做法還是不夠成熟。
單單是表明支持的態度確實也可以,但是如果像楊尚硯所說的那樣多提一句,最後的結果可就不一樣了。
感受到兩個兒子的目光,楊尚硯內心毫無波動。
他早就已經習慣了。
“定兒,你去寫信吧。”楊尚硯對楊定說道。
隨後,他又對楊昭說道:“昭兒,如今天氣漸冷,你一定要時刻注意蠻族的動向。”
“是,父親。”兩人立刻起身,異口同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