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又見圖紙
開局一塊封地,逆襲全靠苟 作者:一品大金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夏風說著,拿出兩張圖紙。
“這裏有兩張圖紙,分別是連弩和織布機。”
“本王希望你們盡快吃透,然後製造出來,當然了,如果有人能在此基礎上能進行改進,本王將會有豐厚的獎賞。”
“韓所長,圖紙交給你,別讓本王失望。”
“是!”
韓大柱小心翼翼接過圖紙,收了起來。
那些工匠的目光全都集中在韓大柱身上,仿佛害怕他下一秒就會消失。
就連吳迪和張益達的目光也時不時看向韓大柱。
整個屋子一時間陷入了詭異的安靜。
吳迪和張益達聽到圖紙的名字,就能猜出來其用途。
吳迪在意的是連弩,而張益達在意的是織布機。
軍用和民用的都有,夏風完全做到了一碗水端平。
這是夏風特意準備的,當前隻有鐵匠在忙碌,這些人不可能就讓他們閑著。
手弩在這個時代已經普及了,但都是單發的,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隻有騎兵才會裝備。
現在守備軍神機營的弓箭手隻配備了弓箭,夏風覺得除了驍騎營,神機營也有必要配備連弩。
而織布機就是華夏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紡織家黃道婆發明的。
因為現在的布匹都還是紡磚織出來的,產量太低,所以大多數百姓就連普通的布匹都買不起,隻能穿著用粗布或者麻布織成的衣服。
有了織布機,不僅布匹的成本能壓下來,就連產量也不可同日而語。
最終的結果,就是布匹的大量出現,導致布匹的價格更加親民,普通百姓也能買得起。
雖然這會損害那些依靠織布生活的百姓的利益,但是夏風也有了應對的辦法。
那就是開設紡織廠和成衣店,同時把織布機出售給需要的人。
這是生產力發展的趨勢,小農經濟很難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
說到底,還是太落後了。
短暫的安靜過後,張益達率先開口,感慨道:“王爺,您真是給了我們一個大驚喜啊。”
吳迪也點頭附和道:“有如此神器,守備軍必定能戰力大增。”
“你們別高興得太早,這畢竟還隻是圖紙,想要見到實物,還需要時間。”
夏風的話仿佛給他們潑了一盆冷水。
“半個多月都等過來了,不差這點時間。”吳迪毫不在意。
張益達也點頭道:“不錯,這點耐心我們還是有的。”
“你們知道就好。”夏風對兩人說道,隨後又看向那些工匠。
“本王記得你們之中有人會造船?是誰?”
何飛鴻聞言站了出來,躬身說道:“王爺,小人在。”
他和這裏的其他人聊過天,自己算是研究所裏最特殊的存在。
因此他毫不猶豫的站了出來。
“哦?你叫什麽名字?”夏風看向他,略帶詫異。
他還以為何飛鴻年紀比較大,現在看來是他錯了。
何飛鴻看起來應該是三十出頭,不過麵相有些顯老。
“迴王爺的話,小人何飛鴻。”
夏風點點頭:“雖然本王現在還沒有造船的計劃,不過其他人都有事做了,你自然也不例外。”
“請王爺吩咐。”
原本何飛鴻還有些失落,不過聽到夏風的話,他瞬間就期待了起來。
他隱隱有一種感覺,眼前的夏風會給他一個驚喜。
夏風看了一眼好奇的其他工匠,淡淡道:“你們都去做自己的事,何飛鴻,你隨本王出來。”
來到外麵的院子中,夏風拿出一張圖紙遞給了何飛鴻。
“這是一種新式船的圖紙,你可以好好研究一番,以後會用得上。”
當今的主流船型和華夏古代沙船相似。
它的結構獨特,方頭、方梢、平底、淺吃水,具有寬、大、扁、淺的特點,底平能坐灘。
並且不怕擱淺,吃水淺,受潮水影響比較小。
沙船上多桅多帆,桅高帆高,加上吃水淺,阻力小,更加適合在內河航行。
其缺點也很明顯,由於船頭是平板,船身受水麵積大,航行速度比較慢,而且破浪能力較差,不適合遠洋航行。
而夏風拿出的是福船的圖紙。
福船是一種單龍骨的尖底船,破浪能力極強,更加適合遠洋航行。
華夏曆史上,鄭和下西洋所用的寶船也屬於是福船。
可見福船的優秀。
在蒸汽船出現之前,福船可以說是最為先進的船舶了。
“王爺,這……真的是給我的嗎?”何飛鴻顫聲說道。
雖然他還不知道圖紙上的船是怎麽樣的。
但是從夏風剛才拿出的兩張圖紙來看,這圖紙上的船絕對不會是平凡之物。
“這是自然,研究所裏隻有你會造船,不給你給誰?”夏風揚了揚圖紙,示意他拿去。
何飛鴻這才小心翼翼的接過。
見何飛鴻接過圖紙,夏風才嚴肅道:“你的當前任務是好好研究其構造和特點,其他的事情就不必去做了。”
“記住,除了你以外,圖紙不能讓其他人看到,等你徹底吃透這張圖紙,就把它銷毀。”
“王爺請放心,小人會盡快吃透它。”
何飛鴻身體微微顫抖,激動的拍著自己的胸脯保證道。
能得到夏風如此信任,他覺得自己跟對人了。
夏風點了點頭,擺擺手道:“退下吧。”
看到何飛鴻走遠,張益達皺著眉頭上前說道:“王爺,您真打算涉足造船業嗎?”
“我覺得你就不必瞎操心了,王爺自有打算。”吳迪卻走到他身邊高興的說道。
夏風意味深長的說道:“是,也不是。”
“王爺,此言何解?”
張益達一臉的疑惑。
就連吳迪也是有些摸不著頭腦。
夏風看向張益達說道:“大夏河流眾多,水係發達,漕運非常便捷,並且海運的速度比起陸地上的運輸更加迅速。”
“短時間內,本王並沒有造船的計劃,不過以後肯定會有涉足,你別忘了,定州府東邊可是大海。”
“瀚海縣和東寧縣雖然靠海,但是卻比定州府內陸的其他各縣要窮困,你可知為何?”
張益達搖搖頭:“還請王爺明示。”
夏風淡笑道:“兩個縣都臨海,至少有大半土地不適合耕種糧食,百姓隻能以出海打漁為生。”
“但是沒有能抗住風浪的大船,隻能在近海捕魚,而近海能有多少魚可以捕撈呢?”
張益達眼睛一亮:“這麽說王爺給何飛鴻的圖紙,是那種能出海的大船?”
“這裏有兩張圖紙,分別是連弩和織布機。”
“本王希望你們盡快吃透,然後製造出來,當然了,如果有人能在此基礎上能進行改進,本王將會有豐厚的獎賞。”
“韓所長,圖紙交給你,別讓本王失望。”
“是!”
韓大柱小心翼翼接過圖紙,收了起來。
那些工匠的目光全都集中在韓大柱身上,仿佛害怕他下一秒就會消失。
就連吳迪和張益達的目光也時不時看向韓大柱。
整個屋子一時間陷入了詭異的安靜。
吳迪和張益達聽到圖紙的名字,就能猜出來其用途。
吳迪在意的是連弩,而張益達在意的是織布機。
軍用和民用的都有,夏風完全做到了一碗水端平。
這是夏風特意準備的,當前隻有鐵匠在忙碌,這些人不可能就讓他們閑著。
手弩在這個時代已經普及了,但都是單發的,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隻有騎兵才會裝備。
現在守備軍神機營的弓箭手隻配備了弓箭,夏風覺得除了驍騎營,神機營也有必要配備連弩。
而織布機就是華夏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紡織家黃道婆發明的。
因為現在的布匹都還是紡磚織出來的,產量太低,所以大多數百姓就連普通的布匹都買不起,隻能穿著用粗布或者麻布織成的衣服。
有了織布機,不僅布匹的成本能壓下來,就連產量也不可同日而語。
最終的結果,就是布匹的大量出現,導致布匹的價格更加親民,普通百姓也能買得起。
雖然這會損害那些依靠織布生活的百姓的利益,但是夏風也有了應對的辦法。
那就是開設紡織廠和成衣店,同時把織布機出售給需要的人。
這是生產力發展的趨勢,小農經濟很難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
說到底,還是太落後了。
短暫的安靜過後,張益達率先開口,感慨道:“王爺,您真是給了我們一個大驚喜啊。”
吳迪也點頭附和道:“有如此神器,守備軍必定能戰力大增。”
“你們別高興得太早,這畢竟還隻是圖紙,想要見到實物,還需要時間。”
夏風的話仿佛給他們潑了一盆冷水。
“半個多月都等過來了,不差這點時間。”吳迪毫不在意。
張益達也點頭道:“不錯,這點耐心我們還是有的。”
“你們知道就好。”夏風對兩人說道,隨後又看向那些工匠。
“本王記得你們之中有人會造船?是誰?”
何飛鴻聞言站了出來,躬身說道:“王爺,小人在。”
他和這裏的其他人聊過天,自己算是研究所裏最特殊的存在。
因此他毫不猶豫的站了出來。
“哦?你叫什麽名字?”夏風看向他,略帶詫異。
他還以為何飛鴻年紀比較大,現在看來是他錯了。
何飛鴻看起來應該是三十出頭,不過麵相有些顯老。
“迴王爺的話,小人何飛鴻。”
夏風點點頭:“雖然本王現在還沒有造船的計劃,不過其他人都有事做了,你自然也不例外。”
“請王爺吩咐。”
原本何飛鴻還有些失落,不過聽到夏風的話,他瞬間就期待了起來。
他隱隱有一種感覺,眼前的夏風會給他一個驚喜。
夏風看了一眼好奇的其他工匠,淡淡道:“你們都去做自己的事,何飛鴻,你隨本王出來。”
來到外麵的院子中,夏風拿出一張圖紙遞給了何飛鴻。
“這是一種新式船的圖紙,你可以好好研究一番,以後會用得上。”
當今的主流船型和華夏古代沙船相似。
它的結構獨特,方頭、方梢、平底、淺吃水,具有寬、大、扁、淺的特點,底平能坐灘。
並且不怕擱淺,吃水淺,受潮水影響比較小。
沙船上多桅多帆,桅高帆高,加上吃水淺,阻力小,更加適合在內河航行。
其缺點也很明顯,由於船頭是平板,船身受水麵積大,航行速度比較慢,而且破浪能力較差,不適合遠洋航行。
而夏風拿出的是福船的圖紙。
福船是一種單龍骨的尖底船,破浪能力極強,更加適合遠洋航行。
華夏曆史上,鄭和下西洋所用的寶船也屬於是福船。
可見福船的優秀。
在蒸汽船出現之前,福船可以說是最為先進的船舶了。
“王爺,這……真的是給我的嗎?”何飛鴻顫聲說道。
雖然他還不知道圖紙上的船是怎麽樣的。
但是從夏風剛才拿出的兩張圖紙來看,這圖紙上的船絕對不會是平凡之物。
“這是自然,研究所裏隻有你會造船,不給你給誰?”夏風揚了揚圖紙,示意他拿去。
何飛鴻這才小心翼翼的接過。
見何飛鴻接過圖紙,夏風才嚴肅道:“你的當前任務是好好研究其構造和特點,其他的事情就不必去做了。”
“記住,除了你以外,圖紙不能讓其他人看到,等你徹底吃透這張圖紙,就把它銷毀。”
“王爺請放心,小人會盡快吃透它。”
何飛鴻身體微微顫抖,激動的拍著自己的胸脯保證道。
能得到夏風如此信任,他覺得自己跟對人了。
夏風點了點頭,擺擺手道:“退下吧。”
看到何飛鴻走遠,張益達皺著眉頭上前說道:“王爺,您真打算涉足造船業嗎?”
“我覺得你就不必瞎操心了,王爺自有打算。”吳迪卻走到他身邊高興的說道。
夏風意味深長的說道:“是,也不是。”
“王爺,此言何解?”
張益達一臉的疑惑。
就連吳迪也是有些摸不著頭腦。
夏風看向張益達說道:“大夏河流眾多,水係發達,漕運非常便捷,並且海運的速度比起陸地上的運輸更加迅速。”
“短時間內,本王並沒有造船的計劃,不過以後肯定會有涉足,你別忘了,定州府東邊可是大海。”
“瀚海縣和東寧縣雖然靠海,但是卻比定州府內陸的其他各縣要窮困,你可知為何?”
張益達搖搖頭:“還請王爺明示。”
夏風淡笑道:“兩個縣都臨海,至少有大半土地不適合耕種糧食,百姓隻能以出海打漁為生。”
“但是沒有能抗住風浪的大船,隻能在近海捕魚,而近海能有多少魚可以捕撈呢?”
張益達眼睛一亮:“這麽說王爺給何飛鴻的圖紙,是那種能出海的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