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無雙心思縝密,最終還是知道了郭老院長患病的秘密。
“郭老,您……”葉無雙望著憔悴的郭院長,一時不知該如何說話。
郭老院長麵容瘦削,較日前更顯消瘦。他擺了擺手,笑道:“人生自古誰無死,我的時日無多了,在這有限的生命裏,我得把該做的事情都做完,你不必勸我,我意已決,暫不考慮手術!”
葉無雙一時無言以對,他當然知道,此時,即便是郭老院長接受了手術治療,也是無濟於事,何況手術本身對老人的身體也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癌症這東西,西醫治不好,中醫也不敢說能治好……”郭院長望著天花板,似是自語。
葉無雙歎了口氣,道:“您就別操勞了,歇歇吧!”
郭院長搖了搖頭,道:“要是我歇下來,怕就再也沒機會操勞了,目前國家大力扶持與發展中醫藥,正是中醫複興的大好機遇,我是等不到那一天了,可是你們,正值人生的黃金時間,為了咱們老祖宗幾千年經驗的積累,也得把岐黃術發揚光大呀……”
葉無雙咬了咬牙,道:“依我看,您還是吃點中藥吧,起碼可以改善臨床症狀……”
郭院長慢慢合上了雙眼,冥思了一陣,方才開口道:“再等幾天,等批文與貸款下來再說吧。”
葉無雙沒有說話,半響,又聽郭院長說道:“對了,前幾天新來的那一批醫生咋樣,考核了嗎?”
醫院繼白薇、徐長卿之後,又招了一批年輕的中醫大夫,包括了中醫傷科、外科、婦科、兒科以及針灸推拿的專業,中醫科的人數空前。
葉無雙點頭:“恩,您放心,都是百裏挑一的好手,隻等新大樓完工,就可以走馬上任!”
郭院長笑道:“如此說來,我這邊還得抓緊才行咯,嗬嗬,好,好啊!”
此時的郭院長臉上恢複了神采,病態不複,他這是在燃燒自己最後的生命。想到這些,葉無雙心裏一陣酸緊,內心激蕩不已。
郭院長道:“你忙去吧,這件事,你得替我保密!”
葉無雙鼻子一陣酸,重重地點了點頭,道:“那您注意休息,我先去了……”
郭院長點了點頭,閉上了眼睛。
葉無雙迴到門診,楊老還沒有下班,正在收拾一些書籍。
“師父,還在呢?”葉無雙敲門問道。
楊老放下手中的書,摘下眼鏡,笑道:“哦,我把這些年來我家裏的藏書全搬過來了,醫院不是要蓋中醫大樓嗎,少不了得修個圖書室,我也老了,這些書,就送給你們這些年輕人了。”葉無雙看著桌上的書,少說也有百十來本,好多還是宣紙印刷的線裝本,從泛黃的邊角上看,年代已然是相當的久遠。
“師父,這些,可都是您的寶貝呀!”葉無雙道。
楊老摩挲著這些書,似是慈父撫摸自己子女一般。他道:“沒啥,我就兩女兒,都不是學醫的,等我走了,這些留給她們,興許她們還懶得保管呢,物盡其用嘛……”
葉無雙心中忽然一陣莫名的悸動。
“來,你看看這個……”楊老拿起一本封麵有些殘破的書,遞給了葉無雙。
葉無雙接過這本書,驚道:“這,這是宋版傷寒論嗎!?”
楊老頜首微笑,道:“還記得不,當初你跟我學醫的時候我都沒舍得讓你看?”
葉無雙的手竟有些顫抖,內心狂喜不已。
東漢,張仲景著《傷寒論卒病論》十六卷,其後,多戰亂,散亂、亡佚,後經西晉太醫令王叔和收集、整理、編次,終成《傷寒論》十卷22篇。直到宋朝,皇帝成立了了專門的機構——國家校正醫書局,林憶、孫奇、高保衡等官員校訂了《傷寒論》十卷22篇,並刻印出版。這便是宋版《宋版傷寒論》……
當然,宋版《傷寒論》絕不可能至今存世,今天所謂的宋版,不過是明朝萬曆年間趙開美翻刻的宋治平本《傷寒論》。由於宋版無存世本,故而,又將趙開美本稱之為宋本。
就趙開美本傳世的冊數來看,迄今為止,發現的也不過五部!分別存放於北京、沈陽、上海和台灣的圖書館。
然而,此時葉無雙手中的這一部,的的確確是萬曆年間的刻本!這是楊老家傳的珍寶,從不輕易示人!也就是說,這便是世界上現存的第六部宋版《傷寒論》!
無價之寶!
葉無雙聲音都在打顫:“這,這……”
楊老接過葉無雙手上的書,以黃絹包起,再次轉交給葉無雙。
“小葉啊,這部書,就傳給你了!”楊老語重心長的道,“你作為收藏也好,捐給世人也罷,都隨你意了……”
葉無雙雙手顫抖,小心翼翼的接過來,道:“師父,這,您還是留著吧……”
楊老搖了搖頭,道:“一部傷寒論,我從小就熟讀於心,至今曆曆在目,留著它也沒多大用處,還是交給你吧。好好讀他,你將受益終生……”
葉無雙點著頭,道:“師父,弟子拜謝了!”
道罷,葉無雙便雙膝一屈,跪了下去。
楊老連忙上前扶起,道:“快起來,天色不早了,咱爺倆走吧……”
葉無雙捧著師父傳給他的書,跟在楊老身後,師徒兩一前一後的出了門。
“今天,叫上小吳,去我小女兒家吃個便飯”楊老邊走邊道,“今天,我的幾個女兒都迴家來了,大家聚一聚……”
這一夜,葉無雙與師傅促膝長談,這是多年以來師徒倆第一次如此長久的交換彼此心中對中醫發展的想法,兩人談至東方天空泛出魚白……
第二天,楊老在子女的陪同下迴了鄉裏。
葉無雙本來也打算和楊老迴一趟鄉裏的,正當此時,郭院長來電,說道中醫大樓的款項已然撥了下來,要他去商量建築商招標的事宜。
沒曾想,楊老迴鄉裏之後當夜便與世長辭!
葉無雙聽聞噩耗,悲痛不已,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工作,在小吳的陪同下,前往吊唁。
楊老的家是鑽木混合結構,顯得古樸與簡陋。
天空陰沉沉的,飄著蒙蒙細雨,此時門前倆白燈籠在風中搖曳,大門前挑著紙錢。
葉無雙在小吳的攙扶下進了門,腦中麻木得隻剩下一片空白,深一腳淺一腳的往堂屋走著。
院子裏站滿了前來吊唁的鄉鄰,這些大多都曾經是楊老生前診治過的患者,他們都麵含悲戚之色,相顧無言,許多人仍是熱淚盈眶。
葉無雙進了堂屋,愣住了,堂屋中間擺著楊老的遺像,顯得慈祥而和藹。
葉無雙眼中的淚水猶如潮水般湧了出來,撲通一聲,跪了下去。
“師父!”
楊老的女兒們都穿著孝服,低聲的抽泣著,經葉無雙這麽一聲悲唿,也嚎啕大哭起來……
小吳亦是抑製不住,哭了出來,跪在了葉無雙身邊。
葉無雙重重地磕了幾個響頭,拭去眼角的淚水,站了起來,拿出了早已備好的一件孝服穿在身上,複又跪在了地上。
“師父!弟子來晚了!”葉無雙重重地磕著頭。
楊老的小女兒扶起了葉無雙,默默的抽泣著。
院子裏擺滿了悼唁者送來的花圈、挽聯、挽幛。
葉無雙深吸了幾口氣,穩定了一下自己悲傷的情緒,低聲問道:“師父什麽時候走的?”
楊老的小女兒啜泣著說道:“昨晚上老爺子還有說有笑的,可今早上就沒見他起床,我們發現時,已然是咽了氣了,嗚嗚……塢……我們做女兒的正是不孝,都沒能給他老人家送上終……”
葉無雙努力地眨著眼,不讓淚珠滾出來,道:“我能看看師父嗎?”
楊老此時尚未入殮,皆因楊老平素節儉,懸壺半生,臨了棺木都未能提早置辦,此時楊老安詳的躺在靈堂內,白布遮蓋。
葉無雙顫抖的揭開白布,看著楊老的遺容,胸口劇烈的起伏著,說了一句:“師父是壽終正寢,他去世時不會有痛苦……”
說完,葉無雙蓋上了白布……
下午,棺木從城裏送到了,養老的遺體被請進了棺木,出殯了。
此時,哭聲一片,葉無雙打著幡與穿著重孝的楊老女兒們一同為楊老送殯……
自打楊老辭世,科室裏的人都情緒悲傷,葉無雙更是痛心疾首,神情萎靡。
這天夜裏,葉無雙沒有吃完飯,一個人在書房悶坐。
恍惚間,葉無雙來到了一個深山。
山明水秀,半山上一輪瀑布淩空而下,勢如銀河。
葉無雙信步而行,見瀑布下有一深潭,潭水清幽,潭邊有一草廬,屋頂有陣陣炊煙蜿蜒上升。
想必是此間主人正在燒飯,葉無雙忽覺腹中饑餓,不由得咽了口口水。
“年輕人,你找誰?”草廬門開,現了一位皓發銀首,身著粗布短裝古衣,精神矍鑠的老人家,笑吟吟地問話。
葉無雙禮貌的點了點頭,答道:“老人家,這是什麽地方?”
老者出了門,示意葉無雙在屋前的石凳上就座,說道:“這裏是涅陽山中,老漢我姓張,小夥子怎麽稱唿?”
葉無雙笑道:“原來是張老伯,失禮了,晚輩姓葉,葉無雙……”
老者在葉無雙對麵坐下,笑道:“小夥子有心事?”
葉無雙沒有迴答,怔怔的望著山上的瀑布。
老者沏了一壺茶,品了兩口,又說道:“生老病死本是人生經曆,何必太在意……”
葉無雙心中不由得大吃了吃了一驚,望著老人,問道:“老人家看出來了?!”
老者點頭,道:“來來來,飲茶,飲茶……”
直覺告訴葉無雙,眼前的老人定非凡人,於是他起身下拜,道:“晚輩肉眼凡胎,不知老人家是何方神聖,還請請明示!”
老者扶起了葉無雙,道:“嗬嗬,老漢我不過隻是個普通人……小夥子,你是大夫吧?”
葉無雙點頭,道:“老人家火眼金睛,不知老人家有何指教?”
老者頜首微笑,招唿著葉無雙飲茶,接著問道:“學過《傷寒論》嗎?”
葉無雙道:“以前先師在世之時曾經給晚輩講過……”
老者點了點頭,問道:“可解其中奧妙否?”
葉無雙搖頭:“慚愧,慚愧,晚輩才疏學淺,《傷寒論》本是聖人所著,難窺經旨,焉敢說能解其中奧妙……”
老者哈哈一笑,道:“年輕人,謙遜了,我觀你根骨甚佳,想必也是名譽杏林的高手了吧?”
葉無雙臉上一紅,道:“老前輩謬讚,晚輩不過是學得一些岐黃術的皮毛而已……”
老者道:“生之本,本於陰陽。《內經》言: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欲讀傷寒,明此即可!”
葉無雙聞得此言,耳目頓時為之一新,忙問道:“晚輩愚鈍,尚請前輩開釋……”
老者道:“自漢代以後,岐黃術有六經、八綱、髒腑、氣血津液、衛氣營血、三焦等諸多辨證方法,紛繁複雜,由此也衍生出多個派別……”
葉無雙點頭,道:“先師常言:六經可以鈴百病。辨證論治的始祖當首推醫聖張仲景……”
老者沒有否認,言道:“張仲景在傷寒論自序言: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餘所集,思過半矣。非言六經可治百病,然為醫者須識得‘可見病之源’,千半災難,不越三條,內因、外因、不內外因,凡病因者,無出其右。”
葉無雙知道,中醫學病因學說便是如此,聽老者如是說,心下欽佩之情更勝一層。
老者笑道:“太上老君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何謂道?天地之道也,天道也!為醫之人皆知天人合一,天地不過一陰陽,故而《內經》說陰陽為天地之道,萬物綱紀,變化本始,神明之府,數之可百,推之數萬……”
葉無雙道:“原本如此,陰陽本是萬物之道!”
老者道:“即是若此,萬病自然也不離其宗,萬病也在這陰陽之中……”
葉無雙若有所悟,道:“老前輩之意是說,辨病之要就在辨病之陰陽?”
老者讚歎道:“孺子可教!孺子可教!老朽正是此意!病有虛實,原有陰陽,百病總在陰陽之中……”
葉無雙聽得如此高論,此時恰如孔子所言:朝聞道夕死可矣!興奮之情洋溢,不住的點著頭。
老者品了口茶,又接著說道:“為醫者不難用藥,所難著,辨病之陰陽耳!”
葉無雙笑道:“如此說來,六經、八綱、髒腑經絡辨證終究還是落了下層……”
老者頜首笑道:“《黃帝內經》言:善診者,首辨陰陽,陰病治陽,陽病治陰。醫者如此,焉能不手到病除,妙手迴春?”
葉無雙猶如醍醐灌頂,受用無窮,道:“今日聽得前輩一席話,頗有勝讀十年書之感……”
老者微笑不語,替葉無雙斟滿了一杯茶,又才說道:“《傷寒論》言太陽、太陰、少陽、少陰、陽明、厥陰,世人皆以其為六經解之,又有謂傷寒傳足不傳手之說,你怎麽看?”
葉無雙喝了口茶,隻覺這第二杯茶與之前所飲味道大不一樣,道:“依前輩之言,六經當還是兩經,兩經還是一經……”
老者哈哈大笑,道:“說得好,說得妙!不過,老朽看來,這裏的三陰三陽原不是世人所謂之六經!”
葉無雙有些迷惑,問道:“老前輩是說,傷寒論並不是講六經?!”
世人盡知,六經辨證便是出自傷寒論,傷寒論中的六經源於內經。這一點在醫學界,自古至今,幾乎是不容置疑的真理!
而此時,葉無雙居然聽到這位自稱姓張的老者說三陰三陽並不是指人體的六組十二條緊脈係統!
此語一出,頗有石破天驚之勢!
老者見葉無雙的表情幾乎是目瞪口呆,不由得笑了起來。
葉無雙迷惑了好久,任他想破頭皮也悟不出其中道理,故而向老者發問。
老者笑了一陣,站起了身來,在桌子周圍踱著步,慢慢的說道:“你仔細想想三陰三陽為六經的說法是不是有矛盾之處?比如說太陽病,若隻是太陽膀胱經受病,那太陽病中的無汗而喘,汗出而喘這些太陰肺經症狀如何解釋?傷寒,脈結代心動悸,這樣的少陰心經病變又作何解?”
葉無雙想了想,道:“所以,才有人提出了傷寒傳足不傳手,進而發明了溫病傳手不傳足的理論,然而人身本是一個整體,豈會強分手足傳變……”
老者點頭,若有所思的道:“傷寒論又何嚐沒有論述溫病的治法……”
葉無雙似乎沒聽到老者的話,接著問道:“前輩,依我來看,傷寒論也並未完全否認與經脈學說有關,不知是否?”
老者從思緒中迴過神,道:“此言不虛,然三陰三陽是病,不獨指經絡與髒腑,識得這一點,便知仲景用藥之真機!”
葉無雙大喜,他知道老者這是要點撥他仲景立法處方之術,當下起身下拜:“晚輩愚鈍,請前輩開示!”
老者道:“不必如此,起來吧……”
葉無雙起身,恭敬地侍候與老者身旁。
老者望著湛藍的天空,道:“仲景立法處方,不過是遵陰陽為萬病之綱之意,善調陰陽而已……”頓了頓,老者又道“這也是仲景把桂枝湯作為全書第一方的用意所在……”
葉無雙點頭,說道:“前輩所言,正與先師有異曲同工之妙,然又勝過先師所言不啻千倍,先師曾言桂枝湯為群方之主,可治百病……”
老者點著頭,道:“傷寒一書,亦非仲景當初原貌,原書自不可得,亦是天意,所幸存世之書也得其精髓。傷寒一百一十三方中,仲景善用常用者,不過寥寥十餘味,日後你當細讀,玩味,可知其妙……”
葉無雙心下默記著老者的話,點了點頭。
又見老者正色言道:“傷寒一書中,悟得桂枝、四逆、承氣等法之意義,可為上工,年輕人,需用心識之!”
葉無雙道:“前輩教誨,晚輩受益匪淺,當時刻銘記在心……”
老者轉身端起了桌上的茶水,斟了一杯,遞給葉無雙,道:“時候不早了,喝了這杯茶,一直往前走,你便可以迴去了……”
葉無雙雙手接過,飲了杯中之茶,正要說話,不料眼前景象大變,老者早已不知所蹤,葉無雙心下明朗,此間事情必是有杏林前輩顯聖,現身指點與他,於是往空中拜了幾拜,踏步向前而去。
“你醒啦?”小吳撫摸著葉無雙的額頭,顯得有些心疼的說,“這些天看把你給累得,坐著看書都睡著了……”
葉無雙握著吳文婧的手,歉然道:“讓你擔心了,我這一睡,收獲可不小……”
吳文婧仔細看著葉無雙,發覺他整個人跟入夜前很是不一樣,現在明顯精神氣色比剛剛好了很多,不由得有些奇怪。
葉無雙此時四肢百骸有說不出的舒暢,大略是夢中受到了先賢指點,興奮之情一時難以平複。
“對了,你知不知道一個叫做涅陽山的地方?”葉無雙問道。
小吳想了想,道:“涅陽,這個地名很熟悉,我在哪聽過呢?”
葉無雙道:“仔細想想!”
小吳坐在葉無雙身邊,想了一陣,道:“想起來了,我們大學的時候去過河南南陽,參觀醫聖祠,那裏有個地方古代就叫做涅陽!”
葉無雙頓悟,雙手在桌上一按,蹦了起來,興奮的道:“醫聖祠,張仲景,涅陽山,張……我明白了!”
小吳奇怪的問道:“怎麽了?你?”
葉無雙興奮地抱起小吳,親了一口,道:“我見到張仲景了!我夢中見到張仲景了……”
葉無雙夢中所見是否是醫宗聖人張仲景,已無所考證,不得而知了,但這並不妨礙葉無雙對傷寒論新的認識。
隨後,葉無雙對傷寒論做了細讀,羅列總結了傷寒論中方劑組成藥物規律。最後發現,書中所用頻率最高的十餘味藥物之中,溫藥占了絕大部分,寒涼之品僅僅是少數,不難看出,張仲景用藥之意,原在於散寒溫陽益氣為主,推而廣之,說明仲景一部傷寒論自始至終都貫穿著調和陰陽,顧護陽氣的學術思想……
“郭老,您……”葉無雙望著憔悴的郭院長,一時不知該如何說話。
郭老院長麵容瘦削,較日前更顯消瘦。他擺了擺手,笑道:“人生自古誰無死,我的時日無多了,在這有限的生命裏,我得把該做的事情都做完,你不必勸我,我意已決,暫不考慮手術!”
葉無雙一時無言以對,他當然知道,此時,即便是郭老院長接受了手術治療,也是無濟於事,何況手術本身對老人的身體也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癌症這東西,西醫治不好,中醫也不敢說能治好……”郭院長望著天花板,似是自語。
葉無雙歎了口氣,道:“您就別操勞了,歇歇吧!”
郭院長搖了搖頭,道:“要是我歇下來,怕就再也沒機會操勞了,目前國家大力扶持與發展中醫藥,正是中醫複興的大好機遇,我是等不到那一天了,可是你們,正值人生的黃金時間,為了咱們老祖宗幾千年經驗的積累,也得把岐黃術發揚光大呀……”
葉無雙咬了咬牙,道:“依我看,您還是吃點中藥吧,起碼可以改善臨床症狀……”
郭院長慢慢合上了雙眼,冥思了一陣,方才開口道:“再等幾天,等批文與貸款下來再說吧。”
葉無雙沒有說話,半響,又聽郭院長說道:“對了,前幾天新來的那一批醫生咋樣,考核了嗎?”
醫院繼白薇、徐長卿之後,又招了一批年輕的中醫大夫,包括了中醫傷科、外科、婦科、兒科以及針灸推拿的專業,中醫科的人數空前。
葉無雙點頭:“恩,您放心,都是百裏挑一的好手,隻等新大樓完工,就可以走馬上任!”
郭院長笑道:“如此說來,我這邊還得抓緊才行咯,嗬嗬,好,好啊!”
此時的郭院長臉上恢複了神采,病態不複,他這是在燃燒自己最後的生命。想到這些,葉無雙心裏一陣酸緊,內心激蕩不已。
郭院長道:“你忙去吧,這件事,你得替我保密!”
葉無雙鼻子一陣酸,重重地點了點頭,道:“那您注意休息,我先去了……”
郭院長點了點頭,閉上了眼睛。
葉無雙迴到門診,楊老還沒有下班,正在收拾一些書籍。
“師父,還在呢?”葉無雙敲門問道。
楊老放下手中的書,摘下眼鏡,笑道:“哦,我把這些年來我家裏的藏書全搬過來了,醫院不是要蓋中醫大樓嗎,少不了得修個圖書室,我也老了,這些書,就送給你們這些年輕人了。”葉無雙看著桌上的書,少說也有百十來本,好多還是宣紙印刷的線裝本,從泛黃的邊角上看,年代已然是相當的久遠。
“師父,這些,可都是您的寶貝呀!”葉無雙道。
楊老摩挲著這些書,似是慈父撫摸自己子女一般。他道:“沒啥,我就兩女兒,都不是學醫的,等我走了,這些留給她們,興許她們還懶得保管呢,物盡其用嘛……”
葉無雙心中忽然一陣莫名的悸動。
“來,你看看這個……”楊老拿起一本封麵有些殘破的書,遞給了葉無雙。
葉無雙接過這本書,驚道:“這,這是宋版傷寒論嗎!?”
楊老頜首微笑,道:“還記得不,當初你跟我學醫的時候我都沒舍得讓你看?”
葉無雙的手竟有些顫抖,內心狂喜不已。
東漢,張仲景著《傷寒論卒病論》十六卷,其後,多戰亂,散亂、亡佚,後經西晉太醫令王叔和收集、整理、編次,終成《傷寒論》十卷22篇。直到宋朝,皇帝成立了了專門的機構——國家校正醫書局,林憶、孫奇、高保衡等官員校訂了《傷寒論》十卷22篇,並刻印出版。這便是宋版《宋版傷寒論》……
當然,宋版《傷寒論》絕不可能至今存世,今天所謂的宋版,不過是明朝萬曆年間趙開美翻刻的宋治平本《傷寒論》。由於宋版無存世本,故而,又將趙開美本稱之為宋本。
就趙開美本傳世的冊數來看,迄今為止,發現的也不過五部!分別存放於北京、沈陽、上海和台灣的圖書館。
然而,此時葉無雙手中的這一部,的的確確是萬曆年間的刻本!這是楊老家傳的珍寶,從不輕易示人!也就是說,這便是世界上現存的第六部宋版《傷寒論》!
無價之寶!
葉無雙聲音都在打顫:“這,這……”
楊老接過葉無雙手上的書,以黃絹包起,再次轉交給葉無雙。
“小葉啊,這部書,就傳給你了!”楊老語重心長的道,“你作為收藏也好,捐給世人也罷,都隨你意了……”
葉無雙雙手顫抖,小心翼翼的接過來,道:“師父,這,您還是留著吧……”
楊老搖了搖頭,道:“一部傷寒論,我從小就熟讀於心,至今曆曆在目,留著它也沒多大用處,還是交給你吧。好好讀他,你將受益終生……”
葉無雙點著頭,道:“師父,弟子拜謝了!”
道罷,葉無雙便雙膝一屈,跪了下去。
楊老連忙上前扶起,道:“快起來,天色不早了,咱爺倆走吧……”
葉無雙捧著師父傳給他的書,跟在楊老身後,師徒兩一前一後的出了門。
“今天,叫上小吳,去我小女兒家吃個便飯”楊老邊走邊道,“今天,我的幾個女兒都迴家來了,大家聚一聚……”
這一夜,葉無雙與師傅促膝長談,這是多年以來師徒倆第一次如此長久的交換彼此心中對中醫發展的想法,兩人談至東方天空泛出魚白……
第二天,楊老在子女的陪同下迴了鄉裏。
葉無雙本來也打算和楊老迴一趟鄉裏的,正當此時,郭院長來電,說道中醫大樓的款項已然撥了下來,要他去商量建築商招標的事宜。
沒曾想,楊老迴鄉裏之後當夜便與世長辭!
葉無雙聽聞噩耗,悲痛不已,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工作,在小吳的陪同下,前往吊唁。
楊老的家是鑽木混合結構,顯得古樸與簡陋。
天空陰沉沉的,飄著蒙蒙細雨,此時門前倆白燈籠在風中搖曳,大門前挑著紙錢。
葉無雙在小吳的攙扶下進了門,腦中麻木得隻剩下一片空白,深一腳淺一腳的往堂屋走著。
院子裏站滿了前來吊唁的鄉鄰,這些大多都曾經是楊老生前診治過的患者,他們都麵含悲戚之色,相顧無言,許多人仍是熱淚盈眶。
葉無雙進了堂屋,愣住了,堂屋中間擺著楊老的遺像,顯得慈祥而和藹。
葉無雙眼中的淚水猶如潮水般湧了出來,撲通一聲,跪了下去。
“師父!”
楊老的女兒們都穿著孝服,低聲的抽泣著,經葉無雙這麽一聲悲唿,也嚎啕大哭起來……
小吳亦是抑製不住,哭了出來,跪在了葉無雙身邊。
葉無雙重重地磕了幾個響頭,拭去眼角的淚水,站了起來,拿出了早已備好的一件孝服穿在身上,複又跪在了地上。
“師父!弟子來晚了!”葉無雙重重地磕著頭。
楊老的小女兒扶起了葉無雙,默默的抽泣著。
院子裏擺滿了悼唁者送來的花圈、挽聯、挽幛。
葉無雙深吸了幾口氣,穩定了一下自己悲傷的情緒,低聲問道:“師父什麽時候走的?”
楊老的小女兒啜泣著說道:“昨晚上老爺子還有說有笑的,可今早上就沒見他起床,我們發現時,已然是咽了氣了,嗚嗚……塢……我們做女兒的正是不孝,都沒能給他老人家送上終……”
葉無雙努力地眨著眼,不讓淚珠滾出來,道:“我能看看師父嗎?”
楊老此時尚未入殮,皆因楊老平素節儉,懸壺半生,臨了棺木都未能提早置辦,此時楊老安詳的躺在靈堂內,白布遮蓋。
葉無雙顫抖的揭開白布,看著楊老的遺容,胸口劇烈的起伏著,說了一句:“師父是壽終正寢,他去世時不會有痛苦……”
說完,葉無雙蓋上了白布……
下午,棺木從城裏送到了,養老的遺體被請進了棺木,出殯了。
此時,哭聲一片,葉無雙打著幡與穿著重孝的楊老女兒們一同為楊老送殯……
自打楊老辭世,科室裏的人都情緒悲傷,葉無雙更是痛心疾首,神情萎靡。
這天夜裏,葉無雙沒有吃完飯,一個人在書房悶坐。
恍惚間,葉無雙來到了一個深山。
山明水秀,半山上一輪瀑布淩空而下,勢如銀河。
葉無雙信步而行,見瀑布下有一深潭,潭水清幽,潭邊有一草廬,屋頂有陣陣炊煙蜿蜒上升。
想必是此間主人正在燒飯,葉無雙忽覺腹中饑餓,不由得咽了口口水。
“年輕人,你找誰?”草廬門開,現了一位皓發銀首,身著粗布短裝古衣,精神矍鑠的老人家,笑吟吟地問話。
葉無雙禮貌的點了點頭,答道:“老人家,這是什麽地方?”
老者出了門,示意葉無雙在屋前的石凳上就座,說道:“這裏是涅陽山中,老漢我姓張,小夥子怎麽稱唿?”
葉無雙笑道:“原來是張老伯,失禮了,晚輩姓葉,葉無雙……”
老者在葉無雙對麵坐下,笑道:“小夥子有心事?”
葉無雙沒有迴答,怔怔的望著山上的瀑布。
老者沏了一壺茶,品了兩口,又說道:“生老病死本是人生經曆,何必太在意……”
葉無雙心中不由得大吃了吃了一驚,望著老人,問道:“老人家看出來了?!”
老者點頭,道:“來來來,飲茶,飲茶……”
直覺告訴葉無雙,眼前的老人定非凡人,於是他起身下拜,道:“晚輩肉眼凡胎,不知老人家是何方神聖,還請請明示!”
老者扶起了葉無雙,道:“嗬嗬,老漢我不過隻是個普通人……小夥子,你是大夫吧?”
葉無雙點頭,道:“老人家火眼金睛,不知老人家有何指教?”
老者頜首微笑,招唿著葉無雙飲茶,接著問道:“學過《傷寒論》嗎?”
葉無雙道:“以前先師在世之時曾經給晚輩講過……”
老者點了點頭,問道:“可解其中奧妙否?”
葉無雙搖頭:“慚愧,慚愧,晚輩才疏學淺,《傷寒論》本是聖人所著,難窺經旨,焉敢說能解其中奧妙……”
老者哈哈一笑,道:“年輕人,謙遜了,我觀你根骨甚佳,想必也是名譽杏林的高手了吧?”
葉無雙臉上一紅,道:“老前輩謬讚,晚輩不過是學得一些岐黃術的皮毛而已……”
老者道:“生之本,本於陰陽。《內經》言: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欲讀傷寒,明此即可!”
葉無雙聞得此言,耳目頓時為之一新,忙問道:“晚輩愚鈍,尚請前輩開釋……”
老者道:“自漢代以後,岐黃術有六經、八綱、髒腑、氣血津液、衛氣營血、三焦等諸多辨證方法,紛繁複雜,由此也衍生出多個派別……”
葉無雙點頭,道:“先師常言:六經可以鈴百病。辨證論治的始祖當首推醫聖張仲景……”
老者沒有否認,言道:“張仲景在傷寒論自序言: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餘所集,思過半矣。非言六經可治百病,然為醫者須識得‘可見病之源’,千半災難,不越三條,內因、外因、不內外因,凡病因者,無出其右。”
葉無雙知道,中醫學病因學說便是如此,聽老者如是說,心下欽佩之情更勝一層。
老者笑道:“太上老君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何謂道?天地之道也,天道也!為醫之人皆知天人合一,天地不過一陰陽,故而《內經》說陰陽為天地之道,萬物綱紀,變化本始,神明之府,數之可百,推之數萬……”
葉無雙道:“原本如此,陰陽本是萬物之道!”
老者道:“即是若此,萬病自然也不離其宗,萬病也在這陰陽之中……”
葉無雙若有所悟,道:“老前輩之意是說,辨病之要就在辨病之陰陽?”
老者讚歎道:“孺子可教!孺子可教!老朽正是此意!病有虛實,原有陰陽,百病總在陰陽之中……”
葉無雙聽得如此高論,此時恰如孔子所言:朝聞道夕死可矣!興奮之情洋溢,不住的點著頭。
老者品了口茶,又接著說道:“為醫者不難用藥,所難著,辨病之陰陽耳!”
葉無雙笑道:“如此說來,六經、八綱、髒腑經絡辨證終究還是落了下層……”
老者頜首笑道:“《黃帝內經》言:善診者,首辨陰陽,陰病治陽,陽病治陰。醫者如此,焉能不手到病除,妙手迴春?”
葉無雙猶如醍醐灌頂,受用無窮,道:“今日聽得前輩一席話,頗有勝讀十年書之感……”
老者微笑不語,替葉無雙斟滿了一杯茶,又才說道:“《傷寒論》言太陽、太陰、少陽、少陰、陽明、厥陰,世人皆以其為六經解之,又有謂傷寒傳足不傳手之說,你怎麽看?”
葉無雙喝了口茶,隻覺這第二杯茶與之前所飲味道大不一樣,道:“依前輩之言,六經當還是兩經,兩經還是一經……”
老者哈哈大笑,道:“說得好,說得妙!不過,老朽看來,這裏的三陰三陽原不是世人所謂之六經!”
葉無雙有些迷惑,問道:“老前輩是說,傷寒論並不是講六經?!”
世人盡知,六經辨證便是出自傷寒論,傷寒論中的六經源於內經。這一點在醫學界,自古至今,幾乎是不容置疑的真理!
而此時,葉無雙居然聽到這位自稱姓張的老者說三陰三陽並不是指人體的六組十二條緊脈係統!
此語一出,頗有石破天驚之勢!
老者見葉無雙的表情幾乎是目瞪口呆,不由得笑了起來。
葉無雙迷惑了好久,任他想破頭皮也悟不出其中道理,故而向老者發問。
老者笑了一陣,站起了身來,在桌子周圍踱著步,慢慢的說道:“你仔細想想三陰三陽為六經的說法是不是有矛盾之處?比如說太陽病,若隻是太陽膀胱經受病,那太陽病中的無汗而喘,汗出而喘這些太陰肺經症狀如何解釋?傷寒,脈結代心動悸,這樣的少陰心經病變又作何解?”
葉無雙想了想,道:“所以,才有人提出了傷寒傳足不傳手,進而發明了溫病傳手不傳足的理論,然而人身本是一個整體,豈會強分手足傳變……”
老者點頭,若有所思的道:“傷寒論又何嚐沒有論述溫病的治法……”
葉無雙似乎沒聽到老者的話,接著問道:“前輩,依我來看,傷寒論也並未完全否認與經脈學說有關,不知是否?”
老者從思緒中迴過神,道:“此言不虛,然三陰三陽是病,不獨指經絡與髒腑,識得這一點,便知仲景用藥之真機!”
葉無雙大喜,他知道老者這是要點撥他仲景立法處方之術,當下起身下拜:“晚輩愚鈍,請前輩開示!”
老者道:“不必如此,起來吧……”
葉無雙起身,恭敬地侍候與老者身旁。
老者望著湛藍的天空,道:“仲景立法處方,不過是遵陰陽為萬病之綱之意,善調陰陽而已……”頓了頓,老者又道“這也是仲景把桂枝湯作為全書第一方的用意所在……”
葉無雙點頭,說道:“前輩所言,正與先師有異曲同工之妙,然又勝過先師所言不啻千倍,先師曾言桂枝湯為群方之主,可治百病……”
老者點著頭,道:“傷寒一書,亦非仲景當初原貌,原書自不可得,亦是天意,所幸存世之書也得其精髓。傷寒一百一十三方中,仲景善用常用者,不過寥寥十餘味,日後你當細讀,玩味,可知其妙……”
葉無雙心下默記著老者的話,點了點頭。
又見老者正色言道:“傷寒一書中,悟得桂枝、四逆、承氣等法之意義,可為上工,年輕人,需用心識之!”
葉無雙道:“前輩教誨,晚輩受益匪淺,當時刻銘記在心……”
老者轉身端起了桌上的茶水,斟了一杯,遞給葉無雙,道:“時候不早了,喝了這杯茶,一直往前走,你便可以迴去了……”
葉無雙雙手接過,飲了杯中之茶,正要說話,不料眼前景象大變,老者早已不知所蹤,葉無雙心下明朗,此間事情必是有杏林前輩顯聖,現身指點與他,於是往空中拜了幾拜,踏步向前而去。
“你醒啦?”小吳撫摸著葉無雙的額頭,顯得有些心疼的說,“這些天看把你給累得,坐著看書都睡著了……”
葉無雙握著吳文婧的手,歉然道:“讓你擔心了,我這一睡,收獲可不小……”
吳文婧仔細看著葉無雙,發覺他整個人跟入夜前很是不一樣,現在明顯精神氣色比剛剛好了很多,不由得有些奇怪。
葉無雙此時四肢百骸有說不出的舒暢,大略是夢中受到了先賢指點,興奮之情一時難以平複。
“對了,你知不知道一個叫做涅陽山的地方?”葉無雙問道。
小吳想了想,道:“涅陽,這個地名很熟悉,我在哪聽過呢?”
葉無雙道:“仔細想想!”
小吳坐在葉無雙身邊,想了一陣,道:“想起來了,我們大學的時候去過河南南陽,參觀醫聖祠,那裏有個地方古代就叫做涅陽!”
葉無雙頓悟,雙手在桌上一按,蹦了起來,興奮的道:“醫聖祠,張仲景,涅陽山,張……我明白了!”
小吳奇怪的問道:“怎麽了?你?”
葉無雙興奮地抱起小吳,親了一口,道:“我見到張仲景了!我夢中見到張仲景了……”
葉無雙夢中所見是否是醫宗聖人張仲景,已無所考證,不得而知了,但這並不妨礙葉無雙對傷寒論新的認識。
隨後,葉無雙對傷寒論做了細讀,羅列總結了傷寒論中方劑組成藥物規律。最後發現,書中所用頻率最高的十餘味藥物之中,溫藥占了絕大部分,寒涼之品僅僅是少數,不難看出,張仲景用藥之意,原在於散寒溫陽益氣為主,推而廣之,說明仲景一部傷寒論自始至終都貫穿著調和陰陽,顧護陽氣的學術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