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台穀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腺外前廉,上肩,出筋骨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人缺盆,絡肺,下隔,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顆,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挨鼻孔。 ――――《靈樞―經脈第十》
------------------------------------
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候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唐代元和年間,秀才崔郊與其姑母的一個婢女互生情愫,互相愛慕,但是後來婢女卻被賣給了顯貴於某。崔郊悲傷悵惘不已。一年寒食節(四月四日),清明節的前一天,偶爾外出的婢女,邂逅了崔郊,崔郊百感交集,寫下此詩。
從此蕭郎是路人啊,蕭郎隻是一個普通代詞而已,此時此刻,換作“葉郎”似乎更合情景。
葉無雙眼睜睜看著上官冰兒被侯府的花轎接走,其中滋味又豈能用語言表達描述!
上官冰兒沒有哭,她的眼淚早流盡了,反而悲極而喜!
嗩呐吹,花轎起,鑼鼓響,喜炮鳴。
葉無雙本來敬獻給太宗皇帝用來製造武器的黑火藥被長安巧匠製成了鞭炮!
這真是對葉無雙絕妙的諷刺!
為他人做嫁衣……
在上官冰兒的懇求下,本來沒有打算參加婚禮的他最終還是去了……
鑼鼓喧天,喜炮不斷,空氣中充滿了濃濃的火藥味,葉無雙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像這火炮一樣爆炸!
魯迅先生說得好,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然而,他呢,他什麽也沒有做,隻是機械地坐在送親的駿馬上,呆呆地望著街道兩旁看熱鬧的人們,偶爾,還笑上一笑!
侯大公子倒是真開心,那張臉笑得燦爛而絢麗,甚至有些扭曲變形,他不住地向兩旁的人們揮手致謝,那感覺就像視察工作的官員,傲慢而又不失禮節……
嗩呐震天響,直震得葉無雙耳膜嗡嗡的響個不停,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現在在想些什麽,是小吳還是冰兒?
小吳會不會也有一天會這樣?
慢慢地,他的眼睛模糊了,似乎現在就是自己在給小吳送親。也許,小吳與冰兒就是一個人!
他不知道,也許是吧,自己錯過了小吳,沒有想到,又錯過了冰兒……
他的心,他的肉,他的骨頭,他的一切一切,全碎了!
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時。
不止是女人傷心流淚,人說女人是水做的,其實男人也一樣,每個人的心靈都有自己脆弱的一麵,一旦這個點被捅到,他就會傷心,一傷心他就會流淚。
女人,又尤其是好女人,永遠是有情有義的男人的致命弱點!
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有人說男人是山,那麽能把這座山扳倒的就隻有女人,要不怎麽會有個“婦”字?
葉無雙不是聖人,更不是神人,他依然逃不脫這個宿命。
他哭了,的確是哭了,是是傷心難過還是追悔莫及?
也許都有!
人成各,今非昨。
看著一對新人拜天地,葉無雙拚命地熬住,牙關緊鎖,繃緊了麵皮,閉上了眼睛,淚水還是從他眼角跑了出來,兩顆大淚珠離開了眼睛,亮晶晶的慢慢地順著兩頰流了下來。
他轉過身,長歎一口氣……
********
葉無雙病了,太醫們束手無策,誰都知道心病難醫啊。
酒能消愁,千古不變。
有道是:斷送一生惟有,破除萬事無過。花開如綺鳥能歌,不飲旁人笑我。憤恨憑他驅遣,憂愁賴爾消磨。杯行到手莫辭多,一覺醉鄉高臥。
那葫蘆波若湯派上了用場。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葉無雙大囗的喝著那波若湯,喝得急了,不期嗆到了氣管裏麵,他大聲地咳嗽起來,一直咳嗽使得他蒼白的臉上,泛起一絲嫣紅……
奇怪的是,那波若湯似乎取之不盡,喝之不完,小小的一個葫蘆,竟然有如此奇妙!
這幾口波若湯下肚,葉無雙便沒有了憂愁,他蒼白的臉上竟然洋溢著微笑,那雙本已像死魚一般無神的眼睛,變得溫柔而靈活,充滿了令人愉快的活力。
三杯飲飽後,一枕黑甜餘。
葉無雙打了一個哈欠,,他有些困了,他長長地伸了個懶腰,幾天以來都沒有睡好覺了。
老爺,老爺,醒醒,醒醒……
葉無雙慵懶的睜開眼,望了那仆人一眼,有什麽事?沒見我剛躺下嗎?
仆人迴道,老爺,上官姑娘在書房等你呢?
葉無雙信不過自己的耳朵,翻身坐起,眼中閃爍著光芒,你說什麽?
仆人又重複了一遍,老爺,上官姑娘在書房等你呢?
葉無雙大喜過望,竟然鞋都沒有穿,便跑出了臥室。
長挑身材,溫柔沉默,觀之可親,那上官冰兒正在書房看書呢。
葉無雙喜不自禁,滿心歡喜的叫道,冰兒!
上官冰兒聽聞叫聲,迴眸一笑,溫柔的道,你來了,我等你半天了呢!
葉無雙有些慚愧,道,剛剛小睡一會,讓你久候了。
上官冰兒柔聲答道,沒有關係,今天,你給我說什麽呢?
葉無雙想了想,問道,我上次說到哪裏來著?
上官冰兒佯嗔道,每次都來問我,我怎麽知道,哼!
葉無雙一愣,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卻聽冰兒笑道,跟你鬧著玩呢,不是說到診脈了麽?
葉無雙如釋重負,連忙道,對對對,診脈,診脈,這脈有六綱:浮沉遲數虛實。診脈有舉(輕取)、按(重指力)、尋(改變指力或移動手指尋找)的不同。
浮脈,輕取即得,重按反減,浮脈主表證;沉脈,輕取不得,重按方覺,為裏證的主脈;人一唿一吸脈來四到五次,不足四次者(少於60次)為遲,遲為寒證的主脈,超過五次以上者(大於90次)為數,數為熱證主脈;一切無力脈的總稱為虛,多見於氣血二虛;脈象有力,指下搏動明顯為實,主實證。
這六脈最為常見,是首學之人必須明白的……
上官冰兒聽得有些迷茫,問道,什麽樣的又叫表證、裏證……
葉無雙答道,表證,是邪氣從皮毛口鼻而入侵人體,病在肌表,病程短、惡寒是其特點;裏證病變部位在髒腑氣血,病程較長;寒證是受寒或陽氣不足時所表現的證候,以(寒)冷、(口)淡、(痰、涎、涕)稀、(苔)潤、(安)靜為特征;熱證是受熱邪或陽氣亢盛陰液不足所表現的證候,以(發)熱、(麵)赤、(痰、涎、涕)稠、(口、舌)燥、(多)動為特征。
上官冰兒點著頭,又問道,就是這麽簡單嗎?
葉無雙笑道,哪裏會有這麽容易,不然的話人人都是大夫了,這些都是最基本不過的了,脈有二十八種之多,這六脈不過是提綱挈領罷了。
上官冰兒吐吐舌頭,道,那也忒複雜了點!
葉無雙道,正因為複雜,所以古往今來沒有多少名醫,後人也是不願繼承了哦。
上官冰兒吃吃一笑,說了那麽多,我還是沒有什麽體會,所以,你全白說了,嗬嗬……
葉無雙很理解的點著頭,診脈這個東西,本就是心中了了而指下難明,不經實踐,全是空談,說到底,我現在也沒有什麽明確的映像。
上官冰兒嫣然一笑,道,你該喝那波若湯了呢……
葉無雙頭一陣痛,原來碰到了桌子,恍然大悟,原來是南柯一夢!
夢中一切,曆曆在目,迴想起來,心中不覺又是一陣難過,拎起那波若湯,又灌了幾大口……
他正喝得痛快,門外仆人進來報道,老爺,青州從事與平原督郵二位大人求見。
青州從事,平原督郵,葉無雙與這二人似乎並無交情,甚至說根本連麵都沒有見過才對!
葉無雙不知二人見他有何公幹,懶懶的說了一聲,請進來!
話未畢,卻見到門口進來兩人,一個衣著華麗,腰間一條玉帶,另一個普通朝服,腰間一條金帶,二人均是笑容滿麵。
唐代有“大帶製度”的規定,以帶上的裝飾品質地和數量區別官品等級。文武官員三品以上佩玉帶、四、五品官佩金帶,六、七品官佩銀帶,而平民百姓隻能佩銅、鐵製的小刀等物件。
是以葉無雙一眼便看出那玉帶主人便是那青州從事,二人進屋後與葉無雙行了禮,便分賓主坐下。
葉無雙問道,二位大人見本官不知有何公事?
那青州從事起身答道,下官等人對大人仰慕已久,日夜想求見大人,奈何一直無緣,幸得今日方才有了機會。
葉無雙不解,問到,此話怎講?
那平原督郵答道,大人向來對我等俱是拒之門外,近日若非波若湯之助,我二人恐永無麵見大人之日。
葉無雙奇道,這與波若湯何幹啊?
那青州從事從袖口取出一個扁扁的酒壺來,道,我等皆是此道中人,大人若非喜好上這波若湯,我等豈能與大人相見?
----------------------------------------------------
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額中,旁納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狹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發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隔,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裏,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牌關,抵伏兔,下膝腹中,下循髒外廉,下足附,入中指內間;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跳上,人大指間,出其端。 ――――《靈樞―經脈第十》
---------------------------------------------
卻說那平原督郵一看那青州從事拿出酒來,也慌忙從袖口取出一個瓷瓶,對葉無雙道,請大人嚐嚐下官這壺酒如何?
葉無雙欣然接過,撥開瓶蓋,便有一股酒香飄出,但是他隻喝上一口,便皺起眉頭,齜牙咧嘴地道,不好喝,不好喝,這簡直就是街邊小酒,壞酒,壞酒!
那平原督郵一看,忙上前道,大人息怒,且嚐嚐下官的這一壺。
葉無雙放下手中酒瓶,接過那從事之酒,酒香芬芳透腦,香不可當,嗅了這味,隻覺喉嚨發癢,不覺飲上一口,直讚道,不意世間競有如此美酒,好酒,好酒……
正飲酒時,門外又來一人,書生打扮,略顯窮酸,口中道,有酒無菜,其會盡興?
三人望著那窮酸秀才,齊聲問道,你是何人?
那窮秀才嗬嗬一笑,答道,不才區區在下姓曲,列為大人叫我曲秀才便是。
那曲秀才也不多言,徑直走到桌前,拿起那平原督郵的酒飲了一口,便啪地仍在地上,道,如此俗物,難登大雅之堂,且看我這一壺!
三人俱是眼望著他,隻見他拿出一個小壺,在手上揚了揚,道,此酒名喚醍醐,實屬人間之極品,來來來,三位大人一起嚐嚐。
那青州從事與平原督郵均是雙眼直直盯住那醍醐酒,不住地舔著嘴唇,卻又不敢上前。
葉無雙嘿嘿一笑,兩位坐下,待我吩咐下人做上幾道小菜,小酌一番。
兩人喜得眉開眼笑,樂不可支,搓著雙手便坐了下來。
剛一坐下,仆人便已將菜上齊。
幾人有說有笑,先是款斟漫飲,次漸談至興濃,觥籌交錯,開懷痛飲。
那曲秀才雖說窮酸,倒是也有幾分才氣,忽地詩興大發,口中竟做起詩來。
曲秀才飲了幾杯,口中念道,天子唿來不上船,自道臣是酒中仙。
葉無雙尚未喝醉,嗬嗬一笑,你這說的是詩仙李白了,嗬嗬,好詩好詩……又轉念想道,這不是杜甫的詩句嗎?
青州從事與平原督郵一聽,不解問道,不知那詩仙又是何人?
葉無雙笑道,也是此道中人,還是一個高人!
那曲秀才謙然一笑,想那詩仙尚未出世,在下到把詩先作了,見笑見笑。兩杯過後,又吟道,一醉解千愁,醉死當封候。嗬嗬……
三人大笑,葉無雙道,既然說到詩仙,在下獻醜,先把那詩仙的詩也作了?
曲秀才撫掌笑道,妙極,妙極!
葉無雙咳嗽一聲,吟道,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多煩憂。長風千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曲秀才道,這是《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了,好,好一句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多煩憂,好一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幾人飲得痛快淋漓,門外又來一位大人,自稱是天祿大夫……
四人不解,問道,天祿大夫?
那天祿大夫笑道,下官乃是隋朝末年,王世充所封天祿大夫。
四人大笑,原來如此……
********************
那葉府下人見老爺整天在屋裏瘋瘋癲癲,一個人怡然自得,不覺為他不值。
幾人正在院外閑坐之時忽聽見那內侍太監匆匆進門,問道,快請你家老爺出來,皇上有口諭!
那看門仆人有些無奈,道,如今老爺連我們都不認識了,皇上還喚他做甚?
內侍太監不解地問,你家老爺究竟如何了,兩月未曾上朝了!
看門人懶洋洋地答道,老爺傻了呢!
內侍太監不信,好端端的一個人,怎麽就傻了?
看門人道,公公如果不信,我這就領你去看。
內侍太監隨著看門人到了葉無雙門外,卻聽裏麵說道,天祿大夫今日帶來這忘憂物果然是極品,來來來,與青州從事和平原督郵二位大人滿上,一起嚐嚐!
那太監從門縫中看時,見那葉無雙一人有說有笑,瘋瘋癲癲,隻顧喝酒。
太監問道,這是怎麽迴事?
看門人也不知道,隻是歎道,上官小姐嫁入候府之後,大人天天都是這樣,唉,造孽哦。
太監聽了,也是不語,沉吟片刻,最終還是敲門叫道,葉大人,葉大人……
葉無雙聽見叫聲,不覺怒道,哪裏來的俗人,攪擾我等雅興!
那太監愣了一愣,麵帶微笑地迴道,葉大人,是奴才,皇上口諭召您進宮呢。
葉無雙哈哈一笑,朗聲說道,天子唿來不上朝,自言臣是酒中仙。哈哈哈……
那太監又道,大人,奴才在外邊侯著你您。
卻聽葉無雙在裏麵道,幾位稍等,待我打發走這人,咱們再飲不遲。
吱的一聲,門開了,葉無雙探出一個腦袋來,問道,皇上召我何事啊?
太監見他並不像是喝醉的樣子,不禁有些奇怪,道,皇上近日腹中陣痛,腹瀉頻繁,苦不堪言那……
葉無雙一倒也沒有糊塗,問道,此時正當夏秋之際,莫非是患上痢疾了麽?
那太監把手中的拂塵抖了抖,顯得有些著急,道,誰說不是呢?可是太醫們就是束手無策哪,不然皇上也不會派奴才來召您入宮呀。
葉無雙道,我這裏暫時走不開,你也瞧見了,我這正忙著呢?
太監一聽這話,就知道他又犯糊塗了,道,那大人可有什麽兩全其美的辦法麽?這皇上萬金之體,哎喲,可經不起那折騰……
葉無雙想了想,想起一個人來,說道,你往西門去,那裏有個“濟仁堂”,坐堂先生醫術尤在我之上,你帶他入宮去替皇上看看。就這樣,裏麵叫我了……
不等太監迴答,葉無雙已將門關上,太監又聽裏麵道,來來來,將進酒,杯莫停……接著喝……
太監無奈地搖著頭,往西門“濟仁堂”而去……
******
那張青城聽聞葉大人舉薦他為皇上診病,又驚又喜,精心打扮了一番,方才隨著內侍太監入宮。
太宗見葉無雙未曾進宮,頗為生氣,問那太監道,葉無雙在作些什麽,不上朝倒也罷了,為何連朕的口諭也不遵了,難道他想抗旨不成!?
太監迴道,陛下,作孽哦,那葉大人自打上官冰兒入嫁侯府之後整個人都傻了,瘋瘋癲癲的……
太宗有些奇怪,喃喃自語道,難道他果真與那上官冰兒有情?想了一會又問太監道,他現在是何模樣?
大監迴道,他如今一個人躲在房中,自言自語,說什麽青州從事、平原督郵、天祿大夫、忘憂物之類的瘋話,造孽啊…
太宗一聽,沉吟不語,思索了半天才道,哪來什麽從事督郵與大夫,這些與那忘憂物一樣,全都是酒的別稱而已,他這是借酒澆愁啊…半響,又才問道,那張青城又是何人?
太監道,那人本是西門內濟仁堂的坐堂先生,葉大人說此人醫道尚且在他之上,奴才見葉大人說話神色不像瘋的,鬥膽把這人帶進了宮裏…
太宗歎了口氣,也罷,讓他進來吧…
那張青城戰戰兢兢,兩腿哆嗦不已,舌頭也似乎不聽使喚,草…草民,張,青城,叩,叩見皇上…
太宗不覺一笑,問道,莫非你是個結巴麽?
張青城俯在地上答道,迴,迴皇上的,的話,不,不是…
太宗又笑了笑,溫和地說道,起來吧,替朕瞧瞧…
張青城哆嗦著站起,太宗皇帝已然將手放在了事先準備好的脈枕上。
顫栗地診完皇上的脈搏,張青城心中已有了數,也不再似先前那般害怕,於是又問太宗道,請問皇上腹痛如何?
太宗道,朕時覺腹中冷痛,腹瀉不止,已有月餘,太醫們說是痢疾,也用了不少方子,竟是沒有效果…
張青城想了想,說道,陛下是寒邪客於腸胃,氣血滯澀,所以腸胃功能失常,寒性收引,故而腹中冷痛,氣血滯澀故而出恭大解之時有裏急後重之感。今觀陛下苔色白,脈沉緊,沉者主裏,緊者主寒主痛,當是寒邪無疑。
太宗覺得此人說得頗有道理,又與那葉無雙論病有幾分相似,於是問道,那你與朕處一方如何?
張青城躬身道,陛下隻需將馬乳與數錢畢撥同煮,服下馬乳即可…太宗問道,就如此簡單?
張青城答道,陛下有所不知,蓽撥味辛,性溫無毒,能溫中散寒,止瀉止痛;馬乳味甘,能調和脾胃。陛下之病,僅此二藥就足以,常言道:是藥三分毒,用藥如用兵,在精不在多…
------------------------------------
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候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唐代元和年間,秀才崔郊與其姑母的一個婢女互生情愫,互相愛慕,但是後來婢女卻被賣給了顯貴於某。崔郊悲傷悵惘不已。一年寒食節(四月四日),清明節的前一天,偶爾外出的婢女,邂逅了崔郊,崔郊百感交集,寫下此詩。
從此蕭郎是路人啊,蕭郎隻是一個普通代詞而已,此時此刻,換作“葉郎”似乎更合情景。
葉無雙眼睜睜看著上官冰兒被侯府的花轎接走,其中滋味又豈能用語言表達描述!
上官冰兒沒有哭,她的眼淚早流盡了,反而悲極而喜!
嗩呐吹,花轎起,鑼鼓響,喜炮鳴。
葉無雙本來敬獻給太宗皇帝用來製造武器的黑火藥被長安巧匠製成了鞭炮!
這真是對葉無雙絕妙的諷刺!
為他人做嫁衣……
在上官冰兒的懇求下,本來沒有打算參加婚禮的他最終還是去了……
鑼鼓喧天,喜炮不斷,空氣中充滿了濃濃的火藥味,葉無雙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像這火炮一樣爆炸!
魯迅先生說得好,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然而,他呢,他什麽也沒有做,隻是機械地坐在送親的駿馬上,呆呆地望著街道兩旁看熱鬧的人們,偶爾,還笑上一笑!
侯大公子倒是真開心,那張臉笑得燦爛而絢麗,甚至有些扭曲變形,他不住地向兩旁的人們揮手致謝,那感覺就像視察工作的官員,傲慢而又不失禮節……
嗩呐震天響,直震得葉無雙耳膜嗡嗡的響個不停,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現在在想些什麽,是小吳還是冰兒?
小吳會不會也有一天會這樣?
慢慢地,他的眼睛模糊了,似乎現在就是自己在給小吳送親。也許,小吳與冰兒就是一個人!
他不知道,也許是吧,自己錯過了小吳,沒有想到,又錯過了冰兒……
他的心,他的肉,他的骨頭,他的一切一切,全碎了!
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時。
不止是女人傷心流淚,人說女人是水做的,其實男人也一樣,每個人的心靈都有自己脆弱的一麵,一旦這個點被捅到,他就會傷心,一傷心他就會流淚。
女人,又尤其是好女人,永遠是有情有義的男人的致命弱點!
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有人說男人是山,那麽能把這座山扳倒的就隻有女人,要不怎麽會有個“婦”字?
葉無雙不是聖人,更不是神人,他依然逃不脫這個宿命。
他哭了,的確是哭了,是是傷心難過還是追悔莫及?
也許都有!
人成各,今非昨。
看著一對新人拜天地,葉無雙拚命地熬住,牙關緊鎖,繃緊了麵皮,閉上了眼睛,淚水還是從他眼角跑了出來,兩顆大淚珠離開了眼睛,亮晶晶的慢慢地順著兩頰流了下來。
他轉過身,長歎一口氣……
********
葉無雙病了,太醫們束手無策,誰都知道心病難醫啊。
酒能消愁,千古不變。
有道是:斷送一生惟有,破除萬事無過。花開如綺鳥能歌,不飲旁人笑我。憤恨憑他驅遣,憂愁賴爾消磨。杯行到手莫辭多,一覺醉鄉高臥。
那葫蘆波若湯派上了用場。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葉無雙大囗的喝著那波若湯,喝得急了,不期嗆到了氣管裏麵,他大聲地咳嗽起來,一直咳嗽使得他蒼白的臉上,泛起一絲嫣紅……
奇怪的是,那波若湯似乎取之不盡,喝之不完,小小的一個葫蘆,竟然有如此奇妙!
這幾口波若湯下肚,葉無雙便沒有了憂愁,他蒼白的臉上竟然洋溢著微笑,那雙本已像死魚一般無神的眼睛,變得溫柔而靈活,充滿了令人愉快的活力。
三杯飲飽後,一枕黑甜餘。
葉無雙打了一個哈欠,,他有些困了,他長長地伸了個懶腰,幾天以來都沒有睡好覺了。
老爺,老爺,醒醒,醒醒……
葉無雙慵懶的睜開眼,望了那仆人一眼,有什麽事?沒見我剛躺下嗎?
仆人迴道,老爺,上官姑娘在書房等你呢?
葉無雙信不過自己的耳朵,翻身坐起,眼中閃爍著光芒,你說什麽?
仆人又重複了一遍,老爺,上官姑娘在書房等你呢?
葉無雙大喜過望,竟然鞋都沒有穿,便跑出了臥室。
長挑身材,溫柔沉默,觀之可親,那上官冰兒正在書房看書呢。
葉無雙喜不自禁,滿心歡喜的叫道,冰兒!
上官冰兒聽聞叫聲,迴眸一笑,溫柔的道,你來了,我等你半天了呢!
葉無雙有些慚愧,道,剛剛小睡一會,讓你久候了。
上官冰兒柔聲答道,沒有關係,今天,你給我說什麽呢?
葉無雙想了想,問道,我上次說到哪裏來著?
上官冰兒佯嗔道,每次都來問我,我怎麽知道,哼!
葉無雙一愣,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卻聽冰兒笑道,跟你鬧著玩呢,不是說到診脈了麽?
葉無雙如釋重負,連忙道,對對對,診脈,診脈,這脈有六綱:浮沉遲數虛實。診脈有舉(輕取)、按(重指力)、尋(改變指力或移動手指尋找)的不同。
浮脈,輕取即得,重按反減,浮脈主表證;沉脈,輕取不得,重按方覺,為裏證的主脈;人一唿一吸脈來四到五次,不足四次者(少於60次)為遲,遲為寒證的主脈,超過五次以上者(大於90次)為數,數為熱證主脈;一切無力脈的總稱為虛,多見於氣血二虛;脈象有力,指下搏動明顯為實,主實證。
這六脈最為常見,是首學之人必須明白的……
上官冰兒聽得有些迷茫,問道,什麽樣的又叫表證、裏證……
葉無雙答道,表證,是邪氣從皮毛口鼻而入侵人體,病在肌表,病程短、惡寒是其特點;裏證病變部位在髒腑氣血,病程較長;寒證是受寒或陽氣不足時所表現的證候,以(寒)冷、(口)淡、(痰、涎、涕)稀、(苔)潤、(安)靜為特征;熱證是受熱邪或陽氣亢盛陰液不足所表現的證候,以(發)熱、(麵)赤、(痰、涎、涕)稠、(口、舌)燥、(多)動為特征。
上官冰兒點著頭,又問道,就是這麽簡單嗎?
葉無雙笑道,哪裏會有這麽容易,不然的話人人都是大夫了,這些都是最基本不過的了,脈有二十八種之多,這六脈不過是提綱挈領罷了。
上官冰兒吐吐舌頭,道,那也忒複雜了點!
葉無雙道,正因為複雜,所以古往今來沒有多少名醫,後人也是不願繼承了哦。
上官冰兒吃吃一笑,說了那麽多,我還是沒有什麽體會,所以,你全白說了,嗬嗬……
葉無雙很理解的點著頭,診脈這個東西,本就是心中了了而指下難明,不經實踐,全是空談,說到底,我現在也沒有什麽明確的映像。
上官冰兒嫣然一笑,道,你該喝那波若湯了呢……
葉無雙頭一陣痛,原來碰到了桌子,恍然大悟,原來是南柯一夢!
夢中一切,曆曆在目,迴想起來,心中不覺又是一陣難過,拎起那波若湯,又灌了幾大口……
他正喝得痛快,門外仆人進來報道,老爺,青州從事與平原督郵二位大人求見。
青州從事,平原督郵,葉無雙與這二人似乎並無交情,甚至說根本連麵都沒有見過才對!
葉無雙不知二人見他有何公幹,懶懶的說了一聲,請進來!
話未畢,卻見到門口進來兩人,一個衣著華麗,腰間一條玉帶,另一個普通朝服,腰間一條金帶,二人均是笑容滿麵。
唐代有“大帶製度”的規定,以帶上的裝飾品質地和數量區別官品等級。文武官員三品以上佩玉帶、四、五品官佩金帶,六、七品官佩銀帶,而平民百姓隻能佩銅、鐵製的小刀等物件。
是以葉無雙一眼便看出那玉帶主人便是那青州從事,二人進屋後與葉無雙行了禮,便分賓主坐下。
葉無雙問道,二位大人見本官不知有何公事?
那青州從事起身答道,下官等人對大人仰慕已久,日夜想求見大人,奈何一直無緣,幸得今日方才有了機會。
葉無雙不解,問到,此話怎講?
那平原督郵答道,大人向來對我等俱是拒之門外,近日若非波若湯之助,我二人恐永無麵見大人之日。
葉無雙奇道,這與波若湯何幹啊?
那青州從事從袖口取出一個扁扁的酒壺來,道,我等皆是此道中人,大人若非喜好上這波若湯,我等豈能與大人相見?
----------------------------------------------------
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額中,旁納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狹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發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隔,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裏,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牌關,抵伏兔,下膝腹中,下循髒外廉,下足附,入中指內間;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跳上,人大指間,出其端。 ――――《靈樞―經脈第十》
---------------------------------------------
卻說那平原督郵一看那青州從事拿出酒來,也慌忙從袖口取出一個瓷瓶,對葉無雙道,請大人嚐嚐下官這壺酒如何?
葉無雙欣然接過,撥開瓶蓋,便有一股酒香飄出,但是他隻喝上一口,便皺起眉頭,齜牙咧嘴地道,不好喝,不好喝,這簡直就是街邊小酒,壞酒,壞酒!
那平原督郵一看,忙上前道,大人息怒,且嚐嚐下官的這一壺。
葉無雙放下手中酒瓶,接過那從事之酒,酒香芬芳透腦,香不可當,嗅了這味,隻覺喉嚨發癢,不覺飲上一口,直讚道,不意世間競有如此美酒,好酒,好酒……
正飲酒時,門外又來一人,書生打扮,略顯窮酸,口中道,有酒無菜,其會盡興?
三人望著那窮酸秀才,齊聲問道,你是何人?
那窮秀才嗬嗬一笑,答道,不才區區在下姓曲,列為大人叫我曲秀才便是。
那曲秀才也不多言,徑直走到桌前,拿起那平原督郵的酒飲了一口,便啪地仍在地上,道,如此俗物,難登大雅之堂,且看我這一壺!
三人俱是眼望著他,隻見他拿出一個小壺,在手上揚了揚,道,此酒名喚醍醐,實屬人間之極品,來來來,三位大人一起嚐嚐。
那青州從事與平原督郵均是雙眼直直盯住那醍醐酒,不住地舔著嘴唇,卻又不敢上前。
葉無雙嘿嘿一笑,兩位坐下,待我吩咐下人做上幾道小菜,小酌一番。
兩人喜得眉開眼笑,樂不可支,搓著雙手便坐了下來。
剛一坐下,仆人便已將菜上齊。
幾人有說有笑,先是款斟漫飲,次漸談至興濃,觥籌交錯,開懷痛飲。
那曲秀才雖說窮酸,倒是也有幾分才氣,忽地詩興大發,口中竟做起詩來。
曲秀才飲了幾杯,口中念道,天子唿來不上船,自道臣是酒中仙。
葉無雙尚未喝醉,嗬嗬一笑,你這說的是詩仙李白了,嗬嗬,好詩好詩……又轉念想道,這不是杜甫的詩句嗎?
青州從事與平原督郵一聽,不解問道,不知那詩仙又是何人?
葉無雙笑道,也是此道中人,還是一個高人!
那曲秀才謙然一笑,想那詩仙尚未出世,在下到把詩先作了,見笑見笑。兩杯過後,又吟道,一醉解千愁,醉死當封候。嗬嗬……
三人大笑,葉無雙道,既然說到詩仙,在下獻醜,先把那詩仙的詩也作了?
曲秀才撫掌笑道,妙極,妙極!
葉無雙咳嗽一聲,吟道,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多煩憂。長風千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曲秀才道,這是《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了,好,好一句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多煩憂,好一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幾人飲得痛快淋漓,門外又來一位大人,自稱是天祿大夫……
四人不解,問道,天祿大夫?
那天祿大夫笑道,下官乃是隋朝末年,王世充所封天祿大夫。
四人大笑,原來如此……
********************
那葉府下人見老爺整天在屋裏瘋瘋癲癲,一個人怡然自得,不覺為他不值。
幾人正在院外閑坐之時忽聽見那內侍太監匆匆進門,問道,快請你家老爺出來,皇上有口諭!
那看門仆人有些無奈,道,如今老爺連我們都不認識了,皇上還喚他做甚?
內侍太監不解地問,你家老爺究竟如何了,兩月未曾上朝了!
看門人懶洋洋地答道,老爺傻了呢!
內侍太監不信,好端端的一個人,怎麽就傻了?
看門人道,公公如果不信,我這就領你去看。
內侍太監隨著看門人到了葉無雙門外,卻聽裏麵說道,天祿大夫今日帶來這忘憂物果然是極品,來來來,與青州從事和平原督郵二位大人滿上,一起嚐嚐!
那太監從門縫中看時,見那葉無雙一人有說有笑,瘋瘋癲癲,隻顧喝酒。
太監問道,這是怎麽迴事?
看門人也不知道,隻是歎道,上官小姐嫁入候府之後,大人天天都是這樣,唉,造孽哦。
太監聽了,也是不語,沉吟片刻,最終還是敲門叫道,葉大人,葉大人……
葉無雙聽見叫聲,不覺怒道,哪裏來的俗人,攪擾我等雅興!
那太監愣了一愣,麵帶微笑地迴道,葉大人,是奴才,皇上口諭召您進宮呢。
葉無雙哈哈一笑,朗聲說道,天子唿來不上朝,自言臣是酒中仙。哈哈哈……
那太監又道,大人,奴才在外邊侯著你您。
卻聽葉無雙在裏麵道,幾位稍等,待我打發走這人,咱們再飲不遲。
吱的一聲,門開了,葉無雙探出一個腦袋來,問道,皇上召我何事啊?
太監見他並不像是喝醉的樣子,不禁有些奇怪,道,皇上近日腹中陣痛,腹瀉頻繁,苦不堪言那……
葉無雙一倒也沒有糊塗,問道,此時正當夏秋之際,莫非是患上痢疾了麽?
那太監把手中的拂塵抖了抖,顯得有些著急,道,誰說不是呢?可是太醫們就是束手無策哪,不然皇上也不會派奴才來召您入宮呀。
葉無雙道,我這裏暫時走不開,你也瞧見了,我這正忙著呢?
太監一聽這話,就知道他又犯糊塗了,道,那大人可有什麽兩全其美的辦法麽?這皇上萬金之體,哎喲,可經不起那折騰……
葉無雙想了想,想起一個人來,說道,你往西門去,那裏有個“濟仁堂”,坐堂先生醫術尤在我之上,你帶他入宮去替皇上看看。就這樣,裏麵叫我了……
不等太監迴答,葉無雙已將門關上,太監又聽裏麵道,來來來,將進酒,杯莫停……接著喝……
太監無奈地搖著頭,往西門“濟仁堂”而去……
******
那張青城聽聞葉大人舉薦他為皇上診病,又驚又喜,精心打扮了一番,方才隨著內侍太監入宮。
太宗見葉無雙未曾進宮,頗為生氣,問那太監道,葉無雙在作些什麽,不上朝倒也罷了,為何連朕的口諭也不遵了,難道他想抗旨不成!?
太監迴道,陛下,作孽哦,那葉大人自打上官冰兒入嫁侯府之後整個人都傻了,瘋瘋癲癲的……
太宗有些奇怪,喃喃自語道,難道他果真與那上官冰兒有情?想了一會又問太監道,他現在是何模樣?
大監迴道,他如今一個人躲在房中,自言自語,說什麽青州從事、平原督郵、天祿大夫、忘憂物之類的瘋話,造孽啊…
太宗一聽,沉吟不語,思索了半天才道,哪來什麽從事督郵與大夫,這些與那忘憂物一樣,全都是酒的別稱而已,他這是借酒澆愁啊…半響,又才問道,那張青城又是何人?
太監道,那人本是西門內濟仁堂的坐堂先生,葉大人說此人醫道尚且在他之上,奴才見葉大人說話神色不像瘋的,鬥膽把這人帶進了宮裏…
太宗歎了口氣,也罷,讓他進來吧…
那張青城戰戰兢兢,兩腿哆嗦不已,舌頭也似乎不聽使喚,草…草民,張,青城,叩,叩見皇上…
太宗不覺一笑,問道,莫非你是個結巴麽?
張青城俯在地上答道,迴,迴皇上的,的話,不,不是…
太宗又笑了笑,溫和地說道,起來吧,替朕瞧瞧…
張青城哆嗦著站起,太宗皇帝已然將手放在了事先準備好的脈枕上。
顫栗地診完皇上的脈搏,張青城心中已有了數,也不再似先前那般害怕,於是又問太宗道,請問皇上腹痛如何?
太宗道,朕時覺腹中冷痛,腹瀉不止,已有月餘,太醫們說是痢疾,也用了不少方子,竟是沒有效果…
張青城想了想,說道,陛下是寒邪客於腸胃,氣血滯澀,所以腸胃功能失常,寒性收引,故而腹中冷痛,氣血滯澀故而出恭大解之時有裏急後重之感。今觀陛下苔色白,脈沉緊,沉者主裏,緊者主寒主痛,當是寒邪無疑。
太宗覺得此人說得頗有道理,又與那葉無雙論病有幾分相似,於是問道,那你與朕處一方如何?
張青城躬身道,陛下隻需將馬乳與數錢畢撥同煮,服下馬乳即可…太宗問道,就如此簡單?
張青城答道,陛下有所不知,蓽撥味辛,性溫無毒,能溫中散寒,止瀉止痛;馬乳味甘,能調和脾胃。陛下之病,僅此二藥就足以,常言道:是藥三分毒,用藥如用兵,在精不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