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東北三省發生的鼠疫蔓延,清政府設立了“京師防疫事務局”,並在山海關設立檢驗所,進行海口檢疫。又在沈陽設“萬國鼠疫研究會”,1911年又在哈爾濱建立“鼠疫研究所”,在這兩個機構中,中醫學家伍連德博士任研究會會長和研究所所長。他采取了控製交通、隔離疫區、火化屍體、建立醫院收治等有效的防治措施,使這場震驚中外的瘟疫很快得到控製。清政府為表彰伍連德博士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內即撲滅鼠疫大流行的功績,授予他陸軍藍翎軍銜及醫科進士。他被醫學界稱為“鼠疫鬥士”。同年4月又在奉天召開由中、英、美、法、德、俄、日、意等11個國家醫學專家參加的萬國鼠疫研究會議。這是中國舉辦的第一次國際學術會議,伍連德博士當選為大會主席。

    -----------------------

    吳文婧看罷葉無雙的處方,問道,這是是白虎加人參湯加減嗎?

    葉無雙點頭道,是的,白虎加人參湯以山藥代粳米加玄參。用石膏清外感實熱,山藥、知母、玄參滋腎陰潤肺燥,熱邪下陷於少陰,腎氣不能上達,所以用人參既能助腎氣上達,更能助石膏以逐下陷之熱邪,使之上升外散。

    小吳點點頭,又聽葉無雙道,這個病人沒有淋巴結腫大,而隻有肺燥,舌幹,喉疼之證,治療應當相對容易…而那些個寒戰高熱淋巴結腫大,有壞血之象的卻比較麻煩…

    大部分病人表現都是一樣,發病急驟,發熱,寒戰,頭痛,關節酸痛,腋下胯部淋巴結紅腫熱痛,有的還有出血征象,有的咳嗽氣喘,有的已經昏迷,周身青紫…

    葉無雙看完這些病人,對院長道,院長,現在中醫人手不夠,我與小吳兩個人根本管不了這麽多病人,你看…

    院長道,你的意思我明白,我這就調江濤他們迴來…

    ----

    葉無雙分析了一下這些人的情況,初步提出了熱毒血瘀的病機,立解血毒、清血熱、活血瘀,的治療原則,提出了以清代醫家王清任的解毒活血湯為基本方,隨證加減。

    第二天早上查房,昨天用白虎加人參湯加減的病人脈象已有好轉,舌頭上也有了苔,神誌也已恢複正常,隻是仍未解大便…

    葉無雙仔細看了病人後道,內蘊之熱未能完全清除,所以未解大便,繼續原方再用一劑… 第二個病人是小吳管的,簡單地匯報了病史,病人男性,五十八歲,初起惡寒,繼而發熱,口渴,手足關節疼痛,腹股溝處淋巴結腫痛、發熱,胸部脹滿,嘔血,神昏,眼珠泛紅,脈數,苔黃…葉無雙又看了看,道,胃熱則嘔,熱甚傷絡才會出血,熱入心包,心神被擾所以神誌昏迷,甚至譫語…

    跟在後麵的實習醫生默默地點著頭,又聽主任道,這個病人算得上危重了,應該立即予以清胃,瀉肺,攻毒解熱大劑,小吳擬的什麽方子…

    小吳醫生趕忙道,加減解毒活血湯加石膏,盧根…

    葉無雙看了一下方子:芥穗,連翹,銀花,浙貝,生地,赤芍,桃仁,紅花,紫草,蘆根,石膏,冰片。他略想一下道,再加一錢雄黃,增強解毒之力…

    ——

    查完所有病人時,已是中午下班時間了,葉無雙勿勿洗了手,就往家裏走,大街上冷冷清清的,一個人也沒有,除了偶爾見到一個清潔工外,幾乎沒有活動的東西,紅綠燈依然規律地交替閃亮著…

    瘟疫,實在是太可怕了,尤其是人類沒有辦法控製的時候,那種情形,真不敢想象,中醫挽救得了嗎?

    新的血清製品至少還得等兩個月,那時候,這個城市還有多少人?

    不敢想象,要是中醫這顆最後的救命稻草也沒了的話,一切會是什麽樣子?

    人們心裏都在祈禱,有向上帝的,有向佛祖的,也有向玉帝的…反正各路神仙都齊了,如果祈禱有用的話,還用醫生來幹嘛?

    然而,現在醫生也不能拿這個微小的細菌咋樣…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鼠疫問題困擾了人類幾千年,人們依然無法消滅它!

    奇跡總是出現在絕望之時,中醫的優勢就在於因人而異,辨證論治,既注重群體化,更注重個體化,同是一個小細菌作用於人,卻有不盡相同的表現,也許西醫隻注重了這個作用的原因,卻忽略了這個‘因’作用下的‘果’,而中醫呢,她注重因果卻又側重於這個‘果’,至於這個‘因’嘛,不外乎有三個:自身因素(內因),外部因素(外因),其它因素(不內外因),或者更簡單點說,就是外感和內傷…這種高度的概括簡單明了。

    這次流行的鼠疫,很明顯,是外感,但又不是普通的外感,中醫人稱其致病因素為“疫癘”,也就是有傳染,流行和毒烈的意思。治病必求於本,本在於疫癘之氣,疫癘或者說疫毒致病,臨床多較快出現高熱煩渴的實熱證,熱甚傷陰,極易出現變證,驚厥,抽搐,昏迷…治療方麵就是解毒,清熱等方法了,這便是中醫的高明之處了,為何一定要找到那微小得不能再小的那個因?

    幾千年的經驗積累,前輩說“必須親治其證,屢驗方法,萬無一失,方可傳於後人。若一症不明,留於後人再補。斷不可徒取虛名,恃才立論,病未經見,揣度立方,倘病不知源,方不對症,是以活人之心,遺作殺人之事…”古人的經驗積累,方才成就了偉大的岐黃之術,不可不信!

    中醫非萬能,然而沒有中醫萬萬不能!這是永遠不變的真理!

    鼠疫在繼續,人心惶惶,然而,即使黎明前再黑暗,天還是要亮!

    葉無雙再次穿上防護服走進隔離區之時,他笑了,大部分病人有了明顯好轉!中醫再次以她的魅力贏得了稱讚…

    白虎湯銀行女職員發熱已退,大便已以通暢,脈象平和,又處坎離互根湯兩劑予以善後。

    而小吳的那個病人服了兩劑藥之後,也大有起色,遵原方去雄黃加入大黃再服三劑也是完全好轉…

    其他病人按照解毒活血湯加減,藥用貫仲,連翹,當歸,蘆根,茅根,石膏,半夏,桃仁,雄黃等治療,除極少數人無效以外,其餘均恢複良好…

    隨著一批病人治愈,人們也從恐慌與絕望中走出來,大家又重新燃起了希望,而幾個新中醫也得到了曆煉,也許,他們已經可以獨自扛起一片天地,葉無雙也開始萌生了到民間走走的想法,因為他覺得,很多真正的高手都隱藏於鄉野之間!

    振興中醫,這麵旗幟太重了,就憑他現在的水平,地位,這比登天還難…聽說曾經有一次某個哲學狂人曾發起萬人簽名廢中醫的活動,擁護者之多,實是出乎意料而又似乎在情理之中,中醫,太樸素,以至於樸素到有人看不起她,就像一個鄉下人打拌的人,自然會受很多白眼,可又有幾個人能夠了解,其實這個貌似鄉下人的人他其實絲毫不比那些個自以為是的城裏人差?

    隻有更多的人了解中醫,這樣才有希望,這樣他才有支持,才不會孤軍奮戰,才不會跟當年的刑天一樣,因為孤身一人而敗在一個有著若幹支持者的黃帝手下…

    中醫的支持在民間!

    大城市的中醫,永遠隻排第二,因為無論是中醫院,還是中醫科,中藥永遠都是一種輔助形式的,甚至可以說是附加的裝飾品。很多中醫院都作了中醫骨科醫院,很多本可中醫手法複位的骨折都作了切開固定,很多曾經一腔熱血的中醫畢業生都改作了西醫師,自己都對中醫沒了信心!

    究竟還有沒有真的中醫?究竟中醫的高水平在古代還是現在?究竟有人提出的腦主神明是中醫的進步還是西化?代表著中醫水平與發展方向的人在幹什麽呢?很大一部分都研究分子原子去了…這還是中醫嗎?很多問題他沒有辦法想通,是時候去鄉間發現高人了,要不,這些高人謝世之後可能就沒機會了…葉無雙下了決心,這次鼠疫過後他要走了,曾經記得楊老跟他說過,參師三位以上,熟讀經典,病人過千方能有上層學問…想到這裏,他心裏又一陣難過,楊老至今沒有消息…

    中醫科重建了,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還得感謝鼠疫的流行,沒有這場鼠疫,更確切地說,沒有細菌的變異,中醫這個替補隊員又怎麽能上場當得了主力?這也許就是天意吧!姑且不論鼠疫過後中醫科能夠維持多久,總還是建了起來…

    雖然烏雲依然籠罩著這片小城的天空,但是,陽光已然依稀可見!

    七月,人們終於擺脫了恐慌,一切都已成為了過去,唯一的就是微生物史上多出了一種新的細菌…

    中醫科又接到不少錦旗,有寫妙手迴春的,有寫華佗再世的,有寫仁心仁術的,還有寫鼠疫大流行,中醫當救星的…當然,在這場艱苦卓絕的抗戰中,誰也不能抹殺西醫的功勞,這是一場中西結合,以中醫為主的戰役…

    上級相關部門對於縣人民醫院作出了相當高的評價,對中醫的成績作出了肯定,同時也對相關人員作了表揚,當然少不了葉無雙等人…

    --------

    當葉無雙向院長提出自己要離開醫院時,院長竟然出人意料地表示了極大的理解和支持!

    葉無雙沒有跟小吳他們道別,勿勿踏上了自己的旅程…

    *****

    再說那日瘟癀昊天大帝呂嶽被共工戰敗,倉惶逃往天界,向玉帝稟明情況,玉帝也未怪罪瘟丹降落凡塵之事,隻是招來顯聖二郎真君楊戩,著他往火雲洞求救天地人三位皇爺。

    楊戩領了聖旨,架祥雲,直往火雲洞而來,頓飯功夫已至山前,楊戩看看周圍,與當年奉師命來求痘毒解藥之時一般無二,到處雲霧繚繞,蒼柏挺立鬱鬱蔥蔥,百草叢生,馨香四溢,洞前一片桃材桃花開得正豔,鶴來雀往,百鳥齊鳴,真是三界之中的極美之處,楊戩嗟歎不已,不覺已至洞口…

    他倒是知道禮數的,未得三位皇爺宣召不得擅入一步。

    等了許久不見動靜,心中也不免焦躁起來,於是他伏於洞前拜道,弟子楊戩奉玉帝旨意前來求見三位皇爺…

    一連幾聲,卻無反應,楊戩記得前兩次來此都曾見得一位童子,如今連童子也未出來,莫不是三位皇爺不住此地了…

    他心下疑惑,又拜了幾拜,起得身來,進了洞內,哪裏有三位皇爺的影子!

    無奈之下隻得迴稟了玉帝,玉帝也是疑惑不解,遂派人去請老君一問究竟,去的天官迴報說老君因要煉丹已閉關多日。

    玉帝不便上三十四重天請問通天教主,自封神以後,通天教主便住在了三十四重天,不問世事,元始天尊在三十五天上每十年講經一次,也是不問仙凡之事,閑暇之餘便與三十六天之上的洪鈞老祖一同參悟玄機道術,唯一心係三界的老君又煉丹閉關…玉帝不禁暗暗叫苦,又加上世上出了厲害的妖精,真是禍不單行…

    正當他暗叫苦惱之時早有千裏眼、順風耳來報:瘟疫已經過去…

    玉帝大喜,問道,是如何就過去了?

    千裏眼道,小臣親眼所見,斷不會錯…

    順風耳稟道,小神聽聞是一名喚作葉無雙之人製得藥物…

    哦,玉帝沉吟一下道,此人可有什麽來曆?

    二神迴道,此人卻似有些根基…

    玉帝立即派人去查,結果三界之內,五行之中並無此一人…

    早有太白金星奏道,陛下聖明自有人助,想必是上古神仙也未為不可…

    玉帝點頭道,卿言甚是,當下隻需剿滅那來曆不明的妖怪天下就太平了…

    於是,召來三壇海匯大神中壇降魔元帥哪吒三太子前往滅妖…三太子又豈是共工敵手,很快敗迴天上,玉帝大驚之下一時沒了主意…

    楊戩見哪吒敗象已知自己斷不是那人敵手,於是賣個乖,想到了觀音大士,玉帝大喜,令楊戩往觀音大士處求教…

    這觀音大士本是元始座下弟子慈航道人,因當年被混元金鬥削去頂上三花,千年道行毀於一旦,後來因種種原因,慈航道人轉世投生下界一個王國(今遂寧附近),做了女身,喚作妙善公主,因時值達摩東來,三教並談,一心向道的妙善皈依佛教,作了觀音大士。然她本於道教,故仍結道家手印,設道場於中土南海洛伽山…

    楊戩架雲至洛伽山早有惠岸行者木吒接住,楊戩大哥來此何故?

    楊戩道,木吒兄弟,因近來世間有一妖怪,我與你三弟哪吒皆不是其對手,故來請教菩薩…

    木吒道,你來得不巧,菩薩剛接到佛旨前往雷音寺聽經去了…

    楊戩不語,半天方道,這可如何是好…

    正當著急之時,菩薩從天而降,對楊戩道,此事我已知曉,你迴稟玉帝,此事與他無關,就讓他去吧…道罷又已離去。

    楊戩欲再問,菩薩已經遠去,隻得原話迴了玉帝…

    ------------------------------------------------

    ps:醫案來自張錫純前輩《參西錄》,謹以此篇紀念在抗生素發明以前與瘟疫作鬥爭的先輩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滄海醫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杏林伊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杏林伊人並收藏滄海醫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