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路遇趙雲
三國,在下姓劉,皇家的那個劉 作者:三餘無夢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寬闊平坦的官道上,郝昭和李鋒正帶著百姓拚命的向前奔逃。在他們身後,已經有震耳欲聾的馬蹄聲響起。...
此刻他們所有人的心中充滿了恐懼和絕望,因為他們知道,一旦被匈奴人追上,等待他們的隻有悲慘的下場。
但是禍不單行,就在郝昭等人的絕望眼神中,他們的前方也出現滾滾煙塵。
“李縣令,我帶著人上前阻攔,你帶著百姓,能跑多少是多少。”
麵對匈奴人的前後夾擊,郝昭咬了咬牙,準備帶人上前阻攔,為李鋒等人逃跑爭取時間。
“伯道,保重了!”
李鋒看著神色堅毅的郝昭,就知道他已經在心中抱定了必死的決心。當下也不再廢話,向他告別後,帶著百姓改道,向著側麵跑去。
郝昭看著李鋒和百姓們走遠,眼中露出欣慰的神色。隻要自己能在這裏拖延一點時間,他們就能有足夠的時間逃脫。
“兄弟們,為了保護咱們的父老鄉親,我們和匈奴人拚了!”
郝昭看著麾下的五百士卒,為他們打氣。
“郝縣尉說得對,咱們和這群狗日的拚了!”
這些士卒高舉刀槍,發出陣陣怒吼。
並州苦寒,所以這裏生活的人性格也比較彪悍。再加上郝昭在這些士卒中威望極高,他們也願意跟隨自己的將領死戰。
隨著這五百士卒列好陣型,前方的煙塵距離他們越來越近。前排的士卒緊張的盯著前方出現的煙塵,不斷的吞咽口水。
雖然他們願意為了保護父老鄉親死戰,但真當這一刻來臨的時候,他們心中還是難掩恐懼。
“停!”
隻聽一聲喝令,一排騎士整齊的勒住戰馬,停在了距離郝昭等人四五十步的位置。
趙雲看著不遠處嚴陣以待的幾百名士卒,眼中露出疑惑之色。
“這是什麽情況?難道還有秦軍要伏擊他們嗎?”
也不怪趙雲起疑,因為郝昭他們穿的依舊是秦軍的紫色衣甲。
原來這支出現在郝昭麵前的不是騎兵不是別人,正是奉命前來接手雁門郡的趙雲。先前他趕到晉陽,向城中告知劉備敗亡。
晉陽太守王淩似乎已經聽到了一些風聲,所以當他看到城外出現威風凜凜的大軍時,立刻選擇出城投降,於是趙雲順利接收晉陽。
後來趙雲在王淩的嘴裏聽說,雁門可能遭到匈奴人的進攻。於是留下龐德率領步卒鎮守晉陽,自己則是親自率領三千精騎先一步趕往雁門。
沒想到在半路上遇到了郝昭等人,見他們擺出戰鬥陣型,趙雲以為是有不願投降的秦軍,準備負隅頑抗呢。
“漢人?”
見到對麵出現的騎士都是漢人打扮,郝昭也愣住了。他有心上前打招唿,當看到他們的衣甲和己方截然不同,又不敢上前。
“吾乃大楚五虎上將趙雲,前方何人攔路?”
趙雲看著對麵那些秦軍的表情很是奇怪,也不像是伏擊自己的模樣,於是上前問道。
“大楚的兵馬,怎麽跑到並州來了?”
聽完趙雲自報名號,郝昭也是一頭霧水。因為消息閉塞,所以他們此刻還不知道劉備已經敗亡,趙雲是來接手雁門郡的。
“我乃壽陽縣尉郝昭,並沒有要攔將軍去路的意思。”
既然對麵並不是匈奴人,郝昭也就出聲迴應趙雲。因為在他心裏還抱有一絲希望,畢竟大家都是漢人,應該不會見死不救吧?
聽到是壽陽縣的縣尉,趙雲緊蹙的微眉頭微微舒展。他們並不是正規軍,想必還不知道劉備敗亡的消息,應該隻是湊巧出現在此地,於是對著郝昭說道:
“郝縣尉,長安已經被我軍攻破,秦王劉備戰死,大秦敗亡,我是奉命前來接手雁門郡的。既然你壽陽縣是雁門郡的治下之縣,就是我的下屬,還請將路讓開。”
“主公戰死,大秦亡了?”
聽到這個消息以後,郝昭大吃一驚,這才反應過來為何會有楚軍出現在並州。
而那些士卒聽到大秦亡了,更是感到難以置信,剛才心中凝聚的那一口氣瞬間散了,紛紛問向郝昭。
“郝縣尉,主公都死了,咱們現在應該怎麽辦?”
“先不管那些了,匈奴人就在咱們身後不遠,還是先解決眼前的危機再說吧。”
郝昭本就是一名低級官員,對大秦的歸屬沒有那麽深。所以吃驚歸吃驚,但很快就鎮定下來。
畢竟匈奴人就在他們身後,比起楚軍來,他們才是那吃人不吐骨頭的餓狼。
“趙將軍,雁門已經被匈奴攻破,太守郭蘊大人戰死。我們護著百姓從壽陽縣逃出來的,眼下匈奴人就在我們身後。
還請趙將軍看在我們都是漢人的份上,救一救那些百姓吧!”
郝昭孤身一人來到趙雲身前,撲通一聲就跪了下去,乞求趙雲幫助他們。
“雁門失守了?你們是護著百姓逃出來的?”
趙雲聞言,心中一震,自己緊趕慢趕,沒想到還是晚了一步。
於是郝昭長話短說,為趙雲解釋了一番他們為何要在路中設陣。同時告知趙雲,在他們身後還有兩萬匈奴騎兵正在追殺他們。
“將軍,既然雁門已經失守了,咱們就沒必要再趕過去了。而且匈奴人足足有兩萬人馬,咱們才隻有三千,現在撤離還不算晚。
以咱們的腳程,不到半天就能趕迴晉陽。據城而守,然後向主公言明雁門之事,方為上策。”
副將楊秋深知匈奴人的戰力,於是來到趙雲身邊建議道。
“你的意思是我們就這麽走,不管那些百姓了?”
趙雲瞥了一眼楊秋,臉上露出不滿之色。
“將軍,別忘了主公給咱們的命令,若是事不可為,當以人為主。兄弟們千裏迢迢來到並州,可不是來送死的。”
楊秋的建議其實並沒有錯,身為將軍,他要為麾下士卒的性命負責任。
“好一個以人為本,別忘了我們是來接手雁門郡的。既然我們已經來了並州,那些百姓同樣是我們的治下子民,豈能棄他們於不顧?”
身為將軍的楊秋沒有錯,但是趙雲想的要比他長遠的多。
“全軍聽令,準備戰鬥!”
“多謝將軍!”
見趙雲準備出手相助,郝昭大喜過望。
“在下願攜麾下五百士卒,與將軍並肩作戰。”
此刻他們所有人的心中充滿了恐懼和絕望,因為他們知道,一旦被匈奴人追上,等待他們的隻有悲慘的下場。
但是禍不單行,就在郝昭等人的絕望眼神中,他們的前方也出現滾滾煙塵。
“李縣令,我帶著人上前阻攔,你帶著百姓,能跑多少是多少。”
麵對匈奴人的前後夾擊,郝昭咬了咬牙,準備帶人上前阻攔,為李鋒等人逃跑爭取時間。
“伯道,保重了!”
李鋒看著神色堅毅的郝昭,就知道他已經在心中抱定了必死的決心。當下也不再廢話,向他告別後,帶著百姓改道,向著側麵跑去。
郝昭看著李鋒和百姓們走遠,眼中露出欣慰的神色。隻要自己能在這裏拖延一點時間,他們就能有足夠的時間逃脫。
“兄弟們,為了保護咱們的父老鄉親,我們和匈奴人拚了!”
郝昭看著麾下的五百士卒,為他們打氣。
“郝縣尉說得對,咱們和這群狗日的拚了!”
這些士卒高舉刀槍,發出陣陣怒吼。
並州苦寒,所以這裏生活的人性格也比較彪悍。再加上郝昭在這些士卒中威望極高,他們也願意跟隨自己的將領死戰。
隨著這五百士卒列好陣型,前方的煙塵距離他們越來越近。前排的士卒緊張的盯著前方出現的煙塵,不斷的吞咽口水。
雖然他們願意為了保護父老鄉親死戰,但真當這一刻來臨的時候,他們心中還是難掩恐懼。
“停!”
隻聽一聲喝令,一排騎士整齊的勒住戰馬,停在了距離郝昭等人四五十步的位置。
趙雲看著不遠處嚴陣以待的幾百名士卒,眼中露出疑惑之色。
“這是什麽情況?難道還有秦軍要伏擊他們嗎?”
也不怪趙雲起疑,因為郝昭他們穿的依舊是秦軍的紫色衣甲。
原來這支出現在郝昭麵前的不是騎兵不是別人,正是奉命前來接手雁門郡的趙雲。先前他趕到晉陽,向城中告知劉備敗亡。
晉陽太守王淩似乎已經聽到了一些風聲,所以當他看到城外出現威風凜凜的大軍時,立刻選擇出城投降,於是趙雲順利接收晉陽。
後來趙雲在王淩的嘴裏聽說,雁門可能遭到匈奴人的進攻。於是留下龐德率領步卒鎮守晉陽,自己則是親自率領三千精騎先一步趕往雁門。
沒想到在半路上遇到了郝昭等人,見他們擺出戰鬥陣型,趙雲以為是有不願投降的秦軍,準備負隅頑抗呢。
“漢人?”
見到對麵出現的騎士都是漢人打扮,郝昭也愣住了。他有心上前打招唿,當看到他們的衣甲和己方截然不同,又不敢上前。
“吾乃大楚五虎上將趙雲,前方何人攔路?”
趙雲看著對麵那些秦軍的表情很是奇怪,也不像是伏擊自己的模樣,於是上前問道。
“大楚的兵馬,怎麽跑到並州來了?”
聽完趙雲自報名號,郝昭也是一頭霧水。因為消息閉塞,所以他們此刻還不知道劉備已經敗亡,趙雲是來接手雁門郡的。
“我乃壽陽縣尉郝昭,並沒有要攔將軍去路的意思。”
既然對麵並不是匈奴人,郝昭也就出聲迴應趙雲。因為在他心裏還抱有一絲希望,畢竟大家都是漢人,應該不會見死不救吧?
聽到是壽陽縣的縣尉,趙雲緊蹙的微眉頭微微舒展。他們並不是正規軍,想必還不知道劉備敗亡的消息,應該隻是湊巧出現在此地,於是對著郝昭說道:
“郝縣尉,長安已經被我軍攻破,秦王劉備戰死,大秦敗亡,我是奉命前來接手雁門郡的。既然你壽陽縣是雁門郡的治下之縣,就是我的下屬,還請將路讓開。”
“主公戰死,大秦亡了?”
聽到這個消息以後,郝昭大吃一驚,這才反應過來為何會有楚軍出現在並州。
而那些士卒聽到大秦亡了,更是感到難以置信,剛才心中凝聚的那一口氣瞬間散了,紛紛問向郝昭。
“郝縣尉,主公都死了,咱們現在應該怎麽辦?”
“先不管那些了,匈奴人就在咱們身後不遠,還是先解決眼前的危機再說吧。”
郝昭本就是一名低級官員,對大秦的歸屬沒有那麽深。所以吃驚歸吃驚,但很快就鎮定下來。
畢竟匈奴人就在他們身後,比起楚軍來,他們才是那吃人不吐骨頭的餓狼。
“趙將軍,雁門已經被匈奴攻破,太守郭蘊大人戰死。我們護著百姓從壽陽縣逃出來的,眼下匈奴人就在我們身後。
還請趙將軍看在我們都是漢人的份上,救一救那些百姓吧!”
郝昭孤身一人來到趙雲身前,撲通一聲就跪了下去,乞求趙雲幫助他們。
“雁門失守了?你們是護著百姓逃出來的?”
趙雲聞言,心中一震,自己緊趕慢趕,沒想到還是晚了一步。
於是郝昭長話短說,為趙雲解釋了一番他們為何要在路中設陣。同時告知趙雲,在他們身後還有兩萬匈奴騎兵正在追殺他們。
“將軍,既然雁門已經失守了,咱們就沒必要再趕過去了。而且匈奴人足足有兩萬人馬,咱們才隻有三千,現在撤離還不算晚。
以咱們的腳程,不到半天就能趕迴晉陽。據城而守,然後向主公言明雁門之事,方為上策。”
副將楊秋深知匈奴人的戰力,於是來到趙雲身邊建議道。
“你的意思是我們就這麽走,不管那些百姓了?”
趙雲瞥了一眼楊秋,臉上露出不滿之色。
“將軍,別忘了主公給咱們的命令,若是事不可為,當以人為主。兄弟們千裏迢迢來到並州,可不是來送死的。”
楊秋的建議其實並沒有錯,身為將軍,他要為麾下士卒的性命負責任。
“好一個以人為本,別忘了我們是來接手雁門郡的。既然我們已經來了並州,那些百姓同樣是我們的治下子民,豈能棄他們於不顧?”
身為將軍的楊秋沒有錯,但是趙雲想的要比他長遠的多。
“全軍聽令,準備戰鬥!”
“多謝將軍!”
見趙雲準備出手相助,郝昭大喜過望。
“在下願攜麾下五百士卒,與將軍並肩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