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進退兩難
三國,在下姓劉,皇家的那個劉 作者:三餘無夢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劍閣的關牆,劉睿拋去心中雜念,抽出腰間寶劍,厲喝一聲:“攻擊!”...
隨著旗令兵麾下代表攻擊的紅旗,廖化看到後,立刻下令霹靂車開始投擲石彈。
“砰砰砰。”
二十顆石彈在空中劃出道道弧線,接二連三的砸到了劍閣的關牆上,將守關的西涼軍震得東倒西歪。
“快躲避,快躲避。”
見到巨石來臨,張飛趕忙貼在牆根,同時大聲叫喊士卒躲避。
張飛的嗓門很大,但還是比不過石彈砸在關牆上的聲音大。那些西涼軍士卒哪裏見過如此場麵,不是被嚇得呆若木雞,就是趴在地上瑟瑟發抖,祈求滿天神佛保佑。
但是漫天飛舞的石彈可不管這些,依舊無情的落在關上。四處飛濺的碎石,砸在了士卒的身體上,綻放出朵朵血花。
劉備親眼見到霹靂車的威力後,也是震驚不已。幸虧自己聽了翼德的規勸,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二十輛霹靂車把所有石彈都拋光後,這才撤出戰場。劉睿也不下令攻擊,隻是冷冷的看著關上。有如此恐怖的攻擊震懾,西涼軍的戰意定會跌穀底。
“還有活著的嗎?”
霹靂車的攻擊結束後,張飛嘶吼著問向周圍的士卒,但是無人迴應。
張飛小心的向關下探頭,發現霹靂車已經撤走,他以為荊州軍即將發動攻擊,於是趕緊起身招唿士卒。
“快起來,快起來,敵軍要攻擊了。”
看到有運氣好,沒有受傷的士卒,張飛趕緊將他拉起來。但是士卒早就被嚇破了膽,剛站起來,又癱軟在地。
張飛一連找了幾個士卒,都是這副魂不守舍的模樣,氣的他哇哇亂叫。好在這個時候,劉備帶人過來了。
“翼德,你沒事吧?”
劉備撲到張飛的身上,仔細查看他有沒有受傷。
“大哥,我沒事,敵軍要攻擊了,趕快讓士卒準備迎敵。”
張飛搖了搖頭,神情焦急不已。
“好,好。”
劉備讓身後的士卒趕忙戒備,以防荊州軍攻關。
但是眾人等了好久,荊州軍不但沒有趁機攻關,反而收兵迴營了。
“奇怪,劉明德又在搞什麽陰謀?”
見荊州軍收兵迴營,劉備滿頭霧水。
一旁的張飛也是疑惑不解,正常來說投石車轟完,不就該進攻了嗎?當初在江州的時候,荊州軍這是這麽幹的啊。
既然荊州軍撤走了,劉備也放鬆下來,開始指揮士卒救助傷員,清理戰場。
“主公這麽快就將敵軍擊退了?”
法正看到劉備剛走沒多久就迴來,以為他又擊退了荊州軍。
“敵軍隻是用投石車轟擊了一頓關牆,並未真正采取攻勢。孝直,你說劉明德是不是又在準備什麽陰謀詭計?”
劉備搖了搖頭,問向法正。
法正沉默半晌,他覺得荊州軍不趁機攻關,可能是想向己方施加壓力,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主公,我想敵軍是準備攻心為上。”
“攻心為上?”
劉備咀嚼著這幾個字的意思。
“是的,葭萌關失守的消息散布開後,我軍士氣會有所降低。如果荊州軍每日隻是佯攻,長此以往,軍心很容易不穩啊。”
法正能猜到荊州軍的計策,但是卻沒有能力扭轉這個態勢,隻能幹著急。
“那有什麽方法可以改變現狀嗎?”
劉備繼續問道。
“或許隻有等扶禁和向存兩位將軍的消息了。”
法正迴道。
劉備聽明白了,若是攻下葭萌關,就有逆轉的可能。如果攻不下,那就收拾包袱,繼續撤吧。
接下來的日子裏,荊州軍每日就是靠著霹靂車一頓猛砸,砸完就走,毫不戀戰。
有幾次張飛實在受不了這鳥氣,準備帶人殺出去,摧毀霹靂車。哪知還中了趙雲的埋伏,折損了不少兵馬,灰溜溜的退了關內。
眼見沒有任何辦法,劉備索性就當起了縮頭烏龜。你砸我就退,你退我就迴,頗有幾分遊擊的意思。
就在兩人在劍閣拉扯時,此時的成都內,劉璋看著案上劉睿再次發來催糧的書信,眉頭皺的都擰巴在了一起。
“主公,可是鎮南將軍的手書?”
王累看劉璋神色糾結,於是上前問道。
“是啊,明德在劍閣戰事不順,要我再撥一些糧草和軍械送往前線。你們說,打仗就真的如此耗費錢糧嗎?
我大概算了算,從明德出兵到現在約有半年功夫,就足足用了我數十萬擔糧草,還不算一些損耗的軍械。”
劉璋沒怎麽打過仗,但是每天看著這錢糧如流水一般流出,也是心疼的不行。
黃權張了張嘴,沒有說話。這讓他怎麽說呢?自古以來戰爭就是如此,槍炮一響,黃金萬兩,花錢如流水,所以能不打就不打。
但是劉璋過慣了安穩日子,幾乎沒怎麽發動過幾次戰爭。唯一幾次打漢中,就和自家兄弟關起門來小打小鬧一般,根本不算什麽。
反觀劉睿年少領兵,一路走到現在,不知打了多少仗。所以花起錢來絲毫不心疼,隻求達到目的便可。
“主公,屬下以為鎮南將軍根本就不是真心為我益州出力。”
鄭度聽後,對著劉璋說道。
“不可胡言亂語,明德救成都於危難,如今更是將劉備逼退到劍閣,怎麽不是為真心我益州?”
劉璋對著鄭度訓斥道。
“主公,您想啊!當初荊州軍從成都出發,不到兩個月,就連勝西涼軍數場,將他們逼到了涪城。
但是接下來的幾個月,荊州軍進軍緩慢,借口戰局焦灼,不斷向主公催糧。而且屬下聽聞鎮南將軍每到一處,都賑濟百姓,廣布恩德,收買人心。
那些百姓不明所以,紛紛對鎮南將軍歌功頌德,他這是慷他人之慨,把主公您當成了冤大頭。如今荊州軍在劍閣已經停駐了兩個多月,屬下懷疑,他們是在養寇自重。”
鄭度這一番話說的很重,但卻是事實,惹得劉璋也是在心裏泛起了嘀咕。
隨著旗令兵麾下代表攻擊的紅旗,廖化看到後,立刻下令霹靂車開始投擲石彈。
“砰砰砰。”
二十顆石彈在空中劃出道道弧線,接二連三的砸到了劍閣的關牆上,將守關的西涼軍震得東倒西歪。
“快躲避,快躲避。”
見到巨石來臨,張飛趕忙貼在牆根,同時大聲叫喊士卒躲避。
張飛的嗓門很大,但還是比不過石彈砸在關牆上的聲音大。那些西涼軍士卒哪裏見過如此場麵,不是被嚇得呆若木雞,就是趴在地上瑟瑟發抖,祈求滿天神佛保佑。
但是漫天飛舞的石彈可不管這些,依舊無情的落在關上。四處飛濺的碎石,砸在了士卒的身體上,綻放出朵朵血花。
劉備親眼見到霹靂車的威力後,也是震驚不已。幸虧自己聽了翼德的規勸,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二十輛霹靂車把所有石彈都拋光後,這才撤出戰場。劉睿也不下令攻擊,隻是冷冷的看著關上。有如此恐怖的攻擊震懾,西涼軍的戰意定會跌穀底。
“還有活著的嗎?”
霹靂車的攻擊結束後,張飛嘶吼著問向周圍的士卒,但是無人迴應。
張飛小心的向關下探頭,發現霹靂車已經撤走,他以為荊州軍即將發動攻擊,於是趕緊起身招唿士卒。
“快起來,快起來,敵軍要攻擊了。”
看到有運氣好,沒有受傷的士卒,張飛趕緊將他拉起來。但是士卒早就被嚇破了膽,剛站起來,又癱軟在地。
張飛一連找了幾個士卒,都是這副魂不守舍的模樣,氣的他哇哇亂叫。好在這個時候,劉備帶人過來了。
“翼德,你沒事吧?”
劉備撲到張飛的身上,仔細查看他有沒有受傷。
“大哥,我沒事,敵軍要攻擊了,趕快讓士卒準備迎敵。”
張飛搖了搖頭,神情焦急不已。
“好,好。”
劉備讓身後的士卒趕忙戒備,以防荊州軍攻關。
但是眾人等了好久,荊州軍不但沒有趁機攻關,反而收兵迴營了。
“奇怪,劉明德又在搞什麽陰謀?”
見荊州軍收兵迴營,劉備滿頭霧水。
一旁的張飛也是疑惑不解,正常來說投石車轟完,不就該進攻了嗎?當初在江州的時候,荊州軍這是這麽幹的啊。
既然荊州軍撤走了,劉備也放鬆下來,開始指揮士卒救助傷員,清理戰場。
“主公這麽快就將敵軍擊退了?”
法正看到劉備剛走沒多久就迴來,以為他又擊退了荊州軍。
“敵軍隻是用投石車轟擊了一頓關牆,並未真正采取攻勢。孝直,你說劉明德是不是又在準備什麽陰謀詭計?”
劉備搖了搖頭,問向法正。
法正沉默半晌,他覺得荊州軍不趁機攻關,可能是想向己方施加壓力,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主公,我想敵軍是準備攻心為上。”
“攻心為上?”
劉備咀嚼著這幾個字的意思。
“是的,葭萌關失守的消息散布開後,我軍士氣會有所降低。如果荊州軍每日隻是佯攻,長此以往,軍心很容易不穩啊。”
法正能猜到荊州軍的計策,但是卻沒有能力扭轉這個態勢,隻能幹著急。
“那有什麽方法可以改變現狀嗎?”
劉備繼續問道。
“或許隻有等扶禁和向存兩位將軍的消息了。”
法正迴道。
劉備聽明白了,若是攻下葭萌關,就有逆轉的可能。如果攻不下,那就收拾包袱,繼續撤吧。
接下來的日子裏,荊州軍每日就是靠著霹靂車一頓猛砸,砸完就走,毫不戀戰。
有幾次張飛實在受不了這鳥氣,準備帶人殺出去,摧毀霹靂車。哪知還中了趙雲的埋伏,折損了不少兵馬,灰溜溜的退了關內。
眼見沒有任何辦法,劉備索性就當起了縮頭烏龜。你砸我就退,你退我就迴,頗有幾分遊擊的意思。
就在兩人在劍閣拉扯時,此時的成都內,劉璋看著案上劉睿再次發來催糧的書信,眉頭皺的都擰巴在了一起。
“主公,可是鎮南將軍的手書?”
王累看劉璋神色糾結,於是上前問道。
“是啊,明德在劍閣戰事不順,要我再撥一些糧草和軍械送往前線。你們說,打仗就真的如此耗費錢糧嗎?
我大概算了算,從明德出兵到現在約有半年功夫,就足足用了我數十萬擔糧草,還不算一些損耗的軍械。”
劉璋沒怎麽打過仗,但是每天看著這錢糧如流水一般流出,也是心疼的不行。
黃權張了張嘴,沒有說話。這讓他怎麽說呢?自古以來戰爭就是如此,槍炮一響,黃金萬兩,花錢如流水,所以能不打就不打。
但是劉璋過慣了安穩日子,幾乎沒怎麽發動過幾次戰爭。唯一幾次打漢中,就和自家兄弟關起門來小打小鬧一般,根本不算什麽。
反觀劉睿年少領兵,一路走到現在,不知打了多少仗。所以花起錢來絲毫不心疼,隻求達到目的便可。
“主公,屬下以為鎮南將軍根本就不是真心為我益州出力。”
鄭度聽後,對著劉璋說道。
“不可胡言亂語,明德救成都於危難,如今更是將劉備逼退到劍閣,怎麽不是為真心我益州?”
劉璋對著鄭度訓斥道。
“主公,您想啊!當初荊州軍從成都出發,不到兩個月,就連勝西涼軍數場,將他們逼到了涪城。
但是接下來的幾個月,荊州軍進軍緩慢,借口戰局焦灼,不斷向主公催糧。而且屬下聽聞鎮南將軍每到一處,都賑濟百姓,廣布恩德,收買人心。
那些百姓不明所以,紛紛對鎮南將軍歌功頌德,他這是慷他人之慨,把主公您當成了冤大頭。如今荊州軍在劍閣已經停駐了兩個多月,屬下懷疑,他們是在養寇自重。”
鄭度這一番話說的很重,但卻是事實,惹得劉璋也是在心裏泛起了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