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餘萬大軍,這個兵力的數字在少數對數字敏感的人看起來,的確很是嚇人。但是在大多數的普通人的眼裏,這或許隻是一個數字而已。他們對這個數字或許並沒什麽概念吧?——那好吧,我就來跟大家說一下這個數字是有多麽的恐怖。
要說清楚這個數字其實很簡單,我們就隨便拿一座城市來解釋吧——比如海南省的省會城市海口市吧。去旅遊過的人都見識過那座城市的規模,沒去過的估計也能想象,一個省的省會城市,該會是個什麽樣子。
在海口,每逢上下班的高峰期,無數的電動車堵在一起,高架橋上的汽車半天不能動彈,尤其是各個學校的門口,走路都困難,那堵起來的架勢,就連現場的交警們都忙得是焦頭爛額的——大家不難想象那裏的人是多得不得了吧?
整個海口市連同所有的廠礦學校、機關單位以及各個國有私營企業,大街小巷無數的行色匆匆的人群,躲在各個小區樓房裏麵無數的老頭、老太太們,再加上周邊市縣農村等等所有的男女老少,多少人啊?——偌大的一座城市,其實也就是一百萬人而已。
三百萬的軍隊,相當於三個海口市的所有人口的總和的三倍之多——那是一個什麽概念?在當時,整個萬馬郡南部的一大片區域,簡直就像是一個大兵營一樣。
在漫長的防線上以及周邊所有大大小小的街巷村鎮裏麵,幾乎看不到什麽百姓,到處都是晃蕩著的出來休假或者是執行任務的當兵的,摩肩接踵,人擠著人,好多地方水泄不通。
這恐怖的規模,不禁讓江小龍想起了二戰時期諾曼底登陸前的英國南部地區的景象——當時那裏也集結了盟軍至少三百多萬的官兵——可是這裏並不像是當時英格蘭帝國的整個南部地區,因為此處人員過於龐大和集中,這使得這裏的後勤的供應十分的緊張和困難。
而英國當時有著米國的全力以赴的協助,當時整個英格蘭的南部地區到處都是堆積如山的物資,簡直是用都用不完。其中有很多的物資因為難以得到及時的處理和規整,就那麽露天地堆砌著,天長日久地任憑風吹日曬雨淋,到最後居然都腐爛不堪,白白地浪費掉了。
此時,駐守在萬馬郡這裏的部隊其實當中的大部分都是臨時組建起來的,由於人員實在是太多,不要說火槍和火炮奇缺,就連刀、槍、弓、弩等冷兵器都無法保障人人皆有配備。不少部隊的長官隻好命令士兵們去砍伐周圍的竹林、樹林,削尖了權充木槍、竹槍使用。
這樣的裝備在聯軍的眼裏自然是根本就不夠看的。
盡管何敬九大人要求部下抓緊一切時間訓練這些新兵,而且再三囑咐要按照江家軍的練兵之法,盡可能低搶先培養出一批精銳部隊來。
無奈一來時間太緊,二來新兵們都是從五湖四海征召而來的。絕大部分人的素質都不高,作戰水平良莠不齊,在聯軍的槍炮威脅之下,不少部隊的官兵們士氣渙散。要想在很短的時間內打造出一支頗具戰鬥力的隊伍,無疑是很難做到的。
在南部的敵聯軍發起總攻擊之前,江小龍就曾提醒過該陣線的總指揮何敬九將軍,說一定要防備敵軍會突然集中優勢兵力,實施中央突破的戰術。
但是何敬九卻始終認為,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聯軍一直在加強對萬馬郡防線兩翼的攻勢。一旦發起總攻,他們的主攻方向也必定是打算從兩翼進行突破,因此他還是堅持將防守的重點放在了戰線的東西兩側。
但是不幸的是,十二月二十九號清晨,聯軍突然在萬馬郡南部的正麵戰場上,集中了近三百門各種口徑的火炮,進行狂轟濫炸。
一時間,無數的炮彈鋪天蓋地地唿嘯而來。整個炮火準備的過程持續了大約半個多鍾頭的時間。萬馬郡青龍國的軍隊的正麵防線上,簡直就像是被犁過了一遍一樣。
多年以來,青龍朝廷花巨資構築的、又經近幾個月的不斷加強的各種土木結構的防禦工事,在聯軍兇猛的炮火打擊之下,很快就土崩瓦解,完全被摧毀成了一片廢墟和焦土。
這些土木構建的防禦設施,在阻擋弓弩箭矢方麵是絕對沒有什麽問題的,甚至還可以阻擋槍彈,但是在火炮的麵前,這些工事就形同虛設了。
當時就連壕溝都挖得比較淺而寬闊。淺是為了方便士兵們使用弓弩進行還擊,寬則是為了大部隊的往返運動方便。不像後世的壕溝,更加注重防禦對方的炮擊。
冷兵器時代構築這樣的壕溝是沒有什麽不妥的。但是在火炮的麵前,這樣的壕溝就會遭到狠狠的打擊。
冷兵器時代的人們非常注重人海戰術,一打起來滿坑滿穀都是兵。但是在熱兵器時代,大規模的部隊集群調動,很容易就會被對手的集中重火力造成極大的傷亡。
看到對方火力兇猛,何敬九不得不在聯軍炮火狂轟的十分鍾之後,下令一線的官兵們緊急迴撤,躲開火炮的正麵打擊範圍。
饒是如此,一線的官兵們的傷亡數字仍然十分巨大。一些部隊出現了大批的逃兵,麵臨崩潰的境地。何敬九隻好親自率領一支兩萬人的騎兵部隊,沿著防線的後方往來巡邏,彈壓那些逃跑的官兵。在他的嚴厲督戰之下,大麵積潰逃的現象總算被漸漸製止住了。
在敵軍的炮擊停止之後,何敬九趕忙讓部隊重新返迴一線,準備阻擊敵軍的步兵進攻。但是他並不知道,南部聯軍的指揮官暴風帝國的古貝斯卡諾夫將軍是個很難對付的家夥。
火炮,曾被偉大的拿破侖將軍稱為“戰爭之神”。在他所處的那個時空的曆史當中,火炮這種武器剛一被研製出來,一些有識之士就對這種威力巨大的家夥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紛紛展開對火炮戰術的運用進行廣泛而又深入的研究。
古貝斯卡諾夫不是一個穿越者,但是他也對這種武器很感興趣,專門向他們國家的穿越者請教火炮的戰術運用問題。在他的認真鑽研之下,逐漸對火炮的戰術使用有了一番心得。
在剛剛進行的半個多小時的炮擊停止之後,古貝斯卡諾夫將軍下令步兵集團向前運動,做出一副要發起總攻擊的架勢來。何敬九見狀匆忙下令步兵們返迴一線,並且命令下屬的炮兵部隊做好準備,對敵軍地麵進攻的部隊進行打擊。
何敬九的麾下一共有各種口徑的火炮大約一百來門。但是多數都是小口徑的迫擊炮和小山炮,而聯軍的火炮雖然口徑也是參差不齊,但是大口徑的火炮居多。相較而言,聯軍的火炮射距普遍比何敬九的炮兵要遠得多。
火炮口徑比不上對方,射距也比不過對方,數量還相差很遠,所以聯軍在進行炮火打擊的時候,何敬九根本就不敢讓自己的炮兵去還手。他隻能派出一批觀察員冒著敵人的炮火,抵近一線進行偵察,測繪出對方的火炮位置。
在長時間的炮火攻擊停止之後,古貝斯卡諾夫下令步兵集群向前運動,擺出一副準備全麵衝鋒的架勢來。
何敬九連忙下令自己的步兵集群進入一線陣地,準備阻擊,同時還命令炮兵迅速前推,進入預定的炮位,準備打擊對方馬上要衝鋒的步兵集群。
結果他這邊的火炮剛一開火,狡猾的古貝斯卡諾夫就下令自己的步兵迅速後撤,同時對暴露出來的青龍國的炮兵陣地進行摧毀式打擊。
陣地上再次亂炮齊轟,無數顆炮彈砸向何敬九的炮兵陣地。剛進入最佳射擊位置的何敬九的炮兵大隊立刻就遭到了慘痛的打擊。
被炮彈爆炸所掀起的碎石、土塊、火炮的各個零碎部件以及人-體的各種髒器、斷肢不時地漫天飛舞。幸存的官兵們則慌亂地四下裏亂跑,但多數人不是被炸得碎肉橫飛,就是被衝擊波掀到了半空中。
在大規模的炮火覆蓋之下,能活下來的人真的不多。在炮彈爆炸附近那些站立或奔跑的人群,紛紛被炸得翻滾橫飛。
不要以為誰都可以像在電影裏一樣,炸彈不斷地落在你的身邊,你卻在鋪天蓋地的爆炸中或瀟灑、或狼狽地一路狂奔,但是卻不會受傷——就像是身披了傷害免疫的主角光環一樣。
其實,那都是一些根本沒見過炮彈爆炸的導演和編劇們,在喝醉酒之後的胡幾把亂扯。能在炮彈的殺傷範圍之內不被炸死、受傷以及不被撂倒或炸飛的人,根本就不存在。
如果有,那他一定是有什麽東西在掩護,比如說障礙物、甚至可能是同伴的身體遮蓋了你。也就是說,隻有躲在掩體的較為安全的部位,才可能有效降低被殺傷的幾率。
要說清楚這個數字其實很簡單,我們就隨便拿一座城市來解釋吧——比如海南省的省會城市海口市吧。去旅遊過的人都見識過那座城市的規模,沒去過的估計也能想象,一個省的省會城市,該會是個什麽樣子。
在海口,每逢上下班的高峰期,無數的電動車堵在一起,高架橋上的汽車半天不能動彈,尤其是各個學校的門口,走路都困難,那堵起來的架勢,就連現場的交警們都忙得是焦頭爛額的——大家不難想象那裏的人是多得不得了吧?
整個海口市連同所有的廠礦學校、機關單位以及各個國有私營企業,大街小巷無數的行色匆匆的人群,躲在各個小區樓房裏麵無數的老頭、老太太們,再加上周邊市縣農村等等所有的男女老少,多少人啊?——偌大的一座城市,其實也就是一百萬人而已。
三百萬的軍隊,相當於三個海口市的所有人口的總和的三倍之多——那是一個什麽概念?在當時,整個萬馬郡南部的一大片區域,簡直就像是一個大兵營一樣。
在漫長的防線上以及周邊所有大大小小的街巷村鎮裏麵,幾乎看不到什麽百姓,到處都是晃蕩著的出來休假或者是執行任務的當兵的,摩肩接踵,人擠著人,好多地方水泄不通。
這恐怖的規模,不禁讓江小龍想起了二戰時期諾曼底登陸前的英國南部地區的景象——當時那裏也集結了盟軍至少三百多萬的官兵——可是這裏並不像是當時英格蘭帝國的整個南部地區,因為此處人員過於龐大和集中,這使得這裏的後勤的供應十分的緊張和困難。
而英國當時有著米國的全力以赴的協助,當時整個英格蘭的南部地區到處都是堆積如山的物資,簡直是用都用不完。其中有很多的物資因為難以得到及時的處理和規整,就那麽露天地堆砌著,天長日久地任憑風吹日曬雨淋,到最後居然都腐爛不堪,白白地浪費掉了。
此時,駐守在萬馬郡這裏的部隊其實當中的大部分都是臨時組建起來的,由於人員實在是太多,不要說火槍和火炮奇缺,就連刀、槍、弓、弩等冷兵器都無法保障人人皆有配備。不少部隊的長官隻好命令士兵們去砍伐周圍的竹林、樹林,削尖了權充木槍、竹槍使用。
這樣的裝備在聯軍的眼裏自然是根本就不夠看的。
盡管何敬九大人要求部下抓緊一切時間訓練這些新兵,而且再三囑咐要按照江家軍的練兵之法,盡可能低搶先培養出一批精銳部隊來。
無奈一來時間太緊,二來新兵們都是從五湖四海征召而來的。絕大部分人的素質都不高,作戰水平良莠不齊,在聯軍的槍炮威脅之下,不少部隊的官兵們士氣渙散。要想在很短的時間內打造出一支頗具戰鬥力的隊伍,無疑是很難做到的。
在南部的敵聯軍發起總攻擊之前,江小龍就曾提醒過該陣線的總指揮何敬九將軍,說一定要防備敵軍會突然集中優勢兵力,實施中央突破的戰術。
但是何敬九卻始終認為,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聯軍一直在加強對萬馬郡防線兩翼的攻勢。一旦發起總攻,他們的主攻方向也必定是打算從兩翼進行突破,因此他還是堅持將防守的重點放在了戰線的東西兩側。
但是不幸的是,十二月二十九號清晨,聯軍突然在萬馬郡南部的正麵戰場上,集中了近三百門各種口徑的火炮,進行狂轟濫炸。
一時間,無數的炮彈鋪天蓋地地唿嘯而來。整個炮火準備的過程持續了大約半個多鍾頭的時間。萬馬郡青龍國的軍隊的正麵防線上,簡直就像是被犁過了一遍一樣。
多年以來,青龍朝廷花巨資構築的、又經近幾個月的不斷加強的各種土木結構的防禦工事,在聯軍兇猛的炮火打擊之下,很快就土崩瓦解,完全被摧毀成了一片廢墟和焦土。
這些土木構建的防禦設施,在阻擋弓弩箭矢方麵是絕對沒有什麽問題的,甚至還可以阻擋槍彈,但是在火炮的麵前,這些工事就形同虛設了。
當時就連壕溝都挖得比較淺而寬闊。淺是為了方便士兵們使用弓弩進行還擊,寬則是為了大部隊的往返運動方便。不像後世的壕溝,更加注重防禦對方的炮擊。
冷兵器時代構築這樣的壕溝是沒有什麽不妥的。但是在火炮的麵前,這樣的壕溝就會遭到狠狠的打擊。
冷兵器時代的人們非常注重人海戰術,一打起來滿坑滿穀都是兵。但是在熱兵器時代,大規模的部隊集群調動,很容易就會被對手的集中重火力造成極大的傷亡。
看到對方火力兇猛,何敬九不得不在聯軍炮火狂轟的十分鍾之後,下令一線的官兵們緊急迴撤,躲開火炮的正麵打擊範圍。
饒是如此,一線的官兵們的傷亡數字仍然十分巨大。一些部隊出現了大批的逃兵,麵臨崩潰的境地。何敬九隻好親自率領一支兩萬人的騎兵部隊,沿著防線的後方往來巡邏,彈壓那些逃跑的官兵。在他的嚴厲督戰之下,大麵積潰逃的現象總算被漸漸製止住了。
在敵軍的炮擊停止之後,何敬九趕忙讓部隊重新返迴一線,準備阻擊敵軍的步兵進攻。但是他並不知道,南部聯軍的指揮官暴風帝國的古貝斯卡諾夫將軍是個很難對付的家夥。
火炮,曾被偉大的拿破侖將軍稱為“戰爭之神”。在他所處的那個時空的曆史當中,火炮這種武器剛一被研製出來,一些有識之士就對這種威力巨大的家夥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紛紛展開對火炮戰術的運用進行廣泛而又深入的研究。
古貝斯卡諾夫不是一個穿越者,但是他也對這種武器很感興趣,專門向他們國家的穿越者請教火炮的戰術運用問題。在他的認真鑽研之下,逐漸對火炮的戰術使用有了一番心得。
在剛剛進行的半個多小時的炮擊停止之後,古貝斯卡諾夫將軍下令步兵集團向前運動,做出一副要發起總攻擊的架勢來。何敬九見狀匆忙下令步兵們返迴一線,並且命令下屬的炮兵部隊做好準備,對敵軍地麵進攻的部隊進行打擊。
何敬九的麾下一共有各種口徑的火炮大約一百來門。但是多數都是小口徑的迫擊炮和小山炮,而聯軍的火炮雖然口徑也是參差不齊,但是大口徑的火炮居多。相較而言,聯軍的火炮射距普遍比何敬九的炮兵要遠得多。
火炮口徑比不上對方,射距也比不過對方,數量還相差很遠,所以聯軍在進行炮火打擊的時候,何敬九根本就不敢讓自己的炮兵去還手。他隻能派出一批觀察員冒著敵人的炮火,抵近一線進行偵察,測繪出對方的火炮位置。
在長時間的炮火攻擊停止之後,古貝斯卡諾夫下令步兵集群向前運動,擺出一副準備全麵衝鋒的架勢來。
何敬九連忙下令自己的步兵集群進入一線陣地,準備阻擊,同時還命令炮兵迅速前推,進入預定的炮位,準備打擊對方馬上要衝鋒的步兵集群。
結果他這邊的火炮剛一開火,狡猾的古貝斯卡諾夫就下令自己的步兵迅速後撤,同時對暴露出來的青龍國的炮兵陣地進行摧毀式打擊。
陣地上再次亂炮齊轟,無數顆炮彈砸向何敬九的炮兵陣地。剛進入最佳射擊位置的何敬九的炮兵大隊立刻就遭到了慘痛的打擊。
被炮彈爆炸所掀起的碎石、土塊、火炮的各個零碎部件以及人-體的各種髒器、斷肢不時地漫天飛舞。幸存的官兵們則慌亂地四下裏亂跑,但多數人不是被炸得碎肉橫飛,就是被衝擊波掀到了半空中。
在大規模的炮火覆蓋之下,能活下來的人真的不多。在炮彈爆炸附近那些站立或奔跑的人群,紛紛被炸得翻滾橫飛。
不要以為誰都可以像在電影裏一樣,炸彈不斷地落在你的身邊,你卻在鋪天蓋地的爆炸中或瀟灑、或狼狽地一路狂奔,但是卻不會受傷——就像是身披了傷害免疫的主角光環一樣。
其實,那都是一些根本沒見過炮彈爆炸的導演和編劇們,在喝醉酒之後的胡幾把亂扯。能在炮彈的殺傷範圍之內不被炸死、受傷以及不被撂倒或炸飛的人,根本就不存在。
如果有,那他一定是有什麽東西在掩護,比如說障礙物、甚至可能是同伴的身體遮蓋了你。也就是說,隻有躲在掩體的較為安全的部位,才可能有效降低被殺傷的幾率。